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馮京第自崇明歸,張名振之軍,喪失且盡,而黃斌卿又志在自守。于是至日本乞師。先是,歐羅巴國欲行其教于日本。其教務排釋氏,中國之所謂西學也。日本佞佛,乃殺歐羅巴之行教者。歐羅巴精火器,所發能摧數十里,舉國讎日本,駕大舶、置火器向其城擊之。日本謝罪,大舶始退。退一日而京第至長旗島。日本新遭外國之侮,聞外國人至,一切不聽登陸。京第遙望而哭,晝夜不絕聲。會日本巡方者籃輿過長旗,收血書,達其國主。京第還舟山,使斌卿之弟孝卿從商舶待命,而孝卿出入妓館,日本益輕之。

舟山行洪武錢。

日本始用洪武錢,后始鑄其國號。而舊錢不敢銷毀,藏之庫中。至是盡發黃賦卿,助舟山國用。

秋七月初五日,攻福州,我師敗績。八月己卯,上次長垣。

上親征,會鄭彩、周瑞、阮進、周鶴芝之師攻福州,石田僧宋惺以其義旅應之。

丙戌,克連江。

冬十月,長樂虜帥逃,永福、閩清皆下。羅源虜知縣朱丕承、寧德虜知縣錢楷以城降,福寧州虜帥涂登華、章云飛全師來歸。督師大學士劉中藻起兵福安,新建王克大田、沙縣、尤溪等路。朱成功克同安等縣。曹大皋克建陽。

以熊汝霖、馬思理入閣辦事。劉沂春吏部尚書、林正亨戶部尚書、吳鐘巒禮部尚書兼通政使,錢肅樂兵部尚書,余揚左都御史,林嵋吏科給事中,黃岳吏部考功司郎中。

鄧藩審理陳世亨復安固,兵敗死之。

陳世亨,溫之瑞安人也。浙東建義,授中書舍人,改鄧藩審理。虜渡甌江,晦跡山中。聞上至閩,十月初四日,以一旅復安固;援兵莫繼,被執,罵虜而死。

吏部文選司主事林垐起兵攻福清,不克,死之。

林垐字子野,福清人也。崇禎癸未進士,授海寧知縣。隆武立,遷吏部文選司主事,抑絕僥幸,已而嘆曰:此潤色太平之事,顧豈今日之所急耶!乃辭去。募兵得數千人,而閩事一稟鄭芝龍,垐不得自行其志。于是,散遣其眾入山。制棺一具、布衣一襲,上書大明孤臣之柩。自為挽詩曰:繞廂風雨莫歸愁,燈暗心明淚不收。易舍妻拿惟有父,無慚膚發但多頭。復仇到底落人后,做鬼應居最下流。門外長江知我恨,年年濤卷未能休。上既復閩,垐約平虜伯進攻福清。當是時,其門人來訪,將歸海寧;垐送之詩曰:天地荒荒已如此,君今歸去去何方?山川麥秀傷心淚,日月刀頭帶血光。屠狗市中聲忽變,采蘭澤畔志徒芳。寄言父老休相念,我死魂猶到此鄉。明日臨陣,垐不避矢石,殺虜過當;會日暮,虜沖其營,遂歿。垐之友人葉子器者,初垐在營中,為虜所獲。虜使作書招垐,子器受紙筆,書一詩授之。其末句云:到得死時方是我,縱然活去不成人。虜殺之。垐起兵時,有詩云:蘭蕙當門不怨秋,盡也空休。拋它七尺留千恨,何必三樓。月肯照人云作怪,龍方潛壑蚓遨游。誰能終古留高響,博浪聲中五世仇。

兵部左侍郎林汝翥攻福清,兵潰死之。

林汝翥字心泓,福州人也。釋褐,知沛縣。妖賊徐鴻儒之亂,汝翥城守有功,考授御史。閹人魏忠賢干政,汝翥巡城,遇火者曹進、傅國興攫金于途,汝翥杖之,中旨逮汝翥。先數日,逮工部郎中萬璟,內侍數百人毆璟至死。于是汝翥援「大杖則走」之義,亡至遵化。托撫臣鄧儀具疏投獄,廷杖得不死。上至閩,征拜兵部左侍郎,總督義師。攻福清,兵潰,被執。虜欲降之,不屈,除夕服金屑死。

