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名臣列傳(20)

布政使土蕃芒部相仇殺累年諭以恩信各解散嘉

靖十三年以江西左布政使就遷巡撫右副都御史

明年召為大理卿綖貞直亮鯁雖官九卿布衣蔬食

如寒士然亦不為眾情所堪御史曾翀劾其不職吏

部尚書汪鋐擬留之帝召問大學士李時時對綖為

人清介囗過執耳帝曰過執則于事不通綖昔官湖

廣朕自藩邸知之亦何瑭趙永之流也留之無益乃

下遷山東參政卒官

張緒

按明外史本傳緒字無意漢川人本農家子九歲時

從父謁田主劉翁翁試以對偶大奇之乞養為子課

之學甫冠舉嘉靖十九年鄉試暨翁卒二子始離襁

褓親族嚙之幾覆其家緒力護獲免乃復本姓求友

四方受業安福鄒守益謁選得桐城教諭歷戶部員

外郎與耿定向羅汝芳李材輩講學不輟會當路有

惡之者謫繁昌教諭稍遷德陽知縣逾年告歸室廬

蕭然布衣脫粟晏如也學者稱為甑山先生卒年七

十一鄉人私謚曰介肅緒為人高潔敦樸故與大學

士張居正同舉緒往謁適吏部尚書在坐居正目緒

謂之曰某地缺知府可令補之緒正色曰故人知君

君不知故人太守稱二千石予奪在天子擅威福以

私德怨此嚴嵩所以敗也居正怒而起緒亦竟出其

風節如此

馬理

按明外史本傳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書王恕家

居講學著書理從之游得其指授楊一清督學政見

理與呂楠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馬生呂生

之經學皆天下士也登鄉薦入國學與楠及林慮馬

卿榆次寇天敘安陽崔銑張士隆同縣秦偉日切劘

于學名震都下高麗使者慕之錄其文以去已而連

遭家艱不預試安南使者至問主事黃清曰關中馬

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為外裔所重如此正德九

年舉進士一清時為吏部尚書即擢理稽勛主事調

文選與郎中議論不合請告歸閱三年起考功主事

偕郎中張衍瑞等疏諫南巡詔跪闕門予杖奪俸未

幾復告歸教授生徒從游日眾嘉靖初起稽勛員外

郎與郎中余寬等伏闕爭大禮下詔獄再予杖奪俸

屢遷考功郎中故戶部郎中莊者正德時首導劉

瑾核天下庫藏瑾敗落職至是奏辦夤緣求復當路

者屬理理力持不可事竟寢五年大計外吏大學士

賈詠吏部尚書廖紀以私憾欲去廣東副使魏校河

南副使蕭鳴鳳陜西副使唐龍理力爭曰三人督學

政名著天下欲去三人請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計京

官吏部郎中彭澤負物議以素附張璁桂萼主者不

敢黜理卒黜之澤雖以璁萼力得留然時議莫不重

理擢南京通政參議請急去居三年即家起光祿卿

未幾又告歸閱十年復起南京光祿卿尋引年致仕

三十四年地震與其妻皆死先是常謂薛應旗曰吾

生值明夷之象天地否塞吾其不免及是果然理學

行純篤居喪取古禮及司馬光書儀朱熹家禮折衷

用之鄉人遵行焉與呂楠并為關中學者所宗嘗語

其徒曰行可則仕惟孔子能之吾儕不可不自量力

以故出也不一二年即歸歸必久之始起凡釋褐四

十余年歷官不過十年而已穆宗立贈右副都御史

天啟初追謚忠憲

王與齡

