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鉤割針鐮法
夫眼之內。兩頭皆赤有息肉者。宜鉤起。以鈹針割取令盡。如未全盡。可再取之。以盡為度。或以鐮。或以細針以線穿。用口銜定線頭牽起。以鈹針折起,令離黑珠,向日割之。割了以火熨。令斷其勢。即不再生,不然則二三年仍前發動。生者粘睛不落。則云難療∶須審細察之。絕濃者入水輪。即以細針篦子折起,勿使損掣瞳人。切須穩當。不得粗心大膽,瞳人前薄不易傷損。凡鉤割取。用針不得在旦,旦則腹空。即暈悶便倒,須用人扶頭,若有此疾。皆是虛弱之人。宜緩緩調理。但凡鉤針。不得一時促急取之。須自斟酌。漸次鐮脫遮。無暈悶之患也。若有赤脈 肉。宜針鐮也。
可看所患相應。大宜仔細。不可潦草便用此法。恐有侵睛腫疼之患。慎之慎之。
論眼捷法
夫眼之圣功莫大焉,且如眼生黑花者,如不患眼相似。何以辨之。切須仔細。看瞳人生黑角五六分者。乃真黑花也,此疾因損虛房室得之。若瞳人間微小生黑角氣。黑花也,因饑飽勞心得之。若熱花者。只白暈侵睛。可辨也。若眼中生翳者。從上生下者難治也。自下而上者亦易治。若頭尾生者亦可治也。大凡肉障之眼。宜仔細詳審緩看,瞳人間里有白者。是肉障也。凡五風患候者。瞳人間盡是也。此證切須緩緩推詳。使患者復舊也。
論眼昏花捷要
且夫醫眼之法。最為多端。非則一體。不可以為輕慢。如患目昏不明。非有一狀。肝腎虛。而近視不快。脾虛。而見白花。氣虛。而瞻視茫茫。血虛。則飛蠅散亂。血冷。則瞳人開張。腎虛。則瞳人縮小。或不明者。氣不和也。黑花散亂者。乃精血虛也。更迎風淚不止者。或昏。是思慮傷也。膀胱損也。最宜用和血壯氣,切不可針鐮割點。只宜服收花平補之藥也。
七十二問
第一問。眼赤痛者何也。答曰。此乃五臟積毒于肝之外家。受邪熱。使血亂于肝經。故目赤而痛也。服局方八正散。
局方八正散方車前子 瞿麥 扁蓄 滑石 甘草 梔子 木通 大黃(各等分)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鐘。燈心七莖。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溫服。
第二問。目赤而不痛者何也。答曰。此肝之實也。肝者血源。其候在目。血乃肝之實。血盛則流入四肢。血氣上沖。
流注于目。血侵于睛,睛受其血。故赤而不痛。宜用局方撥云散。秘方順肝散、退赤散。如治目痛。熱淚流。昏澀腫脹,宜用秘方撥云散方。
局方撥云散方羌活 防風 柴胡 甘草(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臨臥薄荷菊花茶清湯下。亦得忌用藏鹽醬酢濕面炙爆。發熱動風等物。
秘方順肝散方生地黃 當歸 大黃 栝蔞仁(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鐘調下。或用新汲水半鐘調下。
退赤散方生地黃 木通 甘草 梔子(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竹葉湯調下。食后日進三服。
秘方撥云散方川芎 荊芥 薄荷 甘草 決明子 當歸 防風 熟地黃 木賊 旋復花 大黃 石膏(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后用茶清調下。如目赤 肉侵睛者。用淡竹葉湯調下。
第三問。目赤者何也。答曰。此肝之虛也。肝生木。木生火。火發木滅。火屬心。赤灌大 ,侵睛則腫。宜服秘傳黃丸、活血煎、當歸丸。
秘傳黃 丸方黃 (蜜炙) 防風 茴香(炒) 白蒺藜(炒) 牡丹皮(各等分)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鹽湯下。或酒亦可。婦人用艾醋湯下。
