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雜錄

風俗通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蓋行旅宿會之

所亭中民有爭訟吏留辨處勿失其政也案顏師古

曰亭長者主亭之吏也亭謂停留行旅宿食之館

交州記秦兼天下又除附庸為鄉有鄉則有旅今之

嗇夫是也鄉之為言境也言在人境域之中是社稷

之臣非王所置故言鄉也夫之為言扶也扶助縣國

無自專之威為主民之吏當愛人故言嗇也

通典唐人呼縣丞為贊府李白又有贊公少公之稱

稱主簿曰少尹亦曰上轄

朱子語錄鄂渚教官闕朱子曰某嘗勸人不如作縣

丞隨事猶可以及物

山堂肆考相書占氣要訣曰口中有黃氣如龍七十

日遷為丞也故唐張鷟云九千里之丹鳳自下升高

七十日之黃龍從微知著

日知錄漢書百官表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皆有

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有斗

食佐吏之秩是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

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僥三老掌教化嗇夫職

聽訟收賦稅游僥僥循禁賊盜縣大率方百里其民

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高帝紀二年

二月令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

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

尉以事相教復勿繇戍此其制不始于秦漢也自諸

侯兼并之始而管仲蒍敖子產之倫所以治其國者

莫不皆然而周禮地官自州長以下有黨正族師閭

胥比長自縣正以下有鄙師酇長里宰鄰長則三代

明王之治亦不越乎此也夫惟于一鄉之中官之備

而法之詳然后天下之治若網之在綱有條而不紊

至于今日一切蕩然無有存者且守令之不足任也

而多設之監司監司之又不足任也而重立之牧伯

積尊絫重以居乎其上而下無與分其職者雖得公

廉勤干之吏猶不能以為治而況托之非人者乎后

魏太和中給事中李沖上言宜準古五家立一鄰長

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長取鄉人強謹者鄰

長復一夫里長二黨長三所復復征戍余若民三載

無愆則陟用陟之一等孝文從之詔曰鄰里鄉黨之

制所由來矣欲使風教易周家至日見以大督小從

近及遠如身之使手干之總條然后口算平均義興

訟息史言立法之初多稱不便及事既施行計省昔

十有余倍于是海內安之后周蘇綽作六條詔書曰

非直州郡之官皆須善人爰至黨族閭里正長之職

皆當審擇各得一鄉之選以相監統隋文帝師心變

古開皇十五年始盡罷州郡鄉官而唐柳宗元之言

曰有里胥而后有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后有諸侯有

諸侯而后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后有天子由

此論之則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終于天子其灼然者

矣故自古及今小官多者其世盛大官多者其世衰

興亡之涂罔不由此漢時嗇夫之卑猶得以自舉其

職故爰延為外黃鄉嗇夫仁化大行民但聞嗇夫不

聞郡縣而朱邑自舒桐鄉嗇夫官至大司農病且死

囑其子曰我故為桐鄉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后

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民及死其子葬之桐鄉西

郭外民共為起冢立祠歲時祀祭至今不絕二君者

皆其縣人也必易地而官易民而治豈其然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古蔺县| 鄂温| 简阳市| 尉氏县| 玉门市| 芜湖县| 剑川县| 铁岭县| 孝昌县| 安多县| 安泽县| 平度市| 东莞市| 海林市| 磐安县| 灌阳县| 昌乐县| 青岛市| 海宁市| 霍邱县| 隆尧县| 馆陶县| 扶余县| 合山市| 嘉善县| 新河县| 绥江县| 民权县| 农安县| 津南区| 正安县| 壤塘县| 沭阳县| 府谷县| 临沭县| 汉中市| 开阳县| 名山县| 瑞丽市|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