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城 【洪武壬子馬云葉旺因遺址修筑己未都指揮使潘敬開展東城迤北土城永樂丙申都指揮使王真完砌周圍二十二里二百九十五步高三丈三尺池深一丈五尺周圍二十四里二百八十五步城門九左南曰安定右南曰泰和正西曰肅清前東曰平夷后東曰廣順正北曰鎮遠外北曰無敵外東曰永智外西曰武靖角樓四座東南曰籌邊東北曰鎮遠西北曰平胡西南曰望京四樓惟望京規制壯麗嘉靖丁酉歲巡按御史史褒善重修有記詩附于后鼓樓舊在總府西是歲亦改建于前衛公廨東鐘樓在都司西北】
西關 【在肅清門外】 教場 【在安定門外】
重修望京樓記
登樓有感
與史駝村同登有作
和韻
重修望京樓記
【行太仆寺少卿】 云間李翔
遼陽之城肇于洪武壬子而城隅四樓因之籌邊建于巽方鎮遠建于艮隅平胡建于干位義皆取諸鎮壓邊陲制馭夷戎之意也至于西南坤軸獨揭示望京之名凜凜乎神京在焉天威不違顏咫尺矣規模弘麗制作工巧超于前而軼于后若有非人力所能為者遡前三樓或毀于回祿或摧于風雨相繼頹盡后雖補置大逸前規矣惟望京一樓距今百六十余年于茲巋然如靈光之獨存屹立于風塵之表不與三樓同澌泯焉其間土形木質要之不無朽腐傾圯之虞然而大勢卓然如昔也得非名義重而呵護有鬼神忠愛立而悠久同天壤使然耶嘉靖丙申冬季澶淵駝村史公陛受成命持斧按遼以迄于今丁酉秋八月弛張憲政咸有次第首新黌宇作興人文繼閱城垣繕修武備一時文武多士罔不踴躍思奮閑嘗陟降于茲樓之上下見其形制迥異名義攸關日就隳敝無以繼前修而惕多士也慨然有圖新之志乃召都司劉子大章徐子府謀曰財不費公帑別有處分工合募閑民酬以雇直經畫調度咸有成算面授二閫二閫奉命惟謹尋選指揮朱赟王鎮堇理之二官承委匪懈不匝月而工告成八角森嚴毅然有難犯之勢足以壯八方之威武四面軒豁洞然有旁燭之形足以通四方之幽隱危梯曲檻陟者忘倦飛閣層檐見者快覩而不知非謫仙湎酒之樓也庾氏翫月之樓也則夫駝村公今日修樓之意安在哉盍諗諸雖然我知之矣陟屺岵者望父母覩云物者望親幃彼獨非臣子耶顧乃因忠以致孝吾儕文武濟濟蹌蹌食祿于朝事事茲土觸目警心獨不能體望京之意而移孝以為忠哉修文事者思飾簠簋而奠黎元修武事者思飾 【飾:飭】 干城而撫士卒期無負于天朝期無愧于茲樓矣此固駝村公今日修樓之意也盍體諸雖然不寧惟是間有豪杰之士文武兼濟者奮乎其間算無遺策如唐之陸宣公邊不足籌矣鎖鑰北門如宋之寇萊公遠不足鎮矣玁狁薄伐如周之尹吉甫胡不足平矣審若是一望京足矣三樓不作可也作而毀于火摧于風與雨固數也雖漸補建而不得與茲樓相比肩亦宜也此又駝村公獨拳拳于望京之樓之意也盍念諸嗚呼世室壞而不修春秋所以譏魯明堂毀而弗居子輿所以勸齊茲樓之修豈得已哉曠世相感諒有繼公而興起者矣謹書于石以為它日之左券
登樓有感
【巡按御史】 郭登庸
黃山木落正蕭蕭絕塞霜天眺望遙旌斾晝眠收戰鬬煙塵風斷霽云霄村居嫠婦初歸業野哭游魂尚未招東北久傷豺虎亂荒原何處唱漁樵
雨洗沙場殺氣收天涯秋暮獨登樓一方煙井聞雞犬百里晴郊散馬牛斷壟黃云依古戍孤城斜日射寒流滄溟寂寞魚龍伏回首西南望帝州
與史駝村同登有作
龔用卿
東風吹遍管寧地遲日同登王粲樓郭外諸山明野燒海中三島接丹丘雕欄百尺晴絲卷粉蝶孤翚宿霧收畫棟疏簾送歌舞望京高處更淹留
十二闌干結綺幽春風攜手仲宣樓八窗晴入連云樹四面塵清凈壘丘歷歷煙村山外盡紛紛城櫓望中收隨風忽漫故園眼一醉能〈扌棄〉此日留
和韻
吳希孟
春光遍布三韓地好日幾登八角樓遠樹天低山似郭殽豐綺隘果成丘崚嶒洞宇云煙合崒嵂危墻風雨收幾度曲欄客笑語半天燈火月華留
