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全遼備考
- 林佶
- 4736字
- 2015-12-25 17:03:11
邊塞
邊門
邊官
邊地里
盛京城
邊地路程
邊臺
山海關
關制
長城遺址
孟姜遺跡
遼人物
遼山川
咸州
黃龍府
邊部落
東北邊部落考
寧古塔
長白山
混同江
五國城
冷山
使鹿部
邊塞
邊塞多榆故曰榆塞今遼東皆插柳條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籬而掘壕于其外人呼曰柳條邊又曰條子邊
按條子邊西自長城起東至船廠止北自威遠堡門起南至鳳凰山止 【按明時遼鎮邊墻西北自長城薊鎮界鐵場堡起至東北開原之永寧堡止共六十八堡邊長一千二百四十八里東北自開原之鎮北堡起至東南鳳凰城堡止共二十六堡邊長五百二十里而今之興京船廠則皆明時之邊外地也歟】
邊門
設邊門二十一座曰鳳凰城門曰愛哈門曰興京邊門曰加木禪門曰英額門曰威遠堡門曰發庫門曰彰武臺門曰白土廠門曰清河門曰九官臺門曰松嶺子門曰長嶺山門曰新臺門曰黑山口門曰高臺堡門曰平川營門曰布兒德庫蘇把兒漢門曰黑兒蘇門曰易屯門曰發忒哈門 【按明時遼鎮設關十遼陽城東南百八十里通朝鮮者曰連山關叆陽城東北撫順城東二十里建州互市者曰撫順關開原城東六十里靖安堡地方曰廣順關開原城東七十里彝人互市者曰鎮北關開原城西六十里慶云堡地方曰新安關廣寧城東北七十里彝人互市者曰鎮遠關廣寧城北八里已分水嶺關金州城南一百二十里通海運者曰旅順口關海州城西南七十里海運船由此入遼河者曰梁房口關設沿邊沖要堡一百有三曰鐵場曰永安曰背陰障曰三山營曰平川營曰瑞昌曰高臺曰三道溝曰新興營曰錦川營曰黑莊窠曰仙靈寺曰小團山曰興水縣曰白塔峪曰寨兒山曰灰山曰松山寺曰沙河兒曰長嶺曰椴木沖曰大興曰大福曰大鎮曰大勝曰大茂曰大定曰大康曰太平曰大寧曰大靜曰大清曰鎮夷曰鎮邊曰鎮靜曰鎮安曰鎮遠曰鎮寧曰鎮武曰西興曰西寧曰平洋橋曰東昌曰東勝曰長寧曰長定曰長安曰長勝曰長勇曰長營曰靜遠曰平虜營曰上榆林曰十方寺曰丁字泊曰宋家泊曰曾遲曰鎮西曰彭家灣曰平定曰定遠曰慶云曰古城曰鎮夷夷曰清陽曰永寧曰鎮北曰威遠曰靜安曰松山曰柴河曰撫安曰白家沖曰三岔兒曰會安曰東州曰散羊峪曰馬根單曰一堵墻曰清河曰鹻場曰張其蛤曰雙堆兒曰灑馬吉曰叆陽曰寬佃子曰長嶺曰散等曰長佃子曰劉官寨曰湯站曰鳳凰城曰青臺峪曰鎮東曰鎮彝曰甜水站曰黃骨島曰歸服曰紅嘴曰望海窩曰鎮遠】
邊官
每門設蘇喇章京一員筆帖式一員披甲十名東北柳條邊內外設將軍三曰盛京將軍曰寧古塔將軍曰愛渾將軍 【即黑龍江將軍】 府尹一曰奉天府尹
邊地里
盛京將軍奉天府尹所屬東至興京西至山海關永平府界南至海北至發忒哈門柳條邊東北至威遠堡門設京二
一曰興京 【周秦屬肅慎氏漢晉屬挹婁隋屬高麗唐初置燕州后為渤海大彝震所據改屬定理府遼金屬瀋州明屬建州右衛在邊外名黑圖阿喇城本朝發祥地天聰八年改為天眷興京】