活血煎方當歸(一兩) 地黃 川芎 香白芷 羌活(各五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另研)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薄荷荊芥湯下。或茶清亦可。
當歸丸方 上方秘傳黃 丸內去黃 。加當歸。名當歸丸。
第四問。大 赤者何也。答曰,此心實也。五輪分布。大 屬心。心者。帝王南面之尊。其候在大 赤者。乃心實也。宜用三黃丸、菊花散。
三黃丸方黃連(去皮) 黃芩(去蘆) 大黃(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水送下。如臟壅實。加栝蔞。小兒積。宜可服之。
菊花散方白蒺藜(炒) 羌活(去蘆) 木賊(去節) 蟬蛻(三兩去頭足) 菊花(六兩去梗)上 咀。每服三錢。食后臨臥茶清調下。常服清利頭目。洗肝去風。忌發風淹炙爆等物。
第五問。小 赤者何也。答曰。此心之虛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宗。上應榮衛。其屬南方之位。五行生殺。火生土。
土實則火虛。小 赤者。心之虛也。宜服茯苓散、定光朱砂膏。
茯苓散方白附子 玄參(各五錢) 白茯苓(七錢五分) 川續斷 白僵蠶(各一兩)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鐘半。煎至半鐘。去渣溫服。
定光朱砂膏滑石(水飛) 沙蜜(各五錢) 朱砂 片腦上為極細末,煎蜜作膏。每用銅箸點大小 內立效。
第六問,目睛多淚出者何也。答曰。此乃肺之實也。肺乃西方庚辛金也。金生水。水發則流注。金屬肺經。則其色白。五輪八廓經曰。淚本肺之精華。目出眵而硬者。肺之實也。宜用秘方瀉肺湯。
瀉肺湯方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各等分)上 咀。每服一兩。水一鐘半。煎至一鐘。食后服。
第七問。怕日羞明者何也。答曰。此脾之實也。脾屬土。土生濕氣。氣結傳肺。肺受脾邪。上騰于目。目受脾之濕氣。脾主肌。內熱難開。屬太陽。真氣騰其上。土濕稍勝。精華澀結。不榮于目。宜用秘方密蒙花散、千里光湯、局方羊肝丸。
千里光湯方千里光(即石決明) 海金沙 甘草 菊花(分兩同)上 咀。每服八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去渣食后溫服。
秘方密蒙花散方石決明( ) 木賊 枸杞子 白蒺藜 青葙子 羌活 菊花 蔓荊子(各等分)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鐘。煎至一鐘。去渣食后溫服。
局方羊肝丸白羊肝一具(凈洗去膜) 黃連(細羅)上將羊肝先安盆內。研爛。旋旋入黃連末拌勻得所。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后溫漿水下。連作五劑。諸般眼疾。障翳青盲皆主之。禁食豬肉及冷水。
第八問。視物不明者何也。答曰。此脾臟虛也。目輪屬五臟。青黃白黑也。黃輪屬脾。即揭睛是也。目本應其色青。
屬木。脾土被肝木所克。青黃相爭。不青不黃。目睛雜色。而視物不明也。宜服秘方蒼術湯、千里光湯(方見前)。
秘方蒼術湯方蒼術 玄參 甘草 遠志 茺蔚子(各等分)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秦皮一片。食后溫服。渣再煎。
第九問,眼常見黑花如繩牽者何也。答曰。此腎臟之實也。腎屬水。其應北方黑色。乃肝之母。母實。肝腎之邪傷于經,膽者目之經。神水之源。腎邪入目。時復落落蠅羽者。腎之實也。宜用秘方豬苓湯,苦參湯。
秘方豬苓湯方豬苓 木通 梔子 大黃 金毛狗脊 蓄(各等分)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去渣溫服。無時。