十二月庚午,黃斌卿攻寧波,不克。

甬諸生華夏、屠獻宸、楊文琦、文瓚、董德欽、王家勤謀起兵內應。而御史李長祥亦結會稽豪杰以待,皆使人走舟山,約斌卿入。亡何,長祥為人告變,亡命。姚江人王翊聚兵于海山,華夏以帛書約之,為虜所得。降人謝三賓,又訐夏等于虜,夏等入獄,而水師始至。內無應者,斌卿之兵遂去。虜詰夏之同謀者,夏對曰:太祖高皇帝、崇禎先帝。虜曰:然則汝帛書所謂布置已定者何耶?夏曰:直為大言,鼓動人心耳。是時虜利三賓之財,亦誣以同謀,故令夏引之。夏曰:若謝三賓者行同狗彘,建義之事胡可假之!三賓在旁聞其言,搏顙以謝。明年五月初二日,夏與屠獻宸、楊文琦、文瓚、董德欽、王家勤皆論死,妻子為奴。楊文瓚妻張氏,杭州人。文瓚既斂,張氏從容語其舅曰,兒不從死,無以成夫之志。出簪珥分餉姊姒,閉戶自縊。華夏妻陸氏、屠獻宸妻朱氏、楊文琦妻朱氏,皆自縊。

禮部尚書兼通政使吳鐘巒上申明職掌疏。

時遠近章奏,武臣則自將軍都督、文臣自稱都御史侍郎,三品以下不計。而江湖游手之徒,假造符璽,販鬻官爵。偃臥兵園,而云聯師齊楚;保守妻子,而云聚兵千萬。故鐘巒請加嚴核,募兵起義者,則當問其冊藉花名;原任職官者,則當辨其敕書札付。

三年(戊子)春正月丁酉朔,上次閩安鎮。

同安伯楊耿、大學士朱繼祚攻興北,克之。

虜守道彭遇颽,故弘光時之御史也。至是納款。楊耿攻興化,遇颽令其守將出戰,登陴立大明幟;守將不敢入。

癸丑,鄭彩殺大學士熊汝霖。

熊汝霖字雨殷,余姚人也。舉天啟乙丑進士,授同安知縣,考選戶科給事中。汝霖抗直敢言,謂今日以情面賄賂,斷送封疆,二祖列宗飲泣地下;降福建按察使知事。弘光立,復補給事中。是時四鎮迎立之功,逼取淮揚,朝臣莫敢議其進退。左都御史劉諱,言劉澤清、高杰之棄淮北可斬也。澤清遣刺客伺劉諱,刺者不忍而去。汝霖獨論之曰,一鎮之餉多至六十萬,勢必不供;即仿古藩鎮法,亦當在大河以北。曾奧窔之內,遽以藩籬視之,已爭阮大鋮之用。其議論皆不遂,歸。虜渡大江,汝霖入省,欲發羅木營兵拒之,不得。劉諱將死,念諸人悠悠,無可與計事者,獨以建義屬之汝霖。汝霖聚兵又不得。九江道僉事孫嘉績既斬余姚虜知縣王玄如,汝霖始出領兵,渡海寧,戰三晝夜,敗歸。上監國,加兵部左侍郎右僉都御史。汝霖雖不知兵,然趨死不顧利害。當是時,總兵方國安、王之仁所領皆營兵,而分別召募者以為義兵,同汛未嘗敢均糧糒,至汝霖則未敢易之。三吳之豪杰,欲為應者,皆因汝霖而來。魯元年,又加東閣大學士。浙江失守,從亡至閩。閩之諸鎮,鄭彩以商舶為事,唯閩安伯周瑞勇敢可任。汝霖批答,右瑞而左彩,彩積恨之。

已而彩又與義興侯鄭遵謙交惡。上次閩安鎮,從亡諸臣之室俱?,樼2蜀詫⒗蠲噩樼炅嘏优c之爭口。正月望,汝霖自上所休沐,熊、鄭兩家以簪瑱相問遺。李茂奔告于彩,彩疑熊、鄭合而圖己也,授意其下殺之。

