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庚子,免沛縣六年至八年災賦。尚可喜、耿繼茂克欽州、靈山,故明西平王朱聿钅興縛賊渠李明忠來降,高、雷、廉、瓊諸郡悉平。壬寅,官軍復梧州。癸卯,以歲饑,詔所在積穣,禁遏糴,旌輸粟。丙午,免三水等三縣六年災賦。壬子,以劉馀祐為戶部尚書。癸丑,免霸州、東安、文安荒賦。甲寅,孫可望寇保寧,吳三桂、李國翰大敗之。以希福、范文程、額色黑、車克、覺羅郎球、明安達禮、濟席哈、星訥為議政大臣,巴哈納為刑部尚書,藍拜罷。戊午,命和碩鄭親王世子濟度,多羅信郡王多尼,多羅安郡王岳樂,多羅敏郡王勒都,貝勒尚善、杜爾祜、杜蘭議政。辛酉,以阿爾津為安西將軍,同馬喇希移鎮漢中。丙寅,以李化熙為刑部尚書。丁卯,尊太宗大貴妃為懿靖大貴妃,淑妃為康惠淑妃。
十一月庚午,以卓羅為靖南將軍,同藍拜等征廣西馀寇。己丑,祀天于圜丘。庚寅,故明將白文選寇辰州,總兵官徐勇、參議劉升祚、知府王任杞死之。辛卯,尼堪抵湘潭,故明將馬進忠等遁寶慶,追至衡山,擊敗之,又敗之于衡州。尼堪薨于軍。追封尼堪為和碩莊親王。乙未,免忻、樂平等州縣災賦。
十二月辛丑,免太原、平陽、汾州、遼、沁、澤災賦。壬寅,詔還清苑民三百馀戶所撥投充人地,仍免地租一年。官軍復安福、永新。丙午,撤卓羅等軍回京。庚戌,幸南苑。戊午,還宮。廣東賊犯香山,官軍討平之。己未,復命阿爾津為定南將軍,同馬喇希等討辰、常馀寇。甲子,免長武災賦。
是年,達賴喇嘛來朝。朝鮮,厄魯特部顧實汗、巴圖魯諾顏,喀爾喀部土謝圖汗下戴青諾顏、喇嗎達爾達爾漢諾顏,索倫部索郎阿達爾漢及班禪胡土克圖、第巴、巴喀胡土克圖喇嘛俱來貢。厄魯特顧實汗三至。
十年春正月庚午,諭曰:“朕自親政以來,但見滿臣奏事。大小臣工,皆朕腹心。嗣凡章疏,滿、漢侍郎、卿以上會同奏進,各除推諉,以昭一德。”辛未,諭:“言官不得捃摭細務,朕一日萬幾,豈無未合天意、未順人心之事。諸臣其直言無隱。當者必旌,戇者不罪。”癸酉,免莊浪、紅城堡、洮州衛災賦。丁丑,改洪承疇為弘文院大學士,陳名夏為秘書院大學士。庚辰,以貝勒吞齊為定遠大將軍,統征湖南軍,授以方略。丙戌,以多羅額駙內鐸為議政大臣。詔三品以上大臣各舉所知,仍嚴連坐法。庚寅,調金之俊為左都御史,以劉昌為工部尚書。癸巳,更定多羅貝勒以下歲俸。丙申,幸內苑,閱通鑒。上問漢高祖、文帝、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優。陳名夏對曰:“唐太宗似過之。”上曰:“不然,明太祖立法可垂永久,歷代之君皆不及也。”
二月庚子,封蒿齊忒部臺吉噶爾瑪薩望為多羅郡王。壬子,大學士陳之遴免。甲寅,以陳之遴為戶部尚書。乙卯,以沈永忠為剿撫湖南將軍,鎮守湖南。己未,裁各部滿尚書之複者。庚申,以高爾儼為弘文院大學士,費揚古為議政大臣。辛酉,明安達禮、劉馀祐有罪,免。甲子,喀爾喀部土謝圖汗下賁塔爾、袞布、奔巴世希、紥穆蘇臺吉率所部來歸。
