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康熙朝 (15)

九月戊寅(初十日),諭吏部、兵部:『向來海寇竄踞臺灣、出沒島嶼、窺伺內地,擾害生民。雖屢經剿撫,余孽猶存;沿海地方,烽煙時警。邇者黔、滇底定、逆賊削平;惟海外一隅,尚梗王化。爰以進剿方略咨詢廷議,咸謂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長驅制勝,難計萬全。朕念海氛未靖,則沿海居民勿獲休息;特簡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前往相度機宜,整兵進征。該提督忠勇性成,韜鈐夙裕;兼能洞悉海外形勢,力任克期可奏蕩平。遂訓練水師、整頓戰艦,揚帆冒險直抵澎湖,鏖戰力攻,大戰賊眾,克取要地,立奏膚功。余眾潰遁臺灣懾服兵威,乞降請命;已經納土登岸,聽候安插。自明朝以來逋誅積寇,始克殄除。濱海遠疆,自茲寧謐。此皆該提督矢心報國,大展壯猷,籌劃周詳,布置允當;建茲偉伐,宜沛殊恩。施瑯,著加授靖海將軍;封為靖海侯,世襲罔替,以示酬庸。前進剿云南官員曾各加一級,兵丁賞賚一次;頃因該提督所統官兵出海進剿,勤勞堪念,已經照云南例加級賞賚。復思官兵遠抵海疆,冒險剿寇,非滇、黔陸路用兵可比;著再各加一級,兵丁賞賚一次,以示特加優渥至意』。

冬十月己亥(初二日),予澎湖陣亡平陽總兵官左都督贈太子太保朱天貴祭葬,謚「忠壯」。

丁未(初十日),九卿、詹事、科道以海寇底定,請加尊號。上曰:『加上尊號,典禮甚大。臺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系;因從未向化、肆行騷擾,濱海居民訖無寧日,故興師進剿。即臺灣未順,亦不足為治道之闕。朕觀古來史冊,盛世無屢赦之事;此時雖頒赦加恩,小民未必均沾實惠。治天下之道,但求平易宜民而已,何用矜張粉飾!且吳三桂剿后,頒赦未久;今又以升平行赦,殊覺太煩!但愿以平治之道圖久安長治,不愿煩擾多事。可將此意傳諭九卿,科道、詹事知之』。尋大學士奏:『臣等遵旨傳諭諸臣;諸臣言臺灣雖在海外,乃海賊歷年占踞,憑恃其險,侵擾沿海居民;今皇上指授廟略,剿撫兼施,海賊遂爾向化;皇上威德加于海外,自古以來未有能及。臣等非不知皇上以易簡之道治天下,不尚粉飾;惟皇上功德實越古昔帝王,非加上尊號無以慰臣民仰戴之愿』。上曰:『海賊,乃癬疥之疾。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若上尊號、頒恩詔,即入于矜張粉飾矣。不必行』。

乙丑(二十八日),福建提督施瑯奏:『舟山等處偽總兵有兵丁船只在海島者,俱遣人招撫;令聚集一處,以杜奸宄』。上曰:『施瑯所奏招積各島船只,籌劃周詳,甚為可嘉!此等見在海島船只及偽官兵丁,著施瑯嚴加確察,俱行收撫;務盡根株,毋貽患』!

命吏部侍郎杜臻等在閩、粵、江、浙勘沿海邊界,招墾荒地,復諸遷民業。

十二月丙辰(十九日),調施維翰為福建總督(由浙江調)。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一六八四)春正月丁亥(二十一日),福建提督靖海將軍侯施瑯奏:請設臺灣鎮守官弁。上問大學士等曰:『爾等之意若何』?李霨等奏曰:『據提督施瑯奏云:臺灣有地數千里、人民十萬,棄之必為外國所踞;奸宄之徒竄匿其間,亦未可料。臣以為守之便』。上曰:『臺灣棄取,所關甚大。鎮守之官,三年一易,亦非至當之策。若徙其民人,又恐失所;棄而不守,尤為不可。爾等可會同議政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再行確議具奏』。尋議政王大臣議覆:行令福建督、撫、提、鎮詳議。從之。

三月辛未(初五日),浙江巡撫金鋐奏:海上烏洋舟山偽將軍黃錫鵬、周云隆、偽都督阮繼先率偽官百員、兵四千一百余名投誠。

壬申(初六日),以福建投誠偽將軍劉國軒為直隸天津總兵官。

夏四月丁酉(初二日),天津總兵官劉國軒陛辭;上諭:『臺灣地方阻聲教者六十余年,爾素懷忠誠,值施瑯督兵進剿,首先歸命。是以特授為總兵官,以示優眷。但天津地方近在畿輔,與別省不同。爾宜加意撫輯,使兵民相安,盜賊屏跡。且爾從閩海來,并無親知故舊,當盡職以副朕懷』。又諭:『朕嘉爾海外倡率歸誠,且孤身遠來;今當赴任,殊為可念!故于常例之外,賜爾白金二百兩、表里二十疋、內廄鞍馬一匹,以示異數』。

