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 莊子
  • 莊周
  • 773字
  • 2015-12-19 14:43:49

繕性第十六

繕性于俗,俗學(xué)以求復(fù)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謂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養(yǎng)知;知生而無以知為也,謂之以知養(yǎng)恬。知與恬交相養(yǎng),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義明而物親,忠也;中純實(shí)而反乎情,樂也;信行容體而順乎文,禮也。禮樂遍行,則天下亂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則不冒,冒則物必失其性也。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與一世而得澹漠焉。當(dāng)是時(shí)也,陰陽(yáng)和靜,鬼神不擾,四時(shí)得節(jié),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dāng)是時(shí)也,莫之為而常自然。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nóng)、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德又下衰,及唐、虞始為天下,興治化之流,氵梟淳散樸,離道以善,險(xiǎn)德以行,然后去性而從于心。心與心識(shí)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滅質(zhì),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fù)其初。

由是觀之,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道無以興乎世,世無以興乎道,雖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

隱,故不自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fā)也,時(shí)命大謬也。當(dāng)時(shí)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dāng)時(shí)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古之行身者,不以辯飾知,不以知窮天下,不以知窮德,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shí)。小識(shí)傷德,小行傷道。故曰,正己而已矣。樂全之謂得志。

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其樂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同,故無憂而已矣。今寄去則不樂,由是觀之,雖樂,未嘗不荒也。故曰,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深泽县| 许昌市| 泸水县| 许昌市| 宁晋县| 长岛县| 时尚| 四川省| 黄山市| 康马县| 沈丘县| 张北县| 玛多县| 磴口县| 泽库县| 满洲里市| 阳江市| 镇坪县| 深泽县| 东乌珠穆沁旗| 英超| 理塘县| 高要市| 新化县| 漳平市| 洛阳市| 婺源县| 邳州市| 四子王旗| 房山区| 时尚| 罗山县| 江山市| 卢龙县| 富顺县| 杨浦区| 永吉县| 秦皇岛市| 秦安县|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