春云漠漠水悠悠四顧晴山遠郭樓煙鎖朝巒浮翡翠霞明遠岫擬丹丘憑虛勝概懷思穉相對高人鄙吝收極目長安天際渺清尊漫飲共遲留
和韻
薛廷寵
水云沙樹共清幽秋日扶攜上塞樓關海墩臺連斥堠江門煙鳥過林丘風檐鐵馬寒聲送野寺昏鐘暮色收縱酒不妨歌舞謾銀燈疏雨為誰留
遼陽亦是先王地落日孤城獨倚樓南望青齊隔滄海北看豺獸遁沙丘珠簾繡柱秋堪眺宿霧殘云晚未收回首蓬萊雙闕迥使槎何事尚淹留
和韻
朱箎
望窮京國二千里步上邊城百尺樓叆叆蒼煙橫朔漠荒荒敗葉下林丘金蘭契誼應難并玉燭勛名早見收把酒憑欄思無限不緣歌管故淹留
和韻
史褒善
翠微掩映夕陽幽尺五天邊見此樓勢接醫閭隆地軸影浮遼海靜胡丘斷鴻風度朱簾暮化鶴丹歸紫霧收數點云山橫朔漠長安西望自遲留
漫俯清郊物色幽風塵荏苒共登樓云開繡幕碧連海花映朱甍翠倚丘天畔客杯逸興遠沙頭樵唱晚霞收憑危極目燕山里潦倒邊城尚滯留
廣寧城 【洪武間指揮王雄因舊址修筑都督劉貞復甃以磚永樂中總兵劉江增展東南關弘治間備御胡忠開西隅正德間備御李溱展南關廂周圍五百四十六丈高與城稱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周圍一十二里四十五步今展新城周圍共一十七里城門五東曰永安東南曰泰安西南曰迎恩嘉靖丁酉左少監王永都御史任洛總兵官馬永重修西曰拱鎮北曰靖遠角樓四座正北曰鎮朔東南曰柔遠西南曰望京正西曰迎秀鐘樓大市東街鼓樓大市北街】
南關 【在迎恩門外】 教場 【在迎恩門外】
右屯城 【永樂中指揮徐琦李通開筑圍四里三百六步高二丈九尺池深八尺闊二丈圍五里八十六步城門三東曰鎮海西曰迎恩南曰永安】
教場 【城東】
義州城 【洪武間指揮何浩仍舊修筑永樂間與廣寧后屯衛同治宣德間都指揮楚勇甃磚周圍九里一十步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八尺周圍九里一百六十六步正德間參將胡忠開鑿修復馬道城門四東曰熙春西曰慶豐南曰永清北曰安遠】
南關 【周圍一里四十步】 教場 【城西南一里】 馬場二處 【一城東南二十五里一城東三科柳】
錦州城 【洪武二十四年指揮曹奉即舊城遺址修筑周圍五里三百二十步高二丈五尺成化十二年都指揮王鍇增展南北四十五丈東西九十五丈弘治十七年參將胡忠備御管升并城南關周圍六里二十三步形勢若盤俗謂之盤城池周圍七里五百七十三步闊三丈五尺深一丈二尺城門四東曰寧遠南曰永安西曰廣順北曰鎮北鐘鼓二樓在十字街并設】
教場 【城外東南】
大凌河所城
松山所城
寧遠城 【遇圍六里零八步高二丈五尺池周圍七里零八步深一丈五尺城門四東曰春和南曰迎恩西曰永寧北曰廣威鐘鼓樓在中街都督焦禮建】
東關 【城東】 教場 【城外南一里宣德五年都指揮劉斌建】
塔山所城 【周圍三里零一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城門三座城樓三座宣德五年指揮李旺建】 教場
沙河所城 【周圍三里零一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城門二座城樓二座宣德五年指揮張敬建】 教場
前屯城 【洪武己卯都指揮曹毅因瑞州舊址修土城周圍五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宣德正統間備御畢恭鄧鐸前后包砌池深一丈闊二丈周圍六里二百步城門三東曰崇禮南曰迎恩西曰武寧】