己酉(十四日),差往福建料理錢糧侍郎蘇拜會同福建督、撫、提督等奏:『臺灣地方千余里;應設一府、三縣,設巡道一分轄。應設總兵官一、副將二、兵八千,分為水陸八營。澎湖應設副將一、兵二千,分為二營。每營各設游、守、千、把等官』。從之。

辛亥(十六日),九卿等議準:『工部侍郎金世鑒奏:皇上德威遐布,海外悉寧。浙江沿海地方,請照山東諸處見行例,聽百姓以裝載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貿易、捕魚;豫行稟明該地方官,登記姓名、取具保結,給發印票,船頭烙號。其出入,令防守海口官員驗明印票、點明人數;至收稅之處,交與該道計貨之貴賤、定稅之重輕,按季造冊報部。至海口官兵,請于溫、臺二府戰船內各撥二十只,平定臺灣所獲哨船撥八十只,令其分泊,防守巡邏』。從之。

五月丙寅朔,調王國安為福建總督,裁浙江總督。

秋七月乙亥(十一日),奉差福建、廣東展界內閣學士席柱復命,奏曰:『臣往海展界,福建、廣東兩省沿居民群集跪迎;皆云『我等離舊土二十余年,已無歸鄉之望。幸皇上威德,削平寇盜,海不揚波。今眾民得還故土,保有家室,各安生業;仰戴皇仁于世世矣』。上曰:『百姓樂于沿海居住,原因海上可以貿易、捕魚。爾等明知其故,前此何以不準議行』?席柱奏曰:『海上貿易,自明季以來,原未曾開,故不準行』。上曰:『先因海寇故,海禁不開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席柱奏曰:『據彼處總督、巡撫云:臺灣、金門、廈門等處雖設官兵防守,但系新得之地;應俟一、二年后,相其機宜,然后再開』。上曰:『邊疆大臣,當以國計民生為念。向雖嚴禁,其私自貿易者何嘗斷絕。凡議海上貿易不行者,皆總督,巡撫自圖射利故也』!席柱奏曰:『皇上所諭極是』。......

丙子(十二日),召問學士席柱曰:『朕前日未曾問及提督萬正色、施瑯;伊等品行若何』?席柱奏曰:『陸路提督萬正色為人忠厚和平,居官亦優』。上曰:『萬正色前督水師時,奏臺灣斷不可取;朕見其不能濟事,故將施瑯替換,令其勉力進剿,遂一戰而克。萬正色、施瑯二人,今相睦否』?席柱奏曰:『二人陽為和好,陰為嫉妒』。上曰:『施瑯何如』?席柱奏曰:『施瑯人材頗優,善于用兵;但行事微覺好勝』。上曰:『粗魯武夫,未嘗學問;度量褊淺,恃功驕縱:此理勢之必然也』。

八月乙卯(二十二日),以黃桂為福建按察使(由江南驛鹽道遷)。

九月甲子朔,諭大學士等:『向令開海貿易,謂于閩、粵海邊生民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財貨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貿易,非貧民所能;富商、大賈懋遷有無,薄征其稅,不致累民,可充閩、粵兵餉,以免腹里省分轉輸協濟之勞。腹里省分錢糧有余,小民又獲贍養。故令開海貿易。今若照奉差郎中伊爾格圖所奏,給與各關定例款項于橋道、渡口等處概行征稅;何以異于原無稅課之地,反增設一關科斂乎?此事恐致擾害民生。爾等傳諭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

丙子(十三日),兵部題:『原任福建總督姚啟圣修理兵船、兵器,浮冒錢糧四萬七千余兩,應行追賠』。得旨:『姚啟圣攻取臺灣,著有勞績;著免其追賠』。

己丑(二十六日),兵部等衙門遵旨會議:『續順公沈瑞,于康熙九年襲伊叔沈永興公爵。康熙十三年,逆賊劉進忠反,沈瑞被擄臺灣,雖受偽印,但其時沈瑞年纔十二,尚在幼小,且不忘國恩,協謀內應,以待我大兵至。康熙二十年十一月,為同謀偽鎮朱友出首,全家被害;此公爵仍應世襲。俟查明應襲之人,具題承襲』。從之

冬十月丁巳(二十五日),弛海禁,惟不得以火藥、軍器出洋。

十二月甲辰(十三日),先是,侍郎蘇拜等奏:『鄭克塽、劉國軒、馮錫范、明裔朱桓等,俱令赴京;其武職一千六百有奇、文職四百有奇,或愿回籍、或愿授職,應聽部察例議敘。兵四萬余人,愿入伍、歸農,各聽其便』。上命鄭克塽家口親族及劉國軒、馮錫范本身家口,俱令遣發來京。其偽官并明裔朱桓等,俱于附近各省安插墾荒。余如議』。至是,鄭克塽等至京。上念其納土歸誠,授鄭克塽公銜,劉國軒、馮錫范伯銜,俱隸上三旗;仍令該部撥給房屋、田地。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一六八五)春二月乙未(初五日),以張汧為福建布政使(由貴州按察使遷)。

