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9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4756字
  • 2015-12-26 15:10:39

釋曰:引《少牢》者,是《少牢》下篇《有司徹》下大夫不賓尸之禮,彼云:“佐食徹尸俎,佐食乃出尸俎于廟門外,有司受歸之。”此士禮,不儐尸與下大夫同,故引以相證也。

徹庶羞,設于西序下。(為將,去之。庶羞主為尸,非神饌也。《尚書傳》曰:“宗室有事,族人皆侍終日。大宗已侍於賓奠,然後燕私。燕私者何也?已而與族人飲也。”此徹庶羞置西序下者,為將以燕飲與?然則自尸祝至於兄弟之庶羞,宗子以與族人燕飲于堂,內賓宗婦之庶羞,主婦以燕飲於房。)

[疏]“徹庶”至“序下”。

注“為將”至“于房”。

釋曰:知非神饌而云“為尸”者,以其尸三飯後始薦庶羞,故徹之乃也。凡“”者,尸鬼神之馀,祭者尸之馀,義取鬼神之惠遍廟中,庶羞非鬼神惠,故不用也。引《尚書傳》已下者,是彼《康誥》傳文。大宗已侍於賓,奠者或有作,或有作暮者,皆誤,以奠為正也。引之者,證徹庶羞不入于房,而設於西序下,以擬燕故也。必知祭有燕者,案《楚茨》詩云“鼓鍾送尸”,下云“備言燕私”,鄭注云:“祭祀畢,歸賓客之俎。同姓則留與之燕,所以尊賓客,親骨肉也。”其上大夫當日儐尸安有燕,故《有司徹》上大夫云“主人退”,注:“云反於寢也。”是無燕私。若下大夫不儐尸,與此士禮同,亦當有燕也。云“與”者,以經直言“設于序下”,不言燕,疑之。引《書傳》為證有燕,故言與以疑之也。云“然則自尸祝”以下,知義如此者,以兄弟受獻於堂上,主婦內賓受獻於房中,尸出之後,堂房無事,故知燕時男子在堂,婦人在房可也。

筵對席,佐食分簋、。(為將分之也。分簋者,分敦黍於會,為有對也。敦,有虞氏之器也。周制,士用之。變敦言簋,容同姓之士得從周制耳。《祭統》曰:“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曰:善終者如始。其是已。是故古之君子曰:尸亦鬼神之馀,惠術也,可以觀政矣。”)

[疏]“筵對”至“簋”。

注“為將”至“政矣”。

釋曰:自此盡“戶外西面”,論嗣子共長兄弟對之事。云“敦,有虞氏之器”者,《禮記明堂位》云:“有虞氏之兩敦。”上文黍稷之敦是周制,士用之。云“言簋,容同姓之士得從周制耳”者,大夫異姓既用異代之器,故《少牢》、《特牲》皆用敦,則同姓之士當同周制用簋,故經言分簋。是以《文王世子》鄭注亦云:“同姓之士緦衰,異姓之士疑衰。”亦同姓與異姓別也。引《祭統》者,證是鬼神之惠遍廟中,若國君之惠遍境內,是可以觀政之事也。

宗人遣舉奠及長兄弟盥,立于西階下,東面北上。祝命嘗食,者、舉奠許諾,升,入,東面。長兄弟對之,皆坐。佐食授舉,各一膚。(命,告也。士使嗣子及兄弟,其惠不過族親也。古文皆作。)

[疏]注“命告”至“作”。

釋曰:此決下篇《少牢》二佐食及二賓長,明惠大及異姓,不止族親而已。

主人西面再拜,祝曰:“有以也。”兩奠舉于俎,許諾,皆答拜。(以,讀如“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之以。祝告,釋辭以戒之,言女于此,當有所以也。以先祖有德而享于此祭,其坐其馀,亦當以之也。《少牢饋食禮》不戒者,非親昵也。舊說曰:主人拜下席南。)

