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匯考一

上古

太昊伏羲氏始立秋官

按外紀太昊時有龍馬負圖出于河之瑞因而名官

始以龍紀號曰龍師命五官秋官為白龍氏

炎帝神農氏號秋官為西火

按外紀神農氏因火德王故以火紀官為火帝秋官

為西火

黃帝有熊氏以云紀官秋官為白云而命后土為李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外紀帝初受命適有云

瑞之應仍以云名官號為云師應劭曰秋官為白

云又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后土辨乎北

方故為李

釋義曰李古官即大理之職也管子曰黃帝得

后土辨于四方使為李春秋元命包曰堯得皋陶

聘為大理舜時為士師韓詩外傳有晉文公使李

離為大理劉向新序楚平王以伍奢為大理大理

之名自古有矣秦為廷尉漢初因之至景帝中元

更名大理蓋復古號也

少昊金天氏設爽鳩氏為司寇

按左傳昭公十七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

焉曰少囗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

昔者黃帝氏以云紀故為云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

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

名大囗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囗摰

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于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

歷正也元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

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氏鳩氏

司馬也鳴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

也五鳩鳩民者也

爽鳩鷹也鷙故為司寇主盜賊

顓頊高陽氏以秋官為金正

按左傳五行之官金正曰蓐收少囗氏有四叔曰重

曰該曰修曰熙該實能金使為蓐收

按杜佑通典顓頊五官秋官金正曰蓐收

陶唐氏

帝堯命皋陶作士

按書經舜典帝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作士

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商之五官有司寇之職

按禮記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

寇典司五眾

此五官與天官列而為六五眾者五官屬吏之

群眾也已上舊說為殷制

周制設秋官大司寇以掌邦刑小司寇士師率其屬

佐之

按書經周官司寇掌邦禁詰奸慝刑暴亂

秋官卿主寇賊法禁群奸攻劫曰寇詰奸慝刑

強暴作亂者掌刑不曰刑而曰禁者禁于未然也

陳氏經曰虞禮樂分為二官周合為一虞以士

兼兵周分為二帝世詳于化而略于政王世詳于

政而略于教世道升降之異也

按洪范八政六曰司寇

司寇掌禁所以治其奸也

按周禮秋官司寇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

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秋官司寇使率其屬而掌邦

禁以佐王刑邦國刑官之屬大司寇卿一人小司寇

中大夫二人士師下大夫四人鄉士上士八人中士

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大司寇之職掌建邦之

三典以佐王刑邦國詰四方

典法也詰謹也

一曰刑新國用輕典

新國者新辟地立君之國用輕法者為其民未

習于教

二曰刑平國用中典

平國承平守成之國也用中典者常行之法

三曰刑亂國用重典

亂國篡弒叛逆之國用重典者伐滅之

以五刑糾萬民

刑亦法也糾猶察異之

一曰野刑上功糾力

功農功力勤力

二曰軍刑上命糾守

命將命也守不失部伍

三曰鄉刑上德糾孝

德六德也

四曰官刑上能糾職

能能其事也職職事修理

五曰國刑上愿糾暴

愿愨慎也暴當為恭字之誤也

以圜土聚教罷民

圜土獄城也聚罷民其中困苦以教之為善也

民不愍作勞有似于罷

凡害人者置之圜土而施職事焉以明刑恥之

害人謂為邪惡已有過失麗于法者以其無故

犯法置之圜土系教之庶其困悔而能改也置置

也施職事以所能役使之明刑書其罪惡于大方

版著其背

其能改者反于中國不齒三年

反于中國謂舍之還于故鄉里也司圜職曰上

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不齒

者不得以年次列于平民

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

出謂逃亡

以兩造禁民訟入束矢于朝然后聽之

訟謂以財貨相告者造至也使訟者兩至既兩

至使入束矢乃治之也不至不入束矢則是自服

不直者也必入矢者取其直也詩曰其直如矢古

者一弓百矢束矢其百個與

以兩劑禁民獄入鈞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后聽之

