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滿期門 至陽胸背切痛風門 期門 少府胸脅支滿俠溪胸脅疼膈俞 支溝 邱墟胸膈痰壅公孫脅痛 奄奄欲絕此為奔豚急以熱湯浸兩手足頻頻易之氣海 關元 期門 陰竅左脅積痛肝俞 此穴若同命門一并灸兩目昏暗者可使復明兩脅脹滿膽俞 意舍 陰陵泉腹硬期門龜背肩中俞 腎俞 膏肓 曲池 合谷雞胸中府 膻中 靈道 足三里腰背重痛腰俞 大腸俞 膀胱俞 身柱 昆侖灸腰痛不可俯仰令患人正立以竹杖拄地量至臍中用墨點記乃用量脊中即于點處隨年壯灸之灸訖藏竹杖勿令人知背上冷痛神道腰挫閃痛起止艱難脊中 腎俞 命門 中膂內俞 腰俞腰膝酸痛環跳 昆侖 陽陵泉 養老筋骨攣痛三陰交 合谷百節酸疼陽輔背心紅腫痛肩井 肺俞 風門 五樞臍下冷痛氣海 膀胱俞 曲泉繞臍痛 大腸病也水分 天樞 三陰交 足三里上氣胸背滿痛肺俞 肝俞 云門 乳根 巨闕 期門 梁門 內門 尺澤脅肋脹痛膈俞 章門 陽陵泉 邱墟諸氣膈痛上氣不下天突 膻中 中府 膈俞虛勞諸虛勞熱氣海 關元 膏肓 足三里 內關(治勞熱良)房勞太溪虛損 中極 大椎 肺俞 膈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 中脘 天樞 氣海 足三里 三陰交 長強崔氏四花六穴 凡男婦五勞七傷氣血虛損骨蒸潮熱咳嗽痰喘五心煩熱四肢困倦羸弱等癥并治第一次先取二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細繩約長三四尺者蠟之勿令伸縮乃以繩頭與男左女右足大拇指端比齊令其順腳心至后跟踏定卻引繩向后從足跟足肚貼肉直上至膝彎曲 中大橫紋截斷次令病者平身正坐解發分頂中露頂路取所比蠟繩一頭齊鼻端按定引繩向上循頭路項背貼肉垂下至繩頭盡處以墨記之此非是灸穴別又取一小繩令患者合口將繩雙折自鼻柱根按定左右分開比至兩口角如人字樣截斷即將此繩展直取中橫加于前記脊中墨點之上其兩邊繩頭盡處以墨記之此第一次應灸二穴名曰患門上法若婦人足小者難以為則當取右臂自肩 穴起以墨記之伸手引繩向下比至中指端截斷以代量足之法庶乎得宜第二次取二穴令患人平身正坐稍縮臂膊取一蠟繩繞項后向前雙垂頭與鳩尾尖齊雙頭一齊絕斷卻翻繩頭向后將此繩中折處正按結喉上其繩頭下垂脊間處以墨記之此非灸穴又取一小繩令患人合口橫量齊兩吻截斷還加于脊上墨點處橫量如前法于兩頭盡處點墨記之此是第二次灸穴即四花之左右兩穴也 前共四穴同時灸之初灸七壯或二七三七以至百壯為妙俟灸瘡將瘥或火瘡發時又根據后法灸二穴第三次取二穴 以第二次量口吻短繩于第二次脊間墨點處對中直放務令上下相停于繩頭盡處以墨記之此是灸穴即四花之上下兩穴也上共六穴宜擇午日火日灸之后百日內宜慎房勞思慮飲食適時寒暑得中將養調護若瘡愈后仍覺未瘥根據前再灸無不愈者故云累灸至百壯但骨脊上兩穴不宜多灸凡一次只可三五壯多則恐人倦怠若灸此六穴亦宜灸足三里瀉火方妙愚按前法灸脊旁四穴上二穴近五椎心俞下二穴近九椎肝俞崔不知穴名而但立取法蓋欲人之易曉耳然稽脊背穴法則太陽二行者當去脊中各開二寸方得正脈乃可獲效用者仍宜審之一法取手掌中大指根稍前肉魚間近內側大紋半指許外與手陽明合谷相對按之極酸者是穴此同長強各灸七壯甚妙傳尸癆第一代蟲傷心宜灸心俞穴并上下如四花樣 