鄭彩殺義興候鄭遵謙。

鄭遵謙字履公,余姚臨山衛人也。父之尹,按察司僉事。遵謙少喜任俠,不為繩墨之士所理。南都官屬聞虜渡江,皆棄弘光帝而逃。馬士英至浙江省、閹人屈尚忠至越,左都御史劉諱曰:凡系逃臣,皆可斬也。于是分守寧紹于潁系尚忠以待,遵謙出而毆殺之。曰:此劉先生之命也。紹興府通判張愫,以城降虜,虜即以愫守紹興府,而別遷彭萬里以為會稽知縣;弘光元年閏六月十一日遵謙建義,皆斬之。而召其故所知少年數千人,應九江道孫嘉績。先是知府王期升夢有持謁入者,覺而記其姓殷;問于推官陳子龍。子龍曰:此會稽守殷通也。君夢見之,越亂兆矣。自遵謙斬張愫而夢驗。浙江失守,遵謙依鄭彩。彩以同姓弟畜之,使領陸兵于牛田。海中洋舶,皆統于彩;遵謙強取二舶,資萬計。由是交惡。遵謙為人疏誕,不能慮患;大學士熊汝霖見殺,復不秘其辭色。彩乃詐撲部將吳輝,輝扶傷就遵謙求書投鄭鴻逵。遵謙入輝船送之,被擒。輝既擒遵謙而難于面之,伏艙底不出。遵謙呼曰:汝鄭彩廝養,殺我豈出汝意?而相避乎?輝出,遵謙乞只雞盂黍,哭奠熊汝霖既畢,蹈海死。遵謙之妾金四姐者,故倡也;嘗笞殺其侍婢王氏。諸不理遵謙者,必欲致金四姐于獄,遵謙以千金脫之,遵謙死,金四姐束草象鄭彩,每食,斬草人以侑食。彩聞之,沉金四姐于海中。

二月,以兵部尚書錢肅樂為東閣大學士。

虜帥郭天才來降。

江西虜帥金聲桓遣郭天才援閩,與虜撫佟國鼐有隙,故降;封為忠勤伯。后聲桓反正,天才乃返江西。

三月,虜陷興化,吏科給事中林嵋、興化道湯棻死之。

林嵋字小眉,自縊。湯棻字方侯,嘉善人。緋衣坐堂上遇害。

虜陷莆田,大學士朱繼祚、知縣都廷諫死之。

廷諫,杭州人。

虜陷永福,兵科給事中鄢正畿、御史林逢經死之。

鄢正畿字德都,永福人也。賦絕命篇,投溪水死。林逢經字守一,以文名于閩中,有通鑒甲子圖行世。城破,赴水死。

余姚人王翊起兵四明山,克上虞,執虜攝印推官劉章志斬之。

虜陷長樂,御史王恩及死之。

王恩及,長樂人也。以縣令歸里,上征為御史。城破,服毒自盡,妻李氏同死。

閏三月,虜陷建寧,王祁死之。

王祁,江西人也。城破,祁猶巷戰,自焚死。上在閩中,先后復三府、一州、二十七縣;虜調江、廣、兩浙之兵來救,所復府縣皆陷。至是,僅留寧德、福安二城。

江西虜帥金聲桓反正。

金聲桓者,故楚帥左良玉之部將也。良玉死,良玉之子夢庚降虜,虜俾聲桓仍統其軍。大學士黃道周督鄭鴻逵、鄭彩二軍出杉關,聲桓故曾役于道周,乃陽為送款,而使別將張天祿襲之,道周被執。由是得鎮江西。上取閩,虜調各省之兵復陷其地,聲桓之力居多。虜撫以聲桓降將,故輕之;從之取賄,不得。聲桓私居嘗改舊服,于是虜撫上變,言聲桓謀反。聲桓使人竄之中途,得其書,乃置酒召虜撫,以書示之。虜撫失色,遂斬之。奉永歷皇帝正朔,受爵豫國公,江西郡縣皆定。當是時,南都震動,以為聲桓旦夕且下,虜官豫擬降附。而虜之守贛州者不從聲桓,聲桓欲攻之。守贛州者曰:吾不動以待汝,汝得南都,則吾以贛下。乃為聲桓之謀者,以寧庶人之敗急于順流,故使新建得制其后;今門庭之寇未除而勤遠略,是追庶人之僨車者也。聲桓遂急攻贛,贛守愈堅。各省之援虜大集,圍聲桓困之;數月食盡,部曲斬聲桓,降于虜。

