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四鎮(zhèn)略跡
- 馬幼良
- 865字
- 2015-12-26 15:16:01
董浜鎮(zhèn)跡
董浜,在縣之東鄉(xiāng),距城三十馀里。相傳明季徐尚書名栻,自老徐市遷居于此故又名董浜新市。人丁六百八十五口。舊屬思政鄉(xiāng)蹈義里。
街道
街道,統(tǒng)直一條,東至藥師堂橋,西至迎芝橋,約計一里之長,煙戶百馀家。
河道
長亳塘,東市梢坍橋起,由雪溝通貴涇塘,西市梢長亳廟橋,直達(dá)清墩塘。
鹽鐵塘,在西市梢迎芝橋下,南通芝川,北直接海洋涇。
橋梁
藥師堂橋,石橋,在東市梢十四圖,跨市河。
太平橋,石環(huán)洞,在東市梢十四圖,跨市河。
永安橋,木橋,在大市中,跨市河長亳塘。
中橋,木橋,在大市中,跨市河長亳塘。
黃家橋,石橋,在二十一圖,跨市河。
迎芝橋,石橋,在西市梢,跨鹽鐵塘,十四圖。
長亳廟橋,石環(huán)洞,在西市梢,跨長亳塘,二十四圖。
施家橋,木橋,在二十四圖,跨長亳塘,距市約三里。
觀止橋,石橋,在二十四圖,跨長亳塘,距市約四里。
天主堂橋,木橋,在二十四圖,跨長亳塘,距市約五里,有天主堂,故名。
村莊
李家壩。
觀止里。
天主堂。
以上三村均在廿四圖,距市約四五里。
神廟
武帝廟,一間,在東街,
天心閣,在北市梢,廟共八間,主神斗姥。
火帝廟,一進,附天心閣內(nèi)。
總管廟,在西市梢。三開間兩進,屋共九間,主神金總管,明季所建,曾為尚書棲隱庵。大殿后銀杏一株,約有六抱馀。
安樂王行宮,附總管廟西首,三開間兩進,有戲臺一座。
佛寺
藥師堂,在東市梢,樓房一進,共十四間,主神藥王。
吳家觀音堂,在西市梢,五開間三進。后有仙橋一座,七夕進香者頗極熱鬧。主神觀音。
坊表
鄭節(jié)婦坊,鄭門蔡氏,在中市十四圖。
吳節(jié)婦坊,吳門戈氏,在東市梢十四圖。
秦節(jié)婦坊,秦門朱氏,在中市十四圖。
公所
興善堂,在北市梢天心閣,王粲霄創(chuàng)建,辦施棺、衣、藥諸善舉。
承志善堂,在東街。何大洲奉遺命創(chuàng)建,立花田一百七十八畝八分三厘、稻田一百二十八畝七分三厘,辦施棺、衣、藥,收埋路斃等善事。
育嬰堂,附承志善堂內(nèi)。
義莊
何氏義莊,莊名“余慶”,在東街十四圖,何大洲同侄鴻鋆奉故父象山名如琳遺命建,立花田三百四十畝四分,額租錢五百四十五千六百馀文;稻田三百四畝九分,額租米三百零四石九斗,分贍象山公支派下貧族。于光緒十九年題準(zhǔn)給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