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3章

明李春熙撰。春熙字皞如,號泰階,建寧人。萬歷戊戌進士,官至南京戶部郎中。是集詩五卷,文四卷,后附《哀榮錄》一卷。詩分《姑熟草》、《彭城草》、《旅言》、《粵游草》、《燕游草》、《白門草》、《鄴中草》七集。文則“奏疏”及征交阯時文移、公牘、條議,悉編入之。第七卷中,《論代藩爭立》一疏,尤其大節也。集為崇禎辛巳其子嗣元所編,此本又其裔孫芳所重雕。據嗣元《序》,當有十二卷,今止十卷,然首尾完具,又似非闕佚。疑芳又有所合并,非盡原帙矣。

《蟄菴日錄》四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明顧起元撰。起元有《說略》,已著錄。是集乃其天啟壬戌、癸亥兩年所作詩文。曰“蟄菴”者,《自序》謂:足瘍至冬輒發,每寒月即自繭一室,塞向墐戶,嘗自笑以為似昆蟲之入蟄,因以名其菴云。

《樗全集》七卷、《附錄》一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王畿撰。畿字翼邑,號慕蓼,晉江人。萬歷戊戌進士,官至浙江布政使,與講學之王畿同名,非一人也。是集詩文共七卷。末附《家譜》、《勸戒》二十則,為一卷。畿立身居官,矯矯自勵,故所為詩文,皆質樸類其為人。卷首《序》為施邦<日翟>所作。畿視學浙江時拔邦曜第一,邦曜貧不能婚,畿為備聘,拜雁於官署。邦<日翟>即於是秋登第,后殉節為完人。其識鑒為世所推服云。

《大旭山房集》一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明鄧渼撰。渼字遠游,自號簫曲山人,建昌人。萬歷戊戌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忤魏忠賢,謫戍貴州。崇禎初,放還,卒。是集皆散體之文。案明版《唐文粹》之首,有渼《序》曰:文家法秦、漢,非不善也,然摹擬工則蹊徑太露;構撰富則窠臼轉多,至近日膚淺之法,畏難好易,眉山盛而昌黎、河東二氏詘云云。頗中明季古文兩派之病。其自作則未能凌跨一時也,《千頃堂書目》有《渼留夷館集》四卷、《南中集》四卷,《紅帛集》四卷,不載此集,殆偶未見歟。

《百花洲集》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鄧云霄撰。云霄字元度,東莞人。萬歷戊戌進士,官至廣西布政使參政。

是集乃其官長洲時所作,故以“百花洲”為名。其詩近體居十之八九。

《解弢集》一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鄧云霄撰。云霄作《冷邸小言》,論詩以妙悟為宗,以自然為用。故茲集所載,多仿王、孟之音,而醞釀深厚則未及古人。昔嚴羽作《滄浪詩話》,標舉盛唐,而所作乃惟存浮響;云霄所論所作,蓋均似之矣。

《一齋詩集》十三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陳第撰。第有《伏羲圖贊》,已著錄。是集凡《粵草》一卷,詩文各半,萬歷戊戌至庚子,游廣東時作也。《寄心集》六卷,焦竑為之選定,皆四言五言古詩,多涉論宗,故別為一集;《五岳游草》六卷,大抵紀游之詠。而雜詩亦散見其中,不盡為山水作也。據原《序》尚有一集名《塞曲》,乃官薊州游擊時作,此集不載,蓋佚之矣。第《韻書》妙有神解,遂為言古音者之開山;詩則信筆而成,非所擅長,然第亦不必以此擅長也。

《緱山集》二十七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王衡撰。衡有《紀游稿》,已著錄。萬歷戊子,衡舉順天鄉試第一,時其父錫爵在政府,為高桂、饒伸所劾,遂不復會試。錫爵罷相后,始登萬歷辛丑進士第二,入翰林。旋即歸養,得以其閑,肆力於古學,與王世貞雖同里闬,而不蹈其蹊徑。然頗染陳繼儒之俗格。《明史隱逸傳》稱,錫爵招繼儒與衡讀書支硎山,其所由來者漸矣。

《許鍾斗集》五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許獬撰,獬有《八經類集》,已著錄。是集大抵應俗之作,館課又居其強半。蓋明自正、嘉以后,甲科愈重,儒者率殫心制義,而不復用意於古文詞。洎登第宦成,菁華已竭,乃出馀力以為之,故根柢不深,去古日遠,況獬之制義,論者已有異議,則漫為古調,其所造可知矣。

