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8章 本紀二十三(6)

十八年壬辰春正月丁亥,瀎運河。辛卯,撥庫帑五萬于熱河,賑敖罕、奈曼兩旗蒙古。癸丑,英兵入坎巨提,回部頭目逃避色勒庫爾,賑撫之。

三月庚申,閻敬銘卒。

夏四月己酉,葬醇賢親王。是月,臺灣內山番社作亂,剿平之。

五月甲子,陽江匪亂,首逆譚運青伏誅。庚午,祈雨。辛未,賜劉福姚等三百一十七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乙亥,合肥等州縣旱蝗,賑之。是月,上林、賓州匪首莫自閑等伏誅。

六月庚寅,祈雨。丙申,雨。壬寅,命編修汪鳳藻充出使日本大臣。

閏六月己未,永定河決。庚申,賑汾州及歸綏七廳旱災。甲子,留江蘇江北河漕各五萬石于順直備賑。丙寅,阿克達春以奏對失辭,罷山西巡撫。丁丑,以近畿水災,撥部帑十萬備賑。庚辰,恩承卒。是月,京畿蝗。

秋七月辛丑,發庫帑十萬備云南各屬賑。壬寅,河南蝗。癸丑,諭唐炯整頓銅運。

八月丙寅,命奎煥與英使保爾議印藏商約。甲寅,命福錕為體仁閣大學士,麟書協辦大學士。留山東新漕備賑。

九月庚寅,撥江北漕米五萬石備鎮江各屬賑。己亥,福建德化匪首陳拱伏誅。壬寅,免陜西前歲民欠錢糧。

十月乙卯朔,留江南漕米三萬石備江寧諸縣賑。庚申,醴陵匪首鄧海山伏誅。己巳,賑莎車水災。免直隸通州等處糧租雜課。

十一月乙酉朔,免直隸通州等處逋賦。辛卯,賑臺灣等處潦災。辛丑,諭李鴻章、孫家鼐等察賑,被災州縣有玩視民瘼者,嚴劾以聞。壬寅,免江蘇各廳州縣衛逋賦。庚戌,發庫帑十萬賑太原等屬水旱霜雹災。癸丑,發內帑二萬賑順直各屬災民。

十二月乙卯朔,詔王大臣承辦皇太后六旬慶典,會同戶、禮、工部,內務府博稽舊典,詳議以聞。丙寅,召劉錦棠來京。丁卯,再發京倉米四萬石,賑順天災民。乙巳,懿旨,辦理慶典,一切撙節,內外臣工例貢免進獻。特頒內帑賑濟順直災區,每歲準此,畀順天府、直隸總督永濟窮黎。每省各賞銀二萬,自明年甲午始,俱發內帑畀各省疆吏散給之。諭已故貝勒那爾蘇為僧格林沁孫,惓念前勞,追封親王,后不得援例。丙子,賞徽寧池太廣道楊儒四品京堂,充出使美日秘大臣。

是歲,朝鮮入貢。

十九年癸巳春正月乙酉朔,詔以明歲皇太后六旬圣壽,今年舉行恩科鄉試,翌年舉行甲午恩科會試。丙戌,免長洲等州縣冬漕米石。己亥,免長沙等州縣逋賦。甲辰,詔明年應來京祝嘏蒙古與內札薩克王、公、臺吉等,除有年班外,俱止來京。癸丑,以口外七廳及大同等府災,命直、晉免收運商糧稅,撥部帑十萬賑之。

二月戊午,留江蘇漕米五萬石備賑安州等處。戊辰,見德使巴蘭德于承光殿。癸酉,留京餉五萬賑陜西北山等處災民。

三月辛卯,命以兩湖漕米六萬馀石變價賑山西災。

夏四月丙子,祈晴。己卯,以阿拉善札薩克和碩親王多羅特色楞游牧連年荒旱,頒帑三萬賑之。

五月乙酉,北新倉火。乙未,以伊克昭盟長札薩克固山貝子札那吉爾第游牧連年荒旱,頒帑一萬賑之。

六月乙卯,命直省擇保精曉天文、醫理、卜筮、數學及嫻于堪輿者,上之內務府。戊午,撥部帑三萬備賑醴陵等處災。庚申,見德使紳珂于承光殿。癸亥,祈晴。丁卯,普安匪首劉燕飛等伏誅。癸酉,京師雨災,詔于六門外等六處各設粥廠,撥京倉米萬石充賑。乙亥,再撥奉天粟米、江南北漕米備順直賑需。永定河決,南北汛并溢。丙子,免安徽積年逋賦,暨潛山等縣衛前欠夏糧。

秋七月甲申,諭順天府平糶。甲辰,近畿積潦漸消,諭遣就食貧民歸籍。

八月辛亥,賜故總督曾國荃孫廣漢四五品京堂。除華僑海禁,自今商民在外洋,無問久暫,概許回國治生置業,其經商出洋亦聽之。丁卯,采購奉、豫、魯省雜糧分備順直賑。

九月癸未,山東截留新漕六萬石賑瀕河州縣災民。再撥江南北漕米十萬石改折,復留江蘇漕米八萬石充賑順直,分半給之。癸卯,發京倉米三萬石賑順天。是月,免陜西各屬逋賦及額賦。