南關 【城南】 教場 【城南一里】
中前所城 【周圍二里二百六十九步高三丈池深一丈闊二丈周圍四里三百步南門一座宣德三年指揮葉興建】 教場
中后所城 【周圍三里六十九步高三丈池深一丈闊二丈周圍四里二百步城門二座宣德三年建】 教場
開原城 【洪武二十二年設三萬衛二十五年設遼海衛因舊土城修筑磚砌周圍十二里二十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闊四丈周圍一十三里二十步城門四東曰陽和西曰慶云南曰迎恩北曰安遠角樓四座鼓樓在四衢之中】
教場 【城北一里】
中固城 【創于永樂五年為撫順站弘治十六年參將胡忠奏展高一丈八尺周圍七百三十五丈池深二丈闊三丈八尺城門二】 教場 【城東一里】
鐵嶺城 【周圍四里六十步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城門四東曰撫夷西曰承恩南曰慶云北曰威遠角樓四座】
教場 【城南 【南:西北】 一里】
泛河城 【正統間畢恭奏設周圍七百一十五丈高二丈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城門二東曰承恩南曰安遠】 教場 【城北二里】
懿路城 【舊有城基永樂五年保定侯修筑包砌周圍三里零三百四十三步高二丈池深九尺闊二丈周圍四里三百一十步城門二南曰通明北曰招遠】 教場 【城東北一里】
蒲河城 【周圍七百二十五丈四尺池深一丈闊二丈城門二】 教場 【城東南】
撫順城 【周圍三里有奇池深一丈闊二丈城門二】 教場 【城南一里】
沈陽城 【洪武二十一年指揮閔忠因舊修筑周圍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二重內闊三丈深八尺周圍一十里三十步外闊三丈深八尺周圍一十一里有奇城門四東曰永寧南曰保安北曰安定西曰永昌】
南關 【城南】 教場 【城東一里】
海州城 【舊為土城洪武九年靖海侯督同本衛指揮劉成等創筑包砌以磚周圍六里五十三步三尺高三丈四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三丈五尺周圍六里八十三步城門四東曰鎮武南曰廣威西曰臨清北曰來遠鐘樓在衛治東城內山腰鼓樓在衛治東中衛】
北關 【城西】 西關 【城西】 南關 【正德戊辰都指揮馬深新立】 教場 【城北一里】
蓋州城 【洪武五年指揮吳玉因舊土城修筑九年靖邊侯展筑南面磚石包砌周圍五里八十八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八尺周圍五里一百二十七步城門三東曰順清南曰廣恩西曰海寧鐘鼓樓城中衢】
南關 【城南】 教場 【城東】
重修城東西樓記
薛廷寵
皇帝即位十六年澶淵史子以御史按遼陳軌率物興廢葺敝乃春三月按部蓋牟辨方察治加志武備乃登城周視滄溟限帶峯巒擁維烽堠墩臺森布麗列控青齊蔽全遼三面捍敝東為順清門南為廣恩門西為海寧門門上有樓歲久西樓敝其東則頹然廢基史子曰嘻夫蓋關海之沖夷夏之界也城樓敝且廢是辱我也將無納之侮乎御臣徐□進曰往者王巡察公嘗檄修建主者艱其役竟止時則有待史子曰春秋重改作謂可已爾是可以已與余所恐者歲澇國饑萬民皇皇時詘舉贏犯圣人之戒然余圖之毋擾民材木器具官償其值陶人石人咸須諸公遷者作者斤者畚者日給之餼棟弗稱則撓茲惟弗壽其伐巨于叆陽之岡乃以于指揮夔修其西以郝經歷人英修其東資之成畫胥服以事事惟謹踰時二樓成杰棟疏欞厚基周垣涂雘黝堊次第飾潤方諸前遇之可以固國可以讎遠而舉不失義勞能悅民忘其懟矣余時以按傭至遼郝人英來役一日為余誦述請記余曰記可爾夫固國則功讎遠則威比義則衷悅民則惠是可以為與事者之訓記之史子名褒善字文直別號駝村為余同年之良云
