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4章 本紀十六(3)

冬十月癸酉,廣西武緣知縣孫廷標匿傷縱兇,特旨處絞,臬司公峨遣戍烏魯木齊。己卯,上御惇敘殿,賜宴宗室諸王。

十一月戊申,調那彥成為兩廣總督,倭什布為陜甘總督。

十二月丁卯,調徐端為江南河道總督。庚辰,大學士劉墉卒。甲申,祫祭太廟。

是歲,免直隸、湖北、四川等省二十一廳州縣災賦有差。朝鮮、暹羅入貢。

十年乙丑春正月乙未,予告大學士王杰因賜壽來京卒,優(yōu)詔恤贈。辛亥,以朱珪為大學士,紀昀協(xié)辦大學士,以鐵保為兩江總督。詔內務府大臣嚴行約束內監(jiān),稽其出入,纂入宮史,著為令。

二月己未,上御經筵。己巳,禮親王永恩薨,子昭梿襲。協(xié)辦大學士紀昀卒,調劉權之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

三月己丑,上幸南苑行圍。己亥,上謁泰陵。丙午,回鑾,閱健銳營兵。戊申,上還京。以弘康為廣州將軍。

夏四月辛巳,御史蔡維鈺疏請查禁西洋人刻書傳教。得旨:一體查禁。戊寅,賜彭浚等二百四十三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五月甲申朔,詔內務府大臣管理西洋堂,未能嚴切稽查,任令傳教,下部議處。其經卷檢查銷毀,習教之佟瀾等罪之。戊申,追敘削平教匪清野功,加勒保太子太保,明亮一等子。

六月庚申,顏檢以失察虧帑黜免,調吳熊光為直隸總督,百齡為湖廣總督。丁丑,永定河決。

閏六月癸未,劉權之免,以費淳協(xié)辦大學士,秦承恩為左都御史。戊戌,永定河合龍。乙巳,以清安泰為浙江巡撫。

秋七月壬辰,上詣盛京謁陵啟鑾。

八月丙戌,上祭北鎮(zhèn)廟。乙未,上謁永陵。丙申,行大饗禮。閱吉林官兵射。庚子,上謁福陵,行大饗禮。辛丑,上謁昭陵,行大饗禮。臨奠克勤郡王岳讬、武勛王揚古利、弘毅公額亦都、直義公費英東墓。上駐蹕盛京,詣寶冊前行禮。甲辰,詣天壇、地壇行禮。乙巳,上御崇政殿受賀。御前大臣、三等公額勒登保卒,建祠京師。以慶成為成都將軍。丙午,上御大政殿,賜扈從王大臣及朝鮮陪臣宴。御制盛京頌八章。賜朝鮮國王李松御書匾額。戊申,上回鑾。

九月己巳,上謁東陵。壬申,還京。丙子,臨奠額勒登保。

冬十月甲午,命戴均元馳赴南河勘工。丙申,英吉利國王入貢,賜敕并文綺。辛丑,那彥成免,調吳熊光為兩廣總督,裘行簡署直隸總督。癸卯,以賽沖阿為廣州將軍。

十一月丙辰,百齡免,以全保為湖廣總督。己未,以慶溥為湖北提督。

十二月丁未,祫祭太廟。

是歲,免直隸、山西、陜西等省三十四州縣災賦及兩淮十一場額課有差。會計天下民數(shù)三萬三千二百一十八萬一千四百三名口,穣數(shù)二千九百四十一萬一千九百九十九石七升三合二勺。朝鮮、英吉利入貢。

十一年丙寅春正月壬子,海盜蔡牽陷鳳山縣,命玉德剿辦,調廣州將軍賽沖阿馳往督辦。丙子,那彥成以在署演戲,濫收海盜,奪職,戍伊犁。

二月癸未,上御經筵。辛卯,上謁東陵。甲辰,上幸南苑行圍。戊申,還京。

三月己丑,臺灣總兵愛新泰克復鳳山縣,予世職。

夏四月辛卯,上閱健銳營兵。癸巳,李亨特免,以吳璥為河東河道總督。丙申,續(xù)編皇清文穎。

五月丙寅,玉德罷,以阿林保為閩浙總督。

六月戊寅,調姜晟為工部尚書,秦承恩為刑部尚書。庚辰,慶成以奏對失實削職,戍黑龍江。以特清額為成都將軍。庚寅,以戴均元為江南河道總督,徐端為副總河。庚子,命德楞泰管理兵部。