苦參湯方苦參 地骨皮(各半兩) 丹參(三錢) 乳香(三錢另研)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去渣溫服。無時。
第十問。迎風有淚者何也。答曰,此腎家虛也。五輪曰黑睛屬腎。肝屬木。木生風。腎屬水,水枯不能滋木。故迎風有淚。腎之虛也。用石燕子散、艾煎丸、蠶沙湯。服此藥一止其淚。大有神效。
石燕子散方石燕子(一雙 醋淬十次) 玳瑁 羚羊角(各一兩) 犀角(五錢)上為末。用好酒薄荷湯或茶清。食后調下。
艾煎丸方艾葉(醋炒) 肉蓯蓉 川牛膝(酒浸) 甘草 桑葉(向東者用) 山藥 牛膝(炒) 當歸(各等分)上為末極細。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茶清調下。
蠶沙湯方蠶沙(四兩炒) 巴戟(去皮) 川楝肉 馬藺花(各二兩去梗)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無灰酒。不拘時候調下。
第十一問,目中紅筋附睛者何也。答曰。此乃心之肝也,心屬火。火主血。肝屬木。木主筋。血侵于筋者。肝之候。
血者肝之源。傳入目。漸灌瞳人。故曰侵睛也。宜服當歸散主之。
當歸散當歸 防風苗(炮) 蒺藜(炒) 牡丹皮(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生蔥薄荷茶清調下。或作 咀。煎服亦可。
第十二問。白膜遮睛者何也。答曰。此乃肺克肝也。肝屬木。肺屬金。金能克木。金色白。風邪肺克肝也。甚則火旺。白輪勝者。輪在睛上。復即灌交。是母子相刑。五花白膜遮睛。故金克木。宜用秘方連翹散、蟬花散、密蒙花散(方在七問下)。
秘方連翹散方連翹 梔子 甘草 樸硝 黃芩 薄荷(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三錢。茶清調下。無根水亦可。
秘方蟬花散方蟬花(一兩) 菊花(四兩) 白蒺藜(二兩)上為末。每服三錢。清水調下。
第十三問。目中迎風受癢者何也。答曰。肝邪自傳。肝屬木。風動即癢也。宜用秘方二處膏、局方明目地黃丸。
秘方二處膏 將田螺養開。掩入黃連末。焙干為末。入腦、麝二味各少許。綿裹泡水洗眼。
明目地黃丸生地黃(洗) 熟地黃(各一兩) 牛膝(三兩各浸) 石斛 枳殼(炒) 防風(各四兩) 杏仁(二兩去皮尖火炒黃細研去油)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水下。或米湯下。忌一切風動諸物。
第十四問,目中常早晨昏者何也。答曰。此乃頭風攻沖于頭。目者太陽之首。肝臟為陽。氣旺故使頭風攻注于目。
宜服局方芎菊散、白蒺藜散、石膏散。
局方芎菊散方川芎 菊花 甘草(各一兩) 薄荷(二兩) 防風(七錢半) 白芷(五錢)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后茶清下。傷風頭眩。用無根水調下尤速。
白蒺藜散方白蒺藜 細辛 蓄 白芷 囗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米湯調下。或溫酒亦可。食后日進三服。
石膏散方石膏 石決明( ) 荊芥 白芷 川芎 防風 旋復花(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后薄荷生蔥茶清調下。日進三服。
第十五問。常目中昏者何也。答曰。乃痰之所作也,在巳午時。真陽之氣火勝。心勝肺。肺壅痰災。時復渾渾而昏也。宜用局方辰砂化痰丸、局方玉壺丸。
局方辰砂化痰丸方枯白礬 辰砂(五錢) 南星(一兩炮) 半夏(一兩)上將白礬、半夏、南星為末,和勻。生姜汁煮面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后姜湯下。仍用朱砂為衣。亦治小兒風壅痰嗽。一歲服一丸。搗碎。用薄荷生姜調下。
