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 清實錄宣統(tǒng)朝政紀
- 佚名
- 2950字
- 2015-12-17 14:20:03
又諭、電寄趙爾豐、據(jù)電奏二十八日克復新都后。即派陸軍一支進攻新繁于旁午克復蔞池。匪死傷甚多生擒數(shù)十人奪械二百余件。日昨德陽告急。當飭防軍由漢州往援而什邡復報為匪占據(jù)。惟有次第迅速剿辦朱軍由敘開拔援犍。行抵屏資與黔軍兩路夾擊。匪始敗退朱軍尚在犍城匪聚河口一帶非用重兵痛剿終無了期等語著端方迅派軍隊。克期赴援。并力合攻。毋許延緩。
又諭、電寄張人駿、據(jù)電奏、軍事旁午。造幣尚有存款。儻有急用。應準隨時飭提。請將該廠暫歸管轄。仍報部察核等語。著度支部速議具奏。尋議查江甯造幣分廠。所存鑄本。業(yè)已無多。又令解滬湊還賠款。該廠存款實已全數(shù)用完。至該廠向為鼓鑄銀銅各幣之地近日外閑頗患錢荒。如該省有飭辦事件。應準由該督暫行管轄。以資利便。從之。
又諭、電寄張人駿等、據(jù)電奏滬市銀根緊急。滬道請展緩賠款實出萬不得已請切商駐使。一面由臣人駿派道員虞和德力向各國銀行磋議。并請派前駐藏幫辦大臣副都統(tǒng)銜溫宗堯。在滬會辦以期詳妥而支危局等語。著外務部知道。
又諭電寄增韞、電奏悉現(xiàn)在人心不靖。謠言四起湯壽<走畢>滟替既為鄉(xiāng)里所重。著賞給四品卿銜。勸諭商民。各安本業(yè)。勿為謠言所惑。致滋紛擾。
又諭、電寄馮汝骙、據(jù)電奏、江西事機危迫防營甚少。非添練十營。不敷分布。非有百萬新幣。餉械難籌。懇飭部照數(shù)發(fā)給等語九江為武漢下游第一門戶。亟宜迅圖規(guī)復。著即照所擬添練巡防營隊。惟庫款奇絀。勢難再撥。著由該省設法籌措。或移緩就急以應要需。
又諭、電寄沈秉<辶黎>方土、據(jù)電奏接右江鎮(zhèn)道飛電稟稱懷遠一帶。有匪股數(shù)千人。聲勢浩大。現(xiàn)分三股。一股盤踞湘粵之章正一股盤踞黔粵交界之奚滟鳥馬一股潛伏粵地之高有又據(jù)電局報稱衡永兩局電報阻滯。桂防北路岌岌可虞。請飭兩廣總督貴州巡撫分撥可恃軍隊。大宗餉械星速來援等語。著張鳴岐、沈瑜慶、迅派得力兵隊。并籌撥餉械迅赴懷遠一帶。合力堵剿。毋稍延誤。
兩江總督張人駿等奏張勛肬閑調江南提督初六日接印視事。惟應往來甯浦。未便移駐松江。并委員代印代行。報聞。
伊<覀之>牛副都統(tǒng)兼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額勒渾奏塔防每年協(xié)餉。解不足數(shù)應放兵餉。以及各項經費。不敷開支情勢迫切。懇飭部按照原定額數(shù)。另籌的款以濟要需。并飭嚴催各省欠解銀兩。迅速埽數(shù)。以資彌補下部知之。
又奏、新疆自設治后。省城暨各商埠設立中俄通商局。辦理交涉事宜。近來交涉增繁。外人來往日多。每嘗以此藉口。接待頗形不便擬將中俄局改為交涉總局。其喀什噶爾伊<覀之>牛兩處改為分局俾昭畫一。以資聯(lián)絡。下所司知之。
甘肅新疆巡撫袁大化奏、審度近日邊情。英文不可不講。擬于中俄學堂內添聘英文教習。即以俄文學生兼習。期于數(shù)年學成。足供英俄兩種翻譯。似屬一舉兩得。下部知之。
命郵傳大臣唐紹怡克日來京。
命前休致民政部侍郎趙秉鈞。即日來京豫備召見。
癸酉。諭內閣、朕纘承大統(tǒng)。于今三載。兢兢業(yè)業(yè)。期與士庶同登上理。而用人無方。施治寡術。政地多用親貴。則顯戾憲章。路事蒙于僉壬。則動違輿論。促行新治。而官紳或藉為網利之圖。更改舊制。而權豪或祗為自便之計。民財之取已多而未辦一利民之事司法之詔屢下。而實無一守法之人。馴致怨積于下而朕不知。禍迫于前而朕不覺川亂首發(fā)。鄂亂繼之。今則陜湘警報晶宜聞廣贛變端又見。區(qū)夏騰沸人心動搖九廟神靈。不安歆饗無限蒸庶涂炭可虞此皆朕一人之咎也。茲特布告天下誓與我國軍民維新更始。實行憲政。凡法制之損益。利病之興革。皆博采輿論。