[疏]注“以讀”至“席南”。

釋曰:云“以,讀如‘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之以”者,此辭在《詩邶風旄丘》篇,必有以從之者,以此經云“有以也”者,以先祖有功德,子孫當嗣之,而廟食先祖有德亦合享此祭,故讀從之也。是以彼注亦云:“我君何以久留於二佐,必以衛有功德故也。”云“其坐其馀,亦當以之也”者,亦謂亦似其先祖,已上皆為以,為似者,誤也。云“《少牢饋食禮》不戒者,非親昵也”者,謂二佐食與二賓長是非親昵也。引舊說者,以經直言主人西面拜,不見其處,故引舊說以明下席南面。

若是者三。(丁寧戒之。)

皆取舉、祭食、祭舉乃食,祭,食舉。(食乃祭,禮殺。)

[疏]注“食乃祭禮殺”。

釋曰:前正祭之時,尸祭嘗之,告旨訖,佐食爾黍於席上,尸始食。今食乃祭,故決之,云“禮殺”故也。

卒食,主人降洗爵,宰贊一爵。主人升,酌,上,上拜受爵,主人答拜。下亦如之。(《少牢饋食禮》曰:“贊者洗三爵,酌。主人受于戶內,以授次。”舊說云:主人北面,授下爵。)

[疏]注“少牢”至“爵”。

釋曰:引《少牢》者,欲見此禮主人亦受于戶內,以授次。引“舊說”,以此經云“下”,主人面位無文,當北面也。

主人拜,祝曰:“有與也。”如初儀。(主人復拜,為戒也。與讀如“諸侯以禮相與”之與。言女此,當有所與也。與者,與兄弟也。既知似先祖之德,亦當與女兄弟,謂教化之。)

[疏]注“主人”至“化之”。

釋曰:云“讀如諸侯以禮相與之與”者,案《禮運》云“諸侯以禮相與”者,諸侯會同聘問一德,以尊天子。言此者,戒嗣子與長兄弟及眾兄弟相教化,相與以尊先祖之德也。

兩執爵拜,(答主人也。)祭酒,卒爵,拜。主人答拜。兩皆降,實爵于篚。上洗爵,升酌,酢主人,主人拜受爵。(下復兄弟位,不復升也。)上即位坐,答拜。(既授爵戶內,乃就坐。)

[疏]注“既授”至“就坐”。

釋曰:以其主人位在戶內,下席南西面,故知上“授爵於戶內,乃就坐”。

主人坐祭,卒爵,拜。上答拜,受爵,降,實于篚。主人出,立于戶外,西面。(事者禮畢。)

祝命徹阼俎、豆、籩,設于東序下。(命,命佐食。阼俎,主人之俎。宗婦不徹豆籩,徹禮略,各有為而已。設于東序下,亦將燕也。)

[疏]“祝命”至“序下”。

注“命命”至“燕也”。

釋曰:自此盡“畢出”,論徹薦俎,改設饌於西北隅為陽厭之事。云“祝命徹阼俎”者,是佐食徹之。當徹阼俎之時,堂下賓兄弟俎畢,出故下文云“佐食徹阼俎,堂下俎畢出”是也者。然祝命徹阼俎時,堂下俎畢出,又退在下者,欲見先徹室內俎,乃徹堂下,是以祝命佐食徹阼俎及豆籩。又祝自執俎以出,又宗婦徹祝豆籩,入於房即佐食,改饌西北隅。是以作經并說室內行事,乃到本云上佐食徹阼俎時,堂下俎畢出也。云“命,命佐食”者,此命命使徹阼俎,下文云“佐食徹俎”,故知祝命者,命佐食也。云“宗婦不徹豆籩,徹禮略,各有為而已”者,以豆籩宗婦贊設之,佐食設俎,理應佐食還自徹俎,宗婦徹豆籩,以徹禮略,各自有為而已,故宗婦豆籩,今佐食并徹之,故云徹禮略也。“各有為而已”者,謂宗婦徹祝俎豆籩,佐食徹阼俎豆籩,是各自有為,何必依前所設之時也。

