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臨江仙
-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
- 龍榆生
- 789字
- 2015-12-24 17:03:20
(和子珍)
芭蕉不展丁香結,匆匆過了春三。羅衣花下倚嬌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欄人散后,疏風拂面微酣。樹猶如此我何堪?離亭楊柳,涼月照毿毿。
【評】陳廷焯曰:語極清雋,瑯瑯可諷,《玉人吹笛》二語,尤為警絕。(《白雨齋詞話》五)右譚獻詞十首,錄自《復堂類集》本《復堂詞》及《白雨齋詞話》。
【集評】陳廷焯曰:復堂詞品骨甚高,源委悉達,其胸中、眼中,下筆時匪獨不屑為陳、朱,盡有不甘為夢窗、玉田處,所傳雖不多,自是高境。余嘗謂近時詞人,莊中白尚矣,蔑以加矣,次則譚仲修,鹿潭雖工詞,尚未升風、騷之堂也。又曰:仲修小詞絕精,長調稍遜,蓋於碧山深處,尚少一番涵詠功也。(《白雨齋詞話》五)葉恭綽曰:仲修先生承常州派之緒,力尊詞體,上溯風、騷,詞之門庭,緣是益廓,遂開近三十年之風尚,論清詞者,當在不祧之列。(《廣篋中詞》二)
王鵬運
王鵬運字幼遐,自號半塘老人,晚號騖翁,廣西臨桂人,原籍浙江山陰。道光二十八年(一八四八)生。同治庚午(一八七○)舉人,歷官內閣侍讀、監察御史、禮科給事中。庚子(一九○○)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鵬運與朱祖謀、劉福姚集宣武門外教場頭條胡同寓宅,相約填詞,成《庚子秋詞》二卷。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南歸,主揚州儀董學堂。三十年(一九○四)六月,卒於蘇州,年五十六。鵬運內性淳篤,接物和易,能為晉人清談、東方滑稽,往往一言雋永,令人三日思不能置。嘗匯刻《花間集》以迄宋、元諸家詞為《四印齋所刻詞》。其詞學承常州派之馀緒而發揚光大之,以開清季諸家之盛。自刻所作詞曰《袖墨》、《蟲秋》、《味梨》、《蜩知》等集,以丙、丁、戊題稿,缺甲稿,以生平未登甲科為憾也。其后刪訂為《半塘定稿》,附勝稿,祖謀為刻於廣州,并題詞云:“香一瓣,長為半塘翁。得象每兼花外永,起孱差較茗柯雄,嶺表此宗風。”(《望江南》)亦見其傾倒之至矣。(參閱況周頤《半塘老人傳》及余舊作《清季四大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