定其從違。以前舊制舊法。有不合于憲法者。悉皆除罷。化除旗漢。屢奉先朝諭旨。務即實行。鄂湘亂事。雖涉軍隊。實由瑞澂等乖于撫馭。激變棄軍。與無端構亂者不同朕維自咎用瑞澂之不宜。軍民何罪。果能翻然歸正。決不追究既往朕以眇眇之躬。立于臣民之上禍變至此。幾使列圣之偉烈貽謀。顛墜于地悼心失圖。悔其何及。尚賴國民扶持。軍人翼戴。期納我億兆生靈之幸福而鞏我萬世一系之皇基使憲政成立。因亂而圖存轉危而為安。端恃全國軍民之忠誠。朕實嘉賴于無窮。此時財政外交困難已極。我君民同心一德。猶懼顛危。儻我人民不顧大局。輕聽匪徒煽惑。致釀滔天之禍。我中國前途。更復何堪設想朕深憂極慮夙夜旁皇。惟望天下臣民。共喻此意。將此通諭知之。
又諭、資政院奏、請頒布明詔。將憲法交院協(xié)贊一摺。我朝列圣相承。深仁厚澤垂三百年。我孝欽顯皇后德宗景皇帝俯念時艱。深維治本。晶宜降明詔。確定為君主立憲政體。并頒布籌備立憲事宜清單。按年進行朕以沖齡入承大統(tǒng)。亦惟兢兢業(yè)業(yè)。用迪前光上年十月該院奏請速開國會。當經明降諭旨。定于宣統(tǒng)五年召集議院。并特派溥倫等迅速纂擬憲法。候朕欽定茲據(jù)該院奏稱憲法為君民共守之信條。宜于規(guī)定之始詔進臣民商搉。又稱協(xié)贊在纂擬之后。欽定之前于先朝圣訓欽定之義。毫無所妨各等語。著溥倫等敬遵欽定憲法大綱。迅將憲法條文擬齊。交資政院詳慎審議。候朕欽定頒布用示朝廷開。誠布公與民更始之至意。
又諭、資政院奏、內閣應負責任。國務大臣不任懿親一摺。懿親執(zhí)政。與立憲各國通例不符。我朝定制。不令親貴干預朝政。祖訓著有明文實深合立憲國家精義。同治以來。國難未紓。始設議政王以資夾輔相沿至今本年設立內閣。仍令王公等充國務大臣。原屬一時權宜之計。朝廷本無所容心茲據(jù)該院奏稱皇族內閣與立憲政體不能相容。請取銷內閣暫行章程實行內閣完全制度不以親貴充當國務大臣等語。以陳系為尊皇室而固國基起見朕心實深嘉納一俟事機稍定。肬閑賢得人即令組織完全內閣不再以親貴充國務大臣。并將內閣辦事暫行章程撤銷。以符憲政而立國本。
又諭、資政院奏請速開黨禁以示寬大而固人心一摺。黨禁之禍。自古垂為炯戒。不獨戕賊人才。抑且消沮士氣。<圭黽>滟兄時事日有變遷。政治隨之遞嬗往往所持政見。在昔日為罪言。而在今日則為讜論者。雖或逋亡海外。放言肆論不無微瑕。究因熱心政治。以致逾越范圍。其情不無可原。茲特明白宣示特沛恩綸與民更始所有戊戌以來。因政變獲咎。與先后因犯政治革命嫌疑。懼罪逃匿以及此次亂事被脅自拔來歸者。悉皆赦其既往。俾齡齊民嗣后大清帝國臣民。茍不越法律范圍。均享國家保護之權利。非據(jù)法律不得擅以嫌疑逮捕至此次被赦人等。尤當深自袚濯。抒發(fā)忠愛同觀憲政之成。以示朝廷咸與維新之至意。
又諭、前聞長沙有變。電報不通。朕心實深廑系。茲據(jù)朱家寶轉遞余誠格電奏、本月初一日湖南陸軍石滟駁營叛變。攻入小吳門。陸軍標營同叛。攻入北門。城內巡防隊亦叛。戕統(tǒng)領黃忠浩、直攻撫署。匪黨遂踞省城。誠格暫避入水師營。不意水師亦懸白旗。遂登湘帆小輪。候調省外各隊。力圖克復。懇請肬閑員統(tǒng)隊來湘剿辦。并自請嚴懲等語。長沙為省城重地余誠格雖系甫經到任。所調將領未到。添募未齊。究屬措置乖方以致倉卒生變。罪無可辭。湖南巡撫余誠格著即革職戴罪圖功。并著暫管湖南巡撫印信。責成該革撫迅調省外兵隊即將省城克期克復。毋稍延玩儻不奮力自效。定將該革撫從重治罪。其黃忠浩被戕情形。速即查明電奏。
又諭順天府奏請撥鉅款。采買米糧運京減價平糶一摺。著度支部知道。
又諭、御史史履晉奏京師市面空虛。擬勸辦商團以靖地方一摺。著民政部酌核辦理。
又諭、御史史履晉奏、敬陳管見摺內漢冶萍總公司。請飭部妥擬接收另行組織一條。著農工商部議奏。
又諭、御史溫肅片奏、請飭民政部嚴飭巡警總廳添派得力巡長分布各區(qū)彈壓地面。并飭度支部順天府等衙門分設官錢局平糶局以平市價等語。著該衙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