一曰盛京 【禹貢屬青州虞營州地商屬肅慎氏周屬朝鮮秦遼東郡漢遼東樂浪玄菟三郡地明帝末為烏桓鮮卑所據獻帝初平三年屬公孫度遼東郡地初平末屬曹操晉改遼東郡為國領縣八后魏仍為遼東郡隋沒于高句麗唐高宗平高句麗置安東大都護府元宗時屬渤海郡王大祚榮渤海郡地后十二世孫彝震潛號建定瀋二州屬定理府遼屬東京昭德軍金屬東京顯德軍元初為瀋州后改沈陽路屬遼陽行中書省明洪武二十年建沈陽中衛本朝天聰八年改為天眷盛京順治元年裁衛所設駐防官兵】
府二
一曰奉天府 【即盛京順治十四年設】
一曰錦州府 【禹貢屬冀州虞夏屬幽州商屬孤竹國周屬燕秦遼西地漢無慮望平縣地屬遼東郡幽州刺史領之晉慕容氏西樂郡唐柳城縣屬營州遼金錦川臨海軍隸中京大定府元省軍縣名止稱錦州隸大寧路明洪武二十六年建廣寧中左屯衛本朝康熙三年改錦州為錦縣康熙四年乃置錦州府】
州三
一曰遼陽州 【周朝鮮界戰國燕地秦漢屬遼東郡東漢改為遼陽縣屬玄菟郡魏屬遼東郡晉屬襄平隋屬高句麗唐遼州屬安東大都護渤海改屬東平郡遼初建東平郡號南京后改為東京遼陽府金東京元遼陽行中書省明洪武四年置定遼都衛遼東衛八年改定遼都衛為遼東都指揮使司十年改遼東衛為定遼后衛升前千戶所為定遼前衛左千戶所為定遼左衛十七年建定遼中衛十九年建東寧衛永樂七年建自在州本朝順治元年裁諸衛十年置遼陽府遼陽縣十四年除遼陽府名康熙四年改縣為州屬奉天府】
一曰寧遠州 【商孤竹國地周屬燕秦屬遼西郡漢海陽縣地屬遼西郡晉慕容皝置集寧縣唐瑞州遼隰州平海軍海陽縣地屬來州金海陽海濱二縣地屬瑞州元瑞州地屬大寧路明初本廣寧衛地宣德三年分置寧遠衛本朝順治元年裁衛康熙三年置寧遠州屬錦州府】
一曰金州 【周秦朝鮮界本辰韓地漢屬玄菟郡晉屬高句麗唐初置金州統之后渤海屬杉盧郡遼復州化成縣后改金州屬薊州安復軍元初屬蓋州路后并入遼陽路明洪武四年置金州衛而中左所則在旅順口本朝順治元年裁衛所十年復為金州今屬錦州府】
縣七
一曰承德 【奉天府屬附郭】
一曰海城 【周秦屬朝鮮本古南沃沮國漢初屬玄菟郡后改屬樂浪都尉東漢置都尉仍封沃沮為侯國魏屬平州晉屬高麗隋屬高麗為沙卑城唐李績平高麗改置蓋州以統之渤海大氏以為南京南海府遼海州南海軍隸東京金澄州隸東京元屬遼陽路明洪武九年置海州衛本朝順治元年裁衛十年置海城縣屬奉天府】
一曰蓋平 【周屬朝鮮本辰韓地秦燕人衛滿所據漢屬玄菟郡魏屬平州晉屬高麗隋蓋牟縣唐蓋州屬安東都護渤海大氏改為辰州遼辰州奉國軍隸東京金蓋州奉國軍隸東京元初置蓋州路后并入遼陽路明洪武九年置蓋州衛本朝順治元年裁衛康熙四年置蓋平縣屬奉天府】
一曰開原 【周秦肅慎氏地漢晉隋屬扶余國唐渤海扶余府遼屬龍州黃龍府隸東京金屬龍州利涉軍隸上京會寧府元初設開原南京二萬戶府治黃龍府至元二十三年改開原路明洪武十一年建遼海衛二十二年建三萬衛永樂七年建安樂州本朝順治元年裁衛康熙四年置開原縣屬奉天府】
一曰鐵嶺 【周秦肅慎氏地漢晉挹婁地隋越喜國地唐渤海改為富州屬懷遠府遼銀州富國軍金新興縣隸咸平府元省縣隸如故明洪武二十一年建鐵嶺衛本朝順治元年裁衛康熙四年置鐵嶺縣屬奉天府】
一曰錦 【錦州府附郭】