三月戊辰,幸南臺較射。上執弓曰:“我朝以此定天下,朕每出獵,期練習騎射。今綜萬幾,日不暇給,然未嘗忘也。”賜太常寺卿湯若望號通玄教師。免山西岢嵐、保德七十四州縣六年逋賦,代、榆次十二州縣十之七。己巳,封喀爾喀部賁塔爾為和碩達爾漢親王,袞布為卓禮克圖郡王,奔巴世希為固山貝子。免薊、豐潤等十一州縣九年災賦。庚午,幸南苑。甲戌,免五臺縣逋賦及八年額賦之半。己卯,免江西六年荒地逋賦。辛巳,設宗學,親王、郡王年滿十歲,并選師教習。乙酉,還宮。丙戌,濟席哈免。以噶達渾為兵部尚書。甲午,復以馮銓為弘文院大學士。
夏四月丁酉,親試翰林官成克鞏等。庚子,御太和殿,召見朝覲官,諭遣之。諭曰:“國家官人,內任者習知紀綱,外任者諳于民俗,內外敭歷,方見真才。今親試詞臣,其未留任者,量予改授,照詞臣外轉舊例,優予司、道各官。”始諭吏部、都察院舉京察。甲辰,免湖南六年至九年逋賦、山西夏縣荒賦。丙午,以佟國器為福建巡撫。丁未,以圖海為弘文院大學士。壬子,以旱,下詔求直言,省刑獄。甲寅,命提學御史、提學道清釐學政。定學額,禁冒濫。改折民間充解物料,行一條鞭法。丁巳,定滿官離任持服三年例。己未,以成克鞏為吏部尚書。癸亥,免福州等六府九年以前荒賦三之一。
五月甲戌,停御史巡按直省。免祥符等七縣九年災賦,沔陽、潛江、景陵八年災賦。乙亥,封鄭芝龍為同安侯,子成功為海澄公,弟鴻逵為奉化伯。以喀喀木為靖南將軍,征廣東馀寇。免歷城等六十九州縣八、九年災賦。丁丑,定旌表宗室節孝貞烈例。己卯,詔曰:“天下初定,瘡痍未復,頻年水旱,民不聊生,饑寒切身,迫而為盜。魁惡雖多,豈無冤濫,脅從沈陷,自拔無門。念此人民,誰非赤子,摧殘極易,生聚綦難,概行誅鋤,深可憫惻。茲降殊恩,曲從寬宥,果能改悔,咸與自新。所在官司,妥為安插,兵仍補伍,民即歸農,不原還鄉,聽其居位,勿令失所。咸使聞知。”庚辰,定熱審例。乙酉,追封舒爾哈齊為和碩親王,額爾袞、界堪、雅爾哈齊、祜塞為多羅郡王。免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岳州九年災賦。庚寅,加洪承疇太保,經略湖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壬辰,以張秉貞為刑部尚書。甲午,免霸、保定等三十一州縣九年災賦。
六月乙未朔,追封塔察篇古、穆爾哈齊為多羅貝勒。丁酉,諭曰:“帝王化民以德,齊民以禮,不得已而用刑。法者天下之平,非徇喜怒為輕重也。往者臣民獲罪,必下部議,以士師之任,職在明允。乃或私心揣度,事經上發,則重擬以待親裁;援引舊案,又文致以流刻厲。朕群生在宥,臨下以寬。在饑寒為盜之民,尚許自首,遐方未服之罪,亦予招扌巂。況于甿庶朝臣,豈忍陷茲冤濫?自后法司務得真情,引用本律,鉤距羅織,悉宜痛革,以臻刑措。”大學士高爾儼免。癸卯,復秋決朝審例。乙巳,命祖澤遠專督湖廣,孟喬芳兼督四川。丙午,免慈豨等五縣八年災賦。辛亥,賜故明殉難大學士范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等及太監王承恩十六人謚,并給祭田,所在有司致祭。