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全相平話
  • 佚名
  • 4662字
  • 2015-12-22 14:54:12

眾人都在大林之中避而,忽見一所古墓。西伯侯又發一課,“今日是戊子日,雨降合主,此墓自摧破,此墓中合出一個烈士。”纔然道罷,古墓自摧。使命見之,大喜。言,“奇”。姬昌見古墓白摧,佇目視之,見一女子尸形,宛然如生,卻被大雷得破女子之腹內有一孩兒啼。姬昌令人入墓中,取出孩兒來也。左右入墓抱出。諸人不曉,唯有姬昌會之。姬昌共使命前行,過墠堞嶺之下,見一賢士,是云中子先生。云中子與西伯侯相見具禮。二人禮畢,言語間驀聞小兒啼,云中子問曰,“啼者誰家孩兒。”姬昌具說前事。云中子聞言,乃曰,“此子不得囗,后十八年必佐西伯侯同破無道之君也。”道罷,西伯侯先會其意,乃留下此子。云中子曰,“此子無姓,可立午,雷震名也,是破紂之兇神也。”

卻說這西伯侯與先生相別,只共使命前行。數日得到朝歌,八伯諸侯盡皆來相見,各具禮畢,議論來日見帝。至天明,盡皆到至殿下,咸山呼萬歲,躬身殿下。天子傳宣曰,“朕欲于宮內修臺一所,高三百尺,上蓋百間閣子,下修千間房宇,故宣卿等議論,同建此臺。”問罷,西伯侯姬昌出班奏曰,“大王不可。如修此臺,可害萬民之力,恐失農桑之業。大王豈不學堯舜之作圣治垂衣之禮,天下大定。舜有孝治萬邦,禹有治水九載大功,萬民得脫洪水之厄,時有讓位之德。陛下何不尋思,罷修臺之事,去妖婦之容,不然則苦萬民甚大。陛下豈不學先君之作,今信妲己之言,是為敗國忘家之事,嗟乎。”紂王聞奏,欲從此諫,心下不定。又被姐己妖容媚惑,巧言曰,“陛下借萬民之力,信西伯之言,不修此臺,愿大王早知,臣妾于內宮,臣妾當自死于泉下,若何。”

紂王見道,告妲己曰,“寡人教與卿修臺閣之事,卿當休慮耳。”紂王便宜費仲。時費仲蒙宣來見帝,至金階山呼畢,紂王曰,“寡人欲修臺合,今西伯侯諫朕不可修,有妲己專意在修臺合,此事如何。”費仲奏曰,“臣啟陛下,若不修臺合之事,不顯大國之奢華。”紂王聞奏,龍顏大悅,“依卿所奏。”便出榜于朝門。紂王曰,“用多少人夫。”費仲曰,“用人夫五百萬。”紂王準奏,遂量地三千圍,令八伯諸侯各修其方,如有優功者,各依地分罰罪。諸侯各施工力,造成臺合,一一完備。前后一年,苦害萬民,民不料生,皆有倒懸之心。后修東鹿臺,西鹿臺,此臺囗外相應,用金玉寶貝裝飾四面,如此富貴奢華蓋造,替卻天宮。更臺下栽萬種奇花,又間數行寶樹,臺下又修殿字千間。眾文武皆苦告,紂王不聽,只要修其完備,交萬民受涂炭之苦。

詩曰:

八伯諸侯各建功,修成臺合數千宮。

君王登此排筵宴,不問生民涂炭中。

紂王有一日修成臺合,排御宴賞群臣,唯有西伯侯姬昌,不避刀斧之誅,越班奏曰,“臣啟陛下,我王好奢華,荒酒色,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必不為敗國之本。陛下豈不聞,堯有一子名丹朱。不肖,不遵先君之法,只好奢華,荒淫濫濁。堯見如此,乃讓位于舜。舜有一于名商均,亦乃不肖,不遵先君之法,只好奢華無厭。見如此,不可治民,乃讓位于禹。囗至桀王,王為肉山酒池,刷童男宣女裸形對偶,不行仁政,失其天下。陛下休學無道之君,愿王學堯舜之圣治,則無后患。”紂王曰,“寡人如此,以洽天下。”西伯侯曰,“臣啟陛下,修臺之事,何是治政。費財千萬,勞苦民,何以將此建臺錢物,養贍貧民之耕鋤,賞犒征人遙役又況我王倉庫不貧,國中富貴。陛下如此,上不順天,下不順地,中不順人,天地人心失之,久后不便。”紂王曰,“怎生不便。”西伯侯曰,“我王聽小臣今日之言,二十余年有傾國之禍也。必有一夫與我王為患矣。”紂王聞西伯侯之言,王乃大怒大喝西伯侯曰,“囗耐囗昌,言知寡人兇吉之事,更待二十年之后,死在一夫之手也。”紂王問妲己曰,“爾知寡人兇吉也。”又問西伯侯,“西伯你死何時。”姬昌曰,“臣啟陛下,更待二十年安牀而死也。”紂王聞言含大怒,令左右推轉斬之,“你道二十年后安牀而死,朕交你目下分尸而死。”左右正砍將西伯侯推轉,性命若何。

詩曰:

臺合重修費萬餞,三才不順為何緣。

心明若聽姬昌諫,常吉無兇掌世權。

紂王傳宣欲斬姬昌,有東伯侯姜桓楚出班而奏曰,“臣啟陛下錯矣。大王息雷霆之怒,聽小臣之言。此人第一,輔三朝忠孝之臣。第二,看先君重愛之人。第三,自古及今,無斬諸侯之劍,愿王詳察免赦,如何。”兼此姬昌善會陰陽之造化,知天地之災祥。小臣之言,逆王直諫,大王停嗔息怒,且免西伯之罪。”時王聞奏,令左右卻擁西伯侯至殿下,免觸天顏之罪。良久,王問姬昌曰,“道爾善會陰陽,能辨天下之機理,知人窮通壽夭貧寒之事,吉兇禍福之危。爾今日與寡人發一課,看目下有吉兇相應之事,免卿不死之厄。”紂王待斬姬昌,姬昌亦不自憂其身,知未合死,知久后合立末主,為天命九十七而亡矣。紂王又問陰陽之理,姬昌便看天色早晚,乃辰時也。下一課,課內見今日至甲午時,合主從巽起大風也。西北天睛,東南風起,乃到辰相應也。更有廟中泥人奔走,泥馬嘶聲,至乙未十時也。紂王不信如此之言,令左右監收姬昌在于殿下。別令近臣,“爾去探事。”語話中間,早至午時,果然從東南上大風起,吹沙走石,屋瓦番飛,折樹之風,一國人民盡大驚,見廟中泥人泥馬于市中往來。近臣入朝奏紂王,“臣啟陛下,姬昌之課應卦兆也,果然如此。”紂王思念之間,早至乙末時也,泥人泥馬皆入廟中貼然。復有近臣來奏曰,“臣啟陛下,泥人泥。馬卻入廟中。”有詩為證。

詩曰:

課應東南起大風,泥人泥馬市中行。

國中盡說希寄事,方表殷王色內崩。

紂王傳宣,免姬昌之罪。詣來日,八伯諸侯咸來辭紂王。辭畢,眾諸侯出朝門外,惟有西伯侯告眾諸侯曰,“紂王更待十五年,失其天下也。”道罷,各施其禮。欲待相別,有費仲來辭眾諸侯,有西伯侯道費仲,“爾是獻利便之人,知妲己亂其天下,苦害萬民之力。”道罷,眾諸侯相別,各上路行。眾諸侯皆去也,費仲心中懷恨西伯侯之言。

