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按史。肅宗寳應初。以李忠臣鎮蔡州。大厯末。為軍中所逐。歴李希烈陳仙奇吳少誠呉少陽元濟。據有淮西凡五十余年。思玄賦。射嶓冡之封狼。注。封。大也。說文。貙似貍。能捕獸。一云虎。五指為貙。爾雅。羆如熊。黃白文。栁宗元羆說。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羆。舊唐書。呉少誠阻兵三十余年。王師未嘗及其城下。嘗走韓全義敗于頔。驕悍無所顧忌。又恃陂浸阻回。故以天下兵環攻三年。所得者一縣而已原。注。晏子春秋。仲尼。圣相也。唐書。元和十年六月。上召裴度入對。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師道遣客殺武元衡。撃裴度。傷首。墮溝中。度氈帽厚。得不死。元和十二年七月。度請自往督戰。上恱。以度充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元和十一年十二月。李愬為唐鄧隋節度使。十年九月。韓弘為淮西都統。弘請使子公武以兵萬三千會蔡下。十一年。李道古為鄂岳觀察使。十年二月。李文通為壽州團練使。碑文。光顏重胤公武合攻其北。道古攻其東南。文通戰其東。愬入其西。舊唐書。以司勛員外郎李正封都官員。外郎馮宿。禮部員外郎李宗閔。皆兼侍御。從度出征。度奏右庶子韓愈兼御史中丞。充彰義軍行軍司馬。十二年十月己夘。李愬執呉元濟。送長安。帝御興安門受俘。以元濟獻廟社。徇于市斬之。度策勛進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封晉國公。戶三千。舊書韓愈傳。淮蔡平。十二月。隨度還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詔撰平淮西碑。道源注。破體。破當時為文之體。舊書韓愈傳。碑辭多敘裴度事。時入蔡擒呉元濟。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唐安公主女也。出入禁中。因訴碑辭不實。詔令磨去愈文。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史記。古者封太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封禪儀。玉牒長一尺三寸。廣厚五寸。玉檢如之。厚減三寸。其印齒如璽。纚以金繩五周。

令狐八拾遺绹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

二十中郎未足希。驪駒先自有光輝。蘭亭燕罷方回去。雪夜詩成道韞歸。

漢苑風煙吹客夢。云臺洞穴接郊扉。嗟予久抱臨卭渇。便欲因君問釣磯。

唐書令狐绹傳。太和四年登進士第。開成初為左拾遺。地理志。華州。華陰郡。屬闗內道。晉書。謝萬弱冠辟撫軍從事中郎。世說。謝中郎萬。是王藍田女壻。古樂府。何以識夫壻。白馬從驪駒。海録。山陰縣西南二十里。有蘭渚。渚有亭。曰蘭亭。羲之舊跡。何延之蘭亭記。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瑯琊王羲之與太原孫統孫綽。廣漢王彬之。陳郡謝安。高平郄曇。太原王藴。釋支遁。并其子凝之。徽之。操之等。四十有二人。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祓禊之禮。晉書。郄愔。字方回。鍳之子。官會稽內史。加鎮軍都督。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字道韞。安西將軍。奕之女也。嘗內集。俄而雪驟下。叔父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栁絮因風起。按。郄愔不與蘭亭四十二人之數。晉書。王羲之娶郄鍳女愔。又。羲之姊夫裴十四必令狐氏之壻。時攜內歸華州。故有此二語耳。華山志。岳東北有云臺峰。其山兩峰崢嶸。四面懸絶。上冠景云。下通地脈。嶷然獨秀。有若云臺下。有穴。昔有人入此穴。出東方。云經黃河底。上聞流水聲。西京雜記。相如素有消渴疾。

離思

氣盡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峽云尋不得。溝水欲如何。

朔雁傳書絶。湘篁染淚多。無由見顏色。還自托微波。

寰宇記。前溪在烏程縣南。東入太湖。謂之風渚。夾溪悉生箭箬。晉車騎將軍沈玩家于此。樂府有前溪曲。玩所制。樂府解題。前溪。舞曲也。唐書樂志。子夜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歌。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后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變歌。文君白頭吟。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漢書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繋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注。見前洛神賦。托微波而通辭。

宿駱氏亭寄懐崔雍崔袞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晩。留得枯荷聽雨聲。

唐年補録。長慶元年二月。王庭湊使河陽回。及沇水。酒困。寢于道。有濟源駱山人。熟視之。曰。貴當列土。在今年秋。既歸。遇田弘正之難。軍士擁為留。后訪駱山人。待以凾丈之禮。乃別構一亭。去則懸榻。號駱氏亭。又。唐語林。駱浚者。度支司書手。李吉甫擢用之。后典名郡。有令名。于春明門外筑臺榭。食客皆名人。盧申州題詩云。地甃如拳石。溪橫似葉舟。即駱氏池館也。此詩駱氏亭未知在何地。唐書。崔雍。字順中。戎之子。由起居郎出為和州刺史。龎勛刼。烏江雍遣人。持牛酒勞之。密表其狀。民不知。訴諸朝。宰相路嵓傅其罪。賜死。袞。字炳章。雍之弟。見集內安平公詩。

