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_集部
- 永瑢
- 3440字
- 2015-12-26 16:11:54
國朝徐文駒撰。文駒字子文,鄞縣人,康熙己丑進士。是集為文駒所自編,凡文十三卷,詩五卷,前有孫勷《序》,稱其浚伊、洛之淵源,探韓、歐之骨髓,沈浸醲郁,積有年歲。《自序》亦主於自達其情。今觀其集,滔滔而出,足以暢所欲言,然未能固而存之也。
《墨瀾亭集》(無卷數,江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帥我撰。我字備皆,號簡齋,奉新人,康熙辛卯舉人。江西古文,自艾南英倡於前,魏禧等和於后,踵而起者,雖所造深淺不同,而大都循循有舊法。
是集亦其一也,舊刊版於南昌,所載未備,雍正乙卯,其子念祖屬徐廷槐,匯取已刻未刻諸稿,裒為此本,凡一百四十篇。
《殘本云川閣詩集》九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杜詔撰。詔字紫綸,無錫人。康熙乙酉圣祖仁皇帝南巡,迎鑾獻詩,命供職內廷,壬辰會試榜后,特賜一體殿試,改庶吉士。是編總題《云川閣集》,而僅有古體詩,詩又起於卷三,終於第十二,前無目錄,其版又近時新刻,不喻其故,或裝輯者佚之耳。
《閭邱詩集》六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顧嗣立撰。嗣立有《溫飛卿詩注》,已著錄。《江南通志文苑傳》稱,嗣立博學有才名,尤工詩,所居“秀野草堂”,嘗集四方知名士,觴詠無虛日,風流文雅,照映一時;曾撰《元詩選》四集,采摭略備。蓋其性之所近,故詩亦往往似之。
《今有堂詩集》六卷、附《茗柯詞》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國朝程夢星撰。夢星字午橋,號香溪,江都人。康熙壬辰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家有“筿園”,擅水竹之勝,日與賓客吟詠其中,年七十七乃卒。是編分六集:曰《漪南集》、《蠹馀集》、《五貺集》、《山心集》、《琴語集》、《就簡集》,末附《茗柯詞》。其詩略近劍南一派,而間出入於玉溪生,詞亦具南宋之體,但格力差減耳。
《二水樓詩集》十八卷、《文集》十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茹旻撰。茹旻字覆如,臨川人,康熙癸巳進士,官中書舍人。嘗預修《廣西通志》、《撫州府志》,所作凡例及諸傳序,皆載集中。
《朱圉山人集》十二卷(陜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鞏建豐撰。建豐字子文,號渭川,又號介亭,伏羌人。康熙癸巳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是集詩文各六卷,又以補遺之文附於詩末。大抵平實簡易,無擅勝之處,亦無踳駁之處。
《三華集》四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國朝梁機撰。機字仙來,泰和人,康熙癸巳進士。是集機所自編,分四子部:一曰《入洛志勝》,多題詠古跡之作;一曰《燕云詩鈔》,隨侍其父宦游京邸之作,皆王士禎選定;一曰《徵草》,則乾隆元年薦舉博學鴻詞,召試入都之作;一曰《還草》,則試不入格,歸途之作也。
《練溪集》五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傅米石撰。米石字立元,鉅野人,康熙癸巳舉人。是集凡文二卷,詩二卷,雜記一卷,前有其門人李包《序》,后有其子爾德所作《家傳》,其古文頗謹嚴有法度。如《琢磨偶記序》,誤以“碧云騢”為“白獺髓”,引據或疏。
《管蔡論》,謂周公勝季友,殊為贅衍,《季札論》責以當為“伯夷”、“泰伯”之逃,亦為吹索。然其他率不失醇正。《雜說》持論亦平允,其曰:“讀書之人屏伏田里,不敢為畸邪之行,不敢為詭激之論,不敢著非圣之書,謹身力行以為齊民先,是即所以報君父。”可謂有德之言。其誤以“鉤辀”為蟬之類,特小失耳。惟古詩以文筆為之,猶未乖大雅;近體則皆不入格。甚至以“海若”押入馬韻,是“蘭若”之“若”也;以“刻鏤”讀為平聲,是“屬鏤”之“鏤”也。吟詠非所擅長,而雜然編錄,轉為全集之累,是則其后人之過矣。
《約園詩鈔》二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國朝郭雍撰。雍字仲穆、一字書禪,福清人,約園其號也,康熙癸巳舉人。
是集各體詩共二百馀首。雍自謂前后所作多屬近體,於古體歌行間存一二,《樂府》則有待而未及。今觀其詩,惟五言律詩,頗有局度,馀皆平平。詩不沿溯於古,而先求之偶儷之格,終不能探其本也。
《瓦缶集》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宗渭撰。宗渭字泰川,嘉興人,康熙癸巳舉人。初於康熙丁亥自編其詩為《瓦缶集》三卷,后又有《永懷集》一卷,附刻以行。宗渭歿后,其婿高衡乃裒其遺詩,編為《樂府》一卷,《古體》九卷,《近體》二卷,仍以“瓦缶”為名,從其初稱也。其詩古體多於近體,五言多於七言,時以漢、魏、六朝、唐人為法,而不肯為宋、元之格,故字句率有古意。昔人論林鴻之詩,如唐摹晉帖者,其庶幾乎。