冬十月己酉朔,修太倉四州縣海塘。壬子,賞四川布政使龔照瑗三品京堂,充出使英法義比大臣。己未,命戶部歲納內務府銀五十萬。乙丑,免通州等處糧賦。

十一月己丑,申私錢之禁,有銷毀改鑄或載運者,所司訪緝嚴治之。戊子,甘肅、新疆地震。辛卯,命許振祎與李鴻章會勘永定河。甲午,免大興等縣秋稅。

十二月辛亥,命吏部侍郎徐用儀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壬子,詔京察嚴考覈。戊午,除內地人民出海禁。辛酉,賑安仁疫災。壬戌,免歸化等七廳租賦。丁卯,免烏拉捕東珠。壬申,撥京東倉米五萬石備順天春賑。癸酉,刑部奏革員周福清于考官途次函通關節,擬杖流,改斬監候。

二十年甲午春正月己卯朔,懿旨,六旬慶辰,晉封妃嬪名號,增恭親王護衛,奕劻晉封親王,醇親王載灃等賞賚有差。自中外大臣、文武大員、蒙古王公等以次恩錫。丙申,許振祎會勘永定河工程,命與李鴻章會籌。允歲增修費四萬,并撥部帑三十萬充經費。己亥,庫車地震。免鎮、迪各屬逋賦。庚子,重申科場禁例。辛丑,免鄂倫春貢貂。壬寅,滇緬續約成。

二月辛亥,詔殿廷考試閱卷大臣公慎校取勿濫。瀎通惠河,筑閘壩。甲子,命李鴻章閱海軍。甲戌,禁州縣非時預徵及濫用非刑。允許振祎請,盧溝橋置河防局,仿裘曰修成法,設浚船百二十艘。

三月戊寅朔,日有食之。諭疆吏毋濫保屬官。戊子,詔停秋決。

是春,免新疆各屬逋賦,云南各屬額賦雜課。

夏四月戊申,韶州南雄匪亂,剿平之。己酉,溆浦匪首諶北海伏誅。甲寅,大考翰、詹,擢文廷式等六人一等,馀升黜有差。辛酉,見義使巴爾迪等于承光殿。辛未,賜張謇等三百十一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壬申,諭直省清理京控積案。

五月丁亥,以畿輔多盜,諭嚴捕務。戊子,詔駐藏辦事大臣、幫辦大臣三年任滿得請覲,著為令。丁酉,初,朝鮮以匪亂乞師,李鴻章檄提督葉志超、總兵聶士成統兵往。上慮兵力不足,因諭綏靖藩服,宜圖萬全,尚須增調續發,以期必勝。壬寅,除免江蘇海運漂沒漕糧。乙巳,召劉銘傳來京。裁鄂倫春總管,升布特哈總管為副都統。

六月己酉,詔停道、府捐。癸丑,京師霪雨,祈晴。乙卯,見日使小村壽太郎于承光殿。戊午,命翁同龢、李鴻藻與軍機、總署集議朝鮮事。壬戌,停海軍報效。乙丑,諭:“湖南京漕折價,備順天賑。向有濟荒經費,亦報解存儲。”皆自今歲始,歲以為常。丁卯,命南澳鎮總兵劉永福赴臺灣。戊辰,召劉錦棠來京。辛未,上二旬萬壽,御殿受賀筵宴。命徐用儀為軍機大臣。壬申,召免出使日本大臣汪鳳藻回國。

秋七月乙亥朔,日本侵朝鮮,下詔宣戰。戊寅,命李瀚章毀南海舉人康祖詒所著書。己卯,諭遣道員袁世凱往平壤撫輯。丙辰,命臺灣布政使唐景崧、南澳鎮總兵劉永福助邵友濂籌防。辛巳,諭李鴻章擴充海軍,慎選將才,精求訓練,通籌熟計以聞。乙酉,免賓川等州縣田租。丙戌,敕神機營兵防近畿,駐通州,旋移南苑。戊子,命端郡王載漪、敬信練旗兵,以滿洲火器營、健銳營、圓明園八旗槍營暨漢軍槍隊充選。載漪尋管神機營。諭停不急工程。允吳大澂請,統湘軍赴朝鮮督戰。丁酉,賑會同、會樂二縣災。己亥,命葉志超總統駐平壤諸軍。敬信、汪鳴鑾均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癸卯,重訂中外保護華工約。

八月丙午,吳大澂督軍出關,自請幫辦海軍,不許。丁未,始釋奠于先師。己酉,劉錦棠卒。戊午,上皇太后徽號,頒詔覃恩有差。壬戌,李鴻章以師久無功,褫三眼孔雀翎、黃馬褂。丙寅,懿旨發內帑三百萬備軍需。命四川提督宋慶幫辦北洋軍務。丁卯,命承恩公桂祥統率馬步各營往駐山海關。戊辰,奉天援軍統領高州鎮總兵左寶貴及日人戰于平壤,敗績,死之。己巳,命吳大澂軍駐樂亭。庚午,懿旨,六旬慶辰停止頤和園受賀。撥京倉米三萬石賑順天各屬水災。

