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壬申朔,懿旨晉封奕劻慶郡王,奕謨固山貝子。癸酉,以劉錦棠為甘肅新疆巡撫。戊寅,賑江北廳等處水災雹災。辛巳,皇太后五旬圣壽,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等詣慈寧宮慶賀。辛卯,鮑超屢誤師期,切責之。癸巳,以讬疾規避,奪提督王洪順職。甲午,張樹聲卒。乙未,朝鮮復亂,吳大澂往察辦,續昌副之。文煜卒。庚子,劉永福及法人戰于宣光,敗績。
十一月丁未,命提督孫開華幫辦臺灣軍務。戊申,逮徐延旭下獄廷訊。壬子,李鴻章調軍發朝鮮。癸丑,普洱地震。丙辰,禁州縣捏報災荒。丁巳,東明決口合龍。戊午,李秉衡赴龍州部署防軍。己未,祈雪。云南巴蠻降。戊辰,諭各省積穣。
十二月戊寅,官軍敗法人于紙作社。壬午,唐炯、徐延旭并論斬。乙酉,官軍復宣光、興化、山西三省,安平府暨二州五縣。壬辰,祿勸夷匪平。丙申,雨雪。張佩綸、何如璋并褫職遣戍。
是歲,免鎮西廳荒地逋賦,文安四州縣澇地額賦。朝鮮入貢。越南國王阮膺登自殺,法人立其弟為國王。
十一年乙酉春正月癸卯,命馮子材襄辦廣西關外軍務。乙巳,法人陷諒山。丙午,官軍圍宣光,復美良城。甲寅,法人犯鎮南關,總兵楊玉科死之。乙卯,賜英將戈登恤金。甲子,法艦去臺灣。左宗棠等兵援浙江。乙丑,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偕吳大澂與日使議朝鮮事。庚午,朝鮮亂平,使來表謝,賚之。
二月甲戌,浙江提督歐陽利見敗法人于鎮???。戊寅,褫潘鼎新職,以李秉衡署廣西巡撫,蘇元春督辦廣西軍務。辛巳,秦州地震。癸未,馮子材、王孝祺大敗法人于鎮南關外,遂復諒山。予楊玉科等世職。辛卯,法人請和。允之。壬辰,詔停戰撤兵。緬匪平。戊戌,岑毓英奏官軍大捷于臨洮。
三月乙巳,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法使議約,刑部尚書錫珍、鴻臚卿鄧承修往津會商。丙午,朝鮮訂約成。庚戌,岑毓英復緬旺與清水、清山諸寨,獲越南叛臣黃協等誅之。癸丑,命吳大澂、依克唐阿會勘吉林東界。丙辰,免永平、張家口、順天等十府州積年民欠租賦。癸亥,命馮子材督辦欽、廉防務。乙丑,免陜西咸寧等處前歲逋糧。
夏四月己卯,祈雨。丙戌,趣岑毓英撤軍,毋爽約開釁。辛卯,諭除江西丁漕積弊。壬辰,趣劉永福撤回保勝軍。天津會訂中法新約成。
五月丁未,懿旨勘修南北海工程。詔整海軍,大治水師,下南北洋大臣等籌議?;》ū耍鼦钤辣蟮炔渴鹑_事宜。除福建光緒初年逋賦。辛亥,許乍丫隨察木多入貢。癸丑,予蘇元春、馮子材三等輕車都尉,王孝祺、岑毓英云騎尉,復王德榜原官優敘。辛酉,復祈雨。壬戌,雨。丁卯,以張曜為廣西巡撫。是月,賑基隆兵災、桐城等縣及鎮筸水災。