或有一日,妲己共紂王飲宴在摘星樓上,妲己問王曰,“臣啟陛下,世間有何貴寶與子童翫看。”言罷,紂王曰,“何處有貴寶。”言畢,旁邊轉過費仲來,奏曰,“臣啟陛下,臣知一人有寶,堪與娘娘帶翫。”王問曰,“何人有寶。”費仲奏曰,“臣知西伯候姬昌有一對瓊姬玉鉚,此釧無價之寶也。帶之隨人心意,變通四時,欲寒則涼,欲熱則暖。又令人身體輕便,容顏不老。此乃真貴寶也。”妲己聞之,大悅,遂乃奏王曰,“此釧子童須要帶之。陛下如何。”王曰,“此事容易。誰人堪去?使命入岐州去取寶釧。”費仲奏曰,“小臣愿為使命。若陛下令別人為使命,恐受西伯侯金珠好財物迷心,不肯將瓊瑤玉釧來。”妲己曰,“言者當也。”先賜金百兩與費仲,費仲謝恩辭王,秉囗上路,連夜不止。

經行數日,令人報與姬昌。姬昌聞言,實時出岐州接使命。二人各施禮畢,相從入岐州衙中,焚香拜畢,讀了圣旨。管待使命。使命曰,“如今天子?令小官取寶。”姬昌曰,“何寶。”費仲曰,“是瓊瑤玉釧。”姬昌聞言,心內思量,此事都是此人獻也。西伯侯便取寶與費仲曰,“此釧非是等閑,乃奇寶也。此釧帶時,令人身輕體健,隨時而變,令人顏色不老,病者帶之即愈,辟惡除怪,如是妖精見之,驚恐奔走也。”費仲得寶釧,辭西伯侯。

上路行數日。到朝歌入內見帝,詣于殿下,愆山呼萬囗,紂王問曰,“取寶釧如何。”費仲遂將寶釧獻與紂王。紂王見釧,見光彩耀日,霞色光輝,皇帝大悅,將費仲入后宮去妲己,迎駕入宮令坐,費仲具禮畢,置酒三杯。紂王令費仲獻寶釧。妲己大悅,“令將子負視之。”妲己不看,萬事囗休,才然鮮開手帕,見寶釧大叫一聲仆然在地,四體沉重,囗鼻無囗,妲己性命如何。

詩曰:

西周寶釧實奇哉,費仲殷懃特取來。

獻與妲己初看翫,猛然例地命將頹。

紂王親用御手扶起妲己,久而蘇省,多時,妲己奏曰,“不要寶釧。”教送出受仙宮去。紂王問曰,“卿有何疾。”妲己不敢言實情之事,眉尖一縱,計上心來,奏曰,“臣啟陛下,妾往日有痛心疾,今日又發。”又曰,“此釧不好,教賜與姜皇后者。”紂王,“依卿所奏。賜與姜皇后帶者。”妲己心中佐待唬姜皇后。皇后見寶釧,接得帶了,精神倍加,體健身輕,安寧無事。左右奏紂王曰,“皇后帶了寶釧也。”

當日,妲己暗宣費仲。費仲蒙宣,來見妲己,詣于殿下。禮畢,先賜黃金百兩與費仲,“卿定一計,怎生交貶姜皇后。”費仲奏曰,“此事小可。臣定一計,便教貶了姜皇后。”姐己曰,“如何是計。”費仲曰,“明日是姜皇后生辰月誕,娘親自前在正宮,與皇后賀生辰。姜皇后見娘娘必怒,娘娘便把頭發亂了,便來見帝,言姜皇后打子童來。王乃必信,宣皇后問說因依之次,娘娘暗教人藏刀子于皇后囗下。娘娘便奏道,姜皇后有害我之心。既無意,大王視之,姜皇后將刀子來墜于地。為大王寵愛臣妾,故有此心。王乃必信必坐罪于姜皇后也。”妲己曰,“言者當也。臣且退去。”