局方玉壺丸散南星 半夏 天麻(各五錢) 重羅白面(三兩)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水一鐘。煎沸令下藥煮五七滾。候藥浮。漉出。別用生姜下。
不拘時。
第十六問。目常暮昏者何也。答曰。此腦者天真。萬物行于陽道。不行陰道。至申酉戌時。寒氣欲生。腦損則風寒所致。目中微昏不真。到晚宜衣。灸風火穴。
第十七問。目夜間昏者何也。答曰。此陰毒腎盛也。經云。陰好靜。陽好動。血散漫而不行陰道。寒邪克之。致使寒氣太盛。寒氣者屬陰。旺在申時。乃一陽之氣生。故夜痛目昏。宜用六問瀉肝湯。九問內苦參湯。
第十八問。目中浮翳遮睛者何也。答曰。此乃肺經大熱。肺者西方庚辛金。其色白。肺者氣之源。氣盛則熱。血盛則寒。肺之熱氣灌注瞳人木之氣。白膜者肺之苗。根盛苗盛。白膜遮者。肺經熱也。宜用二問順肝散。四問局方三黃丸。
六問瀉肺湯。
第十九問。旋螺突睛者何也。答曰。此睛損也。目者。五臟之源六腑之宗。臟腑積熱。外發于肝臟。肝臟更衰。而發瘡癤。膿血結硬。其睛突也。宜用秘方琥珀膏、救睛丸。
秘方琥珀膏方(一名立蛻散、一名定志丸)人參(二錢) 石菖蒲(炮) 天門冬(去心) 遠志(去心) 預知子(各一兩) 白茯苓 麥門冬(各一兩去心)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朱砂為衣。茶清下或水亦可。
救睛丸方梔子 薄荷葉 赤芍藥 枸杞子(各二兩) 蒼術(三兩)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井花水送下。或茶清下亦可。年壯之人可服。如是年老之人。可于前方內。加茯苓三兩尤妙。
第二十問。目睛倒出者何也。答曰。臟之損也。眼應五行。青黃赤白黑。內應心肝脾肺腎。五臟者目宗源。睛深枯入者。五臟損也。宜服前秘方琥珀膏(方見十九問下)。
第二十一問。青膜遮睛者何也。答曰。此病證是外障也。目神為水之源。精華之腑。五臟蘊積,攻沖外發于目。目屬肝。其色青。宜用蟬花散(方見十二問下)、順肝散(方見二問下)、秘方洗肝散、許學士方。
秘方洗肝散方熟地黃 大黃 梔子 當歸 甘草 干葛(各五錢) 赤芍藥 甘松 黃芩(各三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米泔調下。
許學士方大黃 芍藥 石決明( ) 黃芩 人參 梔子 甘草(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后清水調下。
第二十二問。瞳人倒者何也。答曰∶此病多是內障病。五行應變。應變升為氣。氣血皆衰。榮衛凝滯,不得榮于目也。宜用救睛丸(方見十九問下)。活血煎(方見三問下)、秘方琥珀膏(方見十九問下)、秘方生犀角丸、生犀升麻湯。
秘方生犀角丸方犀角 麻黃 防風 石決明 當歸 楮實子 枸杞子(各等分)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清下。小兒量大小。加減丸數。
生犀升麻湯方犀角(一兩一線) 川升麻 防風 白附子 白芷 黃芩(各五錢) 甘草(一錢)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鐘半。煎至一半鐘。去渣再煎∶日進三服在食后。
第二十三問。頭暈眼見赤亂星亂者何也。答曰。此乃血衰也。血者心經也。周流百脈于六陽之首。陽經不行。故目昏也。宜用活血煎、(方見三問下)地黃丸、石膏散(方見十四問下)。此方按素問云。久血傷血。血主肝。故謹書傷肝主目昏。肝傷則自生風。熱氣上湊。目故昏也,此藥大能養血明目。其功不可盡述。
地黃丸(系許學士方)熟地黃(兩半) 決明子 黃連(各一兩) 黃芩 防風 桂心 沒藥 羌活 朱砂(各五錢) 菊花(五錢去根)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水下。
