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物產(1)

  • 汀州府志
  • 曾曰瑛
  • 4948字
  • 2015-12-26 16:32:06

《周禮》: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動物則有毛、鱗、羽、介、裸之分,植物則有皂、膏、核、莢、叢之分。凡山林、川澤、丘陵、墳衍之地,莫不各有其性之所宜,以備物而致用焉。汀地瘠多山,無方物之貢,而日用之需,耳目之玩,未嘗盡取給于他方,則其地之所生,不可沒也。況審形考義,亦博雅之君子所不遺乎。志物產。

谷之屬

粳稻國稅再熟之稻,閩南獨多。早稻春種夏收,晚稻則早稻既獲再插,至十月收者,米皆有赤、白二色。宋馬益詩“兩熟潮田天下無”,蓋謂此也。一大冬稻,春種冬收,有寄種,與早稻同種,與晚稻同收,則歲只一熟矣。一占城稻,《湘山野錄》云:宋真宗自占城國移來者,性耐旱,與高田相宜。考《宋會要》:大中祥符五年,遣使福建,取占城禾,分給江淮、兩浙。則種入中國,又似更前。

糯稻《古今注》曰:“稻之粘者為秫。”亦有旱種、晚種及大冬,俱與粳同收,赤谷者可釀酒。

麥《廣雅》曰:“大也,小秣也。”《說文》曰:“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古稱麥為接絕續乏之谷。《通志》曰:有類而殼稍異,俗呼米麥。所謂穬麥,疑即此也。又有一種蕎麥,實三棱而黑,秋花冬實。

黍《說文》曰:“以大暑種,故謂之黍。”其類有粘、不粘,如稻之有粳、糯。不粘者為飯,粘者亦名秫,以為酒。《古今注》:“術之粘者為黍”,蓋指此也。《詩》“芃芃黍苗”。《禮記》:“仲夏之月,農乃登黍,搗以為餳,謂之餭。”《楚辭》曰:“粔籹蜜餌有。”

稷說文曰:“稷,五谷之長也。”古者號稷為首種,今不甚珍,惟祀事用之。《禮》:“稷為明粢”。《左傳》:“粢食不鑿。”粢者稷也。《爾雅》亦謂粢稷。《本草》一名穄。《穆天子傅》:“赤烏之人,獻穄百載”。

粟《爾雅》曰:“穈,赤苗;芑,白苗。”郭注曰:“穈,赤粱粟;芑,白粱粟也。”《說文》曰:“粟之為言續也。”《爾雅翼》曰:“谷之最細而圓者為粟。”古無粟名,以粱統粟,非二物也。粱最益胃,但性微涼。故黍從暑,粱從涼。

菽豆之總名,大者黃、黑二色,小者有綠、赤、白、黑、斑數色。又有豌豆、豇豆、蠶豆、虎爪豆、蛾眉豆、羊角豆、刀鞘豆、及黑白扁豆。

麻有二種,一曰胡麻。《廣雅》云:“巨勝。”膏可壓油。《本草》名脂麻。一曰大麻。《爾雅》云:“枲皮能績布,其實為蕡。閩中名苧麻,績之曰縩,以成夏布。”

帛之屬

絲五月蠶熟,煮繭抽絲。《閩中記》:此地蠶桑差薄,所產多類。

紬寧化出。

苧布《周禮》:“掌枲掌布,緦縷紵苧”,即苧麻也。以灰水漚之,其色白,治以為布最精。圓紗者曰夏布,扁紗者曰縩布。

麻布有黃麻、青麻。《詩》:“麻衣如雪”,子夏喪服。《傳》曰:“直經者,麻之有蕡者也。牡麻者,枲麻也。然此類通名麻枲。”

絧布練苧為之,色白如雪,出寧化。

葛布《周禮》曰:“掌葛以時,征絺绤之材。”《詩·葛覃》:“是刈是濩,為絺為绤。”汀產以連、上、武、永所出為佳。

蕉布《南方草木狀》曰:其莖解散如絲,以灰練之,可紡織為絺绤。

貨之屬

鐵出長汀、上杭、寧化三縣。

藍靛葉大叢生,莖短有節,折其莖,以土壅之,輒生。蔡襄《江南日錄》云:采以器盛水,浸除滓梗,攪之以灰,即成。一種,葉如蓼而圓者,曰蓼藍;一種,小葉者曰槐藍。

蜜蜂所課也。有巖石間作者,有木枝間作者,皆不若人家畜者,蜜濃而味美。郭景純曰:“散似甘露,凝似割肪。冰鮮玉潤,髓滑蘭香。窮味之美,極甘之長。”

