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1章 豐鎬考信別錄(7)

  • 考信錄
  • 崔述
  • 3148字
  • 2015-12-24 16:30:54

《大雅既醉篇》云:“公尸嘉告?!薄而D篇》云:“公尸來燕來寧?!迸f說皆以尸為天子之尸?!睹珎鳌吩疲骸啊?,天子以卿,言諸侯也。”《鄭箋》云;“諾侯有功德者,入為天子卿大夫,故云‘公尸’?!比粍t大夫之為諸侯尸者即稱曰“大夫尸”,士為大夫尸者即稱曰“士尸”乎?《朱傳》蓋已覺其不合,故改其說云:“周稱‘王’而尸但曰‘公尸’,蓋因其舊;如秦已稱‘皇帝’而其男女猶稱‘公子’‘公主’也?!比磺厥虏粠煿?,故名多不正而言多不順,豈得以之例周!且周固稱“王子”“王孫”,何獨於尸必稱為“公尸”乎?此無他,以《大雅》中皆為天子祭祀之詩,故不得不委曲以為解耳。然馀細玩兩詩,惟多頌禱之詞,初無一語及天子,若《嘉樂》之詩者,何所見其必為天子之尸而非公卿之尸?《經》言“公尸”,吾知為公之尸而已。以《楚茨》、《信南山》例之,可矣;不必別為說以通之也。又按:《虞》、《夏》、《商》、《周》之書皆未有言祭之用尸者;《商頌》亦無之?!吨茼灐匪Q祭品、樂器、牛羊、鐘鼓之屬詳且備矣,然獨無一言及於尸。其見於《二雅》者,《鳧》、《既醉》二篇皆云“公尸”,不云“王尸”;《楚茨》、《信南山》二篇則卿大夫祭祀之詩也。且玩其詞意,皆不似成、康以前作。或以天子至尊,臣下不敢為之尸邪?抑尸本非圣人所制之禮,周末文勝,相習而成風邪?《儀禮》本非周公之書,亦無天子祭禮。《戴記》,後人所撰,尤不足據。學者缺所疑焉,可矣。

“國、家、室”之稱謂

天子,有天下者也。諸侯則以“國”稱;卿大夫則以“家”稱;士庶人則以“室”稱。故曰“十室之邑”,“百室之邑”,“千室之邑”,皆稱士庶人者也。曰“三家者以《雍》徹”,“三家未睦”,“因其十家九縣”,皆稱卿大夫者也。曰“七國同役而不同心”,曰“三國入函谷”,曰“六國連衡”,皆稱諸侯者也。然下不得兼上,上得以兼下。故天子亦稱“國”《詩》所謂“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子出征,以匡王國”是也;亦稱“家”,《書》所謂“惟公勤勞王家”,“永不忘在王家”是也;亦稱“室”,《詩》所謂“王室如毀”,《書》所謂“乃心罔不在王室”,《春秋傳》所謂“王室實蠢蠢焉”是也。諸侯亦稱“家”,《傳》所謂“公家之利,知無不為”是也;亦稱“室”,《傳》所謂“三分公室”,“四分公室”是也。卿大夫亦稱“室”,《傳》所謂“三室如一”,“殺高厚於氵麗藍而兼其室”是也。卿之庶子亦稱“側室”故《傳》云“卿置側室”,又曰“趙有側室曰穿,晉君之胥也”。其後相沿,凡庶子皆稱為“側室”,漢文帝《賜南越書曰》“朕高皇帝側室之子”是也。文帝,高帝之庶子也。後人不求其故,但見此文遂以側室為指薄後而稱妾為側室,失之遠矣!

《洪范》補說

“天錫禹九疇”之文見於《禹上篇》,又見於《武王下篇》,皆末及詳疏其義。故今補之。

“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

訪箕之故

按武王“亂臣十人”莫非賢圣,乃復訪於勝國遺賢者,何?蓋圣人之心常自以為不足;好問好察舜、武王無以異也。此所以唐、虞而成成周之盛治也。

“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

不知攸敘之故

圣人者,本天以出治者也,故武王一啟口即曰“惟天陰騭下民。”周自太王以及文王,治極盛矣,武王纘三王之緒,豈容有所不知,而此乃云“不知彝倫攸敘”,何哉?圣人之心常自處於不知,圣人之志必欲追蹤唐、虞而後已,蓋聞箕子得九疇之傳,故殷勤而訪之也。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ル。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