第二十四問。目不疼不癢而赤昏者何也。答曰。此血聚也。經云。榮屬陽。衛屬陰。陰好靜。陽好動。血氣流行。
氣乃升降。榮衛通矣。血聚則成癰疽。血滯則麻而不癢不痛。宜用蟬花散。(方見十二問下)、順肝散(方見二問下)、秘方勻氣散。
秘方勻氣散方香附子(炒) 甘草 蒼術 茴香(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鹽湯調下。
第二十五問。目赤而不熱痛者何也。答曰。此血實也。經屬陽。絡屬陰。經主氣。絡主血。氣盛則壅。血盛則肝實也。應于目。故赤而不熱痛。血實也。宜服當歸散(方見十一問下)。
第二十六問。血侵睛者何也。答曰。此肝經虛熱也。肝之外候。津液之府。道路宗脈之所聚也。邪熱法于肝經,虛則血流。走于兩目。故赤而侵睛也。宜用連翹散(方見十二問下)、順肝散(方見二問下)、秘傳郁金散。
秘傳郁金散方郁金 大黃 樸硝(等分)上三味為末。用桃條、生地黃自然汁調服。點瞳人。
第二十七問。目久昏如物遮者何也。答曰。此為實也。榮主血。衛主氣。上為天。下為地。內經曰。清氣為天。濁氣為地。清陽走腠理。濁陰走五臟。五臟者。應于心肝脾肺腎也。受衛之氣。流于兩目。故昏如物遮睛者。用豬苓湯(方見十九問下)、連翹散(方見十二問下)。
第二十八問。目痛而憎寒者何也。答曰。此為虛也。衛為陰而無陽。榮為陽而無陰。經曰。榮者肝之司。衛者腎之府。腎屬北方。水為邪乘。一府榮邪。痛而憎寒也。用秘方蟹黃散。
秘方蟹黃散方黃連 黃芩 蒲黃 郁金 梔子 秦皮 當歸 滑石 白僵蠶 五倍子 薄荷 白杏仁(各五錢) 銅綠(一錢)杏仁(洗七枚去皮尖別研)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頻頻暖洗。如冷再暖。無時洗。
第二十九問。目痛而身熱者何也。答曰。榮之實也。榮屬陽而能發熱。衛屬陰而能發寒。榮衛乃陰陽之道路。在上屬心。在下屬肝與腎。目痛而身熱在心也。少陰君火之化。宜用秘方洗心散、菊花散。
秘方洗心散荊芥 甘草 菊花 大黃 當歸 芍藥(各等分)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食后生姜薄荷少許同煎。去渣溫服。
秘方菊花散菊花 甘草 防風 荊芥 蟬蛻 大黃 石決明(各等分 )上七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鐘調服。茶亦可。食后臥時服。
第三十問。目乍暗者何也。答曰。此乃榮衛俱虛也。榮衛者。陰陽之道路。心肝之宗源。榮衛流,則血氣行。榮衛相爭而不及衛也。故目時復乍明乍暗。宜用活血煎(方見三問下)、艾煎丸(方見十問下)。
第三十一問。目患左赤而傳右者何也。答曰。此乃陽經太旺也。陰中之陽心也。陽中之陰肝也。心中邪熱。蘊積于肝。肝交于心。邪傳本源也。左目屬太陽。右目屬太陰。此乃太陽經之旺也。宜用洗心散(方見二十九問下)、三黃丸(方見四問下)。
第三十二問。目患右赤而傳左者何也。答曰。此陽經太旺也。目有陽絡有陽經。有陰絡有陰經。陰經屬血。如目赤右傳之于左。乃肝經邪熱。經脈太旺也。宜用瀉肺湯(方見六問下)。退赤散(方見二問下)。
第三十三問。目患左右相傳者何也。答曰。此乃血之邪氣攻沖。肺臟不足。為風邪所使。熱氣相爭也。宜用密蒙花散(方見七問下)、秘傳珍珠膏。
秘傳珍珠膏方蒼術(三兩) 谷精草 甘草 木賊 川芎 荊芥 草決明 楮實子 羌活(各等分) 蟬蛻(一個)上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茶清送下。
第三十四問。目赤而癢澀者何也。答曰。此風邪攻沖也。肝者厥陰之經。而風邪內外相攻,風熱相傳。氣血痞澀。
時復氣邪相動。是作癢且澀。宜用二處膏(方見十三問下)。
第三十五問。目之兩瞼赤爛者何也。答曰。此乃風濕氣使之也。目者精華之宮。魂魄之所聚,血脈之源。陰陽之首。
