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志十七(3)
- 清史稿
- 趙爾巽 柯劭忞
- 2921字
- 2015-12-17 14:14:29
同治元年七月,蓬萊、黃縣、福山、招遠、萊陽、寧海大雨連綿,禾稼盡淹。二年春,應城霪雨傷麥。五月,青縣大雨傷禾。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風疾雨,壞各埠船,溺死兵民無數(shù)。四年六月至七月,萊陽大雨,平地水深七八尺,禾稼淹沒,房舍傾圮無算。五年秋,魚臺霪雨,水深數(shù)尺,傷禾稼。六年八月,鄖陽霪雨三晝夜,壞官署民房甚多。七年五月,皋蘭、金縣大雨,至七月乃止。秋,景寧大雨,傾沒田廬無算。八年春,江夏霪雨損麥。四月,嵊縣大雨,壞田廬。九年六月,潛江霪雨傷稼。十年七月,東光、新樂、曲陽霪雨十馀日。十一年五月,東平霪雨害稼。十一月,青縣大雨害稼。十二年七月,太平大風雨,壞城垣數(shù)十丈,民房數(shù)百間。八月,化平廳霪雨不止,壞民舍。
光緒元年六月,日照大風雨,平地水深數(shù)尺。二年六月初八日,黃巖大風雨,拔木壞屋,田禾淹沒殆盡。三年六月,高陵大雨如注,平地水深三尺,田禾盡沒。四年九月,東平大雨傷禾稼。五年五月,登州各屬大雨四十馀日。六月二十一日,永嘉大風雨,壞官廳民居。八月,莘縣霪雨十日方止。六年三月,福山大雨。七年秋,灤州霪雨連旬。八年秋,宜城霪雨傷禾稼。冬,均州霪雨彌月。九年六月,化平廳大雨,水深四五尺,傷禾稼。十年八月,太平大雨,沖沒廬舍。十二年七月十四日,太平大風雨,二十日始止。十三年閏四月,德安大雨三日,水高五六尺。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夜,德安大雨如注,城崩百四十馀丈,淹斃男婦七十馀人。十六年六月,山丹驟雨壞城郭。二十二年春,寧津大雨壞民居。二十五年七月,秦安大雨連旬。二十七年七月,山丹大雨,平地水深數(shù)尺。
雍正三年七月,靈川五都廖家塘有村民同眾入山砍竹不歸,一百四十馀日始抵家,所言多不經(jīng)。
道光十七年,崇陽鄉(xiāng)民好服尖頭帽鞋,站步不穩(wěn),識者謂之服妖。
順治二年十二月,上海小南門姜姓家雞翼下各生一爪。三年八月,揭陽牝雞鳴數(shù)日乃已。四年四月,淄川民間訛言雞兩翅生骨,食之殺人,驗之果然。五月,忠州民家殺雞,腹內(nèi)有一嬰兒;漢陽雞翅生爪。五年,崇明民家雞翼中生爪;巫山民間雞翅端皆生一爪如距;杭州民家雞生四足;湖州民家雞生四翼,能飛。十一年,合肥鄭家莊產(chǎn)一雞,三嘴、三眼、三翼、三足,色黃,比三日死。十六年,崇明民家雄雞生二卵。十八年,鎮(zhèn)澤民家雄雞生卵。
康熙十一年,廣平民家抱一雛雞,四足四翼。十二年,平湖民家雞生四足四翼。二十二年,迎春鄉(xiāng)民間雌雞化為雄。二十三年,麻城民田姓家雞生一卵,膜內(nèi)皆有紋,其色朱;后七日又生一卵,有圖;又數(shù)日,毛成五色,飛去。
雍正二年,麻城雞翅遍生人指。五年,通州雌雞化為雄。
乾隆三十九年冬,慶元雄雞自斷其尾。六十年,貴陽民家雄雞生二卵,色赤甚鮮。
嘉慶十一年,樂清民家雞生四足。十七年,宜昌民間雞生四足,后二足微短,行不著地;又有三足者,其一生于尾下,如鼎足然。
道光元年秋,青浦民家雞翼兩旁生爪;湖州民家雞兩翅皆生五爪,飛去;永嘉雞翅生爪,食之殺人。十二年,永嘉民家雞四足,不能啼。二十二年,良鄉(xiāng)民家牝雞化為雄,能鳴,無距。三十年六月,蘄水縣民家雌雞化為雄,冠距儼然,唯啼聲微弱。
咸豐五年,隨州民家雄雞生卵。
同治元年六月,定遠廳民家雞生三足。六年,鍾祥民家雛雞生三翅。
光緒九年,興山民家雌雞化為雄。三十年,寧州民家雞生三足,后一足微短,行不著地。