一曰廣寧 【周初朝鮮界后屬燕秦屬遼西郡漢東南為無慮望平二縣地屬遼東郡西北絫縣地屬遼西郡東漢屬烏桓晉屬平州隋屬高麗唐置巫閭守尉都護府遼東南為顯州奉先軍屬東京西北為宜州崇義軍屬中京金置廣寧府又義州崇義軍元置廣寧府路義州因之屬大寧路明洪武二十五年封建遼王置廣寧護衛二十六年改為廣寧衛又置廣寧前屯衛廣寧右屯衛二十七年又置廣寧中護衛二十八年置廣寧左右護衛永樂中徒封遼王于湖廣改中護衛為廣寧中衛左護衛為廣寧左衛右護衛為廣寧右衛本朝順治元年裁衛所康熙三年置廣寧縣屬錦州府】
城一
曰鳳凰城 【周秦朝鮮界本濊地漢屬玄菟郡晉隸平州隋屬高麗慶州地唐平高麗屬安東都護后渤海據為東京龍原府遼開州鎮國軍屬東京金石城縣地屬東京元屬東寧路明初為鳳凰城堡嘉靖三十七年因巡按李輔條議移置定遼右衛本朝順治元年裁衛仍稱鳳凰城康熙二十年駐滿兵一千名屬興京】
以上皆入版圖
寧古塔將軍所屬東至東海東南至希喀塔山海界東北至飛牙喀海界西至威遠堡
盛京界南至土門江朝鮮界北至發忒哈邊
愛渾將軍所屬東至海西至你不楮阿羅斯界南至寧古塔界北至海以上不設郡縣無版圖羈縻之國居多焉
盛京城
周圍九里三百三十二步明洪武二十一年指揮閔忠因舊址筑四門本朝天聰五年增高一丈拓大三百步周共十里二百七十二步康熙十九年筑關墻周圍三十二里四十八步高七尺五寸門改為八大東曰撫近小東曰內治大南曰德勝小南曰天佑大西曰懷遠小西曰外攘大北曰福勝小北曰地載外書滿文內書漢文不似今之滿漢左右書也城中有鐘鼓二樓百貨集其下
本朝皇城在南門內規模雖小金碧亦可觀中宮曰清寧宮東宮曰關睢宮西宮曰麟趾宮次東宮曰衍慶宮次西宮曰永福宮樓曰翔鳳閣曰飛龍正殿曰崇政殿大門曰大清門東曰東翊門西曰西翊門大殿曰篤恭殿東坊曰文德西坊曰武功 【江南道士苗焦冥君稷守之時年八十余矣】 城左有圓殿一正中脊高二丈基高尺許大如高之半左右小圓殿各五基與地等脊高丈許大亦半之太祖率諸貝勒受朝賀處也
盛京西六十里有土墻基號曰老邊疑即明朝失遼陽后邊墻
邊地路程
自京師至寧古塔凡二千八百七十八里京師四十里至通州二十里至燕郊二十里至夏店三十里至三河縣 【縣近七渡鮑邱臨泃三水故名】 三十里至邦均二十里至段家嶺三十里至別山二十里至枯樹三十里至玉田縣 【古無終國水中白沙可治玉】 四十里至流沙河四十里至豐潤縣二十里至板橋三十里至榛子鎮 【松漠紀聞作榛子店】 三十里至新店堡二十里至沙河二十里至野雞坨十五里至安和店 【店東北十余里有首陽山山麓有孤竹城伯夷叔齊廟廟有清風樓土人呼為洞山】 二十里至永平府 【古孤竹國秦漢為右北平松漠紀聞作平州】 三十五里 【松漠紀聞作四十里】 至雙望店二十里至蘆峰口十五里至撫寧縣二十里至榆關 【或作渝關又曰臨渝以渝水名松漠紀聞舊榆關至雙望店七十里】 二十里至清河三十里至范家店三十里至山海關三里至歡喜嶺五里至八里鋪 【明崇禎初略經王在晉請城八里鋪以衛山海關旋罷五年又以山東巡撫楊嗣昌言設兵五十名】 十五里至老軍屯三十里至高梁站十八里至前衛十五里至涼水河十里至葉家墳三十里至中后所 【明崇禎五年設游擊一員統兵一千二百】
