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 欽定詞譜
  • 王奕清
  • 4384字
  • 2015-12-24 16:01:10

甘州曲  唐教坊曲名。《唐書禮樂志》:天寶間樂曲。皆以邊地為名,甘州其一也。顧夐詞名《甘州子》。

甘州曲 單調二十九字,六句五平韻                   王 衍

畫羅裙韻能結束句稱腰身韻柳眉桃臉不勝春韻薄媚足精神韻可惜許讀淪落在風塵韻

●○○ ○●● ●○○ ●○○●●○○ ●●●○○ ●●● ○●●○○

此調起句三字。顧夐詞添作七字,其實即此體也。結句,《詞律》本落去許字,今從《花草粹編》增定。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三字,六句五平韻                   顧 夐

一爐龍麝錦帷旁韻屏掩映句燭熒煌韻禁城刁斗喜初長韻羅薦繡鴛鴦韻山枕上讀私語口脂香韻

◎○○●●○○ ○●● ●○○ ●○⊙●●○○ ⊙●●○○ ○●● ⊙●●○○

此詞即王詞體,惟起句多四字。舊譜泥于《甘州曲》、《甘州子》兩名小異,而另列之。不知曲子二字,互為省文,并無分別也。 按,顧詞五首,俱有“山枕上”三字。其一首,第一句“紅爐深夜醉調聲”,紅字平聲;第四句“小屏古畫岸低平”,古字仄聲。又一首,第五句“月色照衣襟”,月字仄聲;結句“翠鈿鎮眉心”,翠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醉吟商  姜夔自序云:石湖老人為子言,琵琶有四曲,今不傳矣:《日濩索涼州》、《轉關綠腰》、《醉吟商胡渭州》、《歷弦薄媚》也。子每念之。辛亥夏,謁楊廷秀于金陵邸中,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胡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譯成《醉吟商》小令,實雙調也。 按,《胡渭州》,唐教坊曲名,《醉吟商》,其宮調也。姜夔自度,乃夾鐘商曲,蓋借舊曲名,另倚新腔耳。

醉吟商 雙調二十九字,前段三句兩仄韻,后段三句三仄韻         姜 夔

正是春歸句細柳暗黃千縷韻暮鴉啼處韻  夢逐金鞍去韻一點芳心休訴韻琵琶解語韻

●●○○ ●●●○○● ●○○●   ●●○○● ●●○○○● ○○●●

此調平仄無他首可校。

干荷葉  元劉秉忠自度曲。屬南呂宮,取起名三字為調名。

干荷葉 單調二十九字,七句四平韻、兩葉韻               劉秉忠

干荷葉句色蒼蒼韻老柄風搖蕩葉減清香韻越添黃韻都因昨夜一番霜韻寂寞秋江上葉

○○● ●○○ ●●○○● ●○○ ●○○ ○○●●●○○ ●●○○●

此亦元人小令,平仄韻互葉。劉作三首皆然。

又一體 單調三十字,七句四平韻、兩葉韻                劉秉忠

干荷葉句映枯蒲韻柄折難擎露葉藕絲蕪韻倩風扶韻待擎無力不成珠韻難蓋宿讀灘頭鷺葉

○○● ●○○ ●●○○● ●○○ ●○○ ●○○●●○○ ○●● ○○●

此詞結句作六字一句,較前詞多一襯字。

喜春來  《太平樂府》注:中呂宮。《太和正音譜》注:正宮。一名《陽春曲》。

喜春來 單調二十九字,五句一葉韻、四平韻              張 雨

江梅的的依茅舍葉石瀨濺濺漱玉沙韻瓦甌蓬底送年華韻問暮鴉韻何處阿戎家韻

◎○◎●○○● ◎●○○●●○ ◎○⊙●●○○ ◎●○ ⊙●●○○

此亦元人小令,平仄韻互葉者。 按,元好問詞,起句“春盤且剪三生菜”,宜字平聲。姚燧詞,第三名“山河判斷筆尖頭”,山字平聲。元好問詞,結句“且唱喜春來”,且字仄聲。其余平仄,參校周德清、司馬九皋兩詞。