《若菴集》五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程庭撰。庭字且碩,號若菴,歙縣人。是集《文》一卷;次《詩》一卷,次《詩馀》一卷,次《停驂隨筆》一卷,康熙癸巳,庭至京祝釐,隨日紀行所作,附以詩詞;次《春帆紀程》一卷,則自揚州至歙,往返所作,亦有詩詞附焉。
《嗜退山房稿》五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帥仍祖撰。仍祖字宗道,號介亭山人,奉新人。是集,乃仍祖自編其康熙癸巳、甲午二年所作,凡詩二卷,文三卷。
《空明子詩集》十卷、又八卷、《文集》六卷、又二卷、《雜錄》一卷、《詩馀》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張榮撰。榮字景桓,華亭人。《自序》謂,生平共得古文雜作六百馀首,詩三萬馀首,詩馀一千五百馀首,歌謠三百馀首。康熙甲午檢出,盡付祖龍,僅存三十分之一,即是編也,詞意多放曠不羈。
《挹青軒詩稿》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華浣芳撰。浣芳,蘇州女子。華亭張榮之妾也,年二十三而卒。榮刊其遺詩,自為作《序》。述其九歲時夢見唐太宗召有唐一代諸詩人,教之作詩,其事甚怪。榮好為游戲之文,殆亦寓言耶。
《龍溪草堂集》十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王世睿撰。世睿字道存,章邱人,康熙乙未進士,官上海縣知縣。世睿初改庶吉士,及散館,仍外補,故是集多館課之作;至第九卷《金陵宦稿》中《八勸八戒》詩,意求通俗,然太質勝於文矣。
《陳玉幾詩集》三卷(禮部主事任大椿家藏本)
國朝陳撰撰。撰字楞山,號玉幾,鄞縣人。以書畫游江淮間,窮愁寡合,故其詩多悽斷怨咽之音。是編刻於康熙丙申,蓋其中年所作,首曰《繡鋏集》一卷,次曰《玉幾山房吟》一卷,次曰《玉幾山房擬古詩》一卷,皆戛戛獨造,如其為人。雖未及古,要能離俗,惟擬古詩中,多載勝流評語,仍沿明末山人之習耳。
《云溪文集》五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儲掌文撰。掌文字曰虞,一字越漁,宜興人,康熙丁酉舉人,官四川納溪縣知縣。納溪舊名云溪,故掌文以“云溪”自號。是集,又名《云溪隨筆》。
自儲欣以古文詞有名,其家父子兄弟多以此相鏃厲。掌文為欣之孫,得其指授為多。今世所傳欣選《左》、《國》、《史》、《漢》,及《唐宋十家文》,即其甄錄以授掌文者也。
《據梧詩集》十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管棆撰。棆有《師宗州志》,已著錄。是編凡《吹萬集》二卷,《柏軒草》二卷,《修琴閣集》二卷,《鷗馴集》二卷,《天外集》二卷,《圃華集》二卷,《寓檗稿》三卷。邵長蘅《序》稱:其詩先學劍南,后學少陵。今觀所作,大抵先入者為主也。
《近道齋文集》六卷、《詩集》四卷(吏部主事張慎和家藏本)
國朝陳萬策撰。萬策字對初,一字謙季,安溪人,徙於晉江。康熙戊戌進士,官至詹事府詹事,緣事降翰林院檢討,終於侍讀學士。萬策以康熙癸酉舉於鄉,困公車者二十六年。久從李光地游,多得其指授,然平生詩文,多散佚不收。此本乃乾隆癸亥,其子冕世所輯。其中《西洋算法異同論》,頗能究其所以然。李光地、施瑯諸《傳》,軼聞舊事,亦多可考云。
《白田草堂存稿》二十四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王懋竑撰。懋竑有《白田雜著》,已著錄。是集凡文二十卷,詩四卷,末附《行狀》一篇。其學長於考證,故全集以雜著為冠,詩文則未能過人。其《與方苞書》,自謂筆力拖沓,不近古人。所謂人之知我,不如我之自知,亦足見其學問之篤實也。
《莊元仲集》一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國朝莊亨陽撰。亨陽有《算學》,已著錄。此集僅文十二篇,乃其官淮徐道時,所上河防條議也。
《綠蘿山房文集》二十四卷、《詩集》三十三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胡浚撰。浚字希張,號竹巖,會稽人,康熙庚子舉人。是編文皆駢體,浚自為之注,前有魯曾煜《序》,稱仿《韓非子》有經有傳例。然《韓非子》經傳各自為條,其著書句下自注者,始班固《漢書藝文志》;作文句下自注者,始謝靈運《山居賦》。浚蓋用靈運例也。
《寒香閣詩集》四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鄧鍾岳撰。鍾岳有《知非錄》,已著錄。是集為乾隆乙亥其子汝功、汝敏所編,凡古今體詩一百九十二首。其詩頗溫厚和平,無血脈僨張之狀,而材地稍弱,尚未能頡頏古人。
《墨麟詩》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馬維翰撰。維翰字墨麟,海鹽人,康熙辛丑進士,官至四川川東道。其詩以縱橫排奡為長,意之所向,不避險阻;然神鋒太俊者居多。
《秋塍文鈔》十二卷、《三州詩鈔》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