獄謂相告以罪名者劑今券書也使獄者各赍

券書既兩券書使入鈞金又三日乃治之重刑也

不券書不入金則是亦自服不直者也必入金者

取其堅也三十斤曰鈞

以嘉石平罷民

嘉石文石也樹之外朝門左平成也成之使善

凡萬民之有罪過而未麗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

而坐諸嘉石役諸司空重罪旬有三日坐囗役其次

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役其次五日坐五

月役其次下罪三日坐三月役使州里任之則宥而

舍之

有罪過謂邪惡之人所罪過者也麗附也未附

于法未著于法也木在足曰桎在手曰梏役諸司

空坐日訖使給百工之役也役月訖使其州里之

人任之乃赦之宥寬也

以肺石達窮民

肺石赤石也窮民天民之窮而無告者

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于上而其長弗達者立

于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于上而罪其長

無兄弟曰惸無子孫曰獨復猶報也上謂王與

六卿也報之者若上書詣公府言事矣長謂諸侯

若鄉遂大夫

正月之吉始和布刑于邦國都鄙乃縣刑象之法于

象魏使萬民觀刑象挾日而斂之

正月朔日布五刑于天下正歲又縣其書重之

凡邦之大盟約囗其盟書而登之于天府

囗臨也天府祖廟之藏

太史內史司會及六官皆受其貳而藏之

六官六卿之官也貳副也

凡諸侯之獄訟以邦典定之

邦典六典也以六典待邦國之治

凡卿大夫之獄訟以邦法斷之

邦法八法也以八法待官府之治

凡庶民之獄訟以邦成弊之

邦成八成也以官成待萬民之治故書弊為憋

鄭司農云憋當為弊邦成謂若今時決事比也弊

之斷其獄訟也故春秋傳曰弊獄邢侯

大祭祀奉犬牲

奉猶進也

若禋祀五帝則戒之日囗誓百官戒于百族

戒之日卜之日也百族謂府史以下也郊特牲

曰卜之日王立于澤親聽誓命受教諫之義也獻

命庫門之內戒百官也太廟之內戒百姓也

及納亨前王祭之日亦如之

納亨致牲

奉其明水火

明水火所取于日月者

凡朝覲會同前王大喪亦如之

大喪所前或嗣王

大軍旅囗戮于社

社謂社主在軍者也鄭司農說以書曰用命賞

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凡邦之大事使其屬蹕

屬士師以下也故書蹕作避杜子春云避當為

辟謂辟除奸人也鄭元謂蹕止行也

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

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

外朝朝在雉門之外者也國危謂有兵寇之難

國遷謂徙都改邑也立君謂無冢適選于庶也

其位王南鄉三公及州長百姓北面群臣西面群吏

東面

群臣卿大夫士也群吏府史也其孤不見者孤

從群臣卿大夫在公后

小司寇擯以敘進而問焉以眾輔志而弊謀

擯謂揖之使前也敘更也輔志者尊王賢明也

以五刑聽萬民之獄訟附于刑用情訊之至于旬乃

弊之讀書則用法

附猶著也故書附作付訊言也用情理言之冀

有可以出之者卜日乃斷之王制曰刑者侀也侀

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鄭司農云

讀書則用法如今時讀鞫已乃論之

凡命夫命婦不躬坐獄訟

為治獄吏尊者也躬身也不身坐者必使其

屬若子弟也

凡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

鄭司農云刑諸甸師氏禮記曰刑于隱者不與

國人慮兄弟

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

觀其出言不直則煩

二曰色聽

觀其顏色不直則赧然

三曰氣聽

觀其氣息不直則喘

四曰耳聽

觀其聽聆不直則惑

五曰目聽

觀其眸子視不直則眊然

以八辟麗邦法附刑罰

辟法也杜子春讀麗為羅鄭元謂麗附也

一曰議親之辟

鄭司農云若今時宗室有罪先請是也

二曰議故之辟

故謂舊知也鄭司農云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三曰議賢之辟

鄭司農云若今時廉吏有罪先請是也鄭元謂

賢有德行者

四曰議能之辟

能謂有道藝者

五曰議功之辟

謂有大勛勞立功者

六曰議貴之辟

鄭司農云若今時吏墨綬有罪先請是也

七曰議勤之辟

謂憔悴以事國

八曰議賓之辟

謂所不臣者三恪三代之后與

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

中謂罪正所定

一曰訊群臣二曰訊群吏三曰訊萬民

刺殺也三訊罪定則殺之訊言也

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宥寬也民言殺殺之言寬寬之上服劓墨也下

服宮刖也

及大比登民數自生齒以上登于天府

大比三年大數民之眾寡也人生齒而體備男

八月而生齒女七月而生齒

內史司會冢宰貳之以制國用

人數定而九賦可知國用乃可制耳

小祭祀奉犬牲

奉猶進也

凡禋祀五帝實鑊水納亨亦如之

納亨致牲也其時鑊水當以洗解牲體肉

大賓客前王而辟

鄭司農云小司寇為王道辟除奸人也若今時

執金吾下至令尉奉引矣

小師囗戮

小師王不自出之師

凡國之大事使其屬蹕

屬士師以下

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