風雨

凄涼寳劍篇。覊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縁。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

唐書。武后索郭元振所為文章。上寳劍篇。王維詩。新豐美酒斗十千。

夢澤

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櫥為細腰。

云夢。楚二澤名。漢陽圗經。云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墨子。楚靈王好細腰。其臣皆三飯為節。后漢馬廖傳。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贈歌妓二首

水精如意玉連環。下蔡城危莫破顏。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里唱陽闗。

白日相思可奈何。嚴城清夜斷經過。只知解道春來瘦。不道春來獨自多。

拾遺記。吳孫和嘗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鄧夫人頰。戰國策。始皇遺齊襄王后玉連環。后引椎破之。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注。陽城下蔡。二縣名。水經注。蔡城公自新蔡遷于州來。謂之下蔡。

謝書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自蒙半夜傳衣后。不羨王祥得佩刀。

太公六韜。一曰龍韜。李舟能大師傳。五祖弘忍告之曰。汝縁在南方。宜往教授。持此袈裟以為法信。一夕南逝。公滅度后。諸弟子求衣。不獲。始相謂曰。此非盧行者所得耶。使人追之。巳去。寳林傳。能大師傳法衣處。在曹溪寳林寺。晉書。呂虔有佩刀。工相之曰。當為三公。虔以贈別駕王祥。祥果為太傅。

寄令狐學士

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東西。賡歌太液翻黃鵠。從獵陳倉獲碧雞。

曉飲豈知金掌迥。夜吟應訝玉繩低。鈞天雖許人間聽。閶闔門多夢自迷。

令狐绹傳。大中二年。召拜考功郎中。尋知制誥。充翰林學士。西京雜記。始元元年。黃鵠下大液池。帝為歌曰。黃鵠飛兮下建章。唐書。鳳翔府寳雞縣。本陳倉。至德二載更名。晉太康地志。秦文公時。陳倉人獵。得獸。如彘。不知名。牽以獻之。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為媦。常在地中。食死人腦。即欲殺之。拍捶其首。媦亦語曰。二童名陳寳。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陳倉人乃逐之。化為雌雉。上陳倉北阪為石。秦祀之。水經注。昔秦文公感伯王之言。游獵陳倉。遇之于此阪。得若石焉。其色如肝。歸而寳祠之。故曰陳寳。三輔舊事。仙人掌在甘泉宮。長安志。仙人掌。大十圍。以銅為之。謝朓詩。玉繩低建章。史記。趙簡子疾寤。語大夫曰。吾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于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

酬令狐郎中見寄

望郎臨古郡。佳句灑丹青。應自丘遲宅。仍過栁惲汀。

封來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句曲聞仙訣。臨川得佛經。

朝吟搘客枕。夜讀潄僧瓶。不見銜蘆雁。空流腐草螢。

土宜悲坎井。天怒識雷霆。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補羸貪紫桂。負氣托青萍。萬里懸離抱。危于訟閣鈴。

魏書。孝文曰。吏部郎必使才望兼允者。本集為鄭亞謝上表。極望郎于南省。梁書。丘遲。字希范。呉興人。丘靈鞠之子。八歲能屬文。累官中書郎。遷司徒。從事中郎。卒。白居易記。湖州城東南二百步。抵霅溪。溪連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呉興太守栁惲于此賦詩云。汀洲采白蘋。因以名洲也。按丘遲宅。栁惲汀。皆在苕霅間。此必令狐绹官湖洲時。有詩寄義山。而以此酬之也。唐史。開成中。绹累遷庫部戶部員外郎。出為湖州刺史。真誥。勾曲洞天。東通林屋。北通岱宗。西通峩眉。南通羅浮。南史。陶弘景止于句容之勾曲山。此山下是第八洞。宮名金陵華陽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乃于山中立館。自號華陽陶隠居。徧游名山。訪求仙藥。既得神符秘訣。以為神丹可成。而苦無藥物。帝給黃金朱砂曽青雄黃等。復合飛丹。色如霜雪。服之體輕。宋書謝靈運傳。帝不欲復使東歸。以為臨川內史。廬山記。靈運一見逺公。肅然心服。乃即寺翻湼盤經。名其臺曰翻經臺。月令。腐草化為螢。坎井。見易。呉武陵與孟簡書。霆砰電射。天怒也。不能終朝。海録。鳥荒象卉尋隔于皇風。北夢瑣言。蛟形如馬蟥。涎沫腥粘。掉尾纒人。而噬其血。道源注。拾遺記。闇河之北有紫桂成林。羣仙餌焉。韓終采藥詩。闇河之桂。實大如棗。得而食之。后天而老。陳琳荅曹植箋。君侯秉青萍干將之器。注。青萍。劍名。鈴閣。風搖離緒如之。句曲以下。皆自序。時義山覊宦桂管。故有象卉蛟涎等句。