糖甘蔗餳,一名石蜜。王敬美《閩部疏》曰:蔗有二種,飴蔗節疏而短小,食蔗節密而長大。凡飴蔗,搗之入釜,徑煉為赤糖;赤糖再煉,燥面成霜,為白糖;白糖再煉,則曰冰糖。又有響糖、牛皮糖之屬。他以米蘗煎秫成者為飴。

茶《茶經》曰:茶者南嘉木,木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名曰茶、曰槚、曰蔎、曰茗、曰荈。

蠟有黃、白二種。白蠟如冬青樹,取蠟蟲滓煎煉而成;黃蠟取蜜脾底煮治而成。

紙竹穰、楮皮、薄藤、厚藤,凡柔韌者皆可造。而竹紙多出連城、歸化。

油有茶、麻、桐、菜、柏、蓖麻六種。

香有楓、柏、檀諸類。

漆皮白葉似椿,秋至以刀劃樹,取其流液。多出清、歸、寧數縣。

紅曲出清流縣。

紙帳出長汀縣。

苧皮可以織布,一科數十莖,宿根至春自生,歲三四收。

竹絲器出長汀、歸化、寧化數縣。

枕古用木為枕,今以細竹絲編成,漆之,精妙可觀。出永定縣。

扇上杭灑金扇,清流油紙扇。惟永定竹掌扇,薄嫩如絹,最為工致。

竹鎖出上杭縣。

瓷款質不雅,惟農之家習用之。

薯榔莖蔓似薯,根似何首烏,色黑肉紅。染皂者,搗其汁用以為地,則色易深。

蔬之屬

芥葉辛辣,其品不一,有青芥、紫芥、白芥、南芥、花芥、石芥,皆菜之美者。王安石《字說》云:芥者界也,發汗散氣,界我者也。

蘿卜《爾雅疏》曰:紫花松也,俗呼溫菘,一名葖,一名萊菔。性能消食,尤制面毒。

胡蘿卜元時,始自胡地來,氣味似蘿葡,故名。根有黃、白二種,生、熟皆可啖。

菠菱又作波棱。劉禹錫曰:“本出西域頗棱國,訛頗為波耳。”《閩中記》:以葉如波紋、有棱,故名。竹波棱莖長而爽,石波薐莖短而甘。

苦荬《詩》名芑;《本草》云:可敷蛇傷,蠶婦忌食之。

莙荙莖燒灰,淋汁浣衣,白如玉色。

莧赤莧莖葉深赤,白莧色青而大。紫莧色紫,性解毒通竅,利大小腸,人受三春濕欝之氣,積熱在內,適生此菜,解散除治之。忌與鱉同食。又有一種馬齒莧,野草蔓生者。

茼蒿時珍云,形氣同于蓬蒿,故名。葉似艾,花如單瓣菊,一花結子近百,多食令人氣滿。《學圃雜蔬》謂之堇蒿。

白菜今人呼菘為白菜,有二種:一莖圓厚微青,一莖扁薄而白葉,皆淡青白色。本出北地,今南方亦種之。周颙曰:秋末晚菘。陸佃曰:菘凌冬晚凋。

油菜葉如白菜,青色,根微紫,子可壓油。

蕹菜蔓生花白,莖中虛。摘其苗以土壓之輒活。一名甕菜,《遁齋間覽》云,本生東夷古倫國,番舶以甕盛之,故名。能解野葛毒,其汁滴葛苗立萎。

芥藍菜如藍而厚,青碧色,亦菜之美者,苔心尤佳。

萵苣《遁齋間覽》云,萵苣出萵國,有毒,百蟲不敢近。又有一種如萵苣,葉有白毛,曰白苣。

葵菜土名蘄菜,味甚柔滑,經霜愈柔。

茄一名落蘇,有紫茄、黃茄、白茄、清水茄。春種夏實。

匏《埤雅》曰,長而瘦上曰瓠,短頂大腹曰匏。瓠夏熟味甘,匏則經霜后可取為器。《詩》:“甘匏累之”,又曰:“匏有苦葉”。

芋《本草圖經》云,蜀川生者多,形圓而大,狀如蹲鴟,謂之芋魁。閩中出者,形長而大,小者如卵,生于芋魁之旁,味尤美。

藷藇本草名薯蕷,汀人呼薯,有紅、白二種,其白者又呼山藥、雪薯。

番薯一名甘藷。明萬歷間,閩人得之外國。瘠土、砂礫之地皆可種。其味甘甜,有紅、白二種,生食、熟食、曬干、磨粉皆宜。亦可釀酒。閩地糧糗,半資于此。又有一種略短而圓,內色純黃者為芋薯。

