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文自然百科:植物卷(中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
- 陳彥生主編
- 540字
- 2019-04-24 11:15:02
棕櫚科 Arecaceae
喬木或灌木,樹干不分枝,有些種類攀緣而多刺。世界上有183屬約2 450種,我國有18屬77余種。
棕櫚科植物為熱帶植被典型的代表之一,除供觀賞外,還有多種經濟用途,如生產淀粉、油脂、食糖、藥材、果品、工業原料、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
董棕 Caryota urens

董棕 Caryota urens
常綠喬木。莖黑褐色,樹干光滑。羽狀復葉。花淡紅色。果為核果,熟時深紅色;種子近球形或半球形,種皮黑色。花、果期6~10月,有交錯現象。
分布于廣西和云南,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龍棕 Trachycarpus nanus

龍棕 Trachycarpus nanus
常綠灌木,高可達0.8米。無地上莖,地下莖節密集,粗壯,多須根。葉簇生。雄花黃色,雌花淡綠色。果實腎形,成熟時藍黑色?;ㄆ?月,果期10月。
分布于云南及貴州,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我國特有物種。
椰子 Cocos nucifera

椰子 Cocos nucifera
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葉羽狀全裂。肉穗花序,腋生。果為堅果,倒卵形或近球形。果可食,殼可入藥。
葵 Livistona chinensis

蒲葵 Livistona chinensis
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葉大,簇生,三菱狀。雌雄異株,小花黃色,圓錐花序。果橢圓形,黑褐色;種子橢圓形?;?、果期4月。果實、根均可入藥。
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常綠喬木,高可達15米。葉簇生于樹干頂端,掌狀分裂成多數狹長的裂片。花淡黃色,雌雄異株,肉穗花序排列成圓錐狀。核果腎形,初為青色,熟時黑褐色?;ㄆ?月,果期11~12月。可供觀賞,也為藥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