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造律第一

班固漢前志曰,黃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陰,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至治之世,天地之氣合以生風,天地之風氣正,十二律定。

○劉昭漢后志曰,伏羲作易,紀陽氣之初,以為律法。建日冬至之聲,以黃鐘為宮,太簇為商,姑洗為角,林鐘為征,南呂為羽,應鐘為變宮,蕤賓為變征。此聲氣之元,五音之正也。

又曰,截管為律,吹以考聲,列以物氣,道之本也。

○國朝會要曰,(略)

○河南程氏曰,(略)

○又曰,(略)

○橫渠張氏曰,(略)

按,律呂散亡,其器不可復見。然古人所以制作之意,則猶可考也。

太史公曰,細若氣,微若聲,圣人因神而存之。雖妙必效言黃鐘始于聲氣之元也。班固所謂黃帝使伶倫取竹斷兩節間吹之,以為黃鐘之宮。

又曰,天地之風氣正而十二律定。劉昭所謂伏羲紀陽氣之初以為律法。

又曰,吹以考聲,列以候氣。

皆以聲之清濁,氣之先后,求黃鐘者也。是古人制作之意也。夫律長則聲濁而氣先至。極長則不成聲而氣不應。律短則聲清而氣后至。極短則不成聲而氣不應。此其大凡也。今欲求聲氣之中而莫適為準則,莫若且多截竹以擬黃鐘之管。或極其短,或極其長。長短之內,每差一分以為一管。皆即以其長權為九寸,而度其圍徑,如黃鐘之法焉。如是而更迭以吹,則中聲可得。淺深以列,則中氣可驗。茍聲和氣應,則黃鐘之為黃鐘者信矣。黃鐘者信,則十一律與度量衡權者得矣。

后世不知出此,而唯尺之求。晉氏而下,則多求之金石。梁隋以來又參之秬黍。下至王樸剛果自用,遂專恃累黍,而金石亦不復考矣。夫金石真偽固難盡信。若秬黍,則歲有兇豐,地有肥瘦,種有長短小大,圓妥不同。尤不可恃。況古人謂子谷秬黍中者實其龠,則是先得黃鐘而后度之以黍。不足則易之以大,有余則易之以小。約九十黍之長,中容千二百黍之實,以見周徑之廣,以生度量衡權之數而已。非律生于黍也。百世之下,欲求百世之前之律者,其亦求之于聲氣之元,而毌必之于秬黍,則得之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华安县| 安溪县| 嘉定区| 鹤山市| 南靖县| 古丈县| 新津县| 邹平县| 安塞县| 馆陶县| 巩义市| 龙江县| 慈溪市| 乐昌市| 伽师县| 读书| 平定县| 柳河县| 永康市| 松溪县| 大洼县| 高安市| 鄄城县| 阿拉善右旗| 萍乡市| 鱼台县| 东兰县| 衡阳市| 若尔盖县| 商城县| 青阳县| 湘阴县| 阳信县| 霍城县| 大埔县| 图们市| 华亭县| 建瓯市| 石渠县|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