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公主駙馬部匯考二(6)
- 明倫匯編宮闈典公主駙馬部
- (清)陳夢雷
- 4969字
- 2015-12-21 16:35:07
按魏書薛辯傳辯長子初古拔一曰車輅拔本名洪
祚世祖賜名沉毅有器識年始弱冠司徒崔浩見而
奇之真君中蓋吳擾動關右薛永宗屯據河側世祖
親討之乃詔拔紏合宗鄉壁于河際斷二寇往來之
路事平除中散賜爵永康侯世祖南討以拔為都將
從駕臨江而還又共陸真討反氐仇囗檀強免生平
之皇興三年除散騎常侍尚西河長公主拜駙馬都
尉其年拔族叔劉彧徐州刺史安都據城歸順囗拔
詣彭城勞迎除冠軍將軍南豫州刺史延興二年除
鎮西大將軍開府進爵平陽公三年拔與南兗州刺
史游明根南平太守許含等以治民著稱征詣京師
顯祖親自勞勉復令還州太和六年改爵為河東公
八年三月詔拔入朝暴病卒年五十八贈左光祿大
夫謚曰康
武邑公主 建興長公主 平陽長公主 并
下嫁劉昶
按魏書劉昶傳昶字休道義隆第九子也義隆時封
義陽王兄駿以為征北將軍徐州刺史開府及駿子
子業立昏狂肆暴害其親屬疑昶有異志昶聞甚懼
遣典簽虞法生表求入朝以觀其意子業曰義陽與
太宰謀反我欲討之今知求還甚善又屢詰法生義
陽謀事汝何故不啟法生懼禍走歸彭城昶欲襲建
康諸郡并不受命和平六年遂委母妻攜妾吳氏作
丈夫服結義從六十余人間行來降在路多叛隨昶
至者二十許人昶雖學不淵洽略覽子史前后表啟
皆其自制朝廷嘉重之尚武邑公主拜侍中征南將
軍駙馬都尉封丹陽王歲余而公主薨更尚建興長
公主皇興中拜外都坐大官公主復薨更尚平陽長
公主昶好犬馬愛武事入國歷紀猶布衣皂冠同兇
素之服然訶詈童仆音雜夷夏雖在公坐諸王每侮
弄之或戾手嚙臂至于痛傷笑呼之聲聞于御聽高
祖每優假之不以怪問至于陳奏本國事故語及征
役則能斂容涕泗悲動左右而天性褊躁喜怒不恒
每至威忿楚樸特苦引待南士禮多不足緣此人懷
畏避太和初轉內都坐大官又加儀同三司領儀曹
尚書又為中書監開建五等封昶齊郡開國公加宋
王之號十七年春高祖臨經武殿大議南伐詔昶以
兵出義陽無功而還十八年除使持節都督吳越楚
彭城諸軍事大將軍固辭詔不許又賜布千匹及發
高祖親餞之命百寮賦詩贈昶又以其文集一部賜
昶高祖因以所制文筆示之而義陽拒守不克昶乃
班師二十一年四月薨于彭城年六十二高祖為之
舉哀給溫明秘器錢百萬布五百匹蠟三百斤朝服
一具衣一襲依晉瑯邪武王故事謚曰明
新平長公主 下嫁穆羆
按魏書穆崇傳伏干弟羆襲爵尚新平長公主拜駙
馬都尉又除虎牢鎮將頻以不法致罪高祖以其勛
德之冑讓而赦之轉征東將軍吐京鎮將羆賞善罰
惡深自克勵時西河胡叛羆欲討之而離石都將郭
洛頭拒違不從羆遂上表自劾以威不攝下請就刑
戮高祖乃免洛頭官山胡劉什婆寇掠郡縣羆討滅
之自是部內肅然莫不敬憚后改吐京鎮為汾州仍
以羆為刺史前吐京太守劉升在郡甚有威惠限滿
還都胡民八百余人詣羆請之前定陽令吳平仁亦
有恩信戶增數倍羆以吏民懷之并為表請高祖皆
從焉羆既頻薦升等所部守令咸自砥礪威化大行
百姓安之州民李軌郭及祖等七百余人詣闕頌羆
恩德高祖以羆政和民悅增秩延限后征為光祿勛
隨例降王為魏郡開國公邑五百戶又除鎮北將軍
燕州剌史鎮廣囗尋遷都督夏州高平鎮諸軍事本
將軍夏州刺史鎮統萬又除侍中中書監穆泰之反
羆與潛通赦后事發削封為民卒于家世宗時追贈
鎮北將軍州刺史
中山長公主 下嫁穆亮
按魏書穆崇傳羆弟亮字幼輔初字老生早有風度
顯祖時起家為侍御中散尚中山長公主拜駙馬都
尉封趙郡王加侍中征南大將軍徙封長樂王高祖
初除使持節秦州刺史在州未期大著聲稱征為殿