退之

司民星名謂軒轅角也小司寇于祀司民而獻

民數于王重民也進退猶損益也國用民眾則益

民寡則損

歲終則令群士計獄弊訟登中于天府

上其所斷獄訟之數

正歲帥其屬而觀刑象令以木鐸曰不用法者國有

常刑令群士

群士遂士以下

乃宣布于四方憲刑禁

宣遍也憲表也謂縣之也刑禁士師之五禁

乃命其屬入會乃致事

得其屬之計乃令致之于王

士師之職掌國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罰一曰宮禁

二曰官禁三曰國禁四曰野禁五曰軍禁皆以木鐸

徇之于朝書而縣于門閭

左右助也助刑罰者助其禁民為非也宮王宮

也官官府也國城中也古之禁盡亡矣今宮門有

簿籍官府有無故擅入城門有離載下帷野有田

律軍有囗讙夜行之禁其觕可言者

以五戒先后刑罰毋使罪麗于民一曰誓用之于軍

旅二曰誥用之于會同三曰禁用諸田役四曰糾用

諸國中五曰憲用諸都鄙

先后猶左右也誓誥于書則甘誓湯誓大誥康

誥之屬禁則軍禮曰無干車無自后射此其類也

糾憲未有聞焉

掌鄉合州黨族閭比之聯與其民人之什伍使之相

安相受以比追胥之事以施刑罰慶賞

鄉合鄉所合也追追寇也胥讀如宿囗之囗囗

謂司搏盜賊也

掌官中之政令

大司寇之官府中也

察獄訟之辭以詔司寇斷獄弊訟致邦令

詔司寇若今白聽政法解也致邦令者以法報

掌士之八成

鄭司農云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

一曰邦汋

鄭司農云汋讀如酌酒尊中之酌國酌者斟酌

盜取國家密事若今時刺探尚書事

二曰邦賊

為逆亂者

三曰邦諜

為異國反間

四曰犯邦令

干冒王教令者

五曰撟邦令

稱詐以有為者

六曰為邦盜

竊取國之寶藏者

七曰為邦朋

朋黨相阿使政不平者故書朋作傰鄭司農云

朋讀如朋友之朋

八曰為邦誣

誣罔君臣使事失實

若邦兇荒則以荒辯之法治之

鄭司農云辯讀為風別之別救荒之政十有二

而士師別受其教條是為荒別之法鄭元謂辯當

為貶聲之誤也遭饑荒不明判國事有所貶損作

權時法也朝士職曰若邦兇荒札喪寇戎之故則

令邦國都家縣鄙慮刑貶

令移民通財糾守緩刑

移民就賤救困也通財補不足也糾守衛盜賊

也緩刑紓民心也

凡以財獄訟者正之以傅別約劑

傅別中別手書也約劑各所持券也故書別為

辯鄭司農云傅或為付辯讀為風別之別若今時

市買為券書以別之各得其一訟則案券以正之

若祭勝國之社稷則為之尸

以刑官為尸略之也周謂亡殷之社為亳社

王燕出入則前驅而辟

道王且辟行人

祀五帝則沃尸及王盥洎鑊水

洎謂增其沃汁

凡刉珥則奉犬牲

珥讀為衈刉衈釁禮之事用牲毛者曰刉羽者

曰衈

諸侯為賓則帥其屬而蹕于王宮

謂諸侯來朝若燕饗時

大師帥其屬而禁逆軍旅者與犯師禁者而戮之

逆軍旅反將命也犯師禁干行陳也

歲終則令正要會

定計簿

正歲帥其屬而憲禁令于國及郊野

去國百里為郊郊外謂之野

鄉士掌國中

鄭司農云謂國中至百里郊也鄭元謂其地則

距王城百里內也言掌國中此主國中獄也六卿

之獄在國中

各掌其鄉之民數而糾戒之

鄉士八人言各者四人而分主三鄉

聽其獄訟察其辭

察審也

辯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職聽于朝

辯異謂殊其文書也要之為其罪法之要辭如

今劾矣十日乃以職事治之于外朝容其自反復

司寇聽之斷其獄弊其訟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麗

其法以議獄訟

麗附也各附致其法以成議也

獄訟成士師受中協日刑殺肆之三日

受中謂受獄訟之成也鄭司農云士師受中若

今二千石受其獄也中者刑罰之中也故論語曰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協日刑殺協合也和

也和合支干善日若今時望后利日也肆之三日

故春秋傳曰三日棄疾請尸論語曰肆諸市朝鄭

元謂士師既受獄訟之成鄉士則擇可刑殺之日

至其時而往囗之尸之三日乃反也

若欲免之則王會其期

免猶赦也期謂鄉士職聽于朝司寇聽之日王

欲赦之則用此時親往議之

大祭祀大喪紀大軍旅大賓客則各掌其鄉之禁令

帥其屬夾道而蹕

屬中士以下

三公若有邦事則為之前驅而辟其喪亦如之

鄭司農云鄉士為三公道也若今時三公出城

郡督郵盜賊道也

凡國有大事則戮其犯命者

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三

人徒百有二十人遂士掌四郊

鄭司農云謂百里外至三百里也鄭元謂其地

則距王城百里以外至二百里言掌四郊者此主

四郊獄也六遂之獄在四郊

各掌其遂之民數而糾其戒令

遂士十二人言各者二人而分主一遂

聽其獄訟察其辭辨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

二旬而職聽于朝司寇聽之斷其獄弊其訟于朝群

士司刑皆在各麗其法以議獄訟獄訟成士師受中

協日就郊而刑殺各于其遂肆之三日

就郊而刑殺者遂士也遂士擇刑殺日至其時

往囗之如鄉士為之矣言各于其遂者四郊六遂

遂處不同

若欲免之則王令三公會其期

令猶命也王欲赦之則用遂士職聽之時命三

公往議之

若邦有大事聚眾庶則各掌其遂之禁令帥其屬而

大事王所親也

六卿若有邦事則為之前驅而辟其喪亦如之凡郊

有大事則戮其犯命者

縣士中士三十有二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

六人徒百有六十人縣士掌野

鄭司農云掌三百里至四百里大夫所食晉韓

須為公族大夫食縣鄭元謂地距王城二百里以