永寧監城 【蓋州南一百五十里隸苑馬寺城高一丈五尺周圍三里八十步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二尺嘉靖十四年寺卿楊最請于撫按動蓋復金人以石甃之】
復州城 【洪武十五年因舊址修筑永樂四年指揮□真包砌周圍四里三百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五尺城門三東通明南迎恩北鎮海】
教場 【城東】
金州城 【舊有土城洪武四年都指揮馬云葉旺增筑十年指揮韋富包砌周圍六里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七尺闊六丈五尺城門四東春和西寧海南承恩北永安角樓四座】
北關 【城北】 南關 【城南】 教場 【城東】
旅順口城 【金州城南一百二十里其城二北城洪武四年都指揮馬云葉旺立木柵以守二十年設中左所永樂元年設都司官備御十年指揮徐剛磚砌周圍一里二百八十步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城門二南靖海北威武南城永樂十年徐剛筑砌周圍一里三百步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五尺城門二南通津北仁和登州衛海運軍需至此】
公署
鎮東堂 【廣寧城鼓樓西巡撫王翱建】
新建鎮東堂記
【戶部員外郎】 仁壽劉元
廣寧于遼東為都會遼東為衛二十有五其戎政悉聽于監軍總兵巡撫而聽政之堂曰鎮東則于是乎在其外朝鮮女直奴兒干乞列速苦兀者種落歲帥貢職通譯上謁者又以百數故于是堂之制必壯偉宏耀然后有以重威焉今上即位之四年以松陽葉公達為監軍都督同知鳳陽毆公信為征虜前將軍握兵柄副都御史東莞彭公誼為巡撫贊理軍務三人者皆有文武材既至歡然相得于一堂之上偲偲然惟以政未修威未振是懼先是夷虜歲抄掠于是筑五營堡守據建州要害地又沿邊障失險隘者悉移置焉疆圉既固戎虜以□然后修廟之門廳及欞星門及圣賢塑像又暨南門之東偏構館舍休賓旅而備粟之廩藏貨之府亦以次繕理焉而將校吏卒□政治威申廢立□舉獨鎮東堂舊以中衛廳事為之今傾圯無以觀瞻請易而新之不許固請乃命役工于羨卒取材于隙宇為前后廳廳之旁為廂房前為中廳中門之外又為前門總為屋四十有二區崇卑深廣舉中度而涂以丹雘跂翼矢棘鳥革翚飛于是乎出入仰望者益知所尊嚴矣始事于成化十一年春二月癸酉落成于秋八月癸巳教護屬功課章程者備御都指揮焦君貴也專督役者指揮僉事閔質張銘也堂成適余以公務過廣寧三君子屬予記余于是知三君子相與之厚而又善于為政也昔漢度遼將軍皇甫威明以中郎將張然明才德兼優舉以自代而乞為之副非樂善忘己而以國家之事為己任者能之乎是宜光于冊書至于今不泯也今三君子相與處久矣于邊□一時或爭可否卒從容商榷惟國之計匪躬之念未嘗有猜阻疑二之釁其用心蓋威明等也是宜書之尚俾來者有以省想前人之風韻不相忌而相與以有成又知作之所始繼葺之使無壞也
會府 【即鎮東堂改建】
重建會府記
【大學士】 河間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