經絡之源。風邪客于腠理。濕氣相爭。停于兩瞼。目時赤爛。濕之故也。宜用洗心散(方見二十九問下)、艾煎丸(方見十問下)、二處膏(方見十三問下)。
第三十六問。目晴通黃者何也。答曰。此乃酒之毒也。或渴之時。飲酒如漿。或好酒侵入四肢。隨入經絡。流注往來上下。致使血潮于目。酒之濕熱流注于目。使目俱黃也。宜用局方三黃丸(方見四問下)。
第三十七問。目不能遠視者何也。答曰。此乃榮傷于五臟六腑之間。目者肝之外使。風邪客之。使精華之府衰弱。
肝氣不足。則不能遠視也。宜用蟬花散(方見十二問下)、羊肝丸(方見七問下)。
第三十八問。目患每年常發者何也。答曰。此證隨天地同。少陽旺復得甲子。陽明旺復得甲子。太陽旺復得甲子。
太陰旺復得甲子。六十日。三百六十日。其氣一周。今太陽受病。復得來年六十日而當發。宜令瀉之。如太陽受病。只瀉太陽經膀胱是也。
第三十九問。目中拳毛倒睫者何也。答曰。脾之損也。脾之主肌肉。肌肉消瘦。則飲食不能進。外感風邪。克于腠理。故毒生于目也。宜用局方省風湯、豬苓湯(方見九問下)。
局方省風湯方防風(去苗) 南星(各四兩生用) 半夏(白好者生用浸洗之) 甘草 黃芩(各二兩)上 咀。每服四錢。水二鐘。生姜十片。煎至一鐘。去渣溫服。不拘時服。
第四十問。目中漏睛膿出何也。答曰。此乃五臟冷熱相攻。腎敗也。宜服寶光散。
寶光散方大黃 龍膽 赤芍藥 川芎 白芷 牛蒡子 防風 防己黃芩 當歸 甘草 梔子 生地黃 細辛 羌活 荊芥(各等分)上 咀。用水一鐘半。煎至一鐘。去渣食后溫服。
第四十一問。目中 肉侵睛者何也。答曰。此脾之實也。脾者倉廩之官。肌肉之府。毒瓦斯攻沖。風邪之氣沖肺。肺受脾邪。傳之于目。故 肉侵睛也。宜用羊肝丸(方見七問下)、三黃丸(方見四問下)、撥云散(方見二問下)、局方紫金膏。
局方紫金膏方朱砂(另研) 乳香(另研) 硼砂(另研) 赤芍藥 當歸(各二兩洗) 雄黃(二錢水飛) 麝香(半兩另研)黃連(五錢)上為細末。入研藥內拌勻。再擂。煉蜜為丸皂角子大。每用一丸。安于凈盞內。沸湯泡開。于無風處洗眼。藥冷閉目少時。候三兩時再煨令熱。根據前洗之。一帖可洗三五次。不可犯銅鐵器內洗。如暴赤眼及瞳者。不可洗之。
第四十二問。目數赤點者何也。答曰。風邪傷肝。主風目胡則傷目昏赤肌肉虛熱則邪氣肝之故目病積年不瘥也。用宜省風湯(方見四問下)、活血煎(方見三問下)、牡丹煎丸。
牡丹煎丸方延胡索 砂仁(各半兩) 赤芍藥 牡丹皮(各一兩) 山茱萸 干姜(各半兩炮) 龍骨(細研) 熟地黃(酒浸) 檳榔 羌活(各三兩) 五味子 人參 白芷 當歸(酒浸) 干山藥 肉桂(去皮) 白茯苓 白術本 附子(炮去皮臍) 木香 牛膝(酒浸) 蓽茇(各一兩水泡) 石斛(三兩酒浸)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醋湯空心下。日進三服。孕婦不可服。
第四十三問。兩眼非時腫赤者何也,答曰。此風腫也。目乃肝之候。肝虛不足。冷熱相爭。邪主于目及瞼。結而邪熱不散。因風而發。眼腫故也。宜用洗肝散(方見二十一問下)、秘方犀角消毒飲子。
秘方犀角消毒飲方防風 荊芥穗 鼠粘子 甘草(各等分)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第四十四問。眼珠脫出者何也。答曰。此臟腑陰陽不和也。目者陰陽之精。魂魄之宗。肝之候。陰陽不和。蘊積生熱痰飲。五臟之中攻沖于目。故使眼疼甚,則珠脫出者。宜用救睛丸(方見十九問下)。
第四十五問。目常見黑花者何也。答曰。肝虛之故也。目者肝之候。臟腑之精華。氣血津液之宗。氣血不足。虛不能榮于神。目常昏暗。時時見如黑綿羊胎毛。宜服羊肝丸(方見七問下)。
第四十六問。目中瘀肉血潮于睛者何也。答曰。此厥陰旺也。肝之脈。起于大指聚毛之際云云。肝上連目系。本經血氣大旺。風熱攻盛。或赤或白。或往或來。皆于血所使也。宜用退赤散(方見二問下)、椒紅丸。