六月己巳,詔停秋決。庚午,懿旨命文銛、崇禮、崇厚、文錫修建三海工程。許景澄兼出使比利時大臣。辛未,定內附越南民籍。甲戌,曾紀澤訂煙臺約成。丁丑,諭岑毓英察云南銅礦。通諭曾國荃等勘東南各礦。賑裕州水災。癸未,命工部侍郎孫毓汶、順天府尹沈秉成、湖南按察使續昌均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召曾紀澤來京,命江西布政使劉瑞芬充出使英俄大臣,張蔭桓充出使美日秘大臣。法兵去澎湖。命左宗棠等選將吏調輪船策應。辛卯,越南新約成,宣諭中外。詔誡建言諸臣挾私攻訐。追論御史吳峋劾閻敬銘、編修梁鼎芬劾李鴻章俱誣謗大臣,予嚴議。尋各降五級。甲午,授孫毓汶軍機大臣。是月,賑河南、廣東、廣西、江南、安徽、江西水災。
秋七月丁酉朔,設廣西南寧電線達云南。己亥,懿旨發帑銀六萬賑兩廣水災。庚子,左宗棠連乞病,許之。丙辰,命周德潤往云南,鄧承修往廣西,會同岑毓英、張凱嵩勘中、越界。壬戌,河決山東長清。甲子,開川、滇銅鐵礦。是月,賑黔陽、湘潭、輝縣、清江、當涂、汾陽等處水災。
八月丁卯朔,賑奉天水災。己巳,截漕糧十萬石充順直賑需。賑皋蘭等處雹災水災。乙亥,賑長沙等處水災。丁丑,山東歷城、章丘等處水,發帑五萬賑之。以水災故,停三海工作。李鴻章與法使議滇、粵陸路通商。戊寅,釋李正應歸朝鮮。辛巳,命蘇元春存撫越南入關流民。賑襄城水災。乙酉,左宗棠卒,贈太傅。辛卯,賑福建風災。
九月庚子,懿旨,醇親王總理海軍事務,奕劻、李鴻章會辦,漢軍都統善慶、兵部侍郎曾紀澤幫辦。改福建巡撫為臺灣巡撫,歸福建巡撫事于閩浙總督。英使來議印度、西藏通商。諭丁寶楨、色楞額等開導藏番毋生事。壬寅,靈桂卒。甲辰,裁伊犁參贊大臣,改設副都統二。裁塔爾巴哈臺滿洲領隊大臣,仍留額魯特領隊大臣。甲寅,賑賓川、恩安等處雹災。
冬十月丙寅朔,朝鮮王李熙以伏莽未除,來請鎮撫。李鴻章遣軍防衛之。戊辰,賑朝陽災。庚辰,截來年京餉銀五萬充山東冬賑。辛巳,命奕劻、許庚身與法使互換條約,劉瑞芬于英京互換煙臺條約,并議洋藥專條。丁亥,授穆圖善為欽差大臣,會同東三省將軍辦理練兵,節制副都統以下。甲午,撥年節宮用銀五萬賑給山東災區。嚴紫禁城門禁。
十一月壬寅,祈雪。乙巳,云南地震。庚申,裁新疆各城回官。癸亥,懿旨,八旗都統釐剔旗營諸弊。授恩承體仁閣大學士,閻敬銘東閣大學士,戶部尚書福錕、刑部尚書張之萬并協辦大學士。以英人滅緬甸,嚴四川邊備。
十二月丙寅,續設三姓、黑龍江陸路電線。丙子,詔內務府禁止浮冒虛糜。己卯,趙莊決口合龍。
是冬,賑潮州、萬縣水災,臺灣風災。免永寧被水丁銀,浙江各州縣衛荒廢并新種地課。減文安、天津洼地糧賦。除徐溝、汾陽被水銀稅。
十二年丙戌春正月乙未朔,停筵宴。庚子,免湖北逋賦。辛丑,山東溞溝決口合龍。免臺灣舊欠供粟。癸卯,免奇臺被旱額賦。丙辰,命特爾慶阿等隨同穆圖善練兵。甲子,詔以謁陵,本年會試改三月十日入場。
二月乙丑朔,山東黃河南岸決。甲戌,張曜往勘何王莊決口。己卯,除溆浦積年被水額賦。戊子,設黑龍江綏化廳。辛卯,上奉皇太后謁東陵,免經過州縣稅糧十分之四。
三月乙未,謁諸陵。上詣定東陵。庚子,至自東陵。癸丑,賑廣寧災。是月,留山東新漕十萬石賑何王莊暨章丘、濟陽、惠民被水災民。
夏四月戊子,賜趙以炯等三百三十九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月,丘北地震及廣西州火,賑之。
五月庚子,臺灣生番歸化四百馀社,七萬馀人。賑臨潼等縣風雹災。壬寅,裁陽江鎮水師總兵,置北海鎮水陸總兵。改高州鎮陸路總兵為水陸總兵。
