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5章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四十九卷非常品異譯(本經唯有四子余意大同) 文愛道般泥洹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佛母般泥洹經一卷 宋沙門釋慧簡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增壹阿含經第五十卷愛道般涅槃品 國王不犁先尼十夢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舍衛國王夢見不事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失譯(今附西晉錄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增壹阿含第五十卷大愛道般涅槃品 阿難同學經一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阿難同學經首題云出增壹阿含撿其大本無此一經既云出彼且編其末)

從誡德香經下二十四經并出增壹阿含中別經異譯 五蘊皆空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凈譯 新編入錄

右出雜阿含經第二卷異譯(此五蘊皆空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三十九卷中雖有此經然不例別生所以存而不廢此乃律引契經非是契經從律而生也) 七處三觀經一卷(或二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雜阿含經中異譯(此經首末有三十經初是七處三觀后名積骨以初名故也其初七處三觀經出第二卷后積骨經出三十四卷余者散在諸文不次第一處也) 圣法印經一卷(亦云直圣印經亦云慧印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出雜阿含經第三卷異譯 雜阿含經一卷 失譯 在魏吳錄

右出雜阿含經中異譯(此經首末有二十七經初三經出第四卷中而先后不次七處三觀經居其卷末文句大同前經此中稍廣其積骨經亦在其中未詳何以二經相涉余者散在廣文自古群錄皆云失譯尋閱文句與七處三觀辭理稍同似是安高所出未見實錄且依舊為失譯) 五陰譬喻經一卷(一名水沫所漂經亦云五陰喻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水沫所漂經一卷(一名河中大聚沫臂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出雜阿含經第十卷異譯 不自守意經一卷(或無意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出雜阿含經第十一卷異譯 滿愿子經一卷 晉代失譯(今附東晉錄拾遺編入)

右出雜阿含經第十三卷異譯 轉法輪經一卷(或云輪轉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三轉法輪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凈譯(新編入錄)

右二經同本出雜阿含經第十五卷異譯(此三轉法輪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十九卷中雖有此經然不例別生所以存而不廢此乃律引契經與其本經后同前異未詳所以) 八正道經一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雜阿含經第二十八卷異譯 難提釋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右出雜阿含經第三十卷異譯(大本有二經此中合為一其文稍廣舊錄在單本中今編于此) 馬有三相經一卷(亦云善有三相) 后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馬有八態譬人經一卷(亦直云有八態) 后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右二經并出雜阿含經第三十三卷異譯 相應相可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

右出前單卷雜阿含經中異譯 治禪病秘要經一卷(或云法無經字或二卷)宋居士沮渠京聲譯(右一經初首題云尊者舍利弗所問出雜阿含經阿練若雜事中今尋雜含大本無此等文或恐梵經譯之未盡既云出彼且編于末然尋文理與大乘經微有相涉舊編在集傳中恐將乖僻也)

上三十一經三十一卷同帙 從五蘊皆空經下一十六經并出雜阿含中經異譯 摩鄧女經一卷(一名阿難為蠱道女惑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第一譯 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 第五譯 摩鄧伽經三卷(或二卷)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謙譯 出法上錄 第三譯 舍頭諫經一卷(一名大子二十八宿經一名虎耳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四譯

右四經同本異譯(前之一經但是后經一品前后五譯一譯闕本) 鬼問目連經一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雜藏經一卷(與前后經文理稍別) 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譯(第二譯) 餓鬼報應經一卷(一名目連說地獄餓鬼因緣經) 失譯(今附東晉錄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后四譯一譯闕本) 阿難問事佛吉兇經一卷(或名阿難問事經亦云事佛吉兇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第一譯 慢法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 第二譯 阿難分別經一卷 乞伏秦沙門釋圣堅譯 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其慢法經新為重譯前后四譯一譯闕本) 五母子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第一譯 沙彌羅經一卷(僧祐錄云安公關中異譯在三秦錄) 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沙彌羅經大周錄云曇無讖譯長房錄今撿尋錄中無周錄誤也) 玉耶女經一卷(或云玉琊經) 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 今附西晉錄初出 拾遺編入 玉耶經一卷(一名長者詣佛說子婦無敬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第二譯 阿速達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修行本起經二卷(一名宿行本起) 后漢西域沙門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第二譯

上十六經十九卷同帙 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亦名本起瑞應亦直云瑞本起)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第四譯 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第六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之二經文略不備前后六譯三譯闕本) 法海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 第二譯 海八德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出法上錄(拾遺編入) 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后漢三譯一譯闕本) 四十二章經一卷 后漢天竺沙門迦葉摩騰共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奈女耆域因緣經一卷(或無因緣字或直云奈女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第一譯 兩譯一闕 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一卷(或云地獄報應經)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第一譯 兩譯一闕 龍王兄弟經一卷(一名難陀龍王經一名降龍王經) 優婆塞支謙譯 第一譯 兩譯一闕 長者音悅經一卷(或云長者音悅不蘭迦葉經)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第一譯 兩譯一闕

