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戰(zhàn)國的七雄

戰(zhàn)國七雄,誰都知道以秦為最強。然而當其初年,實以秦為最弱。秦處關(guān)中,本雜戎狄之俗,其文化和生活程度,都較東方諸國為低。而戰(zhàn)國初年,秦又時有內(nèi)亂,魏人因之,攻奪其河西之地;而且北有上郡?,F(xiàn)在陜西南部的漢中,則本屬于楚。對于江、河兩流域,秦人都并無出路。前三六〇年,已是入戰(zhàn)國后一百十八年了。秦孝公即位,用商鞅,定變法之令,一其民于農(nóng)戰(zhàn),秦遂驟強。前三四〇年,秦人出兵攻魏,取河西。魏棄安邑,徙都大梁。秦人又取上郡。于是關(guān)中之地,始全為秦人所有。

秦國的民風,本較六國為強悍,而其風氣亦較質(zhì)樸。秦國的政令,又較六國為嚴肅。所以秦兵一出,而六國都不能敵。于是蘇秦說六國之君,合縱以擯秦。然六國心力不齊,縱約不久即解散。張儀又說六國連橫以事秦。然秦人并吞之心,未必以六國服從為滿足,而六國亦不能一致到底,六國相互之間,更不能無爭戰(zhàn),所以橫約的不能持久,亦與縱約同。

秦人滅六國,其出兵的路共有三條:一出函谷關(guān),劫韓包周,此即今日自陜西出潼關(guān)到洛陽,而亦即周武王觀兵孟津的路;一渡蒲津,北定太原,南攻上黨,此即文王戡耆之路;一出武關(guān),取南陽,又出漢中,取巴蜀,沿江漢而下,三道并會于湖北以攻楚。文王當日化行江、漢、亦就是這一條路。

秦既破魏,取河西,后又滅蜀。蜀是天府之國,其人民雖稍弱,而地方則極富饒,于秦人的經(jīng)濟大有裨益。于是秦人的東方經(jīng)略開始。前三一三年,秦人敗楚,取漢中。前三一一年,攻韓,拔宜陽。前二八〇年,秦又伐楚取黔中。于是江、漢兩流域,秦人皆據(jù)上游之勢。前二七五年,白起遂伐楚,取鄢、鄧、西陵。明年,又伐楚,拔郢,燒夷陵。楚東北徙都陳,后又徙都壽春。前二六〇年,秦伐韓,拔野王。上黨路絕,降趙,秦敗趙軍于長平,坑降卒四十萬。遂拔上黨,北定太原。于是韓、趙、魏三國,都在秦人控制之下。前二五七年,秦遂圍趙都邯鄲。當這六國都岌岌待亡之時,列國雖發(fā)兵以救趙,然多畏秦兵之強,不敢進。幸得魏公子無忌,竊其君之兵符,奪魏將晉鄙之軍以救趙,擊敗秦兵于邯鄲下,趙國乃得茍延殘喘。

然而六國的命運,終于不能久持。前二五六年,久已無聲無息的周朝,其末主赧王,忽而謀合諸侯攻秦。秦人出兵攻周,周人不能抵抗。赧王只得跑到秦國,盡獻其地,周室于是滅亡。

前二三一年,秦人滅韓。前二二八年,滅趙。這時候,趙人已拓境至代。于是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與燕合兵軍上谷。燕太子丹使荊軻入秦,謀刺秦王,不克。秦大發(fā)兵圍燕。燕王奔遼東。前二二五年,秦滅魏。前二二三年,滅楚。明年,秦發(fā)兵攻遼東,滅燕。還滅代。又明年,自燕南襲齊,滅之。于是六國盡亡。其春秋時代較小的國:則許先滅于鄭。鄭亡于韓。曹滅于宋。宋在戰(zhàn)國時,其王偃曾一強盛,然不久即滅于齊。陳、蔡及魯,則均亡于楚。唯衛(wèi)國最后亡。直到秦二世元年,即前二〇九年,才遷其君而絕其祀。然而偌大一個中國,區(qū)區(qū)一衛(wèi)算得什么?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滅齊之歲,史家就算他是中國一統(tǒ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塔县| 张家口市| 白水县| 宽甸| 池州市| 六盘水市| 黄平县| 车险| 侯马市| 民权县| 桂平市| 合川市| 普洱| 怀仁县| 玉环县| 基隆市| 黎平县| 雷州市| 水富县| 牟定县| 黄龙县| 富民县| 德兴市| 新干县| 宁国市| 拜城县| 施秉县| 江永县| 平和县| 镇江市| 达尔| 滨州市| 元朗区| 六安市| 绥德县| 稷山县| 文登市| 洛扎县| 大连市| 佛山市| 莎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