外至三百里曰野三百里以外至四百里曰縣四

百里以外至五百里曰都都縣野之地其邑非王

子弟公卿大夫之采地則皆公邑也謂之縣縣士

掌其獄焉言掌野者郊外曰野大總言之也獄居

近野之縣獄在二百里上縣之縣獄在三百里上

都之縣獄在四百里上

各掌其縣之民數糾其戒令而聽其獄訟察其辭辨

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旬而職聽于朝司

寇聽之斷其獄弊其訟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麗其

法以議獄訟獄訟成士師受中協日刑殺各就其縣

肆之三日

刑殺各就其縣者亦謂縣士也

若欲免之則王命六卿會其期

期亦謂縣士職聽之時

若邦有大役聚眾庶則各掌其縣之禁令若大夫有

邦事則為之前驅而辟其喪亦如之凡野有大事則

戮其犯命者

野距王城二百里以外及縣都

方士中士十有六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

人徒百有六十人方士掌都家

鄭司農云掌四百里至五百里公所食魯季氏

食于都鄭元謂都王子弟及公卿之采地家大夫

之采地大都在囗地小都在縣地家邑在稍地不

言掌其民數民不純屬王

聽其獄訟之辭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月而上獄

訟于國

三月乃上要者又變朝言國以其自有君異之

司寇聽其成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麗其法以議獄

成平也鄭司農說以春秋傳曰晉邢侯與雍子

爭鄐田久而無成

獄訟成士師受中書其刑殺之成與其聽獄訟者

都家之吏自協日刑殺但書其成與治獄之吏

姓名備反復有失實者

凡都家之大事聚眾庶則各掌其方之禁令

方士十六人言各掌其方者四人而主一方也

其方以王之事動眾則為班禁令焉

以時修其縣法若歲終則省之而誅賞焉

縣法縣師之職也其職掌邦國都鄙稍甸郊野

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及其六畜車

輦之稽方士以四時修此法歲終又省之則與掌

民數亦相近

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則主之

都家之士都士家士也所上治者謂獄訟之小

事不附罪者也主之告于司寇聽平之

訝士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訝

士掌四方之獄訟

鄭司農云四方諸侯之獄訟

諭罪刑于邦國

告曉以麗罪及制刑之本意

凡四方之有治于士者造焉

謂讞疑辨事先來詣乃通之于士也士王謂士

師也如今郡國亦時遣主者吏詣廷尉議者

四方有亂獄則往而成之

亂獄謂若君臣宣淫上下相虐者也往而成之

猶呂步舒使治淮南獄

邦有賓客則與行人送逆之入于國則為之前驅而

辟野亦如之居館則帥其屬而為之蹕誅戮暴客者

客出入則道之有治則贊之

送逆謂始來及去也出入謂朝覲于王時也春

秋傳曰晉侯受策以出出入三覲入國入野自以

時事

凡邦之大事聚眾庶則讀其誓禁

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朝

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

其后右九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

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后左嘉石平罷民焉右肺

石達窮民焉

樹棘以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

刺也槐之言懷也懷來人于此欲與之謀群吏謂

府史也州長鄉遂之官鄭司農云王有五門外曰

皋門二曰雉門三曰庫門四曰應門五曰路門路

門一曰畢門外朝在路門外內朝在路門內左九

棘右九棘故易曰系用徽纆置于叢棘王五門雉

門為中門雉門設兩觀與今之宮門同閽人幾出

入者窮民蓋不得入也

帥其屬而以鞭呼趨且辟

趨朝辟行人執鞭以威之

禁慢朝錯立族談者

慢朝謂臨朝不肅敬也錯立族談違其位僔語

凡得獲貨賄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旬而舉之

大者公之小者庶民私之

俘而取之曰獲委于朝十日待來識之者人民

謂刑人奴隸逃亡者司隸職曰帥其民而搏盜賊

鄭司農云若今時得遺物及放失六畜持詣鄉亭

縣廷大者公之大物沒入公家也小者私之小物

自畀也鄭元謂人民之小者來囗七歲以下

凡士之治有期日國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

邦國囗期內之治聽期外不聽

鄭司農云謂在期內者聽期外者不聽若今時

徒論決滿三月不得乞鞫

凡有責者有判書以治則聽

判半分而合者故書判為辨鄭司農云謂若今

時辭訟有券書者為治之辨讀為別謂別券也鄭

元謂古者出責之息亦如其國服與

凡民同貨財者令以國法行之犯令者刑罰之

鄭司農云同貨財者謂合錢共賈者也以國法

行之司市為節以遣之鄭元謂同貨財者富人蓄

積者多時收斂之乏時以國服之法出之雖有騰

躍其贏不得過此以利出者與取者過此則罰之

若今時加貴取息坐臧

凡屬責者以其地傅而聽其辭

鄭司農云謂訟地畔界者田地町畔相比屬故

謂之屬資以地傅而聽其辭以其比畔為證也鄭

元謂屬責轉責使人歸之而本主死亡歸后之數