又一體 單調二十九字,五句兩葉韻、三平韻              周德清

閑花醞釀蜂兒蜜葉細雨調和燕子泥韻綠窗蝶夢覺來遲韻誰喚起葉簾外曉鶯啼韻

○○●●○○● ●●○○●●○ ●○●●●○○ ●●● ○●●○○

此詞第四句,亦葉仄韻,與張詞異。

又一體 單調三十字,六句兩葉韻、三平韻              司馬九皋

歲云暮矣雖無補葉時復中之盡有余韻老來吾亦愛吾廬韻清債苦葉尊有酒句且消除韻

●○●●○○● ○●○○●●○ ●○○●●○○ ○●● ○●● ●○○

此詞與周詞同,惟結句多一襯字,作三字兩句異。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一字,七句一葉韻、四平韻         《太平樂府》無名氏

海棠過雨紅初淡葉楊柳無風睡正寒韻杏燒紅句桃剪錦句草拖藍韻三月三韻和氣盛東南韻

●○●●○○● ○●○○●●○ ●○○ ○●● ●○○ ○●○ ○●●○○

此詞第三句,作三字三句異。

踏歌詞  唐《輦下歲時記》:先天初,上御安福門觀燈,令朝士能文者,為《踏歌》。陳旸《樂書》云:《踏歌》,隊舞曲也。

踏歌行 單調三十字,六句四平韻                  崔 液

彩女迎金屋句仙姬出畫堂韻鴛鴦裁錦袖句翡翠貼花黃韻歌響舞分行韻艷色動流光韻

◎●○○● ○○●●○ ○○○●● ◎●●○○ ○●●○○ ●●●○○

此調五字六句,崔詞二首皆然。舊譜于此詞,第五句作七字,第六句作三字者,非。 按,崔詞別首,第一句“庭際花微落”,庭字平聲;第四句“羅袖覺寒輕”,羅字平聲。

秋風清  一名《秋風引》。寇準詞名《江南春》,劉長卿仄韻詞名《新安路》。

秋風清 單調三十字,六句四平韻                  李 白

秋風清韻秋月明韻落葉聚還散句寒鴉棲復驚韻相思相見知何日句此時此夜難為情韻

○○○ ○●○ ●●●○● ○○○●○ ○○○●○○● ●○●●○○○

此本三、五、七言詩,后人采入詞中,其平仄不拘。

又一體 單調三十字,六句三平韻                  寇 準

波渺渺句柳依依韻孤村芳草遠句斜日杏花飛韻江南春盡離腸斷句蘋滿汀洲人未歸韻

○●● ●○○ ○○○●● ○●●○○ ○○○●○○● ○●○○○●○

此即李白“秋風清”詞體,但首句不用韻,且聲調亦較諧婉。故列又一體。

又一體 單調三十字,六句四仄韻                  劉長卿

新安路韻人來去韻早潮復晚潮句明日知何處韻潮水無情亦解歸句自憐長在新安住韻

○○● ○○● ●○●●○ ○●○○● ○●○○●●○ ●○○●○○●

此詞用仄韻,其字句與李詞同。

拋球樂  唐教坊曲名。《唐音癸箋》云:《拋球樂》,酒筵中拋球為令,其所唱之詞也。《宋史樂志》:女弟子舞隊,三日拋球樂。 按,此調三十字者,始于劉禹錫詞,皇甫松本此填,多一和聲。三十三字者,始于馮延巳詞,因詞有“且莫思歸去”句,或名《莫思歸》。皆五七言小律詩體。至宋柳永,則借舊曲名,別倚新聲,始有兩段一百八十七字體。《樂章集》注:林鐘商調。與唐詞小令體制,迥然各別。以同一調名,故類列之。