中尚書又遷使持節征西大將軍西戎校尉敦煌鎮
都大將政尚寬簡賑恤窮乏被征還朝百姓追思之
除都督秦梁益三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領護西戎
校尉仇池鎮將時宕昌王梁彌機死子彌博立為吐
谷渾所逼來奔仇池亮以彌機蕃教素著矜其亡滅
彌博兇悖氐羌所棄彌機兄子彌承戎民歸樂表請
納之高祖從焉于是率騎三萬次于龍鵠擊走吐谷
渾立彌承而還是時階陵比谷羌董耕奴斯卑等率
眾數千人寇仇池屯于陽遐嶺亮副將楊靈珍率騎
擊走之氐豪楊卜自延興以來從軍征伐二十一戰
前來鎮將抑而不聞亮表卜為廣業太守豪右咸悅
境內大安征為侍中尚書右仆射于時復置司州高
祖曰司州始立未有寮吏須立中正以定選舉然中
正之任必須德望兼資者世祖時崔浩為冀州中正
長孫嵩為司州中正可謂得人公卿等宜自相推舉
必令稱允尚書陸睿舉亮為司州大中正時蕭賾遣
將陳顯達攻陷醴陽加亮使持節征南大將軍都督
懷洛南北豫徐兗六州諸軍事以討之顯達遁走乃
還尋遷司空參議律令例降爵為公時文明太后崩
已過期月高祖毀瘠猶甚亮表曰王者居極至尊至
重父天母地懷柔百靈是以古先囗王制禮成務施
政立治必順天而后動宣憲垂范必依典而后行用
能四時不忒陰陽和暢若有過舉咎征必集故大舜
至慕事在納麓之前孔子至圣喪無過瘠之紀堯書
稽古之美不錄在服之痛禮備諸侯之喪而無天子
之式雖有上達之言未見居喪之典然則位重者為
世以屈己居圣者達命以忘情伏惟陛下至德參二
儀惠澤覃河海宣禮明刑動遵古式以至孝之痛服
期年之喪練事既闋號慕如始統重極之尊同眾庶
之制廢越紼之大敬闕宗祀之舊軌誠由文明太皇
太后圣略超古惠訓深至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比之
前代戚為過甚豈所謂順帝之則約躬隨眾者也陛
下既為天地所子又為萬民父母子過哀父則為之
慘悴父過戚子則為之憂傷近蒙接見咫尺旒冕圣
容哀毀駭感無止況神祇至靈而不久虧和氣微致
風旱者哉書稱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今一人過哀黎
元焉系群官所以顛殞震懼率土所以危惶栗百
姓何仰而不憂嘉禾何由而播殖愿陛下上承金冊
遺訓下稱億兆之心時襲輕服數御常膳修崇郊祠
垂惠咸秩輿駕時動以釋憂煩博采廣諮以導性氣
息無益之戀行利見之德則休征可致嘉應必臻禮
教并宣孝慈兼備普天蒙賴含生幸甚詔曰茍孝悌
之至無所不通今飄風亢旱時雨不降實由誠慕未
濃幽顯無感也所言過哀之咎諒為未衷省啟以增
悲愧尋領太子太傅時將建太極殿引見群臣于太
華殿高祖曰朕仰遵先意將營殿宇役夫既至興功
有日今欲徙居永樂以避囂埃土木雖復無心毀之
能不凄愴今故臨對卿等與之取別此殿乃高宗所
制爰歷顯祖逮朕沖年受位于此但事來奪情將有
改制仰惟疇昔惟深悲感亮稽首對曰臣聞稽之卜
筮載自典經占以決疑古今攸尚興建之功事在不
易愿陛下訊之蓍龜以定可否又去歲役作為功甚
多太廟明堂一年便就若仍歲頻興恐民力雕弊且
材干新伐為功不固愿得逾年小康百姓高祖曰若
終不為可如卿言后必為之逾年何益朕遠覽前王
無不興造故有周創業經建靈臺洪漢受終未央是
作草創之初猶尚若此況朕承累圣之運屬太平之
基且今八表清晏年囗又登爰及此時以就大功人
生定分修短命也蓍蔡雖智其如之何當委之大分
豈假卜筮遂移御永樂宮后高祖臨朝堂謂亮曰三
代之禮日出視朝自漢魏已降禮儀漸殺晉令有朔
望集公卿于朝堂而論政事亦無天子親臨之文今
因卿等日中之集中前則卿等自論政事中后與卿
等共議可否遂命讀奏案高祖親自決之又謂亮曰
徐州表給歸化人稟王者民之父母誠宜許之但今