六月壬申,懿旨,欽天監于明年正月擇皇帝親政日期。甲戌,修復海鹽石塘。丙子,醇親王暨王大臣等合詞疏請皇太后仍訓政,不許。皇帝親政定于明年正月十五日舉行,命樞臣集議,整齊圜法。庚辰,醇親王暨禮親王等復申訓政之請,尚書錫珍、御史貴賢并以為言,懿旨勉從之。命醇親王仍措理諸務。
七月甲午,木邦土司請內附,卻之。丁酉,金順卒。辛丑,留江蘇漕米五萬石備順、保賑需。乙巳,錢法議定奏上。允行。甲寅,賑太原等縣水災。
八月壬戌,以色楞額為伊犁將軍。賑熱河水災。乙丑,禮親王暨廷臣請加上皇太后徽號,懿旨不許。丁卯,再撥江北漕米五萬石賑順天通州水災,并發帑金二萬散給災民,免陜西咸寧等處荒田逋賦。戊辰,以北運河決口漫溢,撥庫帑十萬充永平各府急賑,再發內帑二萬濟之。丙子,增設廣西太平歸順道,移提督駐龍州。增設柳慶鎮總兵駐柳州。庚辰,筑懷柔白河漫口。乙酉,御史朱一新奏遇災修省,豫防宦寺流弊,言醇親王巡閱北洋,總管太監李蓮英隨往,恐蹈唐代監軍覆轍。懿旨命回奏。尋奏入,以執謬降主事。
九月辛卯朔,賑奉天、浙江水災。癸巳,賑甘肅雹災水災,留壩、南鄭水災。丁酉,以順直水災減各府各旗莊田租及其他租額。庚子,鮑超卒。乙巳,賑光山雹災。丙午,劉銘傳剿蘇魯馬那邦叛番。甲寅,賑上饒等縣水災。
十一月庚寅朔,壽張決口合龍。乙巳,宥徐延旭、唐炯罪,延旭戍新疆,炯戍云南。丁未,命曾紀澤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庚戌,再撥京倉粟米三萬石備順天春賑。丙辰,冬至,祀天于圜丘,始親詣。除隆科城額賦。
十二月甲子,減安州、河間、隆平澇地糧賦。丁卯,祈雪。庚辰,懿旨再敕曾國荃等詳議兩江河道治法。丁亥,祫祭太廟。
是歲,朝鮮入貢。
十三年丁亥春正月己丑朔,停筵宴。辛丑,以親政遣官告天地、宗廟、社、稷,祈穣于上帝。癸卯,上始親政,頒詔天下,覃恩有差。壬子,撥江蘇漕米十萬石賑順直災民。懿旨購置機器于天津鼓鑄,一文以一錢為率,京、外毋得參差。
二月壬戌,雨雪。辛酉,責恭鏜嚴剿馬賊,整頓見有練軍。川、滇接修電線成。戊辰,祭大社、大稷。辛巳,賞唐炯巡撫銜,督辦云南礦務。是月,懿旨醇親王以親王世襲罔替,朝廷大政事,仍備顧問。
三月己丑朔,上初詣奉先殿行禮。乙未,上奉皇太后謁西陵,免經過州縣額賦十分之三。己亥,謁陵。甲辰,至自西陵。辛巳,祀先農,親耕耤田,三推畢,加一推,自是歲以為常。甲寅,劉錦棠請解職省親就醫,不許;給假三月,在任調理。撥直藩庫帑八萬賑所屬饑民。除文安等處無糧地租。
夏四月戊午朔,享太廟。丁卯,命內閣侍讀學士林維源督辦臺灣鐵路及商務。己巳,祈雨。丙子,常雩,祀天于圜丘。
閏四月己酉,免江蘇各州縣衛逋賦逋課。壬子,賑昆明等縣水災。
五月戊午,夏至,祭地于方澤。己未,命前內閣學士洪鈞充出使俄德奧和大臣,大理卿劉瑞芬充出使英法義比大臣。癸未,賑隴州等處水災。甲申,雨。
六月丁亥朔,賑富陽各屬水災。乙巳,賑懷寧等縣水災。丁未,開州大辛莊河溢,灌山東境,截留新漕五萬石賑濮州等處災民。庚戌,賑羅田、石首水災。壬子,賑溫宿、烏什水災。癸丑,賑凌云風雹災。