《劉練江集》七卷、《附錄》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明劉永澄撰。永澄字靜之,寶應人,萬歷辛丑進士,官國子監學正;乞歸省親,起兵部職方司主事,未上卒,事跡具《明史》本傳。是集文六卷,詩一卷,附錄一卷,乃永澄歿后,其友劉宗周等共為裒輯。其文章平正通達,而大致謹嚴,篇首《程朱藥言序》,尤為深切,蓋永澄雖與東林諸人游,而操履篤實,故詞采不足,而持論不詭於正,無門戶標榜之習云。

《葉子詩言志》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葉秉敬撰。秉敬有《字孿》,已著錄。是編首載《述職吟心》五卷,乃大計入覲時作;次載《賦類》一卷,《吟類》一卷,乃督學河南時作;次《遒徇編》五卷,則雜錄對聯偶語。《自序》稱,取《虞書》“詩言志”,《論語》“志於學”二語,以為作詩要領,故以此名其集。秉敬淹貫群書,著述甚富,而所作韻語,乃過於質樸,殆所謂詩有別才耶?

《元凱集》五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陳勛撰。勛字元凱,閩縣人。萬歷辛丑進士,官至戶部郎中《福建通志》載,《元凱集》四十卷。此本僅文三卷,詩二卷,然首尾完足,初非有闕。集為其同年呂純如所刻,或經純如選定耶?勛為鄭善夫外曾孫,其瓣香有自,故雖無杰構,而尚有典型。

《白榆集》二十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屠隆撰。隆有《篇海類編》,已著錄。是集詩八卷,文十二卷。隆為人放誕風流,文章亦才士之綺語。陳子龍《明詩選》,謂其詩如沖繁驛舍,陳列壺觴、頃刻辦就,而少堪下箸,文尤語多藻繪,而漫無持擇,蓋沿王、李之涂飾,而又兼涉三袁之纖佻也。

《由拳集》二十三卷(內府藏本)

明屠隆撰。是集凡賦一卷,古今體詩十卷,雜文十二卷。時隆方知青浦縣,故以“由拳”為名。

《玉茗堂集》二十九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湯顯祖撰。顯祖有《五侯鯖》、《字海》,已著錄。顯祖於王世貞為后進,世貞與李攀龍持上追秦、漢之說,奔走天下,歸有光獨詆為庸妄。顯祖亦毅然不附,至涂乙其四部稿,使世貞見之。然有光才不逮世貞,而學問深密過之;顯祖則才與學皆不逮,而議論識見,則較世貞為篤實。故排王、李者,亦稱焉。

是集凡詩十三卷,文十卷,尺牘六卷。前有南豐朱廷誨《序》,稱其:解陰符五賊禽制之法,序《春秋》輯略,發仁孝動天下之旨,記小辨明復小乾大之一致,非無根據之學者,然終非有光匹也。

《適適齋鑒須集》七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陳玉輝撰。玉輝字達卿,號荊碧,惠安人。萬歷辛丑進士,官至南京監察御史。所著有《客客軒散言》、《皇荂草》、《公馀課兒草》、《岳陽草》諸種,此集乃其一也。凡語錄一卷,文五卷,詩一卷。其子龍巖題識,謂全集未刻,已經淪軼,故所存者止此。玉輝從鄒元標講學,其文章根柢,尚為醇正,詩則隨意抒寫,不求甚工,又多佚脫,如《白門紀懷》七言律詩,稱依上下平韻次第,當有三十首,今僅存二十首,則其殘闕可知已。

《薛文介公文集》四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薛三省撰。三省字魯叔,定海人。萬歷辛丑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謚文介。是編有文無詩,奏疏幾居其半,奏疏中,辭謝者又居其半。惟《請福王之國》一疏,最為激切,其官檢討時所上也。

《叢桂軒集》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書亭藏本)

明吳大經撰。大經字元常,常熟人。是集大經所自編。前有萬歷癸卯《自序》,稱謝去帖括之學,蓋山林之士也。其詩酷摹劍南,圓熟有馀,深微不足。魏浣初《序》,乃謂袁宏道推明代詩人以徐渭為第一,而大經配之。殆非篤論矣。

《蟋蟀軒草》(無卷數,山東巡撫采進本)

明劉士驥撰。士驥字允良,禹城人。萬歷甲辰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士驥於李攀龍為鄉人,而不循其門徑,是集前有李若訥《序》,稱允良自言,少年濡首李、王諸家。顧李、王生今日,宜另繡其腸,其不肯從風而靡,不為無見。然集中詩文,乃作啴緩之音,是則楚既失之,齊亦未為得也。

《四然齋集》十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明黃體元撰。體元字長卿,穀城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山東按察司副使。