按明外史本傳與齡字受甫寧鄉人嘉靖八年進士

授蘇州推官入為戶部主事調吏部進員外郎受業

崔銑友羅洪先唐順之趙時春鄒守益徐階二十一

年遷文選郎中澄清銓敘所推薦皆廉靜老成大學

士翟鑾為禮部主事張惟一求吏部嚴嵩為監生錢

可教求東陽知縣俱者抵與齡與齡偕員外郎吳伯

亨主事李大魁周鈇白之尚書許贊具疏以聞言平

時請屬甚多臣等違抗積罪如山非圣明覆庇則二

權奸主于中群鷹犬和于外臣等不為前選郎王嘉

賓之斥得為近日御史謝瑜之罷幸矣疏入鑾言惟

一資望應遷嵩抵無致書事請逮可教訊治因言圣

明日覽奏章革弊厘奸悉宸斷而贊等妄意臣輩為

之借以修怨然贊柔良第受制所屬耳帝方信嵩又

見疏中引嘉賓瑜事遂發怒切貴贊除與齡名伯亨

等俱調外給事中周怡論之廷杖系獄御史徐宗魯

等亦以為言皆奪俸自是諸司以與齡為戒無復敢

與嵩抗與齡既罷錦衣遣使偵其裝幞被外無長物

稱嘆而去里居角巾躬稼圃翛然自得郡人為作平

陽四賢詩美之四賢者尚書韓文陶琰張潤及與齡

也閱二十余年卒

吳岳 譚大初

按明外史本傳岳字汝喬汶上人嘉靖十一年進士

授戶部主事歷郎中督餉宣府吏進羨數千金拒之

出知廬州府稅課歲萬金例輸府岳以代郵傳費西

山薪故供官爨岳弛以利民民愛之以憂去服除改

保定治如廬州歷山西副使浙江參政湖廣按察使

山西右布政使并以清靜得民遷右僉都御史巡撫

保定六府奏裁征發囗費十六七民力遂寬甫浹歲

引疾去久之以貴州巡撫征尋進左副都御史協理

院事隆慶元年歷吏部左右侍郎京察竣給事中胡

應嘉有所申救岳詣內閣抗聲曰故事官有考察去

者而科臣敢留之乎應嘉遂得譴遷南京禮部尚書

就改吏部抑浮薄杜僥幸南都縉紳憚之上疏陳六

事帝頗納其言尋改兵部參贊機務未上給由過家

病卒詔贈太子太保謚介肅岳清望冠一時禔躬嚴

整見者莫不自失尚書馬森言平生見廉節士二人

岳與譚大初耳岳知廬州時王廷守蘇州以公事遇

京口岳召為金山游攜酒一瓶肉一斤菜數束廷笑

曰止是乎岳亦笑曰我兩人食足矣歡竟日而還去

廬日假一蓋御雨至即命還之歸自南都假僧寮以

見客譚大初字宗元始興人舉嘉靖十七年進士授

工部主事憂歸起補戶部改戶科給事中數論事歷

兵科左給事中出為江西副使清軍多所釋御史孫

慎以失額為疑大初曰失額罪小殃民罪大嚴嵩親

黨奪民田治之不少貸遷廣西右參政投劾歸久之

起故官河南未上擢南京右通政俄遷應天府尹將

赴南都而穆宗即位乞以參政致仕不許隆慶元年

召拜工部右侍郎尋遷戶部左侍郎督倉場海瑞為

僉都御史大初力薦瑞已而屢疏乞休不允拜南京

戶部尚書引疾去家居田不及百畝卒年七十五謚

莊懿

葛守禮

按明外史葛守禮傳守禮字與立德平人嘉靖七年

舉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授彰德推官巨盜誣富家

株連以百數守禮盡出之主獄者譖之御史會藩府

獄久不決屬守禮一訊即得乃大驚服冬至趙王戒

百司朝服賀守禮獨不可遷兵部主事父喪服闋補

禮部寧府宗人悉錮高墻后稍得脫因請封禮部尚

書夏言議量復中尉數人未上而言入閣嚴嵩代之

守禮適遷儀制郎中駁不行故事郡王絕近支得以

本爵理府事不得繼封交城懷仁襄垣近支絕請繼

封守禮持之堅會以疾在告三邸人乘間行賂遂得

請旗校诇其事以聞所籍記賂遺十余萬獨無守禮