夏六月戊戌,鄭彩殺大學士錢肅樂。

錢肅樂字希聲,鄞人也。舉崇禎乙丑進士,授太倉知州,遷刑部主事,轉員外。九江道孫嘉績建義,會稽諸生鄭遵謙應之。鄞諸生華夏等謀起事,而縉紳謝三賓不從。時定??偙踔室呀堤?,三賓寓書之仁,謂寧郡潝潝訿訿,起自諸生,需公以兵威脅之。亡何,夏等奉肅樂為主,之仁亦以其軍聽命。上監國,進僉都御史,代熊汝霖為東閣大學士。劉中藻起兵福安,已攻福寧州將破,而虜帥涂登華詣彩降。彩使其私人守之,中藻不可,于是與彩交惡。彩橫甚,視諸大臣若無有。肅樂惡之,欲以中藻之力制彩。其在彩營,以陰事泄之中藻。故恐彩之疑也,為深言嘗彩,令備中藻;而彩之伏聽者已得肅樂密書,彩闌及書中一、二語。肅樂大驚,嘔血,明日死。

冬十月,大學士馬思理卒。

馬思理,長泰人也。崇禎時,戶科給事中,坐侍讀學士黃道周黨,下獄。隆武起升禮部侍郎,加尚書。上入閩,召授今官。卒沙埕舟中。

以工部尚書沈宸荃、吏部尚書劉沂春為東閣大學士。

四年(己丑)春正月辛酉朔,上次沙埕。

二月,王翊破上虞,虜官施鳳翊棄城走。

三月癸卯,虜陷寧德。

夏四月,虜陷福安,大學士劉中藻死之。

劉中藻字薦叔,福安人也。崇禎庚辰進士,授行人司行人。隆武皇帝登極,以兵科給事中使浙。上至閩,中藻起兵其邑,復數縣,累進至工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中藻能激昂富人,使出其財,故一時聚兵益盛。鄭彩專制閩事,惟中藻不相下,由此有隙。上使大學士沈宸荃解之,不得也。中藻在福安,虜前后攻之,所殺傷四、五千人。三年十月,虜大集,傅城十里掘濠樹柵環之,中藻不得戰。明年四月,食盡,中藻為文自祭,吞金死。部將董世尚等同死者數百人。

六月,定西侯張名振復建跳所。

秋七月壬戌,上次建跳所。

閩地盡陷,張名振迎上至浙,從亡者為大學士沈宸荃、劉沂春、禮部尚書吳鐘巒、兵部尚書李向中、兵部左侍郎孫延齡、御史黃宗羲、兵部職方司郎中朱養時、主事林瑛。

壬午,虜攻建跳。乙酉,虜退。

分使使山寨授官。

蕭山石仲芳、會稽王化龍、陳天樞、臺州俞國望、金湯、奉化吳奎明皆將軍,四明山馮京第右僉都御史,王翊河南道監察御史。黃宗羲奏曰:臣觀諸營長,文則自稱都御史、侍郎,武則自稱將軍、都督,未有三品以下者。上嘉其慕義,亦遂因而命之。唯王翊不自張大,使者頒書授以御史。御史在承平固為要官,然其號令不可行之侍郎。御史諸營或不及王翊一小小部,故諸營于王翊,虔若小侯之事大國。自今以后,若諸營事翊如故時,則無貴王命。若因王命,使翊之令不行于諸營,將山中自此多故。方今草昧,時多假借,慎重名器,不宜獨薄王翊一人。大學士劉沂春、禮部尚書吳鐘巒皆以為然,定西侯張名振持之不肯下。初諸營迎表,皆因名振以達;唯翊不關名振,名振惡之。

上命黃宗羲為左副都御史,辭不受。

封平西將軍王朝先為平西伯。

時朝先營奉化之鹿頸山,有兵萬人,寧城為之晝閉。

八月壬辰,世子生。

世子母李氏。

九月乙丑,大學士劉沂春、禮部尚書吳鐘巒、定西侯張名振盟于雒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大庆市| 阿克陶县| 栾城县| 永胜县| 锦州市| 洛川县| 喀什市| 土默特左旗| 宝丰县| 昌邑市| 镶黄旗| 灵璧县| 武宁县| 汕头市| 鲁山县| 来安县| 新宾| 泾源县| 灵台县| 台东县| 新竹市| 民勤县| 宁德市| 彰武县| 黄浦区| 永寿县| 鲁甸县| 正阳县| 思南县| 天峨县| 宕昌县| 星子县| 榕江县| 台前县| 益阳市| 固始县| 西畴县| 高阳县| 克山县|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