相抵冒者也以其地之人相比近能為證者來乃

乃受其辭為治之

凡盜賊軍鄉邑及家人殺之無罪

鄭司農云謂盜賊群輩若軍共攻盜鄉邑及家

人者殺之無罪若今時無故入人室宅廬舍上人

車船牽引人欲犯法者其時格殺之無罪

凡報仇讎者書于士殺之無罪

謂同國不相辟者將殺之必先言之于士

若邦兇荒札喪寇戎之故則令邦國都家縣鄙慮刑

故書慮為憲貶為窆杜子春窆當為禁憲謂幡

書以明之鄭元謂慮謀也貶猶減也謂當圖謀緩

刑且減國用謂民困也所貶視時為多少之法

司民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三人徒三十人司

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于版辨其國中

與其都鄙及其郊野異其男女歲登下其死生

登上也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版今戶籍也下

猶去也每歲更著生去死

及三年大比以萬民之數詔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

民之日獻其數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內史司會

冢宰貳之以贊王治

鄭司農云文昌宮三能屬軒轅角相與為體近

文昌為司命次司祿次司民鄭元謂司民軒轅角

也天府主祖廟之藏者贊佐也三官以貳佐王治

者當以民多少黜陟主民之吏能吐才反

司刑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司

刑掌五刑之法以麗萬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

宮罪五百刖罪五百殺罪五百

墨黥也劓截其鼻也宮者丈夫則割其勢女子

閉于宮中刖斷足也殺死刑也

若司寇斷獄弊訟則以五刑之法詔刑罰而以辨罪

之輕重

詔刑罰者處其所應不如今律家所署法矣

司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司刺掌三刺

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

刺殺也訊而有罪則殺之宥寬也赦舍也

壹刺曰訊群臣再刺曰訊群吏三刺曰訊萬民

訊言

壹宥曰不識再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

鄭司農云不識謂愚民無所識則宥之遺忘若

間帷薄忘其在處而以兵矢投射之

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惷愚

惷愚生而癡騃童昏者

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罪然

后刑殺

上服殺與墨劓下服宮刖也司約職曰其不信

者服墨刑凡行刑必先規識所刑之處乃后行之

司約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司約掌邦國

及萬民之約劑治神之約為上治民之約次之治地

之約次之治功之約次之治器之約次之治摰之約

次之

此六約者諸侯以下至于民皆有焉劑謂券書

也治者理其相抵冒上下之差也神約謂命祀郊

社群望及所祖宗也民約謂征稅遷移仇讎既和

若懷姓九宗在晉殷民八族七族在魯衛皆是也

地約謂經界所至田萊之比也功約謂王功國功

之屬實爵所及也器約謂禮樂吉兇車服所得用

也摰約謂玉帛禽鳥相與往來也

凡大約劑書于宗彝小約劑書于丹圖

大約劑邦國約也書于宗廟之六彝欲神監焉

小約劑萬民約也

若有訟者則珥而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

鄭司農云謂有爭訟罪罰刑書謬誤不正者為

之開藏取本刑書以正之當開時先祭之鄭元謂

訟訟約若宋仲幾薛宰者也辟藏開府視約書不

信不如約也珥讀曰衈謂殺囗取血釁其戶

若大亂則六官辟藏其不信者殺

大亂謂僭約若吳楚之君晉文公請隧以葬者

六官辟藏明罪大也六官初受盟約之貳

司盟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司盟掌盟載

之法

載盟辭也盟者書其辭于策殺牲取血坎其牲

加書于上而埋之謂之載書

凡邦國有疑會同則掌其盟約之載及其禮儀北面

詔明神既盟則貳之

有疑不協也明神神之明察者謂日月山川也

覲禮加方明于壇上所以依之也詔之者讀其載

書以告之也貳之者寫副當以授六官

盟萬民之犯命者詛其不信者亦如之

盟詛者欲相與共惡之也犯命犯君教令也不

信違約者也

凡民之有約劑者其貳在司盟

貳之者檢其自相違約

有獄訟者則使之盟詛

不信則不敢聽此盟詛所以省獄訟

職金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

八十人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

掌受士之金罰貨罰入于司兵

給治兵及工直也貨泉貝也罰罰贖也書曰金

作贖刑

司厲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司厲掌盜賊之

任器貨賄辨其物皆有數量賈而楬之入于司兵

鄭司農云任器貨賄謂盜賊所用傷人兵器及

所盜財物也入于司兵若今時傷殺人所用兵器

盜賊贓加責沒入縣官

其奴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囗