第二代灸肺俞四穴如前 第三代灸肝俞四穴如前第四代灸陰俞四穴如前 第五代灸腎俞四穴如前 第六代灸三焦俞四穴如前此癥五日輕五日重輕日其蟲大醉方可灸又須誦蓮經并普庵咒鎮之一法灸腰眼穴 其法令病患平眠以筆于兩腰眼宛宛中點二穴各灸七壯此穴諸書所無而居家必用載之云其法累試累驗主治癆瘵已深之難治者于癸亥日二更盡三更初令病患平眠灸三壯一傳尸癆瘵以致滅門絕戶者有之此癥因寒熱前作血凝氣滯化而為蟲內食臟腑每致傳人百方難治惟灸可攻其法于癸亥日二更后將交夜半乃六神皆聚之時勿使人知令病者解去下衣舉手向上略轉后些則腰間兩旁自有微陷可見是名鬼眼穴即俗所謂腰眼也正身直立用墨點記然后上床合面而臥用小艾炷灸七壯或九壯十一壯尤好其蟲必于吐瀉中而出燒毀遠棄之可免傳染此比四花等穴尤易且效(穴在腎俞下三寸夾脊兩旁各一寸半以指按陷中)一法凡取癆蟲可于三椎骨上一穴并膏肓二穴各灸七壯然后以飲食調理方下取蟲等藥骨蒸寒熱夜熱百勞 膏肓 肺俞 魄戶 脾俞 腎俞 四花穴 間使 足三里虛怯飲食不化膈俞 脾俞 胃俞 中脘 梁門 內關 天根 足三里汗癥自汗膏肓 大椎 復溜盜汗肺俞 復溜 (瘧多汗亦灸)多汗少力大橫痼冷 此腎與膀胱虛寒也多灸愈妙脾俞 神闕 關元氣海(此穴亦治陽脫)血癥虛勞吐血上脘 肺俞 脾俞 腎俞 大陵 外關咯血風門吐血百勞 肺俞 心俞 膈俞 肝俞 脾俞 腎俞 脊骨 天樞 大淵 通里 間使大陵中脘 足三里怒氣傷肝吐血肺俞 肝俞 脾俞 腎俞 間使 足三里衄血上星(灸一壯即止一日七七壯少則不能斷根) 囟會(亦如上星)風門 膈俞 脊骨 百勞 合谷 涌泉一法于項后發際兩筋間宛中穴灸三壯蓋血自此入腦注鼻中故灸此立止(即啞門穴)便血中脘 氣海上二穴灸脫血色白脈濡弱手足冷凍飲料食少思強食即嘔凡大便下血諸治不效者但取脊骨中與臍相平須按脊骨高突之處覺酸疼者是穴方可于上灸之不疼者非也灸七壯即止如再發即再灸七壯永可除根腸風奇穴 其穴在脊之十四椎下傍各開一寸年深諸痔灸之最效尿血膈俞 脾俞 三焦俞 腎俞 列缺 章門 大敦鼓脹千般鼓脹要先知 切忌臍高突四圍肚上青筋休用藥 陰囊無縫不堪醫背平如板終難治 掌上無紋有限時五谷不消十日死 肚光如鼓療延遲痰多氣短皆無藥 十個當知九個危任使神醫難措手 勸君臨癥識權宜鼓脹灸治太白 水分 氣海 足三里 天樞 中封又法先灸中脘七壯引胃中生發之氣上行陽道水腫中脘 水分 水溝 合谷 足三里 神闕 氣海 膈俞 三陰交 石門 中極 曲骨內關陰市 陰陵泉 中封 太沖 照海 公孫虛腫解溪 復溜 公孫石水然谷 章門血鼓膈俞 脾俞 腎俞 間使 足三里 復溜 行間單鼓脹肝俞 脾俞 三焦俞 水分 公孫 大敦腫滿難步太沖(亦治虛勞浮腫) 飛陽脾虛腹脹公孫 三里 內庭腹中氣脹 此癥飲食反多身形消瘦脾俞 章門積聚痞塊久痞中脘 章門 三焦俞 三陰交 內庭 幽門 上脘 脾俞 氣海凡治痞者須治痞根無不獲效其法于十二椎下當脊中點墨為記墨之兩旁各開三寸半以手揣摸自有動處即點墨灸之大約穴與臍平多灸左邊或左右俱灸此痞根也或患左灸右患右灸左亦效結積留飲通谷 上脘 中脘積氣上奔急迫欲絕期門 天樞 梁門奔豚氣逆痛不可忍關元肺積 名息奔在右脅下尺澤 章門 足三里心積 