十八里至東光站十二里至望海店三十里至七里坡十二里至曹莊十里至寧遠州 【明初置寧遠衛領七所設指揮二十四員千戶二十五員百戶五十七員鎮撫七員經歷一員教授訓導各一員嘉靖二十六年設參將一員領中軍一員把總九員主兵三千八百八十八名客兵家丁二十三名獨輪戰車一百輛馬三千三百六十八匹騾五十頭四十二年設寧前兵備道一員本朝悉裁去惟設知州吏目學正訓導各一員】 十八里至雙樹鋪 【天聰二年五月太宗攻寧遠不克回兵駐此】 十二里至連山十八里至塔山 【明時寧遠衛中左所千戶駐此】 十二里至高橋十八里至杏山 【明末設游擊一員統兵一千二百名】 十八里至松山 【明初廣寧中屯衛中左所 戶駐此崇禎間設游擊一員統兵一千二百名】 十八里至小凌河十里至雙陽店二十里至大凌河 【明 廣寧左屯衛中左所千戶駐此自遼陽失后遂為要地總兵祖大壽等統重兵于此拒守】 三十里至十三站 【即十三山胡嶠陷虜記云西南去幽州二千里】 四十里至閭陽驛 【遼干州廣德軍奉陵縣金閭陽縣】 二十里至壯振堡十里至興隆店十五里至二臺子十里至顧家子三十里至中安堡十八里至羊腸河 【按三鎮邊務總要羊腸河在鎮遠等堡邊外系朵顏衛住牧之所今為內地邊界】
十五里至小黑山二十里至胡家窩三十里至二道井二十里至一半拉門三十里至白旗堡 【康熙二十一年三月朔己酉天子駐蹕于此鑿百井以供行營】 三十里至劉河溝十里至黃旗堡八里至小黃旗堡二十二里至巨流河 【即遼河一名枸柳河又作句驪河源出靺鞨北諸山國初筑小城于河上名曰開城】 十五里至顧家子二十五里至老邊三十里至大石橋 【一名永安橋】 三十里至奉天府 【松漠紀聞作瀋州明洪武二十年建沈陽中衛領所五設指揮使三十二員千戶二十一員百戶五十七員鎮撫經略各一員教授訓導各一員嘉靖二十年設游擊一員領中軍一員千把總九員主兵七千九百八十七名客兵家丁四十八名獨輪戰車二百輛元戎車一輛鼓車二輛馬五千三百八十八匹騾五十頭今改設將軍一員梅勒章京二員固山大八員噶喇章京八員牛彔章京 員代子 員筆帖式 員披甲三千名馬匹又設府尹一員教授訓導各一員戶禮兵刑工五部侍郎各一員郎中七員員外郎十五員主事六員知縣典史各一員教諭訓導各一員】 二十里至大洼二十里至蒲河 【明時設千戶所】 十里至汛溝鋪二十里至懿路站 【即金挹婁縣明時鐵嶺衛左右千戶所駐此】 二十里至范家屯十里至新鋪三十里至鐵嶺縣 【明初建鐵嶺衛領所七設指揮二十八員教授訓導各一員鎮撫二員經歷二員千戶二十六員百戶六十四員又設備御一員領把總二員主兵一千三百八十一名馬五百五十八匹獨輪車一百輛今改為縣設知縣典史各一員教諭訓導各一員】 十里至高麗站五里至平定堡五里至山頭堡四十里至開原縣 【明初置遼海三萬二衛領所十七設指揮五十一員千戶三十二員百戶九十三員鎮撫六員經歷二員教授訓導各一員知州吏目各一員又設參將一員領中軍一員千把總十四員主兵一萬五百二十名獨輪車二百輛元戎車一輛鼓車二輛馬二千八百五十二匹騾五十頭又設兵備道一員今改為縣設知縣典史各一員教諭訓導各一員披甲一千名】 十五里至開原站十五里至柳條邊威遠堡門四十里至棉花街五十里至也合站 【盛京志及太祖實錄皆作葉赫明時北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