荊揚不賓書軌未一方欲親御六師問罪江介計萬
戶投化歲食百萬若聽其給也則蕃儲虛竭雖得戶
千萬猶未成一同且欲隨貧賑恤卿意何如亮對曰
所存遠大實如圣旨及車駕南遷遷武衛大將軍以
本官董攝中軍事高祖南伐以亮錄尚書事留鎮洛
陽后高祖將自小平泛舟幸石濟亮諫曰臣聞垂堂
之誨振古成規于安思危著于周易是以憑險弗防
沒而不吊匹夫之賤猶不自輕況萬乘之尊含生所
仰而可忽乎是故處則深宮廣廈行則萬騎千乘昔
漢帝欲乘舟渡渭廣德將以首血污車輪帝乃感而
就橋夫一渡小水猶尚若斯況洪河浩汗有不測之
慮且車乘由人猶有奔逸致敗之害況水之緩急非
人所制脫難出慮表其如宗廟何高祖曰司空言是
也及亮兄羆預穆泰反事亮以府事付司馬慕容契
上表自劾高祖優詔不許還令攝事亮頻煩固請久
乃許之尋除使持節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冀
州刺史徙封頓丘郡開國公食邑五百戶以紹崇爵
世宗即位遷定州刺史尋除驃騎大將軍尚書令俄
轉司空公景明三年薨時年五十二給東園溫明秘
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四十萬布七百匹蠟二百斤
世宗親臨小斂贈太尉公領司州牧謚曰匡
長城公主 下嫁穆真
按魏書穆崇傳崇曾孫真起家中散轉侍東宮尚長
城公主拜駙馬都尉后囗離婚納文明太后姊尋除
南部尚書侍中卒謚曰宣高祖追思崇勛令著作郎
韓顯宗與真撰定碑文建于白登山
瑯琊長公主 下嫁穆紹
按魏書穆崇傳亮子紹字永業高祖以其貴臣世胄
顧念之九歲除員外郎侍學東宮轉太子舍人十一
尚瑯琊長公主拜駙馬都尉散騎侍郎領京兆王愉
文學世宗初通直散騎常侍高陽王雍友遭父憂詔
起襲爵散騎常侍領主衣都統遷秘書監侍中金紫
光祿大夫光祿卿又遷衛將軍太常卿尋除使持節
都督冀瀛二州諸軍事本將軍冀州刺史以母老固
辭忤旨免官除中書令轉七兵尚書徙殿中尚書遭
所生憂免居喪以孝聞又除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
中書監復為侍中領本邑中正紹無他才能而資性
方重罕接賓客希造人門領軍元文官權熏灼曾往
候紹紹迎送下階而已時人嘆尚之及皇太后欲黜
猶豫未決紹贊成之以功加特進又拜其次子巖
為給事中尋加儀同三司領左右時侍中元順與紹
同直順嘗因醉入其寢所紹擁被而起正色讓順曰
老身二十年侍中與卿先君亟連職事縱卿后進何
宜相排突也遂謝事還家詔喻久乃起除車騎大將
軍開府定州刺史固辭不拜又除侍中托疾未起河
陰之役故得免害莊帝立爾朱榮遣人征之紹以為
必死哭辭家廟及往見榮于邙山捧手不拜榮亦矯
意禮之顧謂人曰穆紹不虛大家兒車駕入宮尋授
尚書令司空公進爵為王給班劍四十人仍加侍中
時河南尹李獎往詣紹獎以紹郡民謂必加敬紹又
恃封邑是獎國主待之不為動膝獎憚其位望致拜
而還議者兩譏焉爾朱榮之討葛榮也詔上黨王天
穆為前鋒次于懷縣司徒公楊椿為右軍紹為后繼
未發會擒葛榮乃止未幾降王復本爵元顥入洛以
紹為兗州刺史行達東郡顥敗而反普泰元年除都
督青齊兗光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青州刺
史未行其年九月薨時年五十二贈侍中都督冀相
殷三州諸軍事大將軍尚書令太保冀州刺史謚曰
文獻
常山公主 下嫁陸昕之
按魏書陸俟傳俟子麗麗子定國定國子昕之字慶
始風望端雅襲爵例降為公尚顯祖女常山公主拜
駙馬都尉歷通直郎景明中以從叔琇罪免官尋以
主囗除通直散騎常侍未幾遷司徒司馬加輔國將
軍出為兗州刺史尋進號安東將軍治有名績仍除