此原洪范之由。

九疇不見《唐虞書》

九疇錫於唐、虞之世,《唐》、《虞》之書豈容無一言及之;而竟缺焉者,《禹謨》、《九共》等篇,書之缺者多也。此可知唐、虞之善政,後人不得見者蓋亦不少。幸而武王有此一訪,否則九疇之學將至箕子而絕,後人不復得見之矣。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此舉九疇之目。

釋九疇之目

“五行”者,九疇之一耳。水者,“五行”之一耳。然治水失宜,即五行皆失其正;五行失正,即九疇皆失其傳。故九疇必先以五行;五行必先以水也?!拔迨隆币韵陆匝浴坝谩闭撸何逍姓?,天地自然之氣所生,故不言用;五事以下則皆人事之所當盡,故言用也。“五?!薄傲鶚O”統於一疇者,禍福賞罰相濟而行之,不可分為二也。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此列五行之名。

九疇先五行

何以首五行也?天地之大用也。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彼巫雍痹唬骸疤焐宀?,民并用之?!惫示女犗纫晕逍幸病?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此推五行之義。

“土爰稼穡”

“潤下”,“炎上”,“曲直”“從革”,皆所以表五行之性;而土獨系以“稼穡”者,何?稼穡者,養生之要務也,人非是不能生。故以此表土之用而云“稼穡作甘”也。

世所傳五行之術,非《尚書》意。說詳見《五行辨》中。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

此列五事之名。

五事與八政

何以次五事也?所以自淑其身者也。施於民者謂之“政”,故著於身者謂之“事”。身之未正,何以治民!故以五事先八政也。

“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又;明作哲;聰作謀;睿作圣?!?

此推五事之義。

言從與思睿

“言”何以曰“從”也?順理而成章之謂也。後世恣尚新奇,多求工於詞藻,而或不必盡合於理;三代以上不如是也?!八肌焙我栽弧邦!币??人心之靈無所不通,茍能用之於正,則天地萬物之理皆可以思而得之,故曰睿也。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日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

《八政章》有缺

此列八政之名,當為《八政章》之上。此下當有缺文,推八政之義。

八政先食

次之以八政,何也?圣人之生非徒自淑其身而已,必將使民各得其所者也。故以“政”繼“事”也。民莫眾於農;治國莫重於農事。農者,所以為食也。無貪則不能生。故稱“農用八政”而先之以“食”也。此先王治民之要務。下文必有良法精意,可為萬世法者,惜乎其皆缺也!

“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此列五紀之名,當為《五紀章》之上?!?

五紀協天道

次之以五紀,何也?圣人所以輔相天地之宜,而以人事協於天道,《堯典》所謂“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者也。故以五紀繼八政也。

錯簡之疑一

《庶徽章》後,自“王省惟歲”至“則以風雨”,乃推“歲、月、日、星”之得失,與此文正相表里。疑即《五紀章》之下而錯簡於彼者。

“五,皇極?;式ㄆ溆袠O,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於汝極,錫汝保極?!?

此立皇極之綱。

“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無虐煢獨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於而家,時人斯其辜。於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

此推皇極之義。

“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

此詠皇極之盛。

錯簡之疑二

《三德章》後,自“惟辟作?!敝痢懊裼觅赃保阅恕皶O”“歸極”之義,與三德不相涉。且以韻讀之,亦與“會極”“歸極”相葉。疑在“歸其有極”之下,亦詠皇極之盛,而錯簡於彼者。

“曰:皇極之敷言,是彝是訓,於帝其訓。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此結皇極之旨。

九疇尤重皇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新密市| 和顺县| 光山县| 塘沽区| 丰县| 志丹县| 靖宇县| 城固县| 林西县| 乐安县| 林芝县| 红桥区| 富阳市| 崇左市| 卢龙县| 仙居县| 安乡县| 陆良县| 昌宁县| 夏津县| 武陟县| 凤凰县| 祁东县| 滕州市| 新昌县| 抚顺市| 宝坻区| 德庆县| 龙门县| 新邵县| 农安县| 汉沽区| 清丰县| 西乡县| 永宁县| 新田县| 长垣县| 密山市| 新津县|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