枸杞菜《詩》曰:“集于苞杞”。陸璣曰:苦杞。春生,作羹味微苦。

芹生池澤中,有荻芹、赤芹,并堪作葅。《詩》曰:“薄采其芹”。《爾雅》謂之楚葵,一名水采英,又名水蘄。

蕨《爾雅》云:蕨,鱉也。初生可茹,根可為粉。

蔊菜味辛辣。洪舜俞《老圃賦》云:蔊有烈士之風。朱文公飯后,輒以蔊莖供蔬品。

筍有苦、甜二種。江南竹、苦竹,其筍皆苦;筋竹、筀竹、石竹、貓竹,其筍皆甜。

茭筍生水澤中,一名茭白。葉可以束。

香蕈《爾雅》云:蕈似蓋。《本草》云:木生為蕈,地生為菌。土人總呼曰菰。其品不一,有松菰、茅菰、朱菰、雞肉菰,香菰味最甘。

姜老者為母姜,嫩者為子姜。

蔥有胡蔥、香蔥二種。《禮記》曰:“蔥渫處末。”又有長生蔥,七月種。

韭《說文》云:一種而久,古謂之韭。《纂要》云:一剪一加糞,一歲不過五剪。又名草中乳,性暖。

薤《本草圖經》云:似韭葉闊,多曰無實,謂之菜芝。《爾雅》謂之鴻薈。古禮:“脂用蔥,膏用薤”。

蒜小者為蒜,大者為葫,無瓣者俗呼獨腳蒜。

藠一作蕎。

胡荽張騫使西域始得種,故曰胡荽。俗呼為蒝荽。西方書名興渠,為五葷之一。多食令人善忘及發腋氣。

壺《埤雅》曰:似匏而圓曰壺。亦曰壺蘆。《古今注》曰:匏之無柄者也。《鹖冠子》曰:中流失船,一壺千金。

西瓜五代胡嶠陷虜,于回紇得瓜,種以牛糞,實大如斗,味甘,能解渴。

冬瓜《廣雅》一名地芝,經霜而上白衣,性解毒,消渴。

絲瓜性寒。老則其中有絲,去皮取絲可以擦鍋。土人呼為亂績,亦以筋絲紛亂如麻績耳。

王瓜《本草》一名土瓜,《月令》:四月,王瓜生。

苦瓜皮皺味苦。浙人謂之金荔枝。

甜瓜質長文微,瓣瓤黃色,俗呼黃瓤瓜。曹氏“浮甘瓜于清泉”,其即此歟。

金瓜色黃,圓而有瓣。

土瓜《爾雅翼》曰“雞齊”。一名鹿藿,又一名黃斤,色青白,味甘,能解醒消渴。

稍瓜一名越瓜,形長可醬。

雪瓜似西瓜而長,出長汀古貴里者佳。

帶豆俗呼豆角。

油菜頭苗苦不可食,根圓而扁,大如碗,味頗似蘿卜,生熟皆可食。

梅《書·說命》:“若作和羹,用汝作鹽梅。”其品不一。江南梅熟時,連日細雨,謂之梅雨。《齊民要術》有作白梅、烏梅法,汀人亦能之。又漬蜜為青梅,漬甘草為甘梅,和糖為梅醬,皆佳。

桃《爾雅翼》曰:“桃早盛,蓋三歲而有子。”《詩》:“有蕡其實”。江文通頌曰:“惟園有實,惟山有叢,丹蘤擎露,紫云繞風。”

李《爾雅翼》曰:李,木之多子者。故從子。其品不一,有朱李、粉李、清水李、胭脂李、夫人李、真珠李。

楊梅木似荔枝,葉細陰青,競歲如翠林。《邑記》曰:青時極酸,熟則如蜜。閩產以建安為佳。今汀亦有紅、白二種。

栗外刺如猬,熟則囗折。《夏小正》曰:“八月,栗零零者降也。”

