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3章

  • 醫學綱目
  • 佚名
  • 4899字
  • 2015-12-26 17:01:30

空心鹽湯下三十丸。

〔《本》〕治腎臟風上攻下注,生瘡并癬,烏頭丸。

川烏(一兩) 草烏(一兩,二味以黑豆半升煮透軟,去皮臍,切,曬干) 天麻 地龍(去土)白附子(各半兩)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食前,鹽酒鹽湯任下。

〔《衍》〕有一婦人,患臍下腹上連二陰遍滿生濕瘡,狀如馬刀,他處并無。熱癢而痛,大小便澀,出黃汁,食亦減,身面浮腫。醫作惡瘡治,用鰻鱺魚、松脂、黃丹之類涂瘡上。愈熱痛甚,治不對故也。細問之,此人嗜酒貪啖,喜魚蟹發風等物,急令用溫水洗拭去膏藥。尋馬齒莧四兩研碎,入青黛一兩再研勻,涂瘡上,實時熱減,痛癢皆去。仍服八正散。日三服,發散客熱。每涂藥,一時久即干,又再涂新濕藥。如此二日,減三分之一,五日減二,自此二十日愈。既愈,乃問曰∶此瘡何緣至此?曰∶中下焦蓄風熱毒,熱氣若不出,當作腸癰、內痔,仍須禁酒及發風物。后不能禁酒,果患內痔。

〔丹〕陰囊瘡。蠟面茶末之,先以甘草煎水洗,后敷上妙。(《心鏡》)陰上濕泡瘡。硫黃末敷之,日三次。(《梅師》)〔《千》〕治丈夫陰下濕癢。蒲黃末敷之良。

〔丹〕陰瘡。人屎燒灰敷之安。(《秘要》)〔世〕腎臟風。甘草節湯洗,極效。

〔《秘》〕腎臟風癢不可當者。吳茱萸、蛇床子等分煎湯洗,神效。

治腎臟陰汗生瘡,用莧菜根莖葉燒灰存性,研細,抓破敷之,立愈。又蒼耳草、蛇床子煎湯洗之良。

〔潔〕治男子婦人陰部濕淹瘡。

五倍子(細研,五分) 白礬(一錢) 銅綠(少許) 輕粉(一字) 乳香(五分)上為極細末,洗凈摻之。

〔世〕治陰瘡,癢痛久不止。

銅錢(百枚) 烏梅(七枚) 鹽(二錢)上水一碗半,煎至一碗,洗之,無不效驗。

〔世〕腎臟風瘡∶血 (即百蟲窠,右膝內廉上膝三寸陷中者。)〔《集》〕腎臟風瘡∶血 (即百蟲窠,針入寸半,灸二七壯。)三陰交

丹痤疹

下疳瘡

〔丹〕有一鄰人,三十余,性狡而躁。素患下疳瘡,或作或止。夏初,患白痢,膈上微悶,醫與理中湯四帖,昏悶若死,片時而蘇。予脈之,兩手皆澀,重取略弦似數。予曰∶此下疳瘡之深重者。與當歸龍薈丸去麝,四帖而利減,與小柴胡去半夏,加黃連、芍藥、川芎、生姜煎,五六帖而安。

一男子近三十歲,有下疳瘡,雖屢求治,以其不能忌口卻之。忽一日頭痛、發熱、自汗,眾作傷寒陽證治之反劇。予診其脈弦甚七至,重按則澀。予曰∶此癥在厥陰,藥與癥不相應。遂作小柴胡湯加草龍膽、黃連、胡黃連。帶熱服,四帖而病脫然。

治男子恥瘡,或痛在莖之竅,或痛在莖之標。皆手足太陽不利,熱毒下傳,入于足厥陰,故變紫黑色,作蝕瘡,毀其莖而死。宜以子和泄水丸散導其濕毒,無不愈者。若已成瘡,先泄其根,次從標而治,外以蔥白、黑豆汁渫洗,拭干。以黃連、木香、密陀僧、干胭脂之類,細末搽之。

如內潰膿不出,以追膿散上之,又用子和泄水丸。如后竅膿少,可用黃連、木香、胭脂等貼之。

〔子和〕泄水丸一名大智丸。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帶(洗) 海藻(洗) 郁李仁 續隨子(以上各半兩) 樟柳根(一兩)上為細末,水煮棗肉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熟水下。