改折天下本色錢糧,行一條鞭法。癸丑,貝勒吞齊等敗孫可望于寶慶。庚申,以李率泰為兩廣總督。慈寧宮成。辛酉,增置內三院漢大學士,院各二人。癸亥,諭曰:“唐、虞、夏、商未用寺人,至周僅具其職,司閽闥灑掃、給令而已。秦、漢以來,始假事權,加之爵祿,典兵干政,貽禍后代。小忠小信,固結主心;大憝大奸,潛持國柄。宮庭邃密,深居燕閒,淆是非以溷賢奸,刺喜怒而張威福,變多中發,權乃下移。歷覽覆車,可為鑒戒。朕酌古準今,量為設置,級不過四品。非奉差遣,不許擅出皇城。外官有與交結者,發覺一并論死。”
閏六月丙寅,以成克鞏為秘書院大學士,張端為國史院大學士,劉正宗為弘文院大學士。乙亥,以金之俊為吏部尚書。庚辰,諭曰:“考之洪范,作肅為時雨之徵,天人感應,理本不爽。朕朝乾夕惕,冀迓天休。乃者都城霖雨匝月,積水成渠,壞民廬舍,窮黎墊居艱食,皆朕不德有以致之。今一意修省,祗懼天戒。大小臣工,宜相儆息。”
秋七月甲午朔,上以皇太后諭,發節省銀八萬兩賑兵民潦災。辛丑,以宜永貴為南贛巡撫。庚戌,皇第二子福全生。辛酉,以安郡王岳樂為宣威大將軍,率師駐防歸化城。
八月壬午,以太宗十四女和碩公主下嫁平西王吳三桂子應熊。尚可喜克化州、吳川。甲申,定武職品級。丙戌,以雷興為河南巡撫。己丑,廢皇后為靜妃。辛卯,李定國犯平樂,府江道周永緒,知府尹明廷,知縣涂起鵬、華鍾死之。
九月壬子,復刑部三覆奏例。丙辰,耿繼茂、喀喀木克潮州。丁巳,孟喬芳討故明宜川王朱敬樕于紫陽,平之。
冬十月癸亥朔,命田雄移駐定海。乙丑,馬光輝等討叛將海時行于永城,時行伏誅。丙寅,遣濟席哈討山東土寇。乙酉,設粥廠賑京師饑民。免通、密云等七州縣災賦。戊子,命大學士、學士于太和門內更番入直。
十一月甲午,祀天于圜丘。戊戌,鄭成功不受爵,優諭答之。戊申,以亢得時為河南巡撫。己酉,官軍討西寧叛回,平之。乙卯,朱瑪喇、金之俊免。丙辰,免江南災賦。戊午,劉清泰剿九仙山賊,平之。己未,免江西五十四州縣災賦。
十二月丙寅,以陳泰為寧南靖寇大將軍,同藍拜鎮湖南。丁卯,以呂宮為弘文院大學士,博博爾代為議政大臣,馮圣兆為偏沅巡撫。辛未,幸南苑。甲戌,免金華八縣九年災賦。癸未,設兵部督捕官。以羅畢為議政大臣。甲申,免開封、彰德、衛輝、懷慶、汝寧九年、十年災賦。丙戌,鄭成功犯吳淞,官軍擊走之。丁亥,還宮。是夜,地震有聲。
是年,朝鮮,琉球,喀爾喀部土謝圖汗下索諾額爾德尼、額爾德尼哈談巴圖魯,厄魯特部顧實汗、顧實汗下臺吉諾穆齊,索倫部巴達克圖,富喇村宜庫達,黑龍江烏默忒、額爾多科,烏思藏達賴喇嘛俱來貢。朝鮮再至。
十一年春正月辛丑,罷織造官。戊申,免江寧、安徽、蘇、松、常、鎮、廬、鳳、淮、徐、滁上年災賦。己酉,以袁廓宇為偏沅巡撫,胡全才撫治鄖陽。庚戌,廣東仁化月峒賊平。癸丑,鄭成功犯崇明、靖江、泰興,官軍擊走之。甲寅,以金礪為川陜三邊總督。乙卯,鄭成功犯金山。丁巳,免順德、廣平、大名、天津、薊州上年災賦。辛酉,官軍擊賊于桃源,誅偽總兵李陽春等。
