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寒方一十一道

  • 楊氏家藏方
  • 楊倓
  • 1225字
  • 2015-12-24 15:56:02

交泰丹

治傷寒結胸,心躁如火及霍亂吐利,翻胃噦逆,脾胃傷冷,中滿痞塞。

金星石 銀星石 代赭石 禹余糧 元精石 云母石 不灰木 滑石(以上各一兩) 寒水石(一兩半)上件入瓷瓶子內,炭火 一宿,火冷取出,為細末,糯米粥丸,每一兩作一十粒。每服一粒,火 通赤,良久取出,研極細,入米飲一盞,煎至七分,溫服,隔半時再一服取效,不拘

太一丹

治傷寒傷風,肢節煩疼,憎寒壯熱;或發熱惡寒,似瘴非瘴,煩躁迷悶,面色紅赤疼如破,服之微汗出立瘥。

天南星(四兩,銼,炒赤,勿令焦) 石膏(四兩) 干葛(取粉,稱三兩半) 前胡(二兩) 川三味各一兩)上件為細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每一兩作一十丸,陰干。每服一丸,細嚼,用蔥白

眾仙丸

治傷寒結胸,心下硬痛不可忍者。

貫眾(半兩) 仙茅(一分) 蓽茇(一分) 附子(炮,去皮臍) 巴豆(去皮,出油) 干姜(炮上件為細末,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生姜棗湯送下。結胸五、七日者,服三丸

十味和解散

發散寒邪。治頭痛發熱,肢體倦怠。

白術(二兩) 桔梗(一兩) 人參(去蘆頭) 當歸(洗焙) 陳橘皮(去白) 枳殼(去穣,麩炒)生姜汁制)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蔥白三寸,同煎至一盞,去滓,熱服,不拘時

八解散

解利傷寒。治頭痛發熱,渾身拘急,四肢疼痛。

荊芥穗(三兩) 防風(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黃芩 麻黃(去根節) 肉桂(去粗皮) 蒼術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大棗一枚,淡豆豉三十粒,同煎至一盞,去滓

神術散

治四時瘟疫,頭痛項強,發熱憎寒,身體疼痛。及傷風鼻塞、聲重、咳嗽、頭昏,皆治之。

蒼術(五兩,米泔水浸一宿) 本(去土) 香白芷 羌活(去蘆頭) 細辛(去葉土) 甘草(炙) 川芎(以上六味各一兩)上件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蔥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祛毒散

解風邪,截傷寒。

蒼術(四兩,米泔浸一宿) 甘草(炙) 黃芩 赤芍藥(以上三味各一兩) 赤茯苓(半兩,去上件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黑豆三十粒,同煎至一盞,熱服,不拘時候

回生散

治傷寒失下或成壞癥,譫言妄語,發黃發斑,大便不通,小便如血,內有燥糞、蓄舌縮神昏不能服大湯劑,但服此藥一呷,須臾下過, 然汗出而愈。

甘遂(生用) 黑牽牛(生取面稱) 郁李仁(去皮) 檳榔(生用) 大黃(生用) 大戟(以上六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入輕粉一字匕,蜜水少許,用柳枝調勻服之。更量虛實加減,不拘

祛寒湯

祛逐寒邪。解利傷寒、時行瘟疫。

青橘皮(二兩,不去白) 陳橘皮(二兩半,不去白) 丁香皮 甘草(炙) 干姜(炮。

以上三上并為細末。如覺身熱頭痛,即抄藥一錢,沸湯點下,不拘時候。

殊圣散

治傷寒頭痛,壯熱,骨節酸疼,昏沉困倦,咳嗽鼻塞,不思飲食。

白術 甘草(炙) 五味子 石膏(以上四味各四兩) 干姜(炮,三兩半)上件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

龍膽湯

治傷寒汗后盜汗不止,或婦人、小兒一切盜汗,并宜服之。

龍膽(不以多少,焙干)上件為細末。每服一大錢,豬膽汁三兩,點入溫酒少許調服,空心、臨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营山县| 海口市| 皮山县| 济宁市| 木里| 江阴市| 谢通门县| 墨竹工卡县| 苗栗市| 东宁县| 轮台县| 平昌县| 陈巴尔虎旗| 新安县| 石首市| 鹤庆县| 桓台县| 永定县| 平乡县| 延寿县| 罗平县| 浪卡子县| 澄城县| 新丰县| 嘉善县| 肥乡县| 丰城市| 叶城县| 宜兰县| 澄江县| 甘泉县| 阜南县| 托克托县| 石家庄市| 伊春市| 乌拉特前旗| 山丹县| 许昌县| 东平县|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