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心息相依

濟陽子曰:“心者,非肉團、日用之心,乃本性、真如之天心也。儒云:‘人欲凈盡,天理流行。’正能見此天心。《西游記》一書,全憑悟空。悟空本性,見真如,故曰見如來。如理而去,如理而來。能空凡心,即能見天心。見天心,即見如來。要見如來,須持時。

“邵夫子云:‘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

“《心經》曰‘階,此時即天心之時、陽氣發生之時,一元復始之時。時至神知,天心在焉、如來見矣。丹田暖暖熱,萬物皆逢春。妙哉!妙哉!

“夫息者,非口鼻有形之息也,乃是炁穴內中之真息。要見此息,須除雜念,致虛極,守靜篤。心空,性見,口鼻無氣。凡息停而真息動。恍惚杳冥,炁穴現出一竅,渾渾淪淪,名曰竅中竅,即上文時至神知。人當至靜,在于夜間睡醒時,清靜之極,藥產神知。不知者,是當面錯過矣。須要凝神入炁穴,息息歸根。若忘若存,猛烹極煉。煉精化炁,逆收入炁穴。候陽炁暖熱,運行局天。

“心息相依,神照不可須臾離,離則屬于枯偏矣。

“古云:‘神行,炁行,神住,炁住。’相依不離,正誠堅志。采取烹煉,呼吸升降。動靜往來,進退均宜,沖和大定。天然真火候有無窮之妙用矣。

“金丹從始至終,不離此法才能成就。大矣哉!心息之妙旨也。

“若夫行、住、坐、臥,口鼻之息,宜要調。不調,不能見真息。其法在于凝神入炁穴,心守炁穴,意隨往來。呼接天根玄關,吸接地根炁穴。所謂內交真炁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顏。

“陳致虛曰:‘一條大路少人尋,風虎云龍自嘯吟。坐定要知行氣主,真人之息自深深。’

“《圭旨》云:‘不是玄門消息深,高山流水少知音。若能尋著來時路,赤子依然混沌心。’若問來時路,即是炁穴一竅。凝結成丹,超上玄關,乳哺還虔,而升天門是也。

“赤肚子云:‘炁穴之間、昔人名之曰生門、死戶,又渭之天地之根。凝神于此,元炁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滿,髓滿則腹盈,腹盈則下實,下實則行步輕健、動作不疲、四體康健、顏色如桃,去仙不遠矣。’”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盖州市| 综艺| 西华县| 罗江县| 思茅市| 正镶白旗| 兰溪市| 鞍山市| 凌海市| 连南| 贞丰县| 株洲县| 长治市| 淮滨县| 裕民县| 舞阳县| 阳西县| 盐池县| 余江县| 白银市| 凤阳县| 扶风县| 黄梅县| 三亚市| 陆良县| 定襄县| 洮南市| 亳州市| 舒城县| 昌平区| 米易县| 建宁县| 台州市| 维西| 萨嘎县| 鹤岗市| 宁海县| 县级市| 芜湖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