秋七月癸亥,寧陜鎮(zhèn)新兵陳逢順糾黨戕官,陷洋縣,擾及寧羌。命德楞泰統(tǒng)巴圖魯侍衛(wèi)、索倫兵剿之。丁卯,上巡幸木蘭。

八月庚寅,上行圍。甲辰,李長庚奏剿殲蔡牽匪黨多名,蔡牽逸。

九月乙巳,發(fā)巴圖魯侍衛(wèi)、索倫等兵赴陜西。癸丑,論直隸失察侵帑案,顏檢戍烏魯木齊,降姜晟、陳大文、熊枚四品京堂。起初彭齡為安徽巡撫。庚申,起劉權之為左都御史。癸亥,上還京。

冬十月丁丑,德楞泰奏剿平洋縣叛兵。甲申,以全保為陜甘總督,汪志伊為湖廣總督,曹振鏞為工部尚書。丁亥,以溫承惠為直隸總督。起阮元署福建巡撫,以病辭。調張師誠為福建巡撫,金光悌為江西巡撫。癸巳,以和寧為烏魯木齊都統(tǒng)。大學士保寧乞休,優(yōu)詔致仕,予食公俸。

十一月庚申,以祿康為大學士,長麟協(xié)辦大學士,文寧為步軍統(tǒng)領。詔以德楞泰剿辦叛兵,寬大受降,切責之,降楊遇春寧陜鎮(zhèn)總兵,楊芳遣戍伊犁,即押降兵赴戍。

十二月戊寅,大學士朱珪卒。己卯,上臨第賜奠。庚辰,特詔旗民力求節(jié)儉。辛丑,祫祭太廟。

是歲,免直隸、四川等省三十五廳州縣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入貢。

十二年丁卯春正月丙午,以費淳為大學士,戴衢亨協(xié)辦大學士。癸亥,詔曰:“從前剿辦邪匪,鄉(xiāng)勇過多。迨事平遣散為難,多令入伍充兵。今陜之寧陜,川之綏定,迭報新兵滋事,隨時剿平。此等獷悍之徒,必須隨時懲創(chuàng),勿令別生事端。”戊辰,陜西瓦石坪新兵滋事,討平之。

二月甲戌,上御經筵,戊子,積拉堪罷,削爵。壬辰,上謁東陵。

三月壬辰,上幸南苑行圍。辛亥,謁西陵。甲寅,還京。丁巳,高宗實錄、圣訓成。辛巳,上祈雨。甲子,雨。

夏四月丙戌,上閱健銳營兵。庚子,上祈雨。

五月己丑,雨。己未,以長齡為陜甘總督,薩彬圖為漕運總督。丙寅,增定河工料價。雍正以來,常年工費率六十萬。自此馴增百六十萬。

六月乙未,禁督撫幕友矇保入官。

秋七月乙巳,命編修齊鯤、給事中費錫章冊封琉球國王。戊午,上巡幸木蘭。

八月乙酉,上行圍。

九月丙午,上還駐木蘭。暹羅私招商人貿易,降敕訓止之。辛亥,上回鑾。甲寅,閱古北口兵。丙辰,還京。

冬十月乙未,令武鄉(xiāng)、會試內場罷策論,默寫武經。

十一月辛丑,塞陳家浦壩口,導黃河由故道入海。

十二月癸未,調清安泰為河南巡撫,以阮元為浙江巡撫。癸巳,祫察太廟。

是歲,免直隸、江蘇、四川、甘肅等省四十七州縣災賦鹽課。除江蘇、福建、山西五縣水沖坍田額賦。朝鮮、琉球、南掌入貢。

十三年戊辰春正月戊午,浙江提督李長庚追擊海盜,卒于軍,贈伯爵。以部將王得祿為浙江提督。

二月丁卯,命皇次子釋奠先師孔子。庚午,上御經筵。丙子,予告大學士保寧卒。戊寅,特詔獎敘湖南辰沅永靖道傅鼐,加按察使銜。

三月庚子,上謁東陵。壬午,上巡閱天津長堤。丙辰,以徐端為南河河道總督。己未,上閱天津鎮(zhèn)兵。丙寅,上幸南苑行圍。命長麟、戴衢亨勘察南河。

夏四月戊辰,上還京。辛卯,賜吳信中等二百六十一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五月癸卯,長麟、戴衢亨奏查勘河工,請用一百三十馀歲張姓老民指出靳輔舊于天然閘東建閘二座,驗有壩基,擬請修復。得旨照準,賞老民銀緞。庚申,修闕里孔廟。