上九經十三卷同帙(其長者音悅經周錄之中編在大乘藏內今尋文理移之于此) 禪秘要經三卷(或云禪秘要法或四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第二譯 三譯二闕(右此禪秘要經古舊群錄之中皆編之傳內今撿此經首末三分極以分明上下經文多明禪觀于觀佛觀等明懺滅重罪事然與大乘微有相涉既非制撰故移于此又群錄中更有禪要經五卷云是宋代三藏曇摩蜜多所譯文甚交錯不可流行如刪繁錄中廣述) 七女經一卷(一名七女本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三譯二闕) 八師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第一譯(兩譯一闕) 越難經一卷(一名日難長者經一名難經) 西晉清信士聶承遠譯 第一譯 三譯二闕 所欲致患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二譯一闕) 阿阇世王問五逆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拾遺編入 第二譯 兩譯一闕 五苦章句經一卷(一名五道章句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第一譯 兩譯一闕 堅意經一卷(一名堅心正意經一名堅心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第一譯 凈飯王涅槃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得道梯鄧錫杖經一卷(亦直云錫杖經失譯今附東晉錄右此錫杖經大周錄云出雜譬喻經今大本既無難為定準且編于此) 貧窮老翁經一卷(一名貧老經) 宋沙門釋慧簡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三摩竭經一卷(一名怒和檀王經一名難國王經)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譯 第一譯 兩譯一闕(右此三摩竭經大周經錄云出增一阿含經撿彼中無且編于此) 蓱沙王五愿經一卷(一名弗沙迦王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第一譯 二譯一闕(右此萍沙王五愿經大周等錄皆云出中阿含撿彼文無且編于此) 琉璃王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二譯 兩譯一闕(右此琉璃王經大周等錄云此增一阿含其增三十六中雖有琉璃王緣起文意全異故編于此)

上十五經七十卷同帙 生經五卷(有五十經或四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兩譯一闕) 義足經二卷(有一十六經) 吳月代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上二經七卷同帙(合從四十二章經下二十二經雖重譯今見流行但有一本余并零落尋求不獲)

小乘經單譯

八十七部二百二十四卷一十七帙 正法念處經七十卷 七帙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右此正法念經大周錄中編為重譯云與善時鵝王經同本異譯者誤也其善時鵝王經從此經抄出彼是別生此為單本) 佛本行集經六十卷 六帙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譯(右此佛本行經大周錄中編為大乘重譯云與七卷本行經同本異譯者誤也彼是偈贊與此懸殊諸錄或在大乘經中或編集傳之內恐將乖僻今移編此) 本事經七卷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出內典錄 興起行經二卷(亦名嚴誡宿緣題云出雜藏) 后漢外國三藏康孟詳譯(右此興起行經大周錄云經為重譯云與木槍刺腳因緣經同本異譯者誤也比尋經本總有十緣其木槍腳經即十緣之一緣也鈔出別行如觀世音等類既非再翻故為單本) 業報差別經一卷 隋洋川郡字瞿曇法智譯

上三經十卷同帙(其業報差別經大周錄云與罪福報應經同本異譯者非也尋其文句義旨懸殊差別異也故為單本) 大安般守意經二卷(亦直云大安般經安公云小安般或一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右大周等錄更有大安般經一卷亦云安世高譯勘其文句即是安般守意經上卷文既全同故不重載) 陰持入經二卷(或作除字誤也或一卷) 后漢三藏安世高譯 處處經一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罵意經一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 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 出家緣經一卷(一名出家因緣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阿鋡正行經一卷(一名正意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十八泥黎經一卷(亦云十八地獄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法受塵經一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禪行法想經一卷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一卷(一名長者夭惱經亦云處三惱經)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建陀國王經一卷(或無國字)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須摩提長者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阿難四事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未生怨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四愿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黑氏梵志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 猘狗經一卷(祐云與櫟狗同)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 分別經一卷(舊云與阿難分別經等同本者非也)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 八關齋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拾遺編入) 阿鳩留經一卷(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拾遺編入) 孝子經一卷(亦云孝報恩經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 今附西晉錄(拾遺編入)

上二十二經二十四卷同帙 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一卷(或無說字亦云本末)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大迦葉本經一卷(或無本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四自侵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羅云忍辱經一卷(或直云忍辱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時非時經一卷(或直云時經) 外國法師若羅嚴譯(莫知帝代出經后記時非時經群錄皆云西晉沙門法炬所譯經后題云外國法師若羅嚴手執胡本口自宣譯涼州道人鎮城中寫記念依經記為正既莫知于帝代且附西晉錄中) 自愛經一卷(或云自愛不自愛)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中心經一卷(亦云中心正行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見正經一卷(一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大魚事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阿難七夢經一卷(或直云七夢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呵雕阿那含經一卷(一名荷雕或作苛)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燈指因緣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婦人遇辜經一卷(一名婦遇對經) 乞伏秦沙門釋圣堅譯 四天王經一卷 宋涼州沙門釋智嚴共寶云譯 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十二品生死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罪福報應經一卷(一名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右大周錄中更有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一卷今撿尋文句與此不殊但立名題廣略有異文既無別但存一本耳) 五無返復經一卷(亦名五無返覆大義經)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佛大僧大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耶只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末羅王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摩達國王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旃陀越國王經一卷(或無國王字)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五恐怖世經一卷(或無世字)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弟子死復生經一卷(或云死亡更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拾遺編入) 懈怠耕者經一卷(或云耕兒) 宋沙門釋慧簡譯 辯意長者子經一卷(或云長者辯意經或加所問字) 元魏沙門釋法場譯 無垢優婆夷問經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柯坪县| 仁布县| 勃利县| 拜城县| 简阳市| 黄山市| 罗源县| 隆安县| 赤峰市| 黄大仙区| 黄大仙区| 浏阳市| 抚远县| 军事| 囊谦县| 蕉岭县| 南靖县| 合作市| 南丰县| 荆州市| 衡山县| 平陆县| 亳州市| 澄城县| 乌兰浩特市| 佛坪县| 鸡东县| 洱源县| 二连浩特市| 大方县| 罗平县| 延安市| 故城县| 宁武县| 磐石市| 韩城市| 昌江| 彭水| 新平|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