凡有爵者與七十者與未囗者皆不為奴

有爵謂命士以上也囗毀齒也男八歲女七歲

而毀齒

司圜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十

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司圜掌收教罷民凡害人者

弗使冠飾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

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其不

能改而出圜土者殺雖出三年不齒

弗使冠飾者著墨若古之象刑與舍釋之也

鄭司農云罷民謂惡人不從化為百姓所患苦而

未入五刑者也故曰凡害人者不使冠飾任之以

事若今時罰作矣

凡圜土之刑人也不虧體其罰人也不虧財

言其刑人但加以明刑罰人但任之以事耳

掌囚下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徒百有二

十人掌囚掌守盜賊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

梏下罪梏王之同族拲有爵者桎以待弊罪

音拱

凡囚者謂非盜賊自以他罪拘者也鄭司農云

拲者兩手共一木也桎梏者兩手各一木也鄭元

謂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及刑殺告刑于王奉而適朝士加明梏以適市而刑

殺之

告刑于王告王以今日當行刑及所刑姓名也

凡有爵者與王之同族奉而適甸師氏以待刑殺

適甸師氏亦由朝乃往也待刑殺者掌戮將自

市來也文王世子曰雖親不以犯有司正術也所

以體異姓也刑于隱者不與國人慮兄弟也

掌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掌戮掌斬殺賊

諜而搏之

斬以鈇鉞若今要斬也殺以刀刃若今棄市也

諜謂奸寇反間者賊與諜罪大者斬之小者殺之

搏當為膊諸城上之膊字之誤也膊謂去衣磔之

凡殺其親者焚之殺王之親者辜之

親緦服以內也焚燒也易曰焚如死如棄如辜

之言枯也謂磔之

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刑盜于市

踣僵尸也肆猶申也陳也凡言刑盜罪惡莫大

凡罪之麗于法者亦如之唯王之同族與有爵者殺

之于甸師氏

罪二千五百條上附下附刑五而子于刑同科

者其刑殺之一也

凡軍旅田役斬殺刑戮亦如之

戮謂膊焚辜肆

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宮者使守內刖者使守囿

髡者使守積

司隸中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五人史十人胥二

十人徒二百人司隸掌五隸之辨其物而掌其政

五隸謂罪隸四翟之隸也物衣服兵器之屬

帥其民而搏盜賊役國中之辱事為百官積任器凡

囚執人之事

民五隸之民也鄭司農云百官所當任持之器

物此官主為積聚之也

邦有祭祀賓客喪紀之事則役其煩辱之事

煩猶劇也士喪禮下篇曰隸人涅廁

掌帥四翟之隸使之皆服其邦之服執其邦之兵守

王宮與野舍之厲禁

野舍王者所止舍也厲遮例也

罪隸百有二十人罪隸掌役百官府與凡有守者掌

使令之小事

役給其小役

凡封國若家牛助為牽仿

鄭司農云凡封國若家謂建諸侯立大夫家也

牛助為牽仿此官主為送致之也鄭元謂牛助國

以牛助轉徙也罪隸牽仿之在前曰牽在旁曰仿

其守王宮與其厲禁者如蠻隸之事

蠻隸百有二十人蠻隸掌役校人養馬其在王宮者

執其國之兵以守王宮在野外則守厲禁

閩隸百有二十人閩隸掌役畜養鳥而阜蕃教擾之

掌子則取隸焉

杜子春云子當為祀鄭元謂掌子者王立世子

置臣使掌其家事而以閩隸役之

夷隸百有二十人夷隸掌役牧人養牛馬與鳥言

鄭司農云夷狄之人或曉鳥獸之言故春秋傳

曰介葛盧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矣是以貉隸

職掌與獸言

其守王宮者與其守厲禁者如蠻隸之事

貉隸百有二十人貉隸掌役服不氏而養戰而教擾

之掌與獸言

不言阜藩者猛獸不可服又不生乳于圈檻也

其守王宮者與其守厲禁者如蠻隸之事

布憲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布憲掌憲邦之刑禁正月之吉執旌節以宣

布于四方而憲邦之刑禁以詰四方邦國及其都鄙

達于四海

憲表也謂縣之也刑禁者國之五禁所以左右

刑罰者司寇正月布刑于天下正歲又縣其書于

象魏布憲于司寇布刑則以旌節出宣令之于司

寇縣書則亦縣之于門閭及都鄙邦國刑者王政

所重故屢丁寧焉詰謹也使四方謹行之爾雅曰

九夷八蠻六戎五狄謂之四海

凡邦之大事合眾庶則以刑禁號令

禁殺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禁殺戮掌司

斬殺戮者凡傷人見血而不以告者攘獄者遏訟者

以告而誅之

司猶察也察此四者告于司寇罪之也斬殺戮

謂吏民相斬相殺相戮者傷人見血見血乃為傷

人耳鄭司農云攘獄者距當獄者也遏訟者遏止

欲訟者也鄭元謂攘猶卻也郄獄者言不受也

禁暴氏下士六人史三人胥六人徒六十人禁暴氏

掌禁庶民之亂暴力正者撟誣犯禁者作言語而不

信者以告而誅之

民之好為侵陵稱詐謾誕此三者亦刑所禁也

力正以力強得正也

凡國聚眾庶則戮其犯禁者以徇凡奚隸聚而出入

者則司牧之戮其犯禁者

奚隸女奴男奴也其聚出入有所使

野廬氏下士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野廬