祝執其俎以出,東面于戶西。(俟告利成。《少牢》下篇曰:“祝告利成,乃執俎以出。”)

[疏]注“俟告”至“以出”。

釋曰:案《有司徹》下大夫不儐尸,改饌于西北隅訖,主人出立于阼階上,西面,祝執其俎以出,立于西階上,東面。司宮闔牖戶,祝告利成,乃執俎以出于廟門外,有司受歸之。彼不儐尸之禮,亦與此《特牲》禮同,故引為證也。

宗婦徹祝豆、籩入于房,徹主婦薦、俎。(宗婦既并徹,徹其卑者。《士虞禮》曰:“祝薦席徹入于房。”)

[疏]“宗婦”至“薦俎”。

注“宗婦”至“于房”。

釋曰:宗婦不徹主人豆籩,而徹祝豆籩入房者,為主婦將用之為燕。祝兩豆籩而主婦用之者,祝接神尸之類,主婦燕姑姊妹及宗女宜行神惠,故主人以薦羞并及祝庶羞,燕宗人於堂。主婦以祝籩豆用之,燕內賓於房,是其事也。云“宗婦既并徹,徹其卑者”,以宗婦不徹主人籩豆,而徹祝與主婦,是徹其卑者,故得并徹。引《士虞禮》者,以經自有入房之文,注更引《士虞禮》者,有嫌也。嫌者以主婦薦俎先在房,嫌經入房又為徹。

佐食徹尸薦、俎、敦,設于西北隅,幾在南,用筵,納一尊。佐食闔牖戶,降。(,隱也。不知神之所在,或諸遠人乎?尸謖而改饌為幽ウ,庶其饗之,所以為厭飫。《少牢饋食禮》曰:“南面而饋之設。”此所謂當室之白,陽厭也。則尸未入之前為陰厭矣。《曾子問》曰:“殤不備祭,何謂陰厭陽厭也?”)

[疏]注“隱”至“厭也”。

釋曰:云“不知神之所在,或諸遠人乎”,《禮記郊特牲》之文。彼論正祭與繹祭之事,此為陽厭,引之者,欲見孝子求神非一處,故先為陰厭,後為陽厭之事也。引《少牢》者,見彼大夫禮陽厭,南面,此士禮東面,雖面位不同,當室之白則同。案《曾子問》庶殤為陽厭之事,故彼云:“凡殤與無後者,祭於宗子之家,當室之白,尊於東房,是謂陽厭。”鄭注云:“當室之白,謂西北隅得戶之明者也。”凡言“厭”者,謂無尸直厭飫神,故鄭云“則尸未入之前為陰厭矣”,謂祭于奧中,不得戶明,故名陰厭。對尸謖之後,改饌於西北隅為陽厭,以向戶明,故為陽厭也。引《曾子問》云“殤不備祭,何謂陰厭陽厭也”,彼上文孔子曰“有陰厭,有陽厭”,謂宗子有陰厭,無陽厭,凡殤有陽厭,無陰厭。曾子言謂殤死陰厭、陽厭并有,故問孔子。孔子引宗子一有陰厭,凡殤一有陽厭。引之證成人陰厭、陽厭并有之義也。

祝告利成,降,出。主人降,即位。宗人告事畢。

賓出,主人送于門外,再拜。(拜送賓也。凡去者不答拜。)

[疏]注“拜送”至“答拜”。

釋曰:云“凡去者不答拜”者,云“凡”,總解諸文主人拜送,賓皆不答拜。鄭注《鄉飲酒》云“禮有終”是也。若賓更答拜,是更崇新敬禮,故不答也。

佐食徹阼俎,堂下俎畢出。(記俎出節。兄弟及眾賓自徹而出,唯實俎有司徹歸之,尊賓者。)