閏五月壬午,湖南提督仙鶴翎以表賀生皇長孫失辭,罷。

六月甲辰,御制耕織圖詩,刊于授時通考。乙巳,秦承恩免,以吳璥為刑部尚書。

秋七月庚辰,上巡幸木蘭。

八月己酉,上行圍。甲寅,恤廣東捕盜被戕總兵林國良世職。

九月己卯,上還京。

冬十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十一月壬午,吳熊光罷,以永保為兩廣總督。庚寅,以興肇為杭州將軍。

十二月壬辰朔,命皇次子詣大高殿祈雪。己亥,上祈雪。乙巳,雪。以周興岱為左都御史。己未,祫祭太廟。

是歲,免直隸、四川等省十三廳州縣災賦逋賦。除直隸、江蘇、浙江、福建、云南、甘肅等省十一廳州縣沖田額賦,浙江、福建二場坍地額課。朝鮮、琉球入貢。

十四年己巳春正月辛酉朔,上五旬萬壽節(jié),頒詔覃恩。加封儀親王永璇子綿志、成親王永瑆孫奕綸為貝勒,加恩藩臣、廷臣有差。丁卯,以百齡為兩廣總督。壬申,廣興有罪處斬,子蘊秀戍吉林,籍其家。緣以降黜者多人,長齡戍伊犁。以和寧為陜甘總督。

二月壬辰,上御經筵。壬寅,上制崇儉詩、義利辨,頒示廷臣。丁未,上謁東陵。丁巳,福建總兵許松年殲斃海盜朱濆,予世職。己未,上還京。

三月癸亥,上謁西陵。丙子,還京。西安將軍、三等公德楞泰卒。己卯,松筠奏遣戍叛兵蒲大芳、馬友元等一百馀人在戍不法,均分起誅訖。上責其濫殺,奪職。以晉昌為伊犁將軍,興肇為荊州將軍。

夏四月甲寅,賜洪瑩等二百四十一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吳熊光戍伊犁,百齡劾之也。孫玉庭罷。

五月丁丑,特詔切責廷臣泄沓。戊寅,巡漕御史英綸以貪婪卑污處絞。

六月乙未,倉場黑檔盜米事發(fā),責黜歷任侍郎有差。丁未,以松筠為陜甘總督。

秋七月戊辰,詔停本年秋決。江蘇查賑知縣李毓昌為山陽知縣王伸漢毒斃,下部鞫實,王伸漢立斬,知府王轂立絞,家丁李祥等均極刑,總督鐵保奪職遣戍,巡撫汪日章奪職。上制憫忠詩,賜其嗣子李希佐舉人、控訴得申武生李清泰武舉。調阿林保為兩江總督,以方維甸為閩浙總督。壬申,給事中花杰以參劾軍機大臣戴衢亨徇私不得直降官。乙亥,詔曰:“朕恫瘝在抱,每直省報災,無不立霈恩施,多方賑恤。乃督撫不加查察,致有冒賑之事。如近日寶坻、山陽二案,竟謀斃持正委員,豈可不加以懲治,非有所靳惜也。御史周鉞因請報災之處,另委道府詳查。不知道府又安盡賢能。現(xiàn)在寶坻一案,該管東路同知歸恩燕即曾索銀三千兩。山陽一案,該管知府王轂收銀二千兩。設遇此類道府,又可信乎!道府亦不能遍歷村莊,仍委之委員,益不足憑矣。其要惟在督撫得人耳。至若以查災為難,因而相率諱災,則其咎更重矣。將此通諭知之。”壬午,上巡幸木蘭。

八月庚戌,浙江學政、侍郎劉鳳誥以監(jiān)臨舞弊褫職,戍黑龍江。巡撫阮元以徇隱奪職。

九月己未,以慶成為福州將軍。庚申,上還京。己巳,張師誠疏報王得祿、邱良功合剿海盜蔡牽,緊逼賊船,沖斷船尾,蔡牽落海淹斃。予王得祿子爵,邱良功男爵。壬申,百齡疏請粵鹽改陸運,從之。