名伏梁起臍上上至心下后溪 神門 巨闕 足三里肝積 名肥氣在左脅下肝俞 章門 行間脾積 名痞氣橫在臍上二寸脾俞 胃俞 腎俞 通谷 章門 足三里腎積 名奔豚生臍下或上下無時腎俞 關元(瘕癖) 中極(臍下積聚疼痛) 涌泉氣塊脾俞 胃俞 腎俞 梁門 天樞 氣海長桑君針積塊 瘕先于塊上針之甚者又于塊首一針塊尾一針針訖灸之效痞塊悶痛大陵 中脘 三陰交食積血瘕胃俞 氣海 行間心腹痛脹九腫心痛巨闕 靈道 曲澤 間使 通谷(穴在乳下二寸千金治心痛惡氣上脅痛急灸五十壯)鬼擊心痛欲絕支溝 又急灸大拇指足甲男左女右三壯肺心痛 臥若伏龜大淵 尺澤 上脘 膻中(胸痹痛) 又治心痛灸虎口白肉際各七壯脾心痛 痛如針刺內關 大都 太白 足三里(連承山) 公孫肝心痛 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休息行間 太沖腎心痛悲懼相控太溪 然谷胃心痛巨闕 大都 太白 足三里(連承山)胃脘痛膈俞 脾俞 胃俞 內關 陽輔 商邱心脾脹痛上脘 中脘 脾俞 胃俞 腎俞 隱白 足三里腹中脹痛膈俞 脾俞 胃俞 腎俞 大腸俞 中脘(脾寒) 水分 天樞 石門(心下堅滿)內關 足三里 商邱(脾虛)小腹脹痛三焦俞 章門 三陰交 足三里 邱墟 太白 行間 氣海(治臍下三十六疾小腹痛欲死者灸之即生)噎癥膈噎膻中(奇經任脈穴) 中脘(奇經任脈穴) 膏肓(灸百壯足太陽經穴)內關(手厥陰經穴) 食倉(即胃倉足太陽經穴) 足三里(足陽明穴) 心俞(足太陽經穴)膈俞(足太陽經穴) 脾俞(足太陽經穴) 天府(手太陰經穴) 乳根(足陽明經穴)憂噎心俞(足太陽經穴)思噎天府(手太陰經穴) 神門(手少陰經穴) 脾俞(足太陽經穴)勞噎膈俞(足太陽經穴) 勞宮(手厥陰經穴)氣噎膻中(奇經任脈穴) 天突(奇經任脈穴) 膈俞(足太陽經穴) 脾俞(足太陽經穴)腎俞(足太陽經穴) 乳根(足陽明經穴) 關沖(手少陽經穴) 足三里(足陽明穴) 大鐘(足少陰經穴)解溪(足陽明經穴)食噎乳根(足陽明經穴)諸咳喘嘔噦氣逆咳嗽丹田 膻中 身柱 列缺 天突 俞府 華蓋 乳根 風門 肺俞 至陽寒嗽肺俞 膏肓 靈臺 至陽 合谷 列缺 天突 三里熱嗽肺俞 膻中 尺澤 大溪咳嗽紅痰列缺 百勞 肺俞 中脘諸喘氣急天突 璇璣 華蓋 膻中 乳根 期門 氣海咳逆膏肓 解溪 陰竅哮喘 五哮中惟水哮乳哮酒哮為難治璇璣 華蓋 俞府 膻中 大淵 足三里 肩井(治冷風哮有孕勿灸) 肩中俞(治風哮)小兒鹽哮法于男左女右手小指尖上用小艾炷灸七壯無不除根未除再灸久嗽不愈將本人乳下約離一指許有低陷之處與乳直對不偏者名直骨穴如婦人即按其乳頭直向下看其乳頭所到之處即是直骨穴位灸艾三炷艾炷如赤豆大男灸左女灸右不可差錯其嗽即愈如不愈其病再不可治嘔吐不下食膈俞 三焦俞 巨闕嘔吐不思飲食上脘 中脘冷氣嘔逆章門 大陵 尺澤 太沖 后溪(吐食)反胃氣海 下脘 脾俞 膈俞 中脘 三里 胃俞 上脘 膻中 乳根 水分 天樞大陵 日月(嘔吐吞酸) 意舍(嘔吐吞酸)噦逆腋下穴(千金翼治噦噫膈中氣閉塞灸腋下聚毛宛宛中附肋處五十壯良效)中府 風門 肩井 承漿 膻中 中脘 期門 氣海 足三里 三陰交 乳根(三壯火到肌即定其不定者不可救也)干嘔膽俞 至陰 