椒紅丸方沉香 莪術 訶黎勒(去核) 椒紅(微炒去汗) 丁香 高良姜 麻油(各五錢炒) 附子(炮去皮) 當歸(酒浸) 白術(各一兩) 麝香 肉豆蔻(炮各一錢)上為細末。入麝香令勻。酒煮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無時。
第四十七問。目澀者何也。答曰。此乃動臟腑也。或啼哭泣出太過。冷淚不止。液通開而不閉。液道枯干。臟腑邪熱傳于衛。真氣不榮于目。故目澀也。根據用羊肝丸(方見七問下)、三黃丸(方見四問下)、二處膏(方見十三問下)。
第四十八問。凡大病后。目昏昏者何也。答曰,五臟不調。陰陽之閉塞。血氣不牢。神光則落落昏潰。乃血氣虛極也。宜用黃 丸(方見三問下)。
第四十九問,陽毒病后目微昏者何也。答曰。下元極虛也。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六經宣利。即臟腑虛弱。脾胃不和,肌肉未復。勞動血氣。肝臟虛弱。肝氣內虛,以攻雙目微昏也。宜用黃 丸(方見三問下)、椒紅丸(方見四十六問下)、秘方柴胡湯。
秘方柴胡湯方柴胡 胡黃連 黃連 濃樸 半夏(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食后服。
第五十問。陰毒病后目微昏者何也。答曰。或服毒熱藥。或針或灸。火氣 痛。風邪沖擊。新病后起早。肝氣大盛。
風火相并。故目昏也。宜用三黃丸(方見四問下)、菊花散(方見四問下)。
第五十一問。遇水目昏者何也。答曰。此冷氣攻肝。水者先入兩足令腫也。而足經足經少陰腎之井穴名曰涌泉。
乃腎經所起。水入膀胱。真榮被傷。上攻于肝。水氣侵及于足。邪氣攻沖。故目昏也。宜用豬苓湯(方見九問下)、艾煎丸(方見十問下)。
第五十二問。孕婦目昏者何也。答曰。此血氣之候。妊孕少血氣。胎氣不榮于肝。肝氣不足。故昏也。宜用椒紅丸(方見四十六問下)、牡丹煎丸(方見四十二問下)、羊肝丸(方見七問下)。
第五十三問。婦人產后目睛昏者何也。
答曰。此乃五臟之虛也。婦人妊孕時。當出血一斗三升。肌肉氣寬緩。骨節筋脈其神氣已虛。五臟不牢。六腑未安。自賴五臟六腑為根。根乏則苗衰。故目昏也。宜用椒紅丸(方見四十六問下)、菊花散(方見二十九問下)、活血煎(方見三問下)。
第五十四問。初生小兒未經兩月目爛者何也。答曰。此胎熱也。小兒初生之時。浴湯已冷。穢濁浴之未盡。拭之未干。兩月胞瞼之間。感于外風。以致赤爛也。宜用連翹散(方見十二問下)。
第五十五問。小兒出瘡疹。初發于目中者何也。答曰。子在母腹中。飲其血氣。其胎胞穢濁。以生故發瘡于目。宜用犀角消毒飲(方見四十三問下)、密蒙花散(方見七問下)。
第五十六問。小兒眼中生白者何也。答曰。此肺壅痰實熱。熱傷于肝。肝屬于木。木者清秀之物也。痰實熱氣攻沖。
灌注瞳人。瞳人損動。黑睛白交。散漫于兩間為障也。宜用救睛丸(方見十九問下)、柴胡湯(方見四十九問下)、順肝散(方見二問下)、琥珀膏(方見十九問下)。
第五十七問。小兒睛生翳障者何也。答曰。臟腑之間。精華之氣。小兒純陽。感于風熱。內有熱痰。散于肝經。沖攻于目。
故以交變。變生翳障。宜用蟬花散(方見十二問下)、菊花散(方見二十九問下)。
第五十八問。小兒雀目者何也。答曰。小兒蘊積于熱,風邪客于肝經。肝血凝滯不散。陰陽不和。榮衛不通。使目夜昏。有如雀目也。宜用三黃丸(方見四問下)、復明散。
復明散方蒼術(一兩去皮) 谷精草(一兩) 地膚子 決明子 黃芩(各半兩)上 咀。每服五錢。入荊芥少許。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服。
第五十九問。小兒目患青盲者何也。答曰。臟腑虛弱也。因傷冷物至極。氣不能宣通。赤而不痛。全無障翳。致使白日視物不見也。宜用蟹黃散(方見二十八問下)、菊花散(方見二十九問下)、犀角消毒飲(方見四十三問下)。
第六十問。目中生瘡者何也。答曰。此風邪客于腠理。風血散傳。蓋因浴洗之時。拭之未干。穢污侵潰。受風即發如粟米之狀。連眶赤爛。遂成瘡疾。名宿 風。宜用省風湯(方見三十九問下)、局方三白散。