反掌達國道路至于四畿

達謂巡行通之使不陷絕也去王城五百里曰

若有賓客則令守涂地之人聚之有相翔者誅之

守涂地之人道所生廬宿旁民也相翔猶昌翔

觀伺者也鄭司農云聚之聚擊以宿衛之也

有奸人相翔于賓客之側則誅之不得令寇盜賓

禁野之橫行徑逾者

皆為防奸也橫行妄由田中徑逾射邪趍疾越

堤渠也

掌凡道禁

禁謂若今絕蒙布巾持兵杖之屬

邦之大師則令埽道路且以幾禁行作不時者不物

不時謂不夙則莫者也不物謂衣服操持非此

常人也幾禁之者備奸人內賊及反間

蠟氏下士四人徒四十人蠟氏掌除骴

曲禮四足死者曰漬故書骴作脊鄭司農云脊

讀為謂死人骨也月令曰掩胳埋胔骨之尚有

肉者也及禽獸之骨皆是

凡國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兇服

者以及郊野大師大賓客亦如之

蠲讀如吉圭惟饎之圭圭潔也刑者黥劓之屬

任人司圜所收教罷民也兇服服衰绖也此所禁

除者皆為不欲見人所薉惡也

掌凡國之骴禁

禁謂孟春掩胳埋胔之屬

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雍氏掌溝瀆池之禁凡害

于國稼者春令為阱擭溝瀆之利于民者秋令塞阱

杜擭

溝瀆田間通水者也池謂陂障之水道也害

于國稼謂水潦及禽獸也阱穿地為塹所以御禽

獸其或超逾則陷焉世謂之陷阱擭柞鄂也堅地

阱淺則設柞鄂于其中秋而杜塞阱擭收刈之時

為其陷害人也

禁山之為苑澤之沈者

為其就禽獸魚囗自然之居而害之鄭司農云

不得擅為苑囿于山也澤之沈者謂毒魚及水蟲

之屬

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萍氏掌國之水禁

水禁謂水中害人之處及入水捕魚囗不時

幾酒

苛察沽買過多及非時者

謹酒

使民節用酒也

禁川游者

備波洋卒至沈溺也

司寤氏下士二人徒八人司寤氏掌夜時

夜時謂夜晚早若今甲乙至戌亥

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

夜士主行夜僥候者如今都候之屬

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備其遭寇害及謀非公事御亦禁也謂遏止之

無刑法也晨先明也宵定昏也書曰宵中星虛春

秋傳曰夜中星隕如雨

司烜氏下士六人徒十有二人司烜氏中春以木鐸

修火禁于國中

為季春將出火也火禁謂用火之處及備風燥

軍旅修火禁邦若屋誅則為明竁焉

鄭司農云屋誅謂夷三族無親屬收葬者故為

葬之也三夫為屋一家田為一夫以此知三家也

鄭元謂屋讀如其刑剭之剭剭誅謂所殺不于市

而以適甸師氏者也明竁若今楬頭明書其罪法

也司烜掌明竁則罪人夜葬與

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條狼氏掌執鞭

以趨辟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則六人侯伯則四人

子男則二人凡誓執鞭以趨于前且命之誓仆右曰

殺誓馭曰車轘誓大夫曰敢不關鞭五百誓師曰三

百誓邦之大史曰殺誓小史曰墨

前謂所誓眾之行前也有司讀誓辭則大言其

刑以警所誓也誓者謂出軍及將祭祀時也出軍

之誓誓左右及馭郊特牲說祭祀之誓曰卜之日

王立于澤親聽誓命受教諫之義也車轘謂車裂

也師樂師也大史小史主禮事者鄭司農云誓大

夫曰敢不關謂不關于君也

修閭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修閭氏掌比

國中宿互者與其國粥而比其追胥者而賞罰之

國中城中也粥養也國所游養謂羨卒也追逐

寇也胥讀為囗故書互為巨鄭司農云宿謂宿衛

也巨當為互謂行馬所以障互禁止人也謂行

夜擊

禁徑逾者與以兵革趨行者與馳騁于國中者

皆為其惑眾

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庶氏掌除毒蠱以攻說禬之

嘉草攻之

毒蠱毒物而病害人者賊律曰敢蠱人及教合

者棄市攻說祈名祈其神求去之也嘉草藥物其

狀未聞攻之謂熏之鄭司農云禬除也鄭元謂此

禬讀如潰癰之潰

凡驅蠱則令之比之

使為之又校次之

朝大夫每國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庶

子八人徒二十人朝大夫掌都家之國治

都家王子弟公卿及大夫之采地也主其國治

者平理其來文書于朝者

日朝以聽國事故以告其君長

國事故天子之事當施于都家者也告其君長

使知而行之也君謂其國君長其卿大夫也

國有政令則令其朝大夫

使以告其都家之吏

凡都家之治于國者必因其朝大夫然后聽之唯大

事弗因

謂以小事文書來者朝大夫先平理之乃以告

有司也大事者非朝大夫所能平理

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則誅其朝大夫

不及謂有稽殿之誅

在軍旅則誅其有司

有司都司馬家司馬

武王以蘇忿生為司寇

按尚書立政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蘇公式敬爾由獄

以長我王國茲式有慎以列用中罰

蘇國名周公因言慎罰而以蘇公敬獄之事告

之太史使其并書以為后世司獄之戒也

武王以衛侯康叔入繼蘇忿生為司寇

按尚書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顯

