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 馮氏錦囊秘錄
- 佚名
- 4556字
- 2015-12-20 14:05:02
人參 赤茯苓 羌活 獨活 前胡 薄荷 柴胡 枳殼 川芎 桔梗(各等分) 甘草(減半) 牛蒡子 蔥頭水煎,本方加防風、荊芥、連翹、金銀花、即荊防敗毒散。
大連翹飲
治痘后一切發熱,赤腫癰毒。
連翹 防風 荊芥 牛蒡子 當歸 柴胡 黃芩 梔子 蟬蛻 赤芍 車前子 木通 滑石甘草 姜水煎服。
四圣膏
治痘疔挑破,以此點入。一方加冰片五厘。
七粒珍珠火上燒,琬豆七七鍋內炒,男發不拘灰多少,加入胭脂真個好。
二圣散
治同前。
雄黃(三錢) 紫草(三錢) 共研末,用油胭脂調入。
三豆散
痘后癰毒,初起紅腫。用黑、綠、赤三豆,以醋浸研漿,時時以鵝翎刷之,隨手可退。
敗草散
治痘斑爛不止。用爛茅桿,不拘多少。取多年蓋墻屋者,久感天地日月精華,雨露風霜之氣,善解瘡毒,功難盡述。或曬或焙,研細敷瘡,或攤席上,令兒坐臥,神妙。
綿繭散
治痘后癥蝕瘡,膿水不絕。用出蛾繭不拘多少,將生明礬未入內填滿,燒令汁盡成灰,為末,摻之。
茶葉方
治痘遍身無皮,膿水不已。茶葉揀盡粗梗,水煮取起,濕鋪床上,草紙隔層,令兒睡上一夜,則膿水皆干。
洗肝散
治痘毒攻眼障腫,血縷遮睛。
川芎 歸尾 防風 羌活 薄荷 梔子 甘草上各等分,水煎食后服。
兔糞丸
治痘入眼,或生翳瘴。
兔糞(四兩,炒) 石決明(用七孔者,火炙,一兩) 草決明(一兩) 木賊(去節,一兩) 白芍(一兩) 當歸(酒浸,五錢) 防風(去蘆,一兩) 谷精草(二錢)為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數十丸,荊芥湯下。又方,用兔糞焙干為末,蜜丸如豆大,每用酒下二三十丸。
搽目方
用象牙磨水,搽入目內,善治痘瘡入眼。
涼肝明目散
治痘后差明。
當歸(酒洗) 龍膽草(酒洗) 密蒙花 柴胡 川芎 防風 酒連(各等分)以豬肝煮湯煎服。
望月砂散
治痘后兩目,暗室中不能開者。
谷精草(五錢) 密蒙花(酒洗,五錢) 蟬蛻(去翅足,五鐵) 望月砂(即鬼糞,一兩)共為細末,用 豬肝一兩,竹刀剖開。用藥一錢,摻在肝內。水煮肝熟,飲汁食肝,神效。
吹耳散
一方加雄黃、麝香少許。
輕粉 黃丹 珍珠 為末,左眼翳吹右耳,右如之。
密蒙散
治小兒痘疹,及諸毒入眼。
密蒙花(一錢五分) 青葙子(一錢) 決明子(一錢) 車前子(五分)上為末,羊肝一片破開,摻藥在內合好,濕紙重裹,煨熟,空心食之。
通圣散
治小兒痘瘡入眼,及生翳膜。
白菊花(一兩) 綠豆皮(一兩) 谷精草(去根梗,一兩) 共為末,每三歲用一錢,干柿一個,生粟米泔水一盞同煮,泔盡去藥食柿,不拘時日,用二三個,近者五七日,遠者半月愈。
罩胎散
治妊婦出痘。
川芎 當歸 白芍 人參 白術 桔梗 甘草 柴胡 條芩 防風 荊芥 白芷干葛 砂仁 紫草 阿膠 赤茯芩 加糯米水煎服。
安胎獨圣散
胎動服此,服后覺胎熱則安矣。
砂仁,連殼慢火炒,去殼。為末,每服半匙熱酒調下。又方,用苧麻根,搗爛敷臍。一方,用伏龍肝,井水調敷,亦可。