是集,體元所自編,取中和集身心世事,謂之四緣:“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之語。故以“四然”名齋,因以名集。蓋明季士大夫耽二氏者,十之九也。

《樊致虛詩集》四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樊良樞撰。良樞字尚植,一號致虛,進賢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浙江提學副使。是編凡《匡山社集》一卷,《二山草》三卷,皆以所居地名之:匡山取居近匡廬之義,二山則官淮南時取淮南大小山之義也。《二山草》中又附以其叔俊、弟尚燝、良楹、子重鵬等次和之作,大抵多規橅七子聲調。

《峽云閣存草》七卷、《后存草》七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魏濬撰。濬有《易義古象通》,已著錄。其詩草本四十卷,是集僅刪取十四卷,故謂之“存草”。《存草》為未第時之詩,“后存草”為既第后之詩。其“后存草”內又分為初燕詩、農詩、桂詩、東詩、東后詩、家詩、衡詩各一卷,蓋皆隨宦跡所及,各舉地名之一字以為標目。其詩不出贗古之習。蓋萬歷以后之詩,不公安、竟陵,則仍太倉、歷下耳。

《隆德堂詩文稿》二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明魏純粹撰。純粹字仲乾,柏鄉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是集詩文各一卷,多其官永城知縣時作;末附為御史時,《請假省親疏》一篇。

《荑言》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余懋孳撰。懋孳字舜仲,婺源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給事中。此集乃懋孳所自編,凡文五卷,詩一卷。其曰“荑言”者,蓋取荑稗之意,自謂學而無當於道者稗學也,言而無當於道者荑言也。又謂“命題屬草”,聊供酬應。今觀其文,如《門墻桃李冊序》、《刻聯捷稿引》、《細草流芳冊小引》、《題龍山課藝》等篇,皆不免俗體,蓋疏於芟汰之過也。

《皆春園集》四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陳完撰。完字名甫,號海沙,南通州人,萬歷丙午舉人。是集為完所自編。

其詩多恬適敷暢,而不見性情,較黃省曾《五岳山人集》,格調相似,而才力尚不能逮也。

《達觀樓集》二十四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明鄒維璉撰。維璉字德輝,號匪石,新昌人,萬歷丁未進士。官吏部郎中時,以疏劾魏忠賢,謫戍貴州;崇禎初,召為南京太仆寺卿,洊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剿海寇有功,終為溫體仁所忌罷。崇禎八年,起為兵部右侍郎,未上而卒,事跡具《明史》本傳。是編詩集凡六卷,曰《愿學編》,蓋早年初學之作;曰《宦游草》,作於司理延平時;曰《友白草》,作於貴州謫戍時,蓋擬太白之流夜郎也;曰《友歐草》,作於起官太仆時,蓋南太仆署在滁州,多歐陽修遺跡也;曰《導噫草》,中多感慨時事之什,蓋作於撫閩時也;文集凡十八卷,首冠以《四書、五經疑義》,中如《信豐坊偽石經》、《信俞庭椿改周禮》、《信蔡沈三代改時不改月》諸說,皆未為卓識。蓋其氣節才略,足以自傳,學問則未深造也。據編首《自序》,尚有《大夢稿》、《又夢稿》、《自警編》諸目,此本皆無之,或維璉自刪,或后來所佚,均不可考矣。

《掃馀之馀》三卷、附《歸涂閑紀》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劉錫元撰。錫元字玉受,長洲人。萬歷丁未進士,官至貴州提學僉事。是集第一卷《庚夏七發》,記其庚申夏病疫事;二卷為序記、簡牘、雜文;三卷為雜文,乃其官祠部時考驗眾僧雜作。附《歸涂閑紀》一卷,則記其官黔中苗亂事,大抵多作佛家偈語,間涉俳體。

《湛園集》十卷(山西巡撫采進本)

明程正己撰。正己字道先,號澄源,長治人。萬歷丁未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以忤奄黨削職,后終於兵部侍郎。是集為其子之璿所編,凡詩五卷,文五卷,大抵惟取自適,無意求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石棉县| 河曲县| 元朗区| 南昌市| 宁城县| 南通市| 五常市| 苏州市| 洞头县| 平舆县| 诸城市| 博客| 福泉市| 海南省| 资源县| 太原市| 海口市| 赣榆县| 达孜县| 鸡西市| 曲麻莱县| 炉霍县| 信阳市| 乐清市| 陆河县| 涿鹿县| 黄梅县| 勐海县| 伊春市| 平江县| 车险| 民权县| 开江县| 集贤县| 大同县| 信丰县| 江北区| 广元市| 平凉市|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