名帝由是知守禮廉遷河南提學副使再遷山西按

察使進陜西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入為

戶部侍郎督餉宣大改吏部自左侍郎遷南京禮部

尚書李本署吏部事希嚴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禮下

考勒致仕后帝問守禮安在左右謬以老病對帝為

嘆息久之隆慶元年起戶部尚書奏言畿輔山東流

移日眾以有司變法亂常起科太重征派不均且河

南北山東西土地磽瘠正供尚不能給復重之徭役

夫工匠及富商大賈皆以無田免役而農夫獨受其

困此所謂舛也乞正田賦之規罷科差之法又國初

征糧戶部定倉庫名目及石數價直通行所司分派

小民隨倉上納完欠之數了然可稽近乃定為一條

鞭法計畝征銀不論倉口不開石數吏書夤緣為奸

增減灑派弊端百出至于收解乃又變為一串鈴法

謂之伙收分解收者不解解者不收收者獲積余之

貲解者任賠補之累夫錢谷必分數明而后稽核審

今混而為一是為那移者地也愿敕所司酌復舊規

詔悉舉行于是奏定國計簿式頒行天下自嘉靖三

十六年以后完欠起解追征之數及貧民不能輸納

備錄簿中自府州縣達布政送戶部稽考以清隱漏

那移侵欺之弊又以戶部專理財賦必周知天下倉

庫盈虛然后可節縮調劑祖宗時令天下歲以文冊

報部乃請遣御史譚啟馬明謨張問明趙巖分行天

下董其事囗承敕以行覃恩例賞邊軍或言士伍虛

冒宜乘給賞汰之守禮言此朝廷曠典乃不以市德

而賈怨邪議乃止大學士高拱與徐階不相能舉朝

攻拱侍郎徐養正劉自強拱所厚亦詣守禮言守禮

不可養正等遂論拱守禮尋乞養母歸及拱再相深

德守禮起為刑部尚書初階定方士王金等獄坐妄

進藥物比子試父律論死拱言階誣帝不得正其終

詔下法司會訊守禮等議金妄進藥無事實但習故

陶仲文術左道惑眾應坐為從律編戍給事中趙奮

言法司為天下平昔則一主于入而不為先帝地今

則一主于出而不恤后世議罪有首而后有從金等

為從孰為首將于陶仲文為首則仲文死已久為法

如此陛下何賴哉疏入報聞尋改守禮左都御史奏

言畿內地勢洼下河道湮塞遇潦則千里為壑請仿

古井田之制浚治溝洫使旱潦有備章下有司又申

明巡撫事宜條列官箴士節六事守禮議方士獄與

拱合然不附拱后張居正欲以王大臣事構殺拱守

禮力為解乃免階拱居正更用事交相軋守禮周旋

其間正色獨立人以為難萬歷三年以老乞休詔加

太子少保馳驛歸六年卒贈太子太保謚端肅

張鹵

按明外史本傳鹵字召和儀封人嘉靖三十八年進

士歷知婺源高平二縣入為禮科給事中隆慶元年

六月上新政三事言陛下以來視朝之時較祖宗退

朝之時為更晚非所以勵臣工慎始基也自今請日

出為期毋滋晏安用荒庶政圣學之成必由積累一

日之間接賢士大夫之時多由不接妾豎之時少今

經筵方啟而輒停近復并日講罷之初政已爾后將

奈何乞陛下亟自奮勵以期日新曩臣等請大臣便

殿奏事命諫官隨入已蒙聽許已數月矣群臣既無

召對之時輔臣亦無造膝之請愿力勤延訪成泰交

之美臣又聞朝野浮議謂臣民章奏陛下多不親覽

宮中永日惟事敖游誠不可不深戒也報聞明年春

引累朝故事請豫建太子慎選近侍如先朝覃吉者

以資導護帝是之遼王憲卿多行不義鹵具以聞遂

奪世宗所賜真人號及歲祿三之一屢遷兵科都給

事中帝將大閱而京營總督鎮遠侯顧寰以老疾辭