柳花散
治室女發熱經行。
柳花(五七錢) 紫草(一兩一錢) 升麻(九錢) 歸身(七錢五分)為末,每服七錢,葡萄煎湯調下。
水楊湯
治痘瘡干克不起,用水楊柳。生水邊細葉紅根者是也。春冬用枝,秋夏用枝葉,切碎,水煎七八沸,先將一分。置盆內,候溫,令先服內托之劑,然后浴洗,漸漸添湯,不致太冷,浴洗久許,以油捻點燈照之,壘壘有起勢,起處覺暈暈有絲、此漿影也。如漿不滿,再浴。若弱者、只浴頭面手足、既不赤體不厭多洗,須以燈照而無起勢者,乃氣血敗而津液桔矣,不治。
陳氏木香散
治中氣虛寒,泄瀉腹脹,痘色慘白。
木香(臨時磨服) 大腹皮(黑豆汁洗凈用) 人參(各二錢) 赤茯苓 前胡 青皮(去瓤,炒) 半夏(湯泡七次) 丁香 訶子肉 甘草(各二錢,五分) 桂心(一錢五分)為末,每服三錢、姜棗水煎。隨兒大小加減。
參苓白術散
治痘出里寒,飲食少進,大便泄瀉,小便清白,神氣倦,口鼻氣冷,瘡不起發。
人參 白術(土炒) 白茯苓 干山藥 蓮肉(去心) 桔梗 薏苡仁 藿香(砂仁) 甘草為末,米飲調服。
涼血化毒飲
治痘初出,瘡頭焦黑。
歸尾 赤芍 生地 木通 連翹 桔梗 紅花 紫草 牛蒡子 山豆根 水煎,調入燒人糞一錢服。
解霉托里散
治痘稠密。
桔梗(去頭) 牛蒡子 人中黃 防風赤芍 荊芥穗 歸尾(酒洗) 蟬蛻 升麻 干葛 酒紅花 連翹(去枝、梗、心)水煎。入燒人糞調服。
四物快斑湯
治痘火盛干燥。
當歸(酒洗) 川芎 赤芍 生地 荊芥穗 牛蒡子 升麻 葛根 連翹(去枝、梗、心) 紫草 地骨皮(等分) 水煎,入燒人糞服。
大補保命湯
治痘皮嫩易破者。
人參 黃 當歸(酒洗) 生地(酒洗) 川芎 赤芍 甘草 牛蒡子 防風(去蘆) 荊芥穗 連翹(去枝、梗,心) 官桂(去粗皮) 水煎,入燒人糞服。
補脾快斑湯
治手足痘不起者。
人參 黃 甘草 防風(去蘆) 防己(酒洗) 官桂(去皮) 水煎服。
涼血芍藥湯
治痘作痛。
芍藥(酒洗) 當歸(酒洗) 生地(酒洗) 紅花 地骨皮等分 水煎。
白龍散
治痘潰爛。用干生糞燒過,取中間白者,研篩敷之。
人參清神湯
治痘痂不落,昏迷沉睡。
人參 黃 甘草 當歸(酒洗) 白術(土炒) 麥門冬(去心) 陳皮 酸棗仁黃連(酒炒) 白茯苓 加棗一枚。糯米一撮水煎。
白鷹糞散
治痘痂不落,成瘢痕者。
鷹糞(取白色,燒灰) 馬齒莧(不拘多少),曬干,燒灰 蜜水調涂靨上。又方,用馬齒莧搗汁,豬膏脂,石蜜,共熬膏涂腫處。
羊骨髓方
治痘痂欲落,不落瘡痕。
羊 骨髓(一兩) 煉入輕粉(一錢) 研成白膏,涂瘡上。
玄參化毒湯
治痘后赤火丹痛。
玄參 歸尾(酒洗) 紅花(酒洗) 連翹(去枝,梗、心) 軟石膏 地骨皮赤芍 防風 荊芥穗 木通(等分) 加淡竹葉,水煎服。
蜞針法
用螞蟥,即水蛭。大者,置紅腫處,吮去惡血即驗。
當歸湯
治盜汗。
當歸 黃 生地 麥冬 甘草 黃連 白芍 浮小麥 用 豬心,竹刀剖開。
煮湯煎藥服之效。
白術膏
補中氣,固自汗。
用白術去蘆,米泔水浸一宿,飯上蒸曬三四次,乃切片炒黃,清水煎取頭二汁,去渣,慢火熬成膏,白湯調服。虛極者,人參湯調服。
潤腸湯
治虛秘。
歸梢 甘草 生地 火麻仁 桃仁泥水煎服。
仙方活命飲
