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修身·出身不等于命運(1)

羋月說:“我雖在王族,但卻賤若幽草,且曾一無所有。”

楚國“宗女”——出生只是命運的開始

我們不能選擇命運,但卻可以選擇人生。

有的人抱怨命運不公,總是令自己低若塵埃;有的人在等待命運,總是企望著命運之神會突然降臨在自己身上。

人是社會動物,人的出生只是生命的過程里一抹初始的顏色。

不要報怨,也無需等待。只要后天肯努力,肯付出,命運總會在不斷的實踐中有所改變。

如果,我生來便是一介貧民,從來不知富貴為何物,更不曾跌入生活的谷底,去體味那寡淡的人情,不勤奮、不努力、不自強,不敢在逆境里抗爭,那么,便不會有現在的我。

平凡的我也會和普通百姓家的女孩子一樣,嫁一個平常的男子,生養幾個兒女,白天和丈夫一起在田間勞作,待到夕陽西下,再在滿院的雞犬聲中,升起裊裊炊煙,直到終老。

可是,命運之神卻偏偏不這樣安排。生命的初始,我也曾有過一片光明的天空,我沐浴其中,茁壯地成長。但是,僅僅數載光陰,這一切的美好,便在轉瞬間離我而去。

我生在風景秀麗的長江畔。父親魏瓊原是楚國的縣尹,掌管全縣百姓的生活與簿籍。雖然他的官職不大,但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深得當地百姓愛戴。

從小,父親便對我們姊妹管教甚嚴。剛滿五歲,父親便教我在竹簡上學寫字體飄逸的楚國簡書。稍大一些,父親又將我和弟弟們送到縣里的博士官那里學習《孝經》《論語》《詩經》,以及制茶知識等課目。因為父親和博士官的悉心培養,我的學業日漸精進。不滿十歲,我的詩與書便已名冠縣城了。

幸福的時光,總是如曇花一般一晃即逝。隨著鄭氏的進門,我的家——那個原本安寧的幸福之所,便戛然而止了。

父親為人忠厚,多才多藝。掌管王室宗族之職的三閭大夫鄭樓賞識其才,想將他拉到自己的營下,便將自己的遠親——一位失了父母的侄女鄭氏送給父親做小。

起初,和母親成婚多年的父親一直婉言謝絕。并稱,母親賢良,家中有一妻已足矣??墒?,說者位高權重,他的一句話便能決定父親乃至整個家族的前途命運。況且,在那個遙遠的年代,男人娶妾是身份和能力的象征。為了仕途,為了整個家族的命運,父親在一番推托之后,還是用一乘小轎將鄭氏娶回了家。

鄭氏剛進門時,恰逢母親生產。

那時,母親剛剛生了我的弟弟魏戎,尚在月子里的她還來不及高興,父親納妾的消息便接踵而至。尤其是當母親聽說父親娶回來的是一房年輕貌美,并且頗有背景的女人時,便傷心不已。

人前,母親雖然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可在人后,被人奪了丈夫的母親,卻恨不得將鄭氏及和鄭氏有關的東西統統扔出去。并憎恨父親不信守諾言,恨男人見異思遷,更恨鄭氏年輕,家中平白又增添了一張吃飯的嘴。

另一方面,因為家里與楚國的大族沾了親,父親的仕途確實更加通暢了。就在鄭氏與父親成親后不久,父親果然連升三級,成了楚王宮里的侍從官,專門掌管楚王侍從的人員安排。

父親步步高升,榮華富貴也一并而至。為了得到好處,父親所轄范圍內的人,無時無刻不在設法接近父親。那些與父親不相往來的遠親、故舊,見父親榮升高位,也紛紛借各種各樣的理由與父親走動。

