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 全相平話
  • 佚名
  • 4956字
  • 2015-12-22 14:54:12

武王伐紂書卷中

話說冷淡處持過。卻說紂王共妲己每日去宮今取樂,又依前損害宮人無數。紂王恣縱妲己取樂。如此無道,無入敢諫。

有一日,姐己奏曰,“子童辨認得孕婦腹中是男是女。”王曰,“如何知之。”妲己曰,“恐王不信,試將數個孕身婦人,臣妾辨之。”王曰,“依卿所奏。”便宜到百個孕婦人至殿下。紂王問妲己曰,“那個是男,那個是女。”妲己曰,遂叫過一婦女來,今坐復起,妲己奏曰,“坐中先?左足者是男,先囗右足者是女。”紂王曰,“如何得知。”姐己奏曰,“恐王不信,剖腹驗之。”紂王曰,“依卿所奏。”教左右剖腹驗之,果然如此。每日可廢百人之命,妲己精神越好。此人是妖精之神也。民間嗟怨,客旅哀哉,悲啼不止,無不傷心。

詩曰:

恣情損害幾多人,罷辨人間孕婦身。

今日雖然多富貴,后來劍底作泥塵。

當日紂王共妲己游西鹿臺,前有一河,號曰野水河。姐己共紂王登臺上而坐,望見河岸上冬月浚囗。二人欲下水。有一年少者怕冷,不敢下水,數次上岸。老者不伯冷而撩衣便過。王問妲己曰,“此二人年少卻懼冷,年老不懼囗囗囗(者)何哉。”妲己奏曰,“年少者是老生之子,%不滿其囗囗,氣衰弱怕冷,不敢涉水。年老者是少生之子,髓滿其脛,傲寒耐冷。雖是肌毛枯伐,陽氣太盛,故不怕冷,便涉河而過。”紂王曰,“如何見得。”妲己奏曰,“恐我王不信,教左右捉取二人敲脛看之。”紂王曰,“依卿所奏。”令左右捉取二人來,斮脛看之,果然如此。紂王大喜,告妲己曰,“卿煞知好事。”如此損害人命,后來不敢來河上過往。紂王令左右去至處捉人,來于河中試之,每日害數十人命。

詩曰:

刳胎斲陘剖忠良,顛覆殷湯舊紀綱。

積惡已盈天震怒,獨天不免鹿臺亡。

又一日,紂王共妲己在于臺上朝日取樂。忽從囗囗數人籠放出臘之人,架著鷹鵰打臺下過,忽有囗囗將起,直來臺上搦妲己。妲己見了,大叫一聲,走入人叢中去了,被鵰抓被面皮,打了金冠。左右捉將放鵰入來,斬了其人,滅了全家。因此,后人更不敢架鵰打臺邊過。因此,妲己更不游于鹿臺,駕卻入內去。每日紂王共妲己在摘星樓上,取樂無休。萬民皆怨不仁無道之君,寵信妲己之言,不聽忠臣之諫,損害人民之命。紂王今天下變震黎民,廣聚糧草,在朝歌廣有三十年糧,盡底成塵。有胡曾詩為證。

詩曰:

積栗成塵競不開,誰知拒諫剖賢才。

武王兵起無人敵,遂作商郊一聚灰。

又詩曰:

歷代君臣壯帝基,何如紂王越天期。

渭公注殺謀天手,血浸朝歌悔后遲。

紂王聚糧朝歌倉內,盡皆成塵。此乃紂王寵信妲己,不理王道。

有八伯諸侯,至春首盡來朝賀。內有歧州姬昌將禮物來見大王。有西伯侯乃集公臣百官,評議欲往見帝公事。有畢公臯,召公奭,榮公顛,閎夭,南宮括,散宜生,太任,逢達,許寂,并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騧,更有十個王子,武王發,周公旦,千邑尋,萬邑祥,伯邑考,管叔鮮,蔡叔度,唐叔政,染叔季,曹叔文十人,并群臣皆至于殿下。禮畢,西伯侯告眾臣曰,“吾又東去朝歌見帝去也。吾聞紂王不設朝政,寵著妲己之言,自亂天下。吾若到朝歌,入內亦因命必諫。我有七年囚阻,眾文武不得來見我。若來見我者,吾身必與您惹大災臨身。吾身災退時,方可歸國,那時破無道之君。眾文武并吾于皆聽吾言者。”眾群臣王子皆應諾。西伯侯先去辭老母太任。西伯侯曰,“上啟母親,如今兒子東去朝歌見帝去也。更后七年方可來也。我。母保重歲寒,休憂兒子。”老母哭泣,與兒子相別。太任曰,“爾若囗囗(到朝)歌,至內可以著善言諫之。紂王是不仁無道囗囗(之君),囗誤我兒之命。”西伯侯曰,“我母善保歲寒。兒命不妨,只合有七年大囚之災也。”姬昌當日自課吉兇,告母曰,“去后誓不得教武王子來覷我,必有大禍臨身。”姬昌道罷,別武王上路,有武王言曰,“同隨大王去如何。”“枉帶累一切人,吾身自當。”姬昌又告曰,“您后七年至中秋,吾免囚牢,吾西歸也。那時文武您迎我來。”姬昌道了,上路東行,文武西歸。

文王行經數日,前到朝歌至近,近臣入內奏紂王,至于殿下,山呼萬歲了,奏曰,“臣啟陛下,如今有西伯侯來見大王。”紂王曰,“近宣西伯侯姬昌。”姬昌蒙宣來見帝,八伯諸侯一齊相等,同去見帝。至于殿下,山呼萬歲,躬身在于殿下。皇帝傳宣,皆令免禮,賜平身,上殿賜繡墩而坐。遂排一宴,賞設八伯諸侯,盡皆飲之。眾諸侯見紂王背后廉底坐著妲己,眾文武不敢囗頭。時有姬昌越班出奏曰,“臣啟陛下,小臣有死罪。”紂王問曰,“卿有何死罪。“姬昌曰,“臣不合僭奏。我王不合對君臣上下無禮。”紂王問曰,“如何是君臣上下無禮。”姬昌曰,“今日是君臣聚會,似父子團圓,與文武評議國家之事。卻效妲己于我王背后坐,受了文武將相之禮,大王豈不處輕賢重色,不遵上祖先君之法。大王如此,似桀王之近也。臣啟陛下,臣聞大王亦信妲己讒言,置酒池肉林,蠆盆炮烙之刑,苦害他人,何故如此。又害良民,斮徑看髓,剖剔孕婦,更修下三百尺高臺并千間殿宇,此乃廢民之業。大王為此人讒言,背妻棄子,亂行乖異,不修正道,不治下民,大王卻不政。國以民囗主,民以國為本,國本人民,切不失也。大王思小臣之言,斬了妲己,散糧贍國之貧民,修姜太后之山陵,宣太子立為東宮,此大王圣治。大王聽小臣之言,天下大安。若不聽小臣言,久后死在萬人之手。小臣死罪,死罪。”紂王聞西伯侯之言,三思久之不言。卻有妲己喚王,紂王起至廉下見妲己。妲己奏曰,“愿我王將臣妾殺之。”紂王曰,“為何將卿殺之。”妲己曰,“我王棄奴之心,何不殺了。”紂王曰,“寡人如何是棄奴之心。豈肯殺乎。”妲己曰,“大王既不是棄奴之心,恰則西伯侯惡謗陛下,我王聽之不言。愿大王不棄妾之容貌,卻把西伯侯斬了者。”紂王曰,“依卿所奏。”紂王速臨殿下,于龍牀上坐了,乃問西伯侯曰,“若寡人不聽卿之言,久后死在萬人之手,卿如何只恁直毀寡人。”今左右推轉西伯斬之。眾文武見待斬西伯侯,齊呼萬歲,震動宮殿,囗囗(皆奏),“囗(陛)下,且免西伯侯之命,”紂王曰,“西伯辱朕太甚,囗囗囗(如何免)之。”有東伯侯奏曰,“臣囗大王,且看先君之面,只罷任去官,未委圣意若何。”紂王曰,“依卿之奏。”令左右卻推近西伯侯至殿下,紂王曰,“寡人欲待教卿便死,且免爾之死罪。囚在羑里城中者。”姬昌得罪,貶在羑里城中。此城在蕩州北七里,今湯陰縣是也。有詩為證。

詩曰:

殺妻棄子害忠良,不果皇天降禍殃。

恣縱荒淫迷妲己,卻嗔直諫貶姬昌。

又詩曰:

十句當言九句休,眾中無語卻無憂。

是非只為多開囗,煩惱皆因強出頭。

紂王令看一使臣監押西伯侯,前至蕩州,教人報與本州島太守韓渥,來接使命。禮畢,至衙中,太守開了圣旨,囗中不言,心下頻頻作念枉教西伯侯受苦。更不敢久住,送姬昌羑里城中,每日餐凍食冷飯,身穿布衣,更不教出入。使命復還,亦有本州島太守,此是吊客神也,為西伯侯仁德之人,常不令人知,暗中來羑里城,以酒食待姬昌,不肯交辛苦。太守告姬昌曰,“我交你私去,如何。”姬昌曰,“我若去后,必累公也。不被囚牢之難,以知君憂吾之恩。”太守暗中長得與姬昌道話。

日往月去,前后早五六載。姬昌當日離歧州,已知東去有七年囚牢之難。姬昌常問監官如今紂王無道。那姬昌不愁自身之苦,念紂王無道,每日在囚城中,長把干,坎,艮,震,巽,離,坤,兌。囗神將大將軍,使六丁六甲,為左右將軍,摘其中十干,五行,二十八宿,定分八卦爻象,逐年逐月返日逐時,知吉兇之事。占人間災福之兆,課身上吉兇之來意。知一年旱澇不勻,五谷絲蠶收成,人民病疾災傷。文王在囚牢之內,一一盡知。克日定時,并無分毫差錯。文王以六十四卦自卜其身,見勢沖更有二月,方免囚牢之難。七年時至仲秋末季秋初,文王卜下見喜,合受七年方脫。有詩為證。

詩曰:

紂王荒淫國不修,貪迷妲己損諸侯。

不從西伯忠臣諫,羑里當囚七載憂。

又詩曰:

直言骨鯁總皆謀,君不君兮實可羞。

天然暗助行兵德,萬里江山盡屬周。

姬昌課罷,至夜得一夢,夢見兩手托天。忽然覺來,姬昌自思,大喜,自言,“昔日有殷湯王得此夢,以興天下。”言罷,有一日才坐,忽有一鳳來朝西伯侯,至于面前,如擎而立,一個時辰而去。姬昌占之,今可免囚牢也,感得天鳳來朝吾也。西伯侯囚牢中常時占卜,以有可歸之期,亦有鳳來見,有萬千般祥瑞,可以待出免囚牢之難。

話分兩段。卻說岐州囗囗囗(太任并)眾官群臣長之。西伯侯之祖是帝嚳之后,姬名囗(棄),是堯王之后,為后稷神也。姬棄生王季,王季生姬照,姬照生姬昌,文王是也。文王母太任。太任召集群臣文武等,評議姬昌之事,“當日姬昌東去之時曾言,我見紂王,因命必諫,我有七年囚牢。方今是七年之數也。如今在羑里城中,誰人敢去探者,看紂王有放姬昌之心。”問罷大臣,眾中無一人言。有姬昌第五子伯邑考言曰,“孫兒乞去探吾父姬昌。”眾大臣依言。有大臣散宜生來諫曰,“臣啟娘娘,莫教伯邑考去,姬昌去時曾言,但不得來吊問,恐惹大禍臨身。”伯邑考不從大夫之言,便辭祖母,將物上路,言道,“棄我一命去見我父。”言了東行。有大夫上奏太任曰,“令教駙馬祁宏將兵保護姬昌父子之事。”