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祗祗威威顯

民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時怙

冒聞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誕受厥命

越厥邦厥民惟時敘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茲東

土王曰嗚呼封敬明乃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

自作不典式爾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

終乃惟眚災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王曰嗚

呼封有敘時乃大明服惟民其囗懋和若有疾惟民

其畢棄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非汝封刑人殺人

無或刑人殺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無或劓刵人王

曰外事汝陳時臬司師茲殷罰有倫又曰要囚服念

五六日至于旬時丕蔽要囚王曰汝陳時臬事罰蔽

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乃汝盡遜曰時

敘惟曰未有遜事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

朕心朕德惟乃知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殺越人于

貨暋不畏死罔弗憝王曰封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

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傷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

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

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茲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

與我民彝大泯亂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罰刑茲無赦

不率大矧惟外庶子訓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

乃別播敷造民大譽弗念弗庸瘝厥君時乃引惡惟

朕憝已汝乃其速由茲義率殺亦惟君惟長不能厥

家人越厥小臣外正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

乂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

民曰我惟有及則予一人以懌

周克商以蘇忿生為司寇康叔以衛侯入繼蘇

忿生為之

按史記衛康叔世家成王長舉康叔為周司寇

穆王五十一年命呂侯為司寇

按書經呂刑惟呂命王享國百年?;亩茸餍桃栽?

四方

呂侯為天子司寇穆王命訓刑以詰四方史錄

為篇按書傳引此多稱甫刑史記作甫侯言于王

作修刑辟呂后為甫歟

王氏曰此書穆王之言

而名呂刑者呂侯為王司寇言于王王命之參定

刑書乃推作刑之意以訓四方司政典刑者故以

呂刑名之臨川吳氏曰呂侯為王司寇更定贖刑

新制具載刑書因諸侯來朝王使呂侯以書之意

告命諸侯也穆王嗣位時年已五十享國百年蓋

在位五十年之后也

按書經序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

呂侯見命為天子司寇以穆王命作書訓暢夏

禹贖刑之法更從輕以布告天下后為甫侯故稱

甫刑

按竹書紀年穆王五十一年作呂刑命甫侯于豐

為你推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睹鞒切┦聝骸窞槲覀兘庾x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會員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馬伯庸 7.2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會員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籽月 11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清县| 兴文县| 台南市| 札达县| 宜昌市| 靖宇县| 清镇市| 米脂县| 元氏县| 吉林省| 花垣县| 襄樊市| 弋阳县| 渑池县| 射阳县| 图片| 民乐县| 贞丰县| 荥经县| 邹城市| 遂宁市| 郸城县| 永年县| 宣汉县| 淮北市| 枣阳市| 阜新| 鹤峰县| 霸州市| 泌阳县| 娱乐| 颍上县| 隆回县| 边坝县| 潜山县| 信宜市| 大理市| 娱乐| 九台市| 阿城市| 林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