青州刺史在州著寬平之稱轉安北將軍相州刺史
永平四年夏卒贈鎮東將軍冀州刺史謚曰惠初定
國娶河東柳氏生子安保后納范陽盧度世女生昕
之二室俱為舊族而嫡妾不分定國亡后兩子爭襲
父爵仆射李沖有寵于時與度世子泉婚親相好沖
遂左右申助昕之由是承爵尚主職位赫奕安保沈
廢貧賤不免饑寒昕之容貌柔謹高祖以其主囗特
垂昵眷世宗時年未四十頻撫三蕃當世以此榮之
昕之卒后母盧悼念過哀未幾而亡命主奉姑有孝
稱神龜初與穆氏瑯琊長公主并為女侍中又性不
囗忌以昕之無子為納妾媵而皆育女公主有三女
無男以昕之從兄希道第四子子彰為后子彰字明
遠本名士沈年十六出后事公主盡禮丞相高陽王
雍嘗言曰常山妹雖無男以子彰為兒乃過自生矣
趙郡公主 下嫁司馬躍
按魏書司馬楚之傳楚之子金龍金龍弟躍字寶龍
尚趙郡公主拜駙馬都尉代足為云中鎮將朔州刺
史假安北將軍河內公躍表罷河西苑封與民墾殖
有司執奏此麋鹿所聚大官取給今若與民至于奉
獻時禽懼有所闕詔曰此地若任稼穡雖有獸利事
須廢封若是山澗虞禁何損尋先朝置此豈茍藉斯
禽亮亦以俟軍行薪蒸之用其更論之躍固請宜以
與民高祖從之還為祠部尚書大鴻臚卿潁川王師
以疾表求解任太和十九年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賜
朝服一具衣一襲絹一千匹楚之父子相繼鎮云中
朔土服其威德
彭城長公主 下嫁劉承緒 又嫁王肅
按魏書劉昶傳昶適子承緒主所生也少而尪疾尚
高祖妹彭城長公主為駙馬都尉先昶卒贈員外常
侍 按王肅傳肅字恭懿瑯琊臨沂人司馬衍丞相
導之后也父奐蕭頤尚書左仆射肅少而聰辯涉獵
經史頗有大志仕蕭頤歷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
簿秘書丞肅自謂禮易為長亦未能通其大義也父
奐及兄弟并為蕭頤所殺肅自建業來奔是歲太和
十七年也高祖幸鄴聞肅至虛襟待之引見問故肅
辭義敏切辯而有禮高祖甚哀惻之遂語及為國之
道肅陳說治亂音韻雅暢深會帝旨高祖嘉納之促
席移景不覺坐之疲淹也因言蕭氏危滅之兆可乘
之機勸高祖大舉于是圖南之規轉銳器重禮遇日
有加焉尋除輔國將軍大將軍長史賜爵開陽伯肅
固辭伯爵許之以功進號平南將軍賜駿馬一匹除
持節都督豫
闕
東郢三州諸軍事本將軍豫州刺史
揚州大中正以破蕭鸞將裴叔業功進號鎮南將軍
加都督豫南兗東荊東豫四州諸軍事封汝陽縣開
國子食邑三百戶持節中正刺史如故肅頻表固辭
不許詔加鼓吹一部肅坐劉藻等敗黜為平南將軍
中正刺史如故高祖崩遺詔以肅為尚書令與咸陽
王禧等同為宰輔征肅會駕魯陽肅至遂與禧等參
同謀謨自魯陽至于京洛行途喪紀委肅參量憂勤
經綜有過舊戚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稱為和輯
詔肅尚陳留長公主本劉昶子婦彭城公主也賜錢
二十萬帛三千匹以肅淮南累捷賞帛四千七百五
十匹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封昌國縣開國侯食邑八
百戶余如故尋以肅為散騎常侍都督淮南諸軍事
揚州刺史持節余官如故肅頻在邊悉心撫接遠近
歸懷附者若市以誠綏納咸得其心清身好施簡絕
聲色終始廉約家無余財然性微輕佻頗以功名自
許護疵稱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為言景明二年
薨于壽春年三十八世宗為舉哀詔曰肅奄至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