逢年過節,父親的同僚、府衙的卿客,更是想方設法給父親送錢送物。一些附庸風雅之輩為了討得父親的歡喜,當著父親的面極力夸贊我的母親靜淑賢良,萬里挑一;夸母親生的孩子魏戎乖巧伶俐,實可謂“人中之龍”。因為沾了父母的光,身為家中長女的我,也被人客氣地稱為魏家大小姐,并被人贊為“人中之鳳”。

家,富貴榮耀;家中的我,無憂無慮,幸福無比??墒?,家中的人卻因女人的醋妒而戰火不斷。

鄭氏年輕貌美,已近而立的父親便漸漸忽略了母親的存在。而母親為了保住女主人的地位,便時常以正妻的身份,對鄭氏進行訓誡。她不僅令鄭氏向自己行三叩九拜的家長之禮,還要求她每日為自己端茶奉水,令她到茶園里勞作,并從事擔水燒柴、漿洗衣物之類的重活。

母親的吩咐,鄭氏咬著牙一一照做了。可是被人看著不順眼,縱使做得完美無瑕,也是別人眼里的刺。鄭氏越是逆來順受,母親越如火上澆油,不是故意掀翻鄭氏手里的茶,就是責怪鄭氏奉來的水太涼或太燙。

母親的故意刁難,做了小的鄭氏只得含著眼淚,茍且偷安。不料有一天,當母親再一次苛責鄭氏時,恰巧被父親撞見了。

夫妻倆因此大打出手。在相互撕扯中,父親的胡子被母親拔掉了一大半,臉上和身上還掛滿了傷。有好幾日,被母親抓傷的父親都不敢出門,更不好意思到府衙去。但是,母親的哭鬧,也令失了面子的父親對她越離越遠。

其實,女人又何苦為難女人呢!沒有哪個女人愿意同別人一起來分享自己的丈夫,將自己的幸福拱手讓于他人;更沒有誰心甘情愿地成為他人的附屬之物,卑微地屈居他人之下。況且,妻妾共侍一夫是被那個時代所認可的。不管是母親還是鄭氏,她們只能痛苦地接受。

雖然,母親和鄭氏一直在為能夠多得到些父親的寵愛而彼此憎恨,但是有父親的存在,這個風波不斷的家,依然是我們姐弟的溫暖港灣,我們的生活依然衣食無憂。

可是上蒼總愛擄走人世間的一切美好。命運最初的那抹殷紅,很快就變成了黯淡的灰色。

我十二歲那年,父親在一次外出執行公務時,因為淋了雨、受了些風寒,回家后便一病不起。

起初,父親的病,家人以為只是普通的風寒感冒,便在鄉里簡單抓了幾服發熱驅寒的藥。

豈知,幾服藥下去,父親的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了。他的頭疼得越來越厲害,僅僅幾天時間,便變得昏睡不醒,全身上下還出現了一塊塊銅錢大小的紅色斑點。

父親很快撇下我們撒手人寰,鄭氏因為與父親寸步不離,也感染了同樣的病癥,并在不久也隨父親而去了。母親則因為傷心過度,也從此一病不起。

突如其來的變故,猶如晴天霹靂,擊打得我們姊妹猝不及防。

家,因為頂梁柱的猝然離去,在頃刻間轟然倒塌了。曾經,在這個溫暖的家里生活的三個孩子,也一夜之間成了失去羽翼的雛兒,再無著落。

在旁人眼中,父親病故以后,魏家算是家道中落了。那些先前同我們笑臉相迎,且時常出入于府上的阿諛奉承之輩立刻變了臉,那些曾經設法和我的父母連宗攀親的“親人們”也不見了蹤影。府上的仆人們見我們拿不出工錢,也一個接一個地不辭而別。