九月甲戌朔,懿旨起恭親王奕直內廷,管總署、海軍署事,并會同措理軍務。乙亥,命宋慶節制直、奉諸軍。罷葉志超總統。丁丑,諭在籍提督曹克忠募津勇駐山海關。召王文韶來京。調黃少春為長江水師提督。庚辰,命兵部侍郎王文錦等辦理團練。辛巳,免陜西咸寧等處旱荒田賦。壬午,海軍副將鄧世昌及日人戰于大東溝,死之。癸未,召張之洞來京。丁亥,賑瑞昌等縣潦災。戊子,以臨敵潰散,罷葉志超、衛汝貴統領,以聶士成統兩軍。庚子,日兵渡鴨綠江。辛丑,陷九連城。壬寅,命長順率吉林軍往奉天助剿,豐紳統三省練軍防東邊。

冬十月甲辰朔,諭裕祿飭金州戰備。乙巳,命提督唐仁廉募勇二十營,會定安、裕祿防剿。丁未,詔山西各省入衛。戊申,詔恭親王督辦軍務,各路統帥聽節制。命王大臣等分辦巡防、團防,廣西按察使胡燏棻駐天津督糧饟,許專奏。召劉坤一來京,以張之洞署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寧夏鎮總兵衛汝貴以臨敵退縮,褫職逮問。己酉,命翁同龢、李鴻藻、剛毅并為軍機大臣。壬子,日人陷金州,副都統連順棄城遁。徐邦道及日人戰,敗績。丙辰,賑東省瀕河貧民,并撥帑撫恤。丁酉,各國使臣呈遞國書,賀皇太后六旬萬壽,上見之于文華殿。壬戌,日人陷岫巖州,豐升阿、聶桂林皆棄城走。額勒和布、張之萬罷軍機。定安以臨敵無功,奪欽差大臣、漢軍都統,暫留辦東三省練兵。依克唐阿以督兵畏葸褫職,戴罪圖功。丁卯,日人襲旅順船塢,總辦龔照玙遁煙臺,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繼之,徐邦道與張光前、姜桂題、程允和奔復州依宋慶。諭李秉衡嚴防威海。吳大澂請自任山海關防務,并俟各軍會合,規復朝鮮。諭曰:“臨事而懼,古有明訓。切勿掉以輕心,致他日言行不相顧。”以旅順失守,責李鴻章調度乖方,褫職留任。壬申,奪丁汝昌海軍提督,暫留任。宋慶自請治罪,特原之。詔各路將帥嚴約束,禁擾累民間,犯者立正軍法。褫葉志超職。

十一月癸酉朔,褫龔照玙職,尋逮問。己卯,以金州陷,褫副都統連順職,程之偉并褫職,趙懷業逮京治罪。庚辰,懿旨恭親王奕復為軍機大臣。辛巳,免順直被水州縣額賦。丙戌,日本陷復州。戊子,日本兵集金、復二州。諭宋慶率諸軍決戰。豐升阿、聶桂林自岫巖奔析木城,聞敵至,師復潰,日人取析木城。以程文炳為陸路提督。己丑,宋慶及日人戰于海城,敗績,退保田莊臺。庚寅,依克唐阿及日人戰于鳳凰城,侍衛永山死之。命榮祿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壬辰,豐升阿、聶桂林逮問。癸巳,逮葉志超、丁汝昌治罪。戊戌,褫提督程允和、張光前、總兵姜桂題職,俱留營效力。

十二月癸卯,停是月紫光閣、保和殿筵宴。褫提督衛汝成職,逮問。甲辰,御史安維峻以論李鴻章,坐妄言褫職,戍軍臺。命劉坤一為欽差大臣,關內外各軍均歸節制。褫提督黃仕林職,逮問。壬子,命張蔭桓、邵友濂以全權大臣往日本議和,尋召還。丙辰,撥江蘇漕米十二萬石備順直春賑。丁巳,章高元及日人戰于蓋平,敗績。奉軍復戰,提督楊壽山死之,城陷。辛酉,懿旨,劉坤一駐山海關籌進止。趣吳大澂率師出關,會宋慶進剿。以近畿米貴,運豫、魯雜糧平糶。癸亥,衛汝貴處斬。甲子,命宋慶、吳大澂襄辦劉坤一軍務。乙丑,再撥京倉米三萬石備順天春賑。己卯,日本陷榮成。庚午,命王文韶襄辦北洋軍務。

是歲,朝鮮入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阳信县| 阳城县| 南安市| 临澧县| 莲花县| 平阳县| 福安市| 玉龙| 祁阳县| 安国市| 望谟县| 花垣县| 庆云县| 磴口县| 丘北县| 衡阳市| 奉贤区| 昌都县| 若尔盖县| 毕节市| 蛟河市| 雅安市| 西和县| 望江县| 嘉义市| 咸宁市| 乌鲁木齐县| 三门峡市| 高陵县| 西丰县| 思南县| 千阳县| 专栏| 石柱| 海安县| 阳春市| 慈利县| 东兰县| 壤塘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