治痘癰毒。去薄荷、連翹,即十三味敗毒散。
白芷 防風 乳香 沒藥 甘草 連翹 赤芍 穿山甲(炙焦) 歸梢 天花粉 薄荷 角刺貝母(各一錢) 金銀花(三錢) 陳皮(一錢) 水酒各半煎服。
神效隔蒜灸法
治痘疔毒瓦斯熾盛,使諸痘不能起發,起發者不能灌膿,灌膿者不能收靨,或大痛或麻木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隨火而散,凡疔挑破出毒血者,可治。若挑破不痛,不出血者,難治。若用此法灸之。即知痛,更用銀針挑破。紫血隨出、諸毒隨貫亦有生者。其法用大蒜切三分濃,安痘疔上,用小艾炷于蒜上灸之,每五壯易蒜再灸,若紫血出后。腫痛不止,尤宜常灸。
拔毒膏
治痘疔。
雄黃一錢,研。用胭脂重浸水。令濃調雄末點痘疔頭上,立時紅活,亦神法也。蓋雄黃能拔毒,胭脂能活血耳。
涼血解毒湯
治女人出痘,非經期,于發熱時,經水忽至。
當歸(一錢二分) 白芷(五分) 升麻(四分) 紫草(一錢五分) 紅花(一錢)赤芍(一錢) 桔梗(八分) 連翹(一錢)燈心水煎服。
當歸養心湯
治女人出痘,口喑不能言者。
人參 當歸 麥門冬 甘草 升麻 生地 上各等分,燈心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
治女人經閉不通,血海干涸,適逢出痘,以此調其心脾,使血勿妄行。
人參 白術 茯神 黃 (各一錢二分) 甘草(三分) 木香(五分) 遠忘(去心) 地骨皮(一錢二分) 棗仁(一錢) 姜棗水煎。加味者加柴胡,山梔。
加味逍遙散
治癥同前。
白術 白茯苓 當歸 白芍 甘草 柴胡(各等分) 大棗 加味者,加山梔、牡丹皮,水煎服。
黑神散
治婦人出痘分娩后,瘀血作疼。
當歸 川芎 熟地 干姜(炒黑) 桂心 蒲黃(炒) 木香 香附米(童便炒)青皮 黑豆 水酒煎服。
防風解毒湯
治痘當時令溫暖,以此辛涼之藥發之。
防風 薄荷 荊芥 石膏 知母 桔梗 牛蒡子 甘草 連翹 木通 枳殼 加燈心,淡竹葉,水煎服。
桂枝解毒湯
治痘當時令大寒,以此辛溫之藥發之。
桂枝 麻黃(酒炒) 赤芍 防風 荊芥 羌活 甘草 桔梗 人參 川芎 牛蒡子生姜 水煎服。
升麻解毒湯
治痘當時暖時寒,以此辛平之藥發之。
升麻 葛根 羌活 人參 柴胡 前胡 甘草 桔梗 防風 荊芥 牛蒡子 赤芍連翹 淡竹葉 水煎服。
加味麻黃散
治麻痘壅熱不出,以此發之。
升麻(酒洗) 麻黃(酒炒) 人中黃 牛蒡子 蟬蛻 水煎服。
化斑湯
神治痘后生瘡,每年 發如癩,諸藥不效,用之三日,即愈。
熟鵝油(四兩) 蜜蠟(五分) 萊菔子(焙,研細末,三分) 川椒(焙,研細末,三分) 土朱(四分)。四味俱入油內,攪勻涂之。
養榮湯
治麻痘色白。
人參 當歸(酒洗) 紅花(酒洗) 赤芍(桂水炒) 甘草 水煎服。
瀉白散
治麻癥咳嗽。
桑白皮(蜜炙) 地骨皮(洗去土硬) 甘草 淡竹葉 燈心水煎服。
麥冬清肺飲
治麻后咳嗽出血。
知母 貝母 天門冬(去心) 桔梗 甘草 杏仁(去皮尖) 鼠粘子 石膏() 馬兜鈴 糯米水煎服。
奪命五毒丹
治痘黑陷倒靨,干枯不起者神驗。