任鹵言寰為大將軍十五年優游無事坐享尊榮今

天子躬自臨戎方疏別功罪乃圖自便耶寰遂不敢

去鹵復列上京營五議極陳營伍消耗操演虛飾之

弊帝不納中官孟沖提督南海子海戶王印等發其

奸利事沖譖之帝取中旨荷校一月發戍邊尚書劉

體干給事中劉繼文魏體明李己御史蕭廩劉良囗

連章請付法司帝不納鹵復上言祖宗以來輔臣無

不預聞之政法司無不詳讞之刑今孟沖何人乃敢

干紀作成使令不關乎宰輔刑獄不析乎李官陛下

誠思王振劉瑾豈遽底滔天哉正以今日傳一旨明

日擅一令當時大臣不能力爭馴致毒流海內宗社

幾危前轍非遠沖復蹈之勢將何所不極乞亟放逐

以其事付法司帝不能用三年九月中旨貰敗將劉

寶田世威死塞上立功鹵復執奏二人何情可矜何

功足議推薦論救出自何人朝無定法則人有蓄疑

幸無使邊將生心奸人得計帝怒中官復中之將論

罪尚書毛愷御史王時舉力救乃奪俸二月明年春

論宣大總督陳其學清謹寡才略其學遂奪去大學

士趙貞吉議改京營制鹵以為不可時已推太常少

卿或謂鹵公已遷官疏可無上鹵曰未拜命則猶諫

官也竟上之制雖更后卒復故五年以右通政拜右

僉都御史提督操江明年改撫浙江旋以憂去萬歷

六年起故官巡撫保定進右副都御史八年入拜大

理卿張居正最器鹵每接席諮訪鹵無所阿徇久之

漸失居正歡而忌者復中之先是鹵撫保定馮保家

在焉使人請于鹵欲為建坊鹵曰勞民以媚士大夫

且不可況中官乎保銜之至是二憾交作給事中秦

耀以鹵常薦中蘆運同衛重鑒謂非巡撫所轄劾鹵

違制而重鑒又吏尚王國光戚黨御史孫自復言鹵

獻媚當路明年大計京朝官言官拾遺及鹵出為南

京太常卿甫抵任復為御史徐金星所劾竟罷歸鹵

居諫垣最有聲惜屢被口語遂不復振然其素行終

無玷云

鄭世威

按明外史本傳鄭世威字仲孚長樂人嘉靖八年進

士授戶部主事歷刑部員外郎恤刑陜西出死囚九

十六人歷江西僉事大學士夏言里居巡撫為設醮

壇祈嗣世威獨不往嘗謁言閽者令從角門入世威

曰趣還我刺言為啟中門乃入未幾轉浙江參議言

赴召道浙江世威不郊迓倭犯寧臺巡按裴紳劾世

威失事詔巡撫逮問事尋解轉江西副使會嚴嵩柄

國其族黨有犯者世威抵以重法副使熊楫抑買廢

寺田千畝世威估平直鬻田賑饑民楫持嵩書屬之

不聽遷四川參政次當陽念嵩終害己致仕歸嵩敗

中外交薦起南京右通政隆慶元年召為左僉都御

史轉左副都御史廷臣議王守仁從祀孔廟世威獨

言守仁經濟才謂其紹周程宗孔孟則庸德有不足

且率天下徑趨直行使圣門講學窮理之功屏棄不

用將有差毫厘而謬千里者從祀非宜事竟寢遷南

京吏部右侍郎道改北刑部詔采珠寶世威諫不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渑池县| 津市市| 永安市| 榆树市| 赤壁市| 汉中市| 景东| 罗江县| 怀化市| 平顶山市| 文山县| 旬阳县| 清新县| 长宁县| 铜川市| 巢湖市| 崇仁县| 巴南区| 南澳县| 抚宁县| 壤塘县| 湘阴县| 德阳市| 金溪县| 孝感市| 安义县| 玉山县| 东乌| 承德县| 峨山| 巴马| 富宁县| 朝阳区| 清水县| 肥西县| 浦城县| 兴山县| 蒙山县| 丹巴县| 乌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