妲己依費仲之計。詣來日早辰,去正宮內與皇后賀生辰。到正宮見姜皇后。姜皇后果然怒,便罵,“賤材,有何面目來見我。你不識羞。”遂罵妲己。妲己自把烏云髻松,金冠裊囗,霞鬃散亂,定入殿上,哭見紂王。王問曰,“卿當悲啼何事。”妲己奏曰,“姜皇后打子童來。紂王聞之大怒,宣姜皇后見帝。紂王問曰,“爾打罵妲己,為何。”皇后曰,“臣妾不曾打妲己。”紂王問之次,妲己教官人暗藏一刀子在姜皇后囗下。妲己曰,“皇后有害我王之心。”王乃轉怒。皇后曰,“賤妾豈敢有害我之心。”王曰,“為何將刀子在于囗下。”姜皇后噎語難言,哽聲怎說涕?如雨,怎生分訴,紂王不詳事情,大怒,共妲己摘星樓,上傳圣旨,令教與皇后與布素之衣,貶入冷宮,教受辛苦。皇后聞言,心中大怒,不故其命,乃罵紂王,“信邪佞之言,令我死于目下,貶我入冷宮,無道不仁之君,信讒貪色之主,人神共惡,天地不容,不死在萬刃之手,何怒我乎。”紂王聞言大怒,親身驟起,撥轉宮娥,親手扯住皇后。皇后不拒其死,又罵紂王,“昔桀王無道,死在樵門,你信賊婢之言,自亂天下。”言未畢,紂王用手攬衣,一手攬將烏云髻,挽從摘星樓邊推將樓下去。皇后性命如何。

詩曰:

后宮直諫姜皇后,不聽忠言大可憂。

怒攬沖冠顏面變,攬衣拒下摘星樓。

皇后身后在摘星樓下。紂王傳宣,教把皇后尸首,埋在后宮第七個梧桐樹之下。左右蒙圣旨,將皇后尸首埋給。皇后腕上帶著瓊瑤寶釧,成皆埋了。妲己佯詐忘了,故意和寶釧埋了。紂王不問,真囗送了姜皇后,每日共妲己作樂同坐,更無一人敢不去說紂王。

韶光似箭,日月如梭。您見得。有詩為止。

詩曰:

窗外日光彈指過,檐前花影坐間移。

一杯末盡笙歌送,囗下辰牌又報時。

囗忽十年,姜皇后有一太子,名曰景明,王號為殷交。自皇后卒時,太子始年一歲,別有宮人育之。紂王更不戀太子。今則十囗身長五尺,心有英烈。有妲己知太子長大,心中怕怖。有一皇后無宮中宮人告與太子,知我教天子壞了他母,以此上不便。我今暗宣費仲。費仲蒙旨,至于殿下具禮。妲己問曰,“卿記得十年前事。”費仲曰,“那一事。”妲己曰,“當日姜皇后死之日,有太子一歲,至今十年,太子欲乃成人。怕姜皇后宮中宮人告與太子得知,恐太子執仇,是此不便。此事如何。”仲曰,“小臣有一計,亦可教娘娘心不生憂。”妲己曰,“如何。”費仲曰,“把皇后宮中宮人除了,萬無失一也。”姐己曰,“如何除得。”仲曰,“娘娘至晚共王相見,娘娘面帶憂容不悅,王必問。娘娘便奏,只言,姜皇后宮中官人,倚著正宮名下,見子童無禮,臣乃難甘,可除之。王曰怎生除得。娘娘曰,臣心教陛下去殿下置一灑池肉林,蠆盆工炮烙之所,教正宮宮人相撲,贏底人推入酒池,教飲酒醉死,輸者推在蠆盆中,教蛇蝎蜇死。如有不死者得罪之人,推在炮烙煻灰火坑之內。更燒銅柱大紅,縛在柱,一燒死也。此乃除之,更無一人告與太子。太子不知仔細,方免娘娘之憂也。”妲己曰,“卿且退去。”費仲蒙恩,便辭娘娘去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霸州市| 汤原县| 遂溪县| 伊通| 盱眙县| 定安县| 大港区| 曲水县| 昌平区| 长寿区| 东辽县| 辛集市| 西华县| 肇庆市| 平利县| 南华县| 农安县| 六盘水市| 苏尼特右旗| 竹北市| 普兰县| 塔河县| 长海县| 晋州市| 永仁县| 汝阳县| 大关县| 建瓯市| 吉林省| 偏关县| 天峻县| 北票市| 双峰县| 盘锦市| 平乐县| 永登县| 罗田县| 石狮市| 黄山市|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