月魄(蟾酥,少許) 吐月華(牛黃,二分) 銀紅(朱砂,一錢) 男王(雄黃,三分) 梅精(冰片,二分) 用 豬尾血為丸。麻子大。薄荷湯下一丸。移時紅活。
百祥丸
治痘黑陷甚者。
紅芽大戟,用漿水煮極軟,去骨,曬干,復納入汁,汁盡焙干,為末,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研赤,芝麻湯下。
何號周天散
治痘黑陷,項強目直視,腹脹喘急發搐。
蟬蛻(五錢,酒凈) 地龍(一兩,去土)為末,量兒大小,煎乳香湯調下。
治痘濕爛五方
一方,用蠶繭燒灰存性,加枯礬少許,又方,用牛糞燒存性,加麝少許。又方,用陳墻上敗草,或曬或焙,為末。又方,用陳墻上白螺螄,燒存性,為末。又方,松花一味,研為細末。
治痘常用湯散歌括
十神解毒牡丹紅,桔梗生歸赤芍芎,大腹翹通燈草共,三朝血熱奏奇功。
羌活散郁芷荊芎,紫桔翹甘地骨同,大腹鼠粘防燈草,氣粗熱涌顯神通。
保和湯內地參紅,紫桔楂芎草木通,糯米燈心與姜水,十神服后用灌膿。
透肌散與保和同,紫桔楂芎草木通,蟬鼠參陳燈棗共,羌防服后助成膿。
保嬰自補四君湯,山藥當歸芍地黃,八九日來漿足后,調和血氣是良方。
保元湯用草參 ,白術苓歸熟地隨,芍藥川芎干姜桂,太陰不起用無疑。
大連翹飲芥防風,赤芍歸柴草木通,滑蛻黃芩桅子共,更加紫草最神功。
四順清涼草大黃,當歸赤芍共稱良,氣粗熱秘須煎服,熱瀉還須入木香。
木香散用桂參苓,腹勒青前草半丁,姜水共煎溫服后,表灰丙泄妙通靈。
異攻散用桂參苓,樸果歸陳木木丁,附半為臣姜共棗,頭溫足冷妙如神。
泄瀉須知用理中,人參白術草姜同,四肢厥冷兼筋轉,附子加添始奏功。
泄濕還須用益黃,青皮訶勒草丁香,或加肉蔻木香等,姜棗同前是圣方。
以上諸方,遵古類書,以備查考,但按治癥,湯中如僵蠶為痘科之要藥,而古方不用者居多,大抵其意專以治本為主,況如四君四物等湯,原非單為痘門而設也,至于生姜,只為疏散風寒之需,而古方不論補瀉概加,大抵姜三棗二,古人首重脾胃起見也不敢擅行刪潤,謹將平正穩當諸方,悉行匯錄,便于仿法,內有嗜奇怪異,及用天靈蓋、胎骨諸方,德未被于生人,禍先及于枯骨。殘慘實甚殊,失天心,悉行刪去,不敢混陳。至于更切治痘諸藥,張制用藥活法七條,于補遺門內相為參看,幸高明鑒諸。
痘疹補遺
古哲方論,雖已備纂前集,然書亦有未及之論,未盡之旨,兼之今古不同,氣化迥異,謹將近時所見,及臨癥治按,并用藥活法,不揣周陋,統列于后,以補所遺。
驗痘吉兇諸候
凡先見耳廓內而多者,屬腎經,大兇。若兼腰痛等候必死。一凡眉棱,一片灰白而密甚者,必至啞嗆不食,九十朝決兇。一眼合之后,流淚如膿,淋漓不斷者。必變壞癥,不治,慎勿輕視之。一痂后眼開紅色者兇。一凡吐甚見痘者,頭回必多。一凡兇惡痘癥,若驟見起勢。須至六七日后,方保無虞。蓋至七日,則五臟皆已傳遍,常見起勢二三日,忽變而死者,蓋五臟勝復之理也。凡一臟正氣之衰敗,必由一臟邪氣之強勝,勝已并衰同歸于盡,猶燈盡復明,皆無根之火,故難久耳。一痘毒發于足內踝者必死,蓋毒發于腎,故見太溪脈之所也。一痘初舌上先起白色者兇,蓋由丹田元陽有虧,而氣無發生之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