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良親王杰書傳鄭虎文
杰書,順治六年,封多羅郡王。八年,賜號「康」。十六年,既襲爵,仍號「康」。
康熙十三年三月,逆藩耿精忠據福建反,浙江、江西震動;圣祖命為奉命大將軍,率師進剿。十月,賊將徐尚朝犯金華,遣副都統馬哈達擊破之。十二月,又敗賊于紫瑯山、焦圍等處,先后斬賊數萬。徐尚朝復犯金華,副都統巴雅爾戰于積道山,敗之;遂復永康、縉云二縣。十四年二月,我師運炮至上虞,賊將方懋功邀諸路,擊破之。偽帥馮公輔自義烏遁,統領希佛敗之于苦竹,復武義、義烏二縣。偽總兵沙有祥距桃花嶺,梗處州路;馬哈達等進剿,入處州,賊退仙居;副都統穆和林又敗之于白水洋,直抵城下。賊將曾養性益兵助守,我師三面梯攻,賊夜竄;伏兵起,盡殲之,遂復仙居。三月,平南將軍賴塔連敗偽將軍馬九玉于衢州。時馮公輔復據宣平,我師進,敗之大旗口;公輔殊死斗,我師奮擊,奪隘入。徐尚朝連犯我軍,先后敗之于十八都、石塘、石佛嶺、大王嶺、東隴隘口、上套寨、下五塘等處,斬獲無算;遂復松陽縣。八月,我兵自土木嶺進剿,曾養性拒守黃巖;遣寧海將軍貝子傅喇塔圍之,賊潰圍出,黃巖降。又敗賊于上塘嶺,復太平、樂清、青田等縣。九月,又敗賊于衢州北原口。山賊據夏州、河西,屢犯我軍;皆敗之。十一月,傅喇塔進攻溫州,連敗賊于南江、石塘。十五年三月,圍溫州,敗養性兵四萬;立營江岸,扼賊入青田路,賊勢大挫。又擊賊于八帶橋、張村,大破之。五月,馮公輔陷宣平,旋復之。六月,傅喇塔率師過三角嶺,破曾養性于古溪路;遂抵溫溪渡口,復敗賊將馬成龍等。八月,大兵抵仙霞關,偽參將金應虎迎降。進攻浦城、建陽二縣,建寧、延平望風歸順;耿精忠震懾無措,遣子顯祚來迎我師。杰書遣使齎敕諭示之,耿精忠降;遂入福州。
是時渠賊雖平,余黨及「海賊」猶未盡滅。遣使招撫耿繼善,繼善逃;偽黨乘勢據邵武,穆和林擊敗之,復其城。「海賊」鄭錦以兵寇省城,將軍喇哈達敗之于烏龍江,復泰寧、建寧、寧化諸縣及汀州府。十六年正月,穆和林復上杭、武平、永定及江西瑞金等縣,贛州路通。大兵進攻興化,破「海賊」三十六營,復其城。三月,克泉州;賊棄漳州遁,海澄等十縣皆降。十月,參領都克納等敗賊于龍溪班山等處。十二月,賊犯泉州,都統楊鳳翔擊走之。十七年三月,破「海寇」于漳州。七月,泉州、惠安復陷賊,副都統禪布討復之。十二月,賴塔敗賊于柯監山、萬松關,副都統紀爾他布等敗賊劉國軒于江東橋、又敗諸潮溝之間,副都統胡圖敗賊吳淑于石衛。十八年正月,巡撫吳興祚等又敗國軒于郭塘,賊自是不能成軍矣。五月,國軒復犯江東橋,我兵又敗之。十月,連破賊于東石、鰲頭山等處。十九年三月,鄭錦聚黨海中,窺廈門;遣都統鄂申進取,賊遁去,復大定、小定地方。大兵進取玉洲,擊劉國軒于石馬、海澄,皆下之;克銅山,降偽將軍江機等三千余員,全閩底定。凱旋,圣祖率諸王、大臣郊勞之;旋命議政。
二十九年,以厄魯特噶爾丹叛,命率兵往會撫遠大將軍裕親王福全;旋命駐防歸化城。
三十六年,薨;謚「良」,立碑紀功。
——見「碑傳集」卷二「宗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