拋球樂 單調三十字,六句四平韻                  劉禹錫

五色繡團圓韻登君玳瑁筵韻最宜紅燭下句偏稱落花前韻上客如先起句應須贈一船韻

◎●◎○○ ○○●●○ ●○○●● ⊙●●○○ ●●○○● ⊙○◎●○

此本唐人小律,后人教坊,被之管弦,遂相沿為詞。中二句必用對偶,諸作皆然。 按,劉詞別首,第四句“卻憶未開時”,卻字仄聲;結句“一杯君莫辭”,一字仄聲,君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首句五字可平,則參皇甫松詞也。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三平韻、一疊韻              皇甫松

金蹙花球小句真珠繡帶垂韻繡帶垂疊幾回沖蠟燭句千度入香懷韻上客終須醉句觥盂且亂排韻

○●○○● ○○●●○ ●●○ ●○○●● ○●●○○ ●●○○● ○○●●○

此詞起首不用韻,第二句下多三字疊句。 按,古樂府“賤妾與君共餔糜,共餔糜”,有疊句和聲。此詞疊“繡帶垂”三字,亦和聲也。

又一體 單調四十字,六句四平韻                   馮延巳

霜積秋山萬樹紅韻倚巖樓上掛朱櫳韻白云天遠重重恨句黃葉煙深漸漸風韻仿佛涼州曲句吹在誰

⊙●○○◎●○ ◎○○●●○○ ◎○⊙●⊙○● ⊙●⊙○◎●○ ◎●○○● ⊙●○

家玉笛中韻

○◎●○

此詞惟第五句五字,余皆七字。 按,《陽春集》馮詞八首,皆然。其一首,起句“坐對高樓千萬山”,坐字仄聲,千字平聲;第三句“燒殘紅燭暮云合”,燒字平聲,暮字仄聲;第四句“飄盡碧梧金井寒”,碧字仄聲,金字平聲。又一首,第二句“登高歡醉夜忘回”,登字平聲;第三句“歌闌賞盡珊瑚樹”,賞字仄聲。又一首,第四句“滿面西風憑玉闌”,滿字仄聲;第五句“歸去須沉醉”,歸字平聲;結句“小院新池月乍寒”,小字仄聲。又一首,結句“金菊年年秋解開”,秋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舊譜未注平仄,今增入。

又一體 雙調一百八十七字,前段十九句七仄韻,后段十七句七仄韻     柳 永

曉來天氣濃淡句微雨輕灑韻近清明讀風絮巷陌句煙草池塘句盡堪圖畫韻艷杏暖讀妝臉勻開句

●○○●○● ○●○● ●○○ ○●●● ○●○○ ●○○● ●●● ○●○○

弱柳困讀宮腰低亞韻是處麗質盈盈句巧笑嬉嬉句爭簇秋千架韻戲彩球羅綬句金雞芥羽句少年

●●● ○○○● ●●●●○○ ●●○○ ○●○○● ●●○○● ○○●● ●○

馳騁句芳郊綠野韻占斷五陵游句奏脆管讀繁弦聲和雅韻向名園深處句爭泥畫輪句競羈寶馬韻

○● ○○●● ●●●○○ ●●● ○○○○● ●○○○● ○●●○ ●○●●

取次羅列杯盤句就芳樹讀綠影紅陰下韻舞婆娑句歌宛轉句仿佛鶯嬌燕姹韻寸珠片玉句爭

●●○●○○ ●○● ●●○○● ●○○ ○●● ●●○○●● ●○●● ○

似濃歡無價韻任他美酒句十千一斗句飲竭仍解金貂貰韻恣幕天席地句陶陶盡醉太平句且樂唐

●○○○● ●○●● ●○●● ●●○●○○● ●●○●● ○○●●●○ ●●○

虞景化韻須信艷陽天句看未足讀已覺鶯花謝韻對綠蟻翠蛾句怎生輕舍韻

○●● ○●●○○ ●●● ●●○○● ●●●●○ ●○○●

按,《宋史樂志》,有夾鐘商《拋球樂》,其詞不傳。元人有黃鐘宮《拋球樂》,字數參差,詞亦俚鄙。《樂章集》亦僅見此作,別無可校。平仄宜遵之。

法駕道引  宋陳與義詞序云:世傳頃年都下市肆中,有道人攜烏衣椎髻女子,買斗酒獨飲,女子歌詞以侑。凡九闋,皆非人世語。或記之,以問一道士。道士驚曰:此赤城韓夫人所制水府蔡真人《法駕道引》也,烏衣女子疑龍云。得其三而忘其六,擬作三闋。