現實是如此殘酷,我們姊妹三人只得抱頭痛哭。

可是,全家人需要吃飯,病重的母親需要醫治,兩個年幼的弟弟還要繼續完成學業,擺在眼前的事一件接一件,我逃不掉,繞不開,作為長女的我已別無選擇。

我不得不遣散了仆人,將家中值錢的器物一一變賣了,給母親治病。由于家中只出不進,漸漸地,我們只得靠四處舉債來維持生活。

而至親們見我的父親亡故了,怕借出去的錢有去無回,便先是只給少許的米糧或衣物做打發。再后來,見我們頻繁來借,便開始冷臉相向,對我們躲閃不及。

不僅如此,族中的人見我們孤兒寡母,家里的兩個男孩子又還年幼,還打起了我們家產的主意。

起先,這些族人好言好語地對我說,要我們將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祖上留下的數畝茶園歸到他們的名下,由他們替我們保管。我們知道,一旦將茶園交給他們,必然有去無回,便一口拒絕了。

族人們見好言不成,便干脆雇來盜匪,對我們輪番恐嚇。我們最終不得不搬出原來的家,流落街頭。

因為悲憤交加,母親的病更加嚴重了。兩個弟弟雖想掄起拳頭同他們反抗到底,但畢竟年少,不是他們的對手。

幸而,鄭氏的宗親三閭大夫鄭樓親自過問了此事,并派人驅走了匪徒,令族人們乖乖地返還了屬于我們的田產、房屋,我們的生活才得以維系。

先富后貧,由尊貴的人上人到落魄的社會最底層,如此的角色轉換,令我痛苦不已。也許這就是我的命,命運的斤量只給了你薄薄的幾錢,縱使如何努力,也無力更改。

正在這時,曾經教授過我知識的博士官找到了我家,為我們送來了口糧,同時還有一卷無字的青竹簡。

博士官年近六旬,滿頭白發。平素他一臉嚴肅,除了教授我文化知識,其余時間寡言少語。但是,當博士官走進這個敗落的家時,他的臉上卻滿是和藹,他先是詢問了母親的病情,然后摸了摸兩個弟弟的頭向我淡然地道:“周文王拘于羑里數載,而精心致力于《周易》,只有經得起逆境考驗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博士官的雪中送炭,令我們姊妹無比感動。確實,博士官的話一點也不假?!疤鞂⒔荡笕斡谒谷艘玻叵瓤嗥湫闹荆瑒谄浣罟?,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币粋€有所作為的人,非是經過一番大苦大難,便不會成長,更不會成熟。初涉人生的磨礪,是成功的路上邁步的墊腳石。這句話,也成了我此后的人生中,每遇困難時,便在心中默念的座右銘。

博士官的鼓勵雖然令我感激不已,但是,那時的家已經無任何經濟來源,縱使我有再大的決心,依然寸步難行。

博士官知道我們的難處,便教我如何盤活現有的資源,并努力尋找改變現狀的機會。

經過博士官的指點,我們重新拾起了從族人手中奪回的茶園,并用春、秋兩季的茶葉換得我們生活的基本保障。

此后,又經博士官的周旋,我的兩個弟弟分別被送入縣城的武館習武,我則在管理茶園的同時,繼續在博士官的私塾里讀書學習,這樣一學就是五年。

有時,困境也是一種機遇;有壓力才有前進的動力。

遭遇了如此變故,我便知曉了人世的艱險,明白了何為世態炎涼。此后,我所走過的每一段路,不論是柳暗花明,還是峰回路轉,我都能在困境中保持一顆沉靜的心,泰然處之。

一朝入秦——機會需要等,更需要準備

機會向來垂青于有準備的人。

機會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要想改變命運,就要善于在等待中給機會制造來臨的時機。比如,不斷地提升自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境遇。唯有如此,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將其牢牢抓住。

家中突然遭此變故,作為長姐的我,不得不擔起父母的責任。盡管生活艱辛,但是我和我的兩個弟弟,依然不忘學習。

亂世之秋,擁有強勁的自身實力才是征服他人的根本。我的母國楚國,在近三百年里,曾兼并六十多個小國,疆域面積從曾經西部的黔中、巫郡,東部的夏州、海陽,一直到南部的洞庭、蒼梧,北部的汾陘之塞、郇陽,面積達五千余里,擁有甲士數百萬,戰車千乘,坐騎萬匹,可謂富甲中國,被列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首。