康熙二十年五月,巴東鼠食麥,色赤,尾大;江陵鼠災,食禾殆盡。二十一年,西寧鼠食禾。二十二年夏,崇陽田鼠結巢于禾麻之上。二十八年,黃岡鼠食禾,及秋,化為魚。二十九年,孝感鼠食稼。四十二年,西鄉(xiāng)、定遠廳遍地生五色鼠。四十七年,黃濟鼠食禾。四十八年七月,崖州有鼠千萬啣尾渡江。五十二年五月,高淳、丹陽有鼠無數(shù),食禾殆盡。六十一年夏,延安田鼠食稼。秋,安定黑鼠為災,食禾殆盡,有鄉(xiāng)民掘地得一鼠,身后半蝦蟆形,疑其所化也;清澗黃鼠食苗殆盡;葭州田鼠食苗。
雍正五年十一月,銅陵群鼠銜尾渡江。
乾隆元年,文縣鼠害稼。四年四月,什邡縣白鼠晝見羅寺經(jīng)堂中,異香滿室。秋,彭澤群鼠銜尾渡江,食禾。十四年二月,中衛(wèi)田鼠食麥。十八年,池州田鼠叢生,忽入水化為魚。二十五年五月,池州田鼠叢生,有赤鷹來食之,遂滅。
道光四年,高淳鼠食麥。二十八年五月,沔陽常平倉忽有鼠數(shù)千頭在梁上,移時方散。
咸豐元年六月,德化群鼠銜尾渡江。四年,襄陽群鼠食禾。
同治七年,山丹田鼠食苗。九年二月,皋蘭土塊化為鼠。
光緒五年五月,三原鼠食禾殆盡。二十一年,西寧群鼠食苗。二十四年,皋蘭田鼠食麥。
順治六年十二月,咸寧木冰。十年十月,當涂雨木冰。十一月,江陰木冰,潛山木冰,宿州雨木冰。十二月,海寧木冰。
康熙元年十二月,嘉定木介。二十年正月朔,儀徵木冰。三十年正月朔,江浦雨木冰。三十一年正月朔,儀徵木冰。
雍正二年十二月,掖縣木介。
乾隆十一年正月,湖州雨木冰。二十年十二月,東流雨木冰。二十三年冬,諸城雨木冰。二十五年正月,曲阜雨木冰。五十五年十二月,黃巖木介,宣平木介。五十七年十二月辛卯,南陵雨木冰,五十八年正月,金華木冰。六十年冬,湖州木冰。
嘉慶三年十一月,崇陽木冰。
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黃縣雨木冰。二十九年正月,登州木介。
咸豐三年冬,湖州木冰。四年十一月,黃岡雨木冰。十二月,武昌雨木冰。
同治二年正月,黃縣雨木冰。四年正月,武昌雨木冰。
光緒七年十二月,黃岡雨木冰。
順治元年,南陵上北鄉(xiāng)郭氏墓域有黃檀一株,腹內(nèi)突產(chǎn)修竹數(shù)竿,外并無竹,觀者詫為異。二年七月,石門資福院僧鋸木,中有“太平”二字,墨痕宛然。三年,錢塘李樹生桃實;太蒼街銀杏樹孔中吐火,而木本無傷。四年五月,昆山西門外民家李樹生黃瓜。六年二月,封川李樹生桃。十一年七月初二日,婺源西寧村有楓樹自仆,居民薪其枝殆盡,十九夜有聲,樹忽自起。十二年三月,盧龍城東南角樓壁中出火,焚樓柱。十三年五月,曲陽文廟東古楊樹一株忽自焚,火數(shù)十丈,竟日不絕。十八年五月,石門李樹生黃瓜,長二寸,有子。
康熙三年六月,盧龍灤河溢,涌出材木無算,時修清節(jié)祠,適所用,有如夙構,人咸驚異。十三年春,含山、嘉定李樹生黃瓜。十六年,桐鄉(xiāng)李樹生黃瓜。十九年,封川李樹結桃實。二十二年四月,東陽、義烏李樹生桃,櫨木開梨花。二十三年,海鹽鄉(xiāng)民鋸樹,中有“王大宜”三字,清晰如寫。二十八年,黃岡李樹生黃瓜。四十五年四月,寧州通邊鎮(zhèn)白楊開花,狀如紅蓮。四十八年,秦州槐樹生蓮花。五十一年十一月,宿州樹頭生火。
雍正五年,津縣西鎮(zhèn)門內(nèi)有唐開元所植荔支,是歲忽枯,至九年復活,枝葉茂盛,不遜于前。
乾隆元年,高淳李樹生黃瓜。五年,掖縣縣署古桐自焚。十五年九月,應城水陸寺楓樹夜放光,伐之乃滅。四十八年六月,桐鄉(xiāng)李樹生黃瓜。六十年夏,竹城大雨溪漲,有巨木數(shù)百,順流而下,時修學宮無材,適符其數(shù);永嘉七圣廟大樟樹自焚,中藏竹箸無數(shù)。
嘉慶元年秋,鄖陽漢川水中涌出巨木無算。二年,枝江城東古樹作息哮聲。
道光二年,曹縣李樹生瓜。三年,隨州李樹生瓜。
咸豐六年六月,麗水大樹無故自倒。八年,黃安有大椿樹,每至午,樹中有笑聲。九年,武進李樹生瓜。
同治三年,京山李樹結桃實。五年,分宜玉虛觀古梓杪產(chǎn)素心蘭。
光緒三年,黃岡楓生梨實。二十二年,皋蘭民家杏樹開牡丹二朵。
順治七年正月二十七日夜,望江西方有青氣亙天。
康熙十七年六月十二日,平湖青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