局方三白散方白牽牛(二兩) 桑白皮(微炒) 木通 陳皮(各半兩去白)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煎生姜湯調下。
第六十一問。目患瞼生粟者何也。答曰。脾肺受邪也。脾者肌肉之府。腑者皮毛之源。邪氣相搏。肝經虛弱。風盛。
即發于兩目瞼之間。狀如粟米之形。遂成此癥也。宜用省風湯(方見三十九問下)。
第六十二問。目患青盲翳者何也。答曰。肝乃木之原。津液之道路。五臟風熱甚。發于目瞼如粟米之狀。是以如此也。宜用省風湯(方見三十九問下)。
第六十三問。患瞑目之疾者何也。答曰。瞑者流也。風邪客于目則昏,精液不足。目 常散癢。冷淚不絕。遂成瞑目也。宜用當歸散(方見十一問下)、艾煎丸(方見十問下)。
第六十四問。目常膿漏者何也。答曰。目者五臟之宗。六腑之華。津液之道。風邪客于兩目。冷淚相攻,瞳人內損。
故成此患。宜用救睛丸、琥珀膏(方俱見十九問下)。
第六十五問。婦人目生偏視者何也。答曰。此是陰陽之邪氣攻沖。發于目內。臟腑偏衰。陰陽不和。或一日二日見。
宜用救睛丸(方見十九問下)。
第六十六問。目生得大小不均者何也。答曰。目者臟腑之精華,血脈之宗源。風邪客于目。沖于經絡。肌肉痞澀。
血氣凝滯。故使兩目大小不勻。遂成此狀。宜用省風散(方見三十九問下)。
第六十七問。目患或青或赤者何也。答曰。此邪熱沖肝。攻于五臟之內。上運于目。使瞳人潰注。灌經于外。或青或赤。或黃或黑。往來不定故也。宜用羊肝丸(方見七問下)、三黃丸(方見四問下)、三白散(方見六十問下)。
第六十八問。目患或針或割。或取翳障。全痛不止者何也。答曰。目者經絡之苗。五臟之精華。經絡之道路。既而割損。痛不止。出血不定。宜用牡丹煎(方見四十二問下)、三白散(方見六十問下)。
第六十九問。目中多眵淚者何也。答曰。此乃經絡蘊熱。因食煎爆太過。故目多眵淚也。宜用洗心散(方見二十九問下)、連翹散(方見十二問下)。
第七十問。目中常流淚者何也。答曰。乃肝經之虛也。經曰。肝虛則本枯,故流冷淚不止也。宜用洗心散(方見二十九問下)。羊肝丸(方見七問下)。此外又有二說,一說老人冷淚不止。乃精血俱虛。宜用秘方胡椒丸。一說有頭風。
目中常流冷淚者。宜用許學士方。一方治老人冷淚不止。
胡椒丸 用胡椒一味為末。黃蠟溶化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后茶清下。
白術散方(許學士方)白術 川芎 羌活 細辛 白芷 荊芥 菊花 決明子(各五錢)菊花散方菊花 川芎 細辛 白芷 白術(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白滾水下。
第七十一問。如目打損被物傷者何也,答曰。此乃瘀血流聚于上而攻目。可以散其血脈。宜用郁金散(方見二十六問下)、蟹黃散(方見二十八問下)、羚羊角散、五退散。
羚羊角散方羚羊角 甘草 黃連 梔子 川升麻 車前子(各十兩) 龍膽草 決明子(各二十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米飲湯調下。若小兒可服半錢。日進三服。
五蛻散方蛇蛻 鳳凰蛻(即雞卵殼) 人蛻(即指甲) 佛蛻(即蠶蛻) 蟬蛻(各等分同燒灰研細和勻一處再研百遍)上為極細末。每服二錢。豬肝蘸吃。不拘時。日進三服。
第七十二問。目中有翳。往來不定者何也。答曰。此乃是血所病也。蓋心能生血。肝能藏血。肝受血則能視物。治目病不可不治血。此五靈脂入肝。最宜用明目靈脂丸。
明目靈脂丸五靈脂(二兩) 川烏(一兩半炮去皮) 沒藥(二兩) 乳香(二兩)上為細末,滴水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生姜酒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