治下疳瘡。先用張子和泄水丸去根,后用此藥干上。

黃連 滑石(各半兩) 定粉(三錢) 輕粉(少許) 乳香(一錢) 密陀僧(二錢)上細末,干上,或加干胭脂,或加木香、檳榔。

〔丹〕下疳散蛤粉 蠟茶 苦參 青黛 密陀僧上用臘脂調涂,河水洗凈,并治 瘡。

〔世〕又方青黛 海蛤 密陀僧 黃連上為末,敷上。

〔丹〕一切熱毒惡瘡及下疳瘡,用密陀僧、黃柏皮末各一分半,膩粉一錢,麝香少許。先洗瘡,拭干傳之。甚者三四次。

治下疳瘡,雄黃、黃連等分為末,濕者干摻;干者油調敷。先用荊芥、射干煎湯洗,卻敷之妙。

一方,用地骨皮末敷,神效。

〔?!匙纺撳V子膿內潰不出,以此藥追之。

雄黃(二錢) 巴豆(一錢半) 輕粉(一字)嘗治一男子下疳瘡,每恣飲酒則發。醫與小柴胡湯加黃連數帖不效;又與玉燭散下之反劇。

予以甘草節、小建中各半煎湯服之,下咽痛止。后以四物湯、建中、甘草等分,與之漸安。

〔丹〕陰頭瘡。蜜煎甘草敷之安。(《外臺秘要》)又方,用頭發以鹽水洗凈去油,再用米泔洗凈,又用清湯洗,曬干燒灰,敷瘡上便結靨。

〔世〕蒼耳葉為末,摻之。

治下疳瘡。黑彤兔為末,敷上神妙。(一名烏吊土,一名孩兒沙。)〔?!持蜗吗岑従貌挥O鸲纷佣€,各盛黃丹令滿相合,以亂發纏定,燒煙盡為度,同研為末。

先以蔥白熱漿水洗瘡,膿盡,次上藥。甚者不過三次如神。

〔《肘》〕療人陰生瘡,膿出成坎。取高昌白礬、麻仁等分,研,煉豬脂相和成膏?;卑灼ぷ鳒疮?,拭令干,即涂膏,然后以楸葉貼其上,不過三五度瘥。

〔《山》〕下疳瘡。用五倍子末敷之。

丹痤疹

婦人陰瘡

〔仲〕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爛者。野狼牙湯洗之。

用野狼牙二兩,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箸如繭,浸湯瀝陰中,日三遍。

〔《大》〕洗 散治陰蝕瘡。

甘草(一兩) 干漆(一兩) 黃芩 當歸 地黃 芍藥(各二兩) 龜甲(五兩)上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半,去渣。以綿帛納湯中,用拓瘡處,良久即易,日二度。每拓湯,可作十里許即挹干,捻取甘濕散,薄敷瘡上使遍??山洶肴?,又以湯拓,拓訖,如前敷藥。

有一婢生此疾,蝕處作兩瘡,深半寸,用此洗拓湯并后甘濕散。不經七日平復,甚效。

甘濕散蚺蛇膽(真者) 青木香 石硫黃 鐵精 麝香(各四分,臨時入用。綠麝辟蛇毒,若先以相和,蛇膽即無力也。)上各等分為末,更研細。有患取如三棋子大,和井花水,日再服訖。先令便利,了即以后方桃枝熏下部訖。然后取藥如棋子,安竹管里,納入下部中,日再度,老少量減。其熏法每日一度,不可再。

桃枝熏法取東南桃枝五七枝,輕打頭使散,以綿纏之。又搗石硫黃為末。將此綿纏桃枝捻轉之,令末少濃。又截一竹筒,先納下部中,仍以所捻藥桃枝燒熱熏之。

〔丹〕女子陰瘡。硫黃末敷之。(《肘后》)〔仲〕蛇床子散溫陰中坐藥。

用蛇床子仁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令相得。如棗大,綿裹納之,自然溫散。

運氣陰瘡皆屬寒。經云∶太陽之勝,陰中乃瘍,隱曲不利,治以苦熱是也。

丹痤疹

〔世〕治 瘡極妙。地骨皮一斤,黃柏皮二兩,銼為粗末,用香油一斤半煎。濾過藥油六七兩,入凈松香二十兩,黃丹二兩,同煎。候黃丹微黑色,卻入輕粉七角,光粉二角,煎法皆如煎膏法,用長條紙拖過掛干用。若此瘡紫黑,先用三棱針去惡血,以冷水洗凈,隨瘡大小剪膏藥掩上,用絹帛緊緊扎縛。俟一周時再換膏藥,換時須用冷水洗瘡。不過數換,不問新久即愈。須忌日氣、火氣、陽氣。倘換膏藥再看,如有黑腫未盡,可再出血,以紫黑血盡為度。