二月癸亥,朝日于東郊。丙寅,諭曰:“言官為耳目之司,朕屢求直言,期遇綦切。乃每閱章奏,實心為國者少,比黨徇私者多,朕甚不取。其滌肺腸以新政治。”以金之俊為國史院大學士。庚午,甄別直省督撫,黜陟有差。丙子,始耕耤田。戊寅,免江西缺額丁賦。辛巳,命尚可喜專鎮廣東,耿繼茂移駐桂林。壬午,以馬鳴珮為宣大山西總督,耿焞為山東巡撫,陳應泰為山西巡撫,林天擎為湖廣巡撫,黃圖安為寧夏巡撫。癸未,官軍復平遠縣。甲申,諭曰:“比年以來,軍興未息,供億孔殷,益以水旱,小民艱食,有司失于拊循,流離載道。朕心惻然,不遑寢處。即核庫儲,亟圖賑撫。”己丑,免河南州縣衛所十年災賦。庚寅,以李蔭祖為直隸山東河南總督。
三月壬辰,官軍擊桂東賊,擒其渠賴龍。戊戌,免湖廣襄陽、黃州、常德、岳州、永州、荊州、德安及辰、常、襄三衛,山東濟南、東昌十年災賦。辛丑,寧完我劾陳名夏罪,鞫實,伏誅。乙巳,以王永吉為左都御史。戊申,皇第三子玄燁生,是為圣祖。以蔣赫德為國史院大學士。乙卯,以多羅慧哲郡王額爾袞、多羅宣獻郡王界堪、多羅通達郡王雅爾哈齊配享太廟。以孟明輔為兵部尚書。
夏四月壬戌,賊渠曹志攀犯饒州,官軍擊敗之,志攀降。庚午,四川賊魏勇犯順慶,官軍擊敗之。壬申,地震。官軍擊故明將張名振等于崇明,敗之。癸酉,免洛南上年災賦三之一。己卯,幸南苑,賚所過農民金。乙酉,免保康等四縣上年被寇災賦。丁亥,以王永吉為秘書院大學士,秦世楨為浙江巡撫。戊子,江南寇徐可進、朱元等降。
五月壬辰,上還宮。甲午,幸西苑,賜大臣宴。庚子,以胡圖為議政大臣。甲辰,免平涼衛上年災賦。丙午,起黨崇雅為國史院大學士,以龔鼎孳為左都御史。丁未,遣官錄直省囚。庚戌,免興安、漢陰、平利等州縣上年災賦。辛亥,太白晝見。丙辰,以楊麒祥為平南將軍,駐防杭州。
六月己未朔,河決大王廟。丙寅,陜西地震。丁卯,以朱瑪喇為靖南將軍,征廣東馀寇。甲戌,立科爾沁鎮國公綽爾濟女博爾濟錦氏為皇后。庚辰,大赦。
秋七月戊子朔,封琉球世子尚質為中山王。壬辰,免秦州、朝邑、安定災賦。戊申,免鎮原、廣寧二縣災賦。丙辰,以佟代為浙閩總督。
八月戊午朔,免延安府荒賦。己未,官軍剿瑞金馀寇,誅偽都督許勝可等。庚申,罷直省恤刑官,命巡撫慮囚。辛酉,免真寧縣十年災賦。壬戌,山東濮州、陽穣等縣地震有聲。甲戌,以張中元為江寧巡撫。丙子,以張秉貞為兵部尚書。庚辰,以傅以漸為秘書院大學士,任瀎為刑部尚書。壬午,故明樂安王朱議渒謀反,伏誅。
九月己丑,范文程以病罷。免西安、平涼、鳳翔三府十年災賦。庚寅,封線國安為三等伯。壬辰,申嚴隱匿逃人之禁。癸巳,免宣府、萬全右衛災賦。丙申,以董天機為直隸巡撫。壬子,以馮圣兆為延綏巡撫。
冬十月丁巳朔,享太廟。辛未,免廬、鳳、淮、揚四府,徐、滁、和三州災賦。丁丑,命重囚犯罪三法司進擬,仍令議政王、貝勒、大臣詳議。壬午,賑畿輔被水州縣。免祁陽等七縣逋賦。李定國陷高明,圍新會,耿繼茂請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