法駕道引 單調三十字,六句三平韻                 陳與義

朝元路句朝元路疊同駕玉華君韻千乘載花紅一色句人間遙指是祥云韻回望海光新韻

○⊙● ○⊙● ⊙●●○○ ⊙●◎○○●● ⊙○○●●○○ ○●●○○

此詞與《望江南》相近,但起句下多一疊句耳。 按,陳詞別首,起二句“煙漠漠,煙漠漠”,上兩漠字俱仄聲;第三句“海上百花搖”,海字仄聲;第四句“十八風鬟云半動”,十字仄聲,風字平聲;第五句“月華微映是空舟”,月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蕃女怨  唐溫庭筠二詞,俱詠蕃女之怨,故詞中有“雁門沙磧”諸語。

蕃女怨 單調三十一字,七句四仄韻、兩平韻             溫庭筠

萬枝香雪開已遍仄韻細雨雙燕韻鈿蟬箏句金雀扇韻畫梁相見韻雁門消息不歸來平韻又飛回韻

●○○●○●●  ◎●○● ●○○ ○●● ◎○○● ●○○●●○○ ●○○

此調四仄韻,結換二平韻,溫詞二首并同。其起句“已”字,第二句“雨”字,例用仄聲。溫詞別首,“磧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雁字、雪字俱仄聲。舊譜注可平者誤。惟第二句“飛雪千里”飛字,第五句“年年爭戰”上年字,可用平聲也。

一葉落  《五代史》云,后唐莊宗能自度曲。此其一也。取首句為調名。

一葉落 單調三十一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            后唐莊宗

一葉落韻褰珠箔韻此時景物正蕭索韻畫樓月影寒句西風吹羅幕韻吹羅幕疊往事思量著韻

●●● ○○● ●○●●●○● ●○●●○ ○○○○● ○○● ●●○○●

此詞第六句,即疊字第五句,亦是和聲,填者亦遵之。

憶王孫  此詞單調三十一字者,創自秦觀,宋元人照此填。《太平樂府》注:黃鐘宮。《太和正音譜》注:仙呂宮。《梅苑》詞名《獨腳令》;謝克家詞名《憶君王》;呂渭老詞名《豆葉黃》;陸游詞,有“畫得蛾眉勝舊時”句,名《畫蛾眉》;張輯詞,有“幾曲闌干萬里心”句,名《闌干萬里心》。雙調五十四字者,見《復雅歌詞》,或名《怨王孫》,與單調絕不同。坊刻又有仄韻單調《憶王孫》,查系《漁家傲》一段。故譜內不收。

憶王孫 單調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韻                 秦 觀

萋萋芳草憶王孫韻柳外樓高空斷魂韻杜宇聲聲不忍聞韻欲黃昏韻雨打梨花深閉門韻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武夷山市| 安庆市| 临夏县| 高邑县| 平塘县| 鸡泽县| 宣武区| 汉中市| 道孚县| 奇台县| 忻城县| 沽源县| 电白县| 闸北区| 广德县| 宜黄县| 古浪县| 迭部县| 阿巴嘎旗| 乐平市| 盐城市| 叶城县| 棋牌| 徐州市| 雷山县| 敖汉旗| 灌南县| 扎兰屯市| 舞阳县| 衡水市| 北辰区| 安义县| 乐陵市| 永德县| 沙雅县| 高碑店市| 老河口市| 蛟河市| 洞头县|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