戊午(二十八日),命大學士明珠等傳諭天津總兵官劉國軒曰:『朕撫御寰區,聿臻治理。止臺灣余孽一線尚存,雖屬小島未平,猶慮海濱弗靖;爾劉國軒身為渠黨,乃能仰識天時,勸令鄭克塽納土來歸,朕心嘉悅!授爾總兵官之任。聞爾家口眾多,棲息無所。京城房舍,人有定業;況價值不貲,爾安從得之。今賜爾第宅,俾有寧居,以示優眷』。

三月乙丑(初五日),正黃旗漢軍公鄭克塽題:請敘鄭聰等投誠功;部議不準。上諭大學士等:『大兵進剿,鄭聰等同鄭克塽即獻臺灣投誠;久踞海島之寇,盡行消滅。伊等,著準其議敘』。

丁亥(二十七日),福建提督侯施瑯奏:請恤賞進剿澎湖傷亡兵丁;部覆毋庸議。

上諭大學士等:『凡軍功議敘恤賞,俱關緊要。如遲延日期、往返咨查,恐奸宄之徒舞文作巧,易生弊端。朕思此等貧兵,早給一日恤賞,使得早受一日實惠。此后,著一概速行議恤』。

夏五月庚申朔,戶部議準:『郎中塞楞額奏:福建設爐二十座鑄錢,將明代舊錢悉行銷毀』。上諭大學士等:『舊錢流布,不止福建一省,他省亦皆有之。止可聽其從容銷去;若驟為禁止,恐不肖之徒借端生事,貽害平民,亦未可定。所奏不準行』。

秋八月戊戌(初十日),以孔興洪為福建按察使(由直隸口北道遷)。

雍熙二十五年丙寅(一六八六)春三月癸酉(十九日),以田慶曾為福建按察使(由河南河北道遷)。

夏四月癸巳(初九日),以張仲舉為福建巡撫(由湖南布政使遷)。

冬十二月戊午(初八日),予臺灣殉難續順公沈瑞暨妻鄭氏及拖沙喇哈番沈珽各祭葬。

丙寅(十六日),福建提督張云翼奏:『水師提督施瑯于泉州公廨建立御書碑亭,各官不便行走』。得旨:『朕賜御書,原以裦施瑯之功,榮寵其一身一家;于伊家左右,猶可立碑。今乃于公所建立,不獨張云翼一人出入未便,即合省文武大僚亦皆震悚回避。此特借端招搖,該部嚴飭施瑯不得于公所立碑』。

己巳(十九日),以張永茂為福建布政使(由廣西按察使遷)。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一六八七)春三月乙酉(初七日),大學士等奏:『臣等遵旨傳諭九卿等集議應行、應改事務,諸臣僉云:『皇上夙夜孜孜勤求治理。政務俱已全備、寰宇已極升平;并無應行、應革事件。前輔政大臣時,各省皆有總督;自皇上親政以來,酌裁總督員缺,惟設江南江西一總督、廣東廣西一總督、云南貴州一總督、湖南湖北一總督、四川陜西一總督、福建浙江一總督。后將浙江福建總督缺,改為福建總督;然浙江、福建皆系近海地方,請仍改福建總督為浙江福建總督,似屬有益』。從之。

調王新命為浙江福建總督(由江南江西總督遷)。

夏四月乙亥(二十八日),準福建臺灣府鄉試另編字號,額中一名;從陸路提督張云翼請也。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一六八八)春三月己丑(十六日),調王新命為河道總督(由福建浙江總督調)。

丙申(二十三日),以王隲為福建浙江總督(由江西巡撫遷)。

壬寅(二十九日),諭兵部尚書張玉書、刑部尚書圖納、左都御史馬齊曰:『前李光地曾奏:「德格勒、徐元夢所學甚博、作文甚優,漢官亦不能及」。德格勒奏:「李光地用為總督、提督,令同伊母赴任,始肯就職;若用于別任,必不來也」。朕因其互相陳奏,欲辨虛實。從前將德格勒親加考試,其文見存;今李光地已來京,爾等可將德格勒試卷宣示九卿,并以問李光地』。于是張玉書等傳集九卿公閱德格勒試卷,奏稱:『德格勒之文,詞語粗鄙,毫無文氣。詰問李光地,亦自甘妄奏之罪。請將李光地下部議處』。上曰:『李光地本應治罪;念其任學士時,凡議事不委順從人。臺灣之役,人皆謂不可取;李光地獨言可取:此其所長。除此事外,別無妄奏之處;姑從寬免,令仍為學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潮州市| 霍山县| 旬邑县| 绿春县| 临沂市| 鄂尔多斯市| 平和县| 阿瓦提县| 汕尾市| 高邮市| 庆阳市| 富民县| 定结县| 抚顺县| 韶关市| 大英县| 汽车| 镇巴县| 绥棱县| 玉龙| 九江县| 应城市| 昭苏县| 英超| 仪征市| 潞城市| 阳城县| 甘谷县| 定州市| 塘沽区| 土默特左旗| 亚东县| 东兴市| 梁山县| 平顺县| 凌云县| SHOW| 铜鼓县| 都昌县|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