梨初種以山梨小本,用佳梨種接之。舊志云:出武平、連城者佳,今寧化泉上香水梨、長汀南寨梨亦佳。

香櫞《本草》作枸櫞。《南方草木狀》曰:枸櫞,皮似橙而金色,氣極芳香,肉厚白如蘆菔,汀人呼為香櫞,為氣緣襲人衣也。近有佛指香櫞,又名佛手柑,種自福州來。

葡萄一名馬乳。西漢時,其種自西域來,有青、紫二種,今但有青者。性不能自舉,作架承之;葉密陰厚,可以避暑。昌黎詩:“剩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須。”

枇杷葉大騾耳,四時不凋,冬花夏實,子如彈丸。

菱芰葉浮水上,花黃白色,實生漸向水中。《埤雅》曰:楚謂之芰,秦謂之茩。《武陵記》云: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菱。古者采菱作歌,相和甚盛。

柯子榛之類,一名椎,饑乃熟。通志云:似栗而絕小。

棗大者棗,小者棘,于文重“朿”為棗,并“朿”為棘。《詩》曰:“八月剝棗”;郭璞贊曰:“赤心耿直。”

柑葉厚色青,花白而香,俱冬熟,其品不一。

橙亦柑類,大似佛酥柑而皮光,實味酸甜。

柚亦名香柑,葉重臺而大,花五瓣而卷,氣甚香冽,實金黃色,皮厚肉小,味甘酸。

橘樹如柑而葉差小,花白而香,冬熟,其品亦不一。

柿有數種,為赤實果。《酉陽雜俎》曰: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華可玩、六佳實、七落葉肥大。

椑他柿至熟則黃赤,惟此雖熟亦青黑色,搗碎浸汁,謂之柿油,可糊扇、傘諸物。

橄欖木端直而高,味先苦后甘。《本草》謂之諫果。出上杭。有自福州來者,差小,名丁香欖,尤佳。

蓮花有紅、白二種。藕及房、蒂、須、葉皆可入藥。

石榴夏花秋實。《酉陽雜俎》:甜者曰天漿;千葉者,花紅艷不實。

查子汀人取之為查糕。

雞頭《埤雅》云:蓬蹲似雞首。故名。

木瓜春末開花,深紅色,實可食又可入藥,能治腳氣。

甘蔗赤者曰崑崙蔗,白者曰荻蔗。土人搗取其汁,以為沙糖。

楊桃楊字亦作洋。《異物志》云:楊桃色青黃,有五瓣,或謂之五瓣子。

銀杏即白果,又名鴨腳子,葉似鴨掌,故名。

落花生種出西國,俗名番豆。種宜沙土,豆蔓生數尺,黃花開時,隨以沙土壓之,即于土中結實,冬后掘土取實。

藥之屬

薏苡春生苗,葉如黍,開紅白花,結實如珠。一名米,謂堅硬有如贑強之意;一名回回米,一名屋葵,一名薏珠子。久服之,輕身益氣。

黃精產山谷中,其莖葉類姜。《本草》謂,久服輕身。食法須九蒸九曝,不則戟喉。

菖蒲荃也,一名蓀。其本芳辛,葉長數尺,有脊如劍,性益聰。切之為菹,謂之昌歜,生石上者為石菖蒲。

地黃葉生布地上,有皺紋;根如手指,通黃色。郭璞曰:“一名地髓。”

天門冬《山海經》所謂冬。《爾雅》曰:“髦顛棘”。郭璞曰:“細葉有刺蔓”。

麥門冬《爾雅翼》曰:葉如韭,四季不凋,根生連珠,形似穬麥。《本草》謂,久服輕身,不老不饑。

半夏《本草》一名地文,一名水玉。莖端三葉,色頗似竹葉而光,皮黃肉白,采根以灰浥之,湯洗曝干。

豨薟俗呼大炊草。張詠知益州,進豨薟丸。

艾《爾雅翼》曰:庶草治病,各有所宜,惟艾可灸百疾,故名醫草。葉有大、小二種。

天南星苗似荷梗,高尺許,葉以蒟蒻,兩枝相抱,花似蛇頭,結子作穗,根似芋而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太和县| 济南市| 滨州市| 石景山区| 饶平县| 乌拉特前旗| 客服| 湖南省| 洛浦县| 昌黎县| 郎溪县| 商丘市| 扶风县| 福安市| 肇庆市| 武隆县| 金华市| 孟津县| 嘉鱼县| 林州市| 大悟县| 濮阳县| 长宁区| 洪洞县| 太保市| 永善县| 岳阳市| 兴和县| 育儿| 霸州市| 罗平县| 汉阴县| 罗田县| 高雄县| 林口县| 礼泉县| 鄂托克旗| 阿合奇县| 商水县| 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