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夢后

初夢龍宮寳焰然。瑞霞明麗滿晴天。旋成醉倚蓬萊樹。有個仙人拍我肩。

少頃逺聞吹細管。聞聲不見隔飛煙。逡巡又過瀟湘雨。雨打湘靈五十弦。

瞥見馮夷殊悵望。鮫綃休賣海為田。亦逢毛女無憀極。龍伯擎將華岳蓮。

恍惚無倪明又暗。低迷不巳斷還連。覺來正是平階雨。獨背寒燈枕手眠。

郭璞詩。右拍洪崖肩。楚詞。使湘靈鼓瑟兮。山海經。冰夷。人面。乘兩龍。注。氷夷。馮夷也。搜神記。馮夷。潼鄉堤首人。八月上庚日死。上帝署為河伯。博物志。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時出人家賣綃。說文。銷。生絲。繒也。列仙傳。毛女。字玉姜。在華陰山中。形體生毛。自言始皇宮人也。秦亡入山。道士教食松葉。遂不饑寒。韻會。憀。悲恨也。按。唐人用無憀。皆與無聊同。通鑒注。無憀。無聊賴也。其義未詳。河圖玉版。昆侖以北九萬里。龍伯國人長三十丈。萬八千歲。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古詩。客從逺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史記。司馬相如客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后為孝文園令。病免。家居茂陵。

漫成三首

不妨何范盡詩家。未解當年重物華。逺把龍山千里雪。將來擬并洛陽花。

沈約憐何遜。延年毀謝莊。清新俱有得。名譽底相傷。

霧夕詠芙。何郎得意初。此時誰最賞。沈范兩尚書。

南史。何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舉秀才。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結為忘年友。鮑照詩。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注。龍山在云中。何遜集范廣州宅聫句。洛陽城東西。卻作今年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范廣州。即云也。云嘗遷廣州刺史。南史。沈約嘗謂遜曰。吾毎讀卿詩。一日三復。猶不能巳。南史。謝莊。字希逸。七歲能屬文。孝武嘗問顏延之曰。謝希逸月賦何。答曰。美則美矣。但莊始知隔千里兮共明月。帝召莊以延之語語之。莊應聲曰。延之作秋胡詩。始知生為久離別。沒為長不歸。帝撫掌竟日。何遜集看伏郎新婚詩。霧夕蓮出水。霞朝日照梁。何如花燭夜。輕扇掩紅妝。沈約。領中書令。遷尚書令。范云。領太子中庶子。遷尚書右仆射。杜甫詩。沈范早知何水部。

無題

白道縈回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陽城十萬家。

李白詩。日日采蘼蕪。上山成白道。斑騅注。別見。魏武帝與楊彪書。今贈足下畫輪。四望。通幰。七香車二乘。樂府。青牛白馬七香車。

槿花二首

燕體傷風力。雞香積露文。殷鮮一相雜。啼笑兩難分。

月里寧無姊。云中亦有君。三清與仙島。何事亦離羣。

珠館熏燃久。玉房梳掃余。燒蘭才作燭。襞錦不成書。

本以亭亭逺。翻嫌脈脈疎。回頭問殘照。殘照更空虛。

說文。舜。木槿也。朝華暮落。廣志。日及。木槿也。雞香。雞舌香也。夢溪筆談。按齊民要術云。雞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即今丁香是也。燕體。比其條之輕。雞香。比其色之艷。廣韻。殷。赤黒色。羅浮山記。木槿。一名赤槿。花甚丹。四時敷榮。江摠木槿賦。啼籹梁冀婦。紅籹蕩子家。若持花并笑。宜笑不勝花。《春秋感精符》。人君。父天。母弟。兄日。姊月。宋均注。兄日于東郊。姊月于西郊。九歌有云中君三清。注見前。仙島。蓬萊三山也。言云月之質。宜在三清仙島之間。何為亦離羣在此耶。楚詞。紫貝闕兮珠宮。或曰。江賦。鮫人構館于懸流。鮫人能泣珠。故曰珠館。漢郊祀歌。神之出。排玉房。晉庾闡游仙詩。玉房石龕磊砢。白居易詩。蟬鬢加意梳。蛾眉用心掃。又。三夢記。唐末宮中髻。為鬧掃籹。猶盤鴉墮馬之類。唐人詩。還梳鬧掃學宮籹。招魂。蘭膏明燭。逸曰。以蘭香練膏也。晉書。竇滔妻蘇若蘭。織錦為回文璇璣圖詩。以贈滔。辭甚凄惋。爾雅。脈。相視也。古詩。脈脈不得語。

哭劉蕡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寃。廣陵別后春濤隔。湓浦書來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曽宋玉解招魂。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金阳县| 垦利县| 大庆市| 阿合奇县| 泰安市| 靖远县| 探索| 枝江市| 麻城市| 陇川县| 盐池县| 万全县| 扬州市| 宜君县| 广平县| 凉城县| 南充市| 和静县| 甘肃省| 云阳县| 米泉市| 特克斯县| 江华| 马龙县| 宁明县| 溆浦县| 南陵县| 临江市| 大理市| 平果县| 卫辉市| 贵州省| 长宁区| 大埔区| 楚雄市| 邳州市| 苗栗县| 九江市| 哈巴河县|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