有太子伯邑考車馬在路上,不過旬日,前到朝歌內門外。令近臣奏紂王。至于殿下,山呼萬歲了,“臣啟大王,如今有西伯侯太子來見大王,至于內門。“紂王令宣,太子蒙宣至于殿下,山呼萬歲了,躬身立在殿下。曰,“亦恕卿免禮平身。”太子遂進禮物與紂王。紂王問,“卿在路跋涉不易。”伯邑考曰,“荷大王圣問。”紂王宣太子上殿,賜繡墩而坐,設大宴款之次,伯邑考哭告紂王。紂王問,“卿泣何事。”伯邑考曰,“小臣啟上,吾父七年之囚,看先君之面,免吾父囚牢之苦。”如此三日,哭告紂王,紂王言曰,“此人是忠孝之人。卿休哭,令教放爾父,教你同去。”伯邑考蒙宣謝恩。禮畢,紂王宣太子上殿,賜大宴飲之次,有妲己亦在簾底坐,遂問王曰,“臣聞太子,何人也。”紂王曰,“此是西伯侯之子伯邑考。”妲己曰,“妾聞伯邑考善能彈琴,今教伯邑考操琴一弄,臣欲聽之。”紂王,“依卿所奏。”令近臣取琴與伯邑考。伯邑考囗中不道,心內思惟道,“紂王不仁之君。”太子囗思父七年囚牢之苦,無心操琴。太子再三告紂王曰,“不可撫琴。”紂王不許。特教太子操琴小太子卻不免按得,橫于膝上,正調弦彈一曲,名曰,太子忿怒曲。有紂王貪與妲己傳杯飲,不顧太子,太子大怒,言曰,“爾侮慢。臣賢而悅婦人也。”用琴擊紂王共妲己,仆然到地。左右官人扶起二人,令教左右捉下太子。太子大罵紂王不仁之君,無道之主。妲己奏曰,“罪不干西伯侯之事,罪在于伯邑考。今西伯侯囚于羑里城,依法受之,不曾失了君臣之禮。如太子剛硬,天地難容。”紂王問妲己曰,“怎生教太子處死。”妲己曰,“據伯邑有欺君之罪,合醢為肉醬。臣聞姬昌善知陰陽,預知前事。封賜肉囗與姬昌食之。若囗囗囗囗(姬昌將此)肉便食,非為陰陽人,后與大王不能為患也。囗囗(放教)姬昌歸岐州去。姬昌若見此肉不食,知是親人肉,此是大賢也,久后必與大王為患,和姬昌都教處死,永除后思也。”紂王聞奏大悅,令左布報轉伯邑考,醢為肉醬。

詩曰:

伯邑東去謁上尊,靈狐殿下會群臣。

握琴惡擊無恩主,不避忠心醢自身。

其日壞了太子,感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天雷大照。慘霧慢漫,愁云黯黯,悲風颯颯,怨氣凌空。紂王見其日天色非常,大赦天下。妲己以申時以來。王賜肉醬與使命費孟,教姬昌食之。大臣蒙宜,辭王上路。第二日與蕩州,見太守具言訖,一同去羑里城內,見監囚人碼兇。卻說姬昌三日前甲申日,見此景祥,姬昌眼跳耳熱,心神不安。姬昌憂,占一課,占一親人合有大禍臨身。到今三日,是丙戌日,有使命至也。其時日季秋之月,有榆葉,姬昌于囚獄內拾將葉子,可便為字,漫六十四卦,將囗錢望天吁呵,囗曰,“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神靈上卦,一占來意。”擲下卦爻,姬昌見一喜一悲。喜者自身無災,悲者合注子父分離。兒郎在外,必有大禍。心生苦痛,刀劍分尸。雖然兒女有禍,自己無災也,用前事改變移遣。姬昌心內恩惟,今日先優后喜,必有紂王宣命至也。道了,有太守并使命一行見姬昌。禮畢,二人言曰,“今奉王敕,姬昌免囚歸國,今賜肉與食之。如食了肉羹時,姬昌去國,你見伯邑考現在朝歌等候。”逆取肉與姬昌。姬昌心內思惟,“此肉是我兒肉,若我不食此肉,和我死在不仁之君手也。”姬昌接得此肉,喜而食之。姬昌告來使曰,“此羹甚肉。此肉甚好。”費孟聞言,心內思之,“姬昌非是賢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沾益县| 大港区| 黄骅市| 鄂伦春自治旗| 兴海县| 海林市| 临湘市| 道孚县| 桃园市| 辽宁省| 沁阳市| 白水县| 霍城县| 山西省| 英超| 宽城| 桃园县| 临夏市| 天全县| 九江市| 方城县| 米脂县| 灵宝市| 繁峙县| 仁布县| 广水市| 维西| 北碚区| 呼和浩特市| 平安县| 肥东县| 甘孜县| 曲阳县| 浦县| 曲阳县| 兴安盟| 象山县| 桂林市| 景谷|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