秋七月丙辰朔,日有食之。庚申,永定河、潮白河先后并溢。甲子,增設福建澎湖鎮總兵。乙丑,賑南陽等處水災。丁卯,除甘肅積年民欠銀糧暨雜賦。賑洮州等屬雹災。乙亥,增設云南臨安開廣道。丁丑,黎匪平。辛巳,命道員黎庶昌充出使日本大臣。
八月戊子,祭大社、大稷。甲辰,沁河決。賑平彝水災。丙午,沔陽等州縣被水,留冬漕三萬石賑之。鄭州河決,南入于淮,褫河督成孚職,留任。己酉,撥京倉漕米五萬石賑順天通州各屬。截留京餉漕折銀三十萬賑河南。癸丑,懿旨發內帑銀十萬賑濟水災。
九月乙卯朔,免陜西各府廳州縣前歲逋賦。辛酉,以鄭州河決,豫留明年江北、江蘇河運米糧并運費充賑。辛未,準哷徵胡圖克圖入貢。乙亥,命薛允升赴河南察鄭工。丁丑,李鴻藻往河南會察河工。是月,賑武陟、安縣、云陽、皖北水災,漢口、龍州水災,建水、通海雹災。
冬十月甲申朔,賑融縣火災。丁亥,馮子材以疾辭職,命留粵辦欽、廉防務。乞休,不許。己丑,賑惠、高、廉、雷、瓊、赤溪、陽江風災。己亥,穆圖善卒。賑給鄭州等災區貧民口糧。壬寅,以善慶為福州將軍,襄辦海軍事,并管神機營。免順直被水各州縣秋賦。乙巳,賑鎮西廳雪災。戊申,上侍皇太后臨視醇親王疾,自是頻視疾,至于明年七月有瘳。庚戌,賑長安等屬水災。癸丑,賑綏來霜災。
十一月乙卯,授定安欽差大臣,會同東三省將軍辦理練兵,節制副都統以下。辛酉,冬至,祀天于圜丘。壬戌,諭文碩訪呼畢勒罕,依制掣定。壬申,祈雪。
十二月丁亥,命李鴻藻督辦鄭州河工。己丑,除恩隆、百色等處荒田額賦。賑桂林等處火災。壬辰,免陽城等縣災緩稅租。丁酉,雨雪。戊戌,懿旨復閻敬銘、福錕、翁同龢、嵩申、孫詒經、景善、孫家鼐處分。庚子,以皖北被災,撥安徽漕折、蕪湖關常稅共銀十萬,備來年春賑。辛丑,置新疆伊塔道、伊犁府、霍爾果斯廳、塔城廳,設道、府、撫民通判、同知等官。壬寅,石屏、建水地震。己酉,撥山東冬漕五萬石備河南來年冬賑。
是歲,朝鮮入貢。
十四年戊子春正月癸丑朔,上親詣堂子行禮。丙辰,雪。免安徽被淹太和等州縣夏糧。己未,開黑龍江漠河金礦。庚申,開廣東昌化石綠銅礦。辛酉,展接騰越至云南省垣電線。乙亥,劉錦棠乞疾。慰留,再給假四月。壬午,諭官鑄當十大錢,每文重至二錢以上者,一律行用。是月,撥留京倉及海運漕米凡十三萬石賑順直災。
二月乙酉,賑梧州火災。丙戌,賞裴蔭森三品京堂,督辦福建船政。庚寅,文碩以擅行密疏稿于都察院,褫職。辛亥,祀先農,親耕耤田。是月,詔修葺頤和園,備皇太后臨幸。
三月丙辰,免浙江光緒五年以前逋賦。丙寅,賚班禪額爾德尼轉世呼畢勒罕哈達、念珠、如意。
夏四月庚寅,永定河決口合龍。辛卯,上奉皇太后始幸西苑。甲午,展接廣東電線自九江至大庾嶺。丁酉,雨雹。辛亥,命張曜幫辦海軍事務。賑惠州等屬水災。
五月乙卯,京師、奉天、山東地震。癸亥,夏至,祀地于方澤。丁卯,祈雨。
六月癸巳,雨。己亥,懿旨,皇帝大婚典禮,明年正月舉行。甲辰,彭玉麟以疾免兵部尚書,巡閱長江水師如故。壬寅,懿旨,明年二月初三日歸政。
七月庚申,以河工貽誤,褫李鴻藻、倪文蔚職,仍留任,李鶴年、成孚并戍軍臺。甲子,永定河復決。丙寅,閻敬銘罷。丁丑,諭吳大澂察覈河工。是月,津沽鐵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