治 瘡。用糯米泔漱口過,洗瘡拭干,卻以地骨皮為細末,蜜調敷瘡上,又以油紙縛之。

〔丹〕治 瘡。

白膠香(一兩) 黃柏(一兩) 軟石膏(一兩,另研) 青黛(半兩) 龍骨(五分)上為細末,以香油調敷患處。

又方 羯羊屎二分,石膏一分,赤石脂半分,為細末,香油和之,舊黑油傘紙作隔膏縛之,除根。

〔羅〕翠玉膏治 瘡。

瀝青(四兩) 黃蠟 銅綠(各五錢) 沒藥(三錢)上件,先將銅綠為細末,入香油調勻。又將黃蠟、瀝青火上溶開,次下油銅綠,火上攪勻。

將沒藥等三味,旋旋入攪勻。用河水一碗,將藥傾在內,用手扯拔勻,油紙裹??疮彺笮》执笮K,口嚼,捻成餅子,貼于瘡上,紙封三日易之。

〔丹〕 瘡。用砂糖水煮冬青葉三五沸,撈起,石壓干,將葉貼在瘡口上,一日換二遍。腳痛成瘡,水蓼煎湯洗瘡,候干自安。(《經驗方》)〔《山》〕 瘡。用韭汁洗凈,挹干,銼虎骨敷上。

〔丹〕二妙丸治下焦濕瘡。(但是下焦有瘡皆可服。)潛行散末、蒼術末各等分,煉蜜為丸,桐子大。

〔?!持蝺?腳膝生瘡,服黃 丸,立安。(《局方》虛損門。)黃 丸川烏頭(炮,去皮臍) 川楝子 地龍(去土,炒) 茴香(炒) 杜蒺藜(炒,去刺)赤小豆 防風(去蘆頭) 黃 (銼。各一兩) 烏藥(二兩)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下,鹽湯亦得,婦人醋湯下,并空心服。

丹痤疹

香港腳瘡足跟瘡

〔世〕捷應散治腳濕氣成瘡,癢不可當,爬之流黃水。

用羯羊糞曬干為末,安于瓦上,手把竹柴火燒作灰,又研細。先用蔥椒湯洗之,次用香油調濃敷上,以山茶花葉罨之,帛縛四五日即可。

〔丹〕腳上爛瘡久不瘥。先以酸漿豆腐水洗三二次。尋懸鉤擔葉、地暴扭葉搗細,入鹽些少 之。

地暴扭葉,即覆盆子葉也。

〔?!匙愀従貌挥就咚构プ?。用白術為細末,先以鹽漿水溫洗干貼。二日一換,可以負重涉險。

丹痤疹

凍瘡

〔子和〕經曰∶寒瘡流水,俗呼為凍瘡。或經年不愈者,用野中凈土曬干,以大蒜研如泥,捏作餅子如大觀錢濃薄,量瘡口大小貼之。以艾火加于餅上灸之,不計壯數,以泥干為度。去干餅子,再換濕餅子,灸不問多少,直至瘡痂覺痛癢,是瘡可治也。然后口含漿水洗漬,用雞翎二十莖縛作刷子,于瘡上刷洗凈。以此洗刷,不致肌肉損傷也。以軟帛拭干,用木香檳榔散敷之。如夏月醫之更妙。

〔世〕足跟紅腫凍瘡∶足跟(左足指面后跟赤白肉際骨下,刺入三分,彈針出血,可灸二七壯。)足跟凍瘡潰破。用椒蔥湯洗,刮去腐肉,用三棱針出血。將馬屁勃入生牛骨髓調和敷之,效。

治凍瘡。用茄根燒灰,洗了,用雀兒腦髓涂之。

〔禹錫〕取臘月牡鼠死者一枚,油一大升煎之使爛,絞出渣,再煎成膏。涂凍瘡及折破瘡。

〔丹〕治凍瘡。用煎熟桐油、密陀僧敷。

〔《山》〕用五倍子煎湯洗。

〔羅〕如神散治凍瘡皮爛不可忍。

用川大黃不拘多少為細末,新水調掃凍破瘡上,痛止立效。

〔世〕治凍瘡痛者。橄欖核燒存性,為末,用香油調涂患處,其痛隨愈。

〔子和〕戴人女僮,足有凍瘡,戴人令服舟車丸、浚川散,大下之,遂愈。人或疑之。戴人云∶心火降則寒消,何疑之有?