[疏]注“記俎”至“賓者”。

釋曰:云唯賓俎有司徹歸尸侑之俎,不儐尸歸尸俎,皆不見歸賓俎,鄭所以知歸賓俎者,正見賓出,主人送於門外再拜,明賓不自徹俎,主人使歸之。若助君祭,必自徹其俎。鄭注《曲禮》大夫以下或使人歸之,是以《孔子世家》云:魯郊不致燔俎于大夫,孔子不稅冕而行。士大夫家尊賓,則使歸之,自馀亦自徹而去也。

記。特牲饋食,其服皆朝服,玄冠,緇帶,緇。(於祭服此也。皆者,謂賓及兄弟,筮日、筮尸、視濯亦玄端,至祭而朝服。朝服者,諸侯之臣與其君日視朝之服,大夫以祭。今賓兄弟緣孝子欲得嘉賓尊客以事其祖禰,故服之。緇者,下大夫之臣。夙興,主人服如初,則固玄端。)

[疏]記“特牲”至“緇”。

注“於祭”至“玄端”。

釋曰:此退玄冠在朝服下者,欲令近緇色。士冠在朝服上,從而正也。云“皆者,謂賓及兄弟,筮日、筮尸、視濯亦玄端”者,見上經云筮日主人冠玄端,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有司群執事如兄弟服,筮尸云“如求日之儀”,至於視濯又不見異服,故知皆玄端。至祭日夙興,云“主人服如初”,初即玄端。明其馀不如初,是朝服可知,是以此注云皆者謂賓及兄弟也。云“朝服者,諸侯之臣與其君日視朝之服,大夫以祭”者,案《玉藻》云諸侯朝服,“以日視朝”,下《少牢》云“主人朝服”是也。“緇者,下大夫之臣”者,《士冠禮》云:“主人玄冠朝服,緇帶素。”與裳同色,此朝服緇,大夫之臣朝服素,此緇,故云下大夫之臣。云“夙興,主人服如初,則固玄端”,引上經者,直言“皆朝服”,恐主人亦在其中,故引證主人服玄端,與兄弟異也。

唯尸、祝、佐食玄端,玄裳、黃裳、雜裳可也,皆爵。(與主人同服。《周禮》士之齊服,有玄端、素端。然則玄裳,上士也,黃裳中士,雜裳下士。)

[疏]注“與主”至“下士”。

釋曰:《周禮》士之齊服有玄端、素端,《司服》文。引之者,欲見士之齊服有一玄端,而裳則異,故鄭云“然則玄裳”以下,見玄端一而裳有三也。彼注云“素端”者,亦謂札荒有所禱請服之,於此經無所當而連引之耳。若然,士冠亦有玄端三等裳,而引《司服》者,以此特牲祭祀時,彼據齊時四命已上齊祭異冠,大夫齊祭同冠,故就此祭祀引齊時冠服為證也。

設洗,南北以堂深,東西當東榮。(榮,屋翼也。)水在洗東。(祖天地之左海。)篚在洗西,南順,實二爵、二觚、四觶、一角、一散。(順,從也。言南從,統於堂也。二爵者,為賓獻爵止,主婦當致也。二觚,長兄弟酬眾賓長為加爵,二人班同,宜接并也。四觶,一酌奠,其三,長兄弟酬賓,卒受者,與賓弟子兄弟弟子舉觶於其長,禮殺,事相接。《禮器》曰:“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舊說云: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五升。)

[疏]注“順從”至“五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改则县| 花莲市| 澳门| 双城市| 龙井市| 康定县| 景德镇市| 宁夏| 天水市| 望江县| 儋州市| 修水县| 南平市| 麻栗坡县| 三明市| 治多县| 钦州市| 绥化市| 喜德县| 高安市| 沙洋县| 紫金县| 喀什市| 卫辉市| 任丘市| 囊谦县| 湘潭市| 固阳县| 黄梅县| 札达县| 六盘水市| 柳林县| 茶陵县| 特克斯县| 绥宁县| 福泉市| 黄石市| 绥中县| 贡嘎县| 嘉义县|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