彼時,各國都在用征戰的方式擴大自己的利益。故而,尚武的時代里,人們也變得個個尚武,個個都企望著用高超的武藝來改變命運。我的兩個弟弟也不例外。

他們從小便在父親的教導下習武,不僅有著扎實的基本功,而且還在習武館里歷練數載。年少的他們也想重振家風,借此出人頭地。他們習武格外賣力,弟弟魏冉雖然個子精瘦,但他手腳靈活,可以輕松撂倒數名壯漢。

為了生活,還未及成年,他們便早早地離開了武館,混跡在郢中城街頭的各個演武臺上,靠陪別人練武為生。

只是,習武、比武,畢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我不是擔心他們打傷了別人,就是擔心他們被別人所傷。因此,我每日都在為他們的生命安危而提心吊膽。

這日,我的異母弟弟魏冉照例早早地出了門。從博士官處修完學業的我,也帶著雇來的工人到茶園里去勞動。

雖然早春的茶場空氣清新,山間云霧繚繞,翠綠如畫,可是不知為何,就在我到達茶場后不久,我的心便開始一陣勝過一陣地狂跳。

偌大的茶場里,我總是預感著有什么不祥的事情要發生。所以,手里的活計也在頻繁地出錯。莫名的焦慮中,漫長的上午快要過去了,我簍子里的茶葉,也盡是些老的茶葉梗或老得發了黃的葉片。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捱著。

果然,未時剛過,雇工陳叔伯就急匆匆地從山下跑了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喊著:“月兒,月兒,你快回去吧,家里出大事了,你弟弟魏冉和人比武時打死了人,現在被官府抓去啦!”

聞聽此言,我的雙腿一軟,差點從山上滾了下去。旋即,我顧不得卸下田里的行頭,一路飛奔到郢中城里的事發地。

只見街盡頭的演武臺早已人去樓空,附近的攤點也是一片狼藉。

見我怔怔地站在那里,一個衣衫襤褸、頭發蓬亂的小乞丐走過來悄悄地告訴我:“魏冉已被官兵抓進了楚王宮,事主昭陽正揚言要殺了他,為自己的侄子昭雄報仇呢!”

一聽“昭陽”二字,我的心不由得為之一緊。此人雖是楚國的上柱國,掌管全國軍事,且隨楚威王一路南征北戰,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是他性格蠻橫,心胸狹窄,睚眥必報。弟弟落在他的手上,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我焦急萬分,只好去請魏冉的生母鄭氏的宗親三閭大夫鄭樓出面調解。

鄭樓得知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趕了來。為了搭救魏冉,他用錢買通了楚王宮里的宮人,并直接找到了楚威王的寵妃呂姬。

呂姬與鄭樓原是堂姐弟,對魏家的遭遇也略有所聞。呂姬感念娘家哥哥往日善待的恩情,更同情在魏家做小的鄭氏的遭遇,便特地令宮人將我領到楚威王的面前,去與昭陽對質。

就這樣,一介布衣的我,生平第一次到了楚王宮,見到了威嚴的楚威王,見識了楚王宮的碧瓦瓊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江县| 包头市| 江永县| 钟祥市| 阳信县| 玛纳斯县| 上饶市| 毕节市| 镇赉县| 吉首市| 琼中| 扶绥县| 神农架林区| 赤城县| 乌兰察布市| 茶陵县| 全州县| 泸定县| 汕头市| 曲阜市| 龙山县| 庐江县| 炎陵县| 介休市| 黔西县| 平邑县| 拜城县| 珠海市| 汾西县| 紫金县| 万年县| 望都县| 始兴县| 手机| 鹤峰县| 杂多县| 梓潼县| 阿荣旗| 安义县| 文登市|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