丹痤疹

手足皴裂腳縫爛

〔羅〕潤肌膏治手足皴澀,皮膚裂開疼痛,不能見風。

珠子瀝青(四兩) 白黃蠟(八錢) 乳香(二錢)上三味,于鐵器內用文武火熬。下瀝青在鐺內,隨手便下黃蠟、乳香,次入清芝麻油一二匙。

候瀝青盡溶開,微微熬動。放大凈水一盆于其傍,以攪藥用匙取一二滴,滴于水中試之∶如硬再入油;如軟硬合宜,用新綿攄凈,入水中折疊扯之,以白為度。油當旋旋入,勿令軟了,以瓷器內盛之,或油紙裹亦得。每用不拘多少。先于火上炙裂子口,卻捻合裂子。藥亦火上炙軟,涂于裂子上,用紙少許貼之,自然合矣。

〔東〕老人路次方城北獨樹店之客舍有推小車者,皮膚皴裂甚痛,兩手不能執轅,足不能履地而車上宿。制此藥敷之即效,明日遂行。自后屢用屢效,故錄于此。

〔世〕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

生姜汁 紅糟 白鹽 豬膏(臘月者佳)上研爛,炒熱,擦入皴內,一時雖痛,少頃便皮軟皴合,再用即安。

〔丹〕手足寒,皴裂。臺椒三四合,煮浸半食頃。須臾,再浸。又敷以羊豬髓腦甚妙。(《梅師方》)〔世〕治腳跟皴裂。用頭發一大握,桐油一碗,于瓦器內熬,候油沸頭發溶爛,出火攤冷,以瓦器收貯,不令灰入。每用百沸湯泡洗皴裂令軟,敷其上即安。一方,加水粉。

〔《山》〕腳裂爛。蒸藕研成膏敷之。

〔世〕用五倍子為末,用牛骨髓填縫內即好。治腳指縫爛瘡, 鵝時,取鵝掌黃皮,焙干燒存性為末,濕則摻之。

丹痤疹

反花瘡

(瘡有 肉凸出者是也)〔丹〕諸瘡 肉,如蛇頭出數寸者,硫黃末敷之即縮。(《圣惠方》)瘡有肉凸出,烏梅燒灰為末,敷之立盡。(《鬼遺方》)又,以白梅肉杵細,入蜜捏成餅如錢大,貼之妙。(《圣惠方》)〔梅〕又方治反花瘡。馬齒莧一斤,燒灰細研,豬脂調敷。

〔世〕瘡凸出寸許,根如小豆或大如梅者,用花腳蜘蛛絲纏其根,則漸干而自脫落。

丹痤疹

惡瘡

〔羅〕乳香消毒散專治惡瘡。

大黃(煨) 黃 牛蒡子(炒) 金銀花(各五兩) 甘草(三兩) 牡蠣(鹽泥煨燒,五兩)乳香 沒藥 懸蔞(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瘡在上,食后;在下,食前。

〔?!硱函徣敫剐?,嘔逆,藥食不下。

豆粉(半兩) 干胭脂(三錢) 定粉(二錢)上細末,新水調下神效。

碧霞挺子治惡瘡神效。了不覺疼痛者。

銅綠 砂(各二錢) 蟾酥(一錢)上為細末,燒飯和作麥 挺子。每刺不覺痛者,須刺出血,方 藥在內,以膏藥貼之。

蝕惡瘡方非奇異惡瘡不可用。

銅綠(二錢) 砂(一字) 石膽礬(半錢,并細研)上為細末,敷之。治惡瘡,或有小蟲。

膽礬(一錢) 龍骨(二錢半) 輕粉(一錢) 虎骨 白礬(各二錢半) 麝香(五分) 乳香(一錢)砂(二錢) 腦子(一字) 土蜂房(二錢) 露蜂房(二錢半) 雄黃(二錢)上細末。刺破,鹽水洗,看緊慢上藥,神效。

丹痤疹

雜瘡

〔世〕治葡萄瘡。瘡頭如葡萄色,四圍腫起。先追膿盡,次用冰梅當瘡頭罨之,神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明县| 民丰县| 阳山县| 石棉县| 南雄市| 辽阳市| 永平县| 侯马市| 来安县| 体育| 永川市| 子长县| 福海县| 当阳市| 淮北市| 长垣县| 星座| 三亚市| 安泽县| 武义县| 毕节市| 长海县| 德江县| 青海省| 钦州市| 彭阳县| 徐汇区| 会昌县| 云阳县| 海城市| 嫩江县| 合川市| 苗栗县| 内江市| 偃师市| 中卫市| 通辽市| 巴中市| 安岳县| 晋中市|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