間使霍亂逆冷巨闕 中脘 建里 水分 承山 三陰交(逆冷) 照海 大都霍亂轉筋涌泉(灸三七壯如不應灸足踵聚筋上白肉際七壯立愈) 又法(灸足外踝骨尖上七壯)夾脊穴千金云令病者合面臥伸兩手著身以繩橫牽兩肘尖當脊間繩下兩旁相去各一寸半所(灸百壯)霍亂吐瀉中脘 天樞 氣海凡霍亂將死者用鹽填臍中灸七壯立愈(又法灸肘尖骨罅中七壯)干霍亂 即俗所謂絞腸痧也急用鹽湯探吐并以細白干鹽填滿臍中以艾灸二七壯效噯氣中脘善太息中封 商邱 公孫善悲心俞 大陵 大敦 玉英 膻中氣短大椎 肺俞 肝俞(不語) 內關 足三里 太沖 尺澤(不語) 天突 肩井 氣海(陽脫)瘧瘧疾大椎 三椎 (多汗) 章門 環跳 承山 飛陽 昆侖 公孫 合谷寒瘧太溪 至陰 間使久瘧后溪 間使 百勞 中脘 脾俞 胃俞 少府 內關 足三里 曲池 陷谷(溫瘧)然谷大陵痰瘧 癖膈俞痢久痢中脘 脾俞 天樞 三焦俞 大腸俞 足三里 三陰交里急后重下脘 天樞 照海赤白痢長強 命門泄瀉久瀉滑脫下陷百會 脾俞 腎俞虛寒久瀉關元 中極 天樞(腹痛手足冷) 三陰交(腹滿) 中脘 梁門 氣海(手足厥冷)大瀉氣脫氣海 天樞 水分(水谷不分)脾泄色黑脾俞胃泄色黃胃俞大腸泄白色大腸俞小腸泄色赤小腸俞大瘕泄天樞 水分(各三七壯)腎泄 夜半后及寅卯之間泄者命門 天樞 氣海 關元水漬入胃 名曰溢飲渴而飲水水下又泄泄又大渴大椎(穴在一椎之上)腸鳴神闕 陷谷 承滿老人虛人泄瀉神闕 關元 脾俞 大腸俞黃膽公孫 至陽 脾俞 胃俞酒疸目黃面發赤斑膽俞女勞疸 腎俞消渴承漿 太溪 支正 陽池 照海 腎俞 小腸俞 手足小指穴(即手足小指尖頭)痰癥痰飲吐水巨闕痰火百會 膏肓(發狂)陰癥冷痰氣海 三陰交痰眩中脘傷酒嘔吐痰眩率谷顛狂癇痙驚悸不寐顛狂百會 人中 天窗(狂邪鬼語) 身柱 神道 心俞 筋縮 骨 章門 天樞 少沖(女灸此) 勞宮 內關 神門 陽溪 足三里 下巨虛 豐隆 沖陽(男灸此) 太沖 厲兌 前谷后溪 燕口(在口吻兩邊赤白肉際) 足大指橫紋穴(卒顛病灸兩腳大指聚毛中七壯)顛癇神庭 身柱 靈道 金門 承命(穴在內踝后上行三寸動脈中主治狂邪驚癇灸三十壯)申脈(陽蹺穴晝發灸此) 照海(陰蹺穴夜發灸此)凡灸二蹺穴必先用藥下之否則痰壅殺人又云風癇可灸驚熱不可灸風癇百會 上星 身柱 心俞 筋縮 章門 神門 天井 陽溪(灸此不必灸合谷) 合谷(灸此不必灸陽溪) 足三里 太沖狂言不避水火間使 百會暴啞不能言 速灸臍下四寸并小便陰毛際骨陷中各灸七壯重者二七壯并手足中指頭盡處各灸三壯神效男灸左女灸右五痙脊強身柱 大椎 陶道螈靈道 少府怔忡健忘不寐內關 液門 膏肓 解溪 神門好臥厲兌驚悸膽俞 解溪驚恐見鬼陽溪懊 心悸通里心虛膽寒少沖癡呆神門 心俞夢魘鬼擊人中 上星 水溝鬼眼 秦承祖灸鬼法取鬼哭穴一名手鬼眼一名足鬼眼法以二拇指并縛一處須甲肉四處著火各灸七壯用治顛癇夢魘鬼擊并五癇癡呆及傷寒發狂等癥皆效凡夜夢魘死者皆由平日神氣不足致使睡臥神不守舍魂不根據體凡魘者切不可執燈照之但向暗中呼其名即醒 又法嚙患人足大指甲側即蘇又法用牙皂末吹入鼻中亦妙若經一二更者亦可灸之又一法灸大敦穴七壯即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