冬十月癸巳,上萬壽節(jié),御太和殿受賀,賜宴。庚戌,阿林保疏請漕糧加折收納,上嚴斥之。

十一月壬辰,以松筠為兩江總督,那彥成為陜甘總督。

十二月戊戌,以失察工部書吏冒領戶部、內務府官銀,祿康、費淳以次降黜。甲寅,祫祭太廟。

是歲,免直隸、江蘇等省二十四州縣災賦。除順天文安洼地、浙江錢清場、湖南茶州坍地田賦。朝鮮、琉球、暹羅、越南、南掌入貢。

十五年庚午春正月丙子,以劉權之為協(xié)辦大學士。

二月己丑,上御經筵。壬辰,長麟以疾免,以瑚圖禮為刑部尚書,托津為工部尚書。丙申,召勒保來京,以常明為四川總督。丙子,詔以鴉片煙戕生,通飭督撫斷其來源。

三月甲子,上謁東陵。戊寅,上幸南苑行圍。癸未,還京。

夏四月丁酉,上閱健銳營兵。

五月癸亥,勒保以不奏匿名書,罷大學士,降工部尚書。復以祿康為大學士,明亮協(xié)辦大學士。以戴衢亨為大學士,費淳為工部尚書。

六月戊戌,改熱河副都統(tǒng)為都統(tǒng),以積拉堪補授。壬子,百齡以擒解海盜烏石二功,予輕車都尉世職。

秋七月甲寅,永定河溢。壬申,上巡幸木蘭。辛巳,以徐端為南河河道總督。修改云梯關海口,命馬慧裕督辦。

八月戊戌,上行圍。壬子,以皂保為蒙古都統(tǒng)。設廣東水師提督,陽江鎮(zhèn)水師總兵。

九月己未,以汪志伊為閩浙總督,馬慧裕為湖廣總督,恭阿拉為工部尚書。甲子,永定河漫口合龍。己巳,上還京。乙亥,增南河穖料價銀。

冬十月甲午,江南高堰、山盱兩堤決壩。丁酉,定部院直日例。

十一月壬戌,前吉林將軍秀林以盜用葠銀,賜死。

十二月丙申,廣西疏報壽民藍祥一百四十二歲,特賜御制詩章、御書匾額、六品頂戴、銀五十兩。丁酉,馬慧裕奏云梯關大工合龍,河歸正道入海。得旨嘉獎。己亥,以陳鳳翔為江南河道總督。壬寅,調興肇察哈爾都統(tǒng)。己酉,祫祭太廟。

是歲,免直隸七州縣災賦。除江蘇丹徒、上海坍田,安徽無為州廢田田賦。朝鮮、暹羅入貢。

十六年辛未春正月戊午,以云梯關馬港新筑長堤,增設淮海道,海安、海阜二廳同知。癸酉,以百齡為刑部尚書,松筠調兩廣總督,勒保為兩江總督。

二月壬午,上御經筵。丁亥,釋奠先師孔子。詔曰:“朕因連年南河河工糜費至四千馀萬,特命托津、初彭齡前往查察。茲據奏覆,查勘工帳銀款出入尚屬相符,而工程未盡堅固。此實歷任河臣之咎,吳璥、徐端俱降革有差。在工人員一并斥革。其未發(fā)銀六十萬,并著停發(fā)。”

三月丙寅,上謁西陵。壬午,謁陵禮成,西巡五臺山。乙亥,工部尚書費淳卒,贈大學士。以肅親王永錫為蒙古都統(tǒng)。

閏三月庚辰,上駐蹕五臺山。乙酉,上回鑾。丙申,上謁堯母陵、帝堯廟行禮。戊戌,上閱直隸綠營兵,幸蓮池書院,遣官祭明臣楊繼盛祠。癸卯,上還京。

夏四月戊申,大學士戴衢亨卒。甲子,上祈雨。致仕協(xié)辦大學士長麟卒。壬申,賜蔣立鏞等二百三十七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以福慶為漢軍都統(tǒng),崇祿為蒙古都統(tǒng)。

五月辛巳,以劉權之為大學士,鄒炳泰協(xié)辦大學士,劉閕之兵部尚書。丁亥,上再詣天神壇祈雨。庚寅,雨。

六月壬午,明亮以覆奏不實,降副都統(tǒng)。以松筠為協(xié)辦大學士。癸丑,祿康以覆奏不實,降副都統(tǒng)。以勒保為大學士,管理吏部,吉綸為工部尚書、步軍統(tǒng)領。乙丑,湖南按察使傅鼐卒,贈巡撫,許建專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平南县| 太白县| 金坛市| 铜鼓县| 安顺市| 阳泉市| 高青县| 龙游县| 招远市| 德安县| 凤台县| 讷河市| 佳木斯市| 广丰县| 调兵山市| 怀安县| 景东| 林西县| 昌宁县| 肇东市| 灌阳县| 凤台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渭源县| 茂名市| 通河县| 三穗县| 锡林郭勒盟| 麻阳| 淅川县| 临沧市| 景宁| 延庆县| 磐安县| 青浦区| 桦甸市| 缙云县| 保康县| 南投市|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