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0章 本紀二十四(2)

二十四年戊戌春正月乙酉朔,日有食之。元旦受禮改于乾清宮,停宗親宴。戊子,詔各省大吏定議籌餉練兵,速覆以聞。庚寅,定經濟特科及歲舉法。命中外保薦堪與特科者。乙未,免建水被旱夏糧。己酉,見各國公使于文華殿。壬子,免石屏、昆明夏糧。

二月甲子,命廖壽恒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丙寅,免清海阿里克番族馬貢銀。乙巳,留江北漕米一萬石賑徐州災。丁丑,命神機營選練先鋒隊。庚辰,詔武科改試槍炮,停默寫武經。

三月丁亥,詔立義倉。戊子,俄使巴布羅福覲見。乙巳,除新化被水額賦。是月,開直隸北戴河至秦王島、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口岸。

閏三月乙卯,召張之洞來京。丙辰,麟書卒。庚申,以德人入即墨文廟,毀圣賢像,下總署察問。乙丑,臨恭親王邸視疾。甲戌,上侍皇太后幸外火器營教場,閱火器、健銳、神機三營及武勝新隊操,凡三日。丁丑,以湖北沙市焚毀教堂,諭張之洞回任。續賑徐、海災。戊寅,見德親王亨利于玉瀾堂。己卯,還宮。免新興被旱額賦。庚辰,見法使畢勝于文華殿。壬午,安徽鳳、潁、泗災。

是春,以膠州灣租借于德意志,旅順口、大連灣、遼東半島租借于俄羅斯。

夏四月壬辰,恭親王奕薨,輟朝五日,素服十五日,臨邸賜奠。懿旨特謚曰忠。守衛園寢增設丁戶,每祭祀官經理之。孫貝勒溥偉襲。甲午,懿旨,恭忠親王功在社稷,應配饗太廟。詔中外臣工當法恭忠親王,各攄忠悃,共濟時艱。己亥,授榮祿為文淵閣大學士,剛毅為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乙巳,詔定國是,諭:“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至于士庶,各宜發憤為雄。以圣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兼博采西學之切時勢者,實力講求,以成通達濟變之才。京師大學堂為行省倡,尤應首先舉辦。軍機大臣、王大臣妥速會議以聞。”丙午,詔各省立商務局。賜夏同龢等三百四十二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己酉,翁同龢罷。選派宗室王公出洋游歷。近支王、貝勒等,上親察之;公以下及閒散人員,由宗人府保薦。召王文韶來京。裁督辦軍務處。庚戌,召見工部主事康有為,命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辛亥,前藏達賴喇嘛貢方物。

五月癸丑朔,詔陸軍改練洋操,令營弁學成者教練,于北由新建陸軍,于南由自強軍派往。各疆臣限六閱月,舉并餉練兵及分駐地,妥議以聞。其軍械槍炮,各省機器局酌定格式,精求制造。甲寅,賑棲霞火災。丁巳,詔自下科始,鄉、會、歲、科各試,向用四書文者,改試策論。命孫家鼐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王文韶以戶部尚書為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授榮祿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庚申,趣盛宣懷蘆漢鐵路刻日興工,并開辦粵漢、寧滬各路。甲子,詔以經濟歲舉歸并正科,歲、科試悉改策論,毋待來年。丁卯,詔立京師大學堂,命孫家鼐管理。賞舉人梁啟超六品銜,辦理譯書局。戊辰,詔興農學。諭曰:“振興庶務,首在鼓勵人材。各省士民著有新書,及創新法,成新器,堪資實用者,宜懸賞以勸。或試之實職,或錫之章服。所制器給券,限年專利售賣。其有獨力創建學堂,開辟地利,興造槍炮廠者,并照軍功例賞勵之。”辛未,免祿勸被水田糧。癸酉,詔八旗兩翼諸營,均以其半改習洋槍、抬槍。以奕劻等管理驍騎營,崇禮等管理護軍營。甲戌,詔改直省各屬書院為兼習中西學校,以省書院為高等學,郡書院為中等學,州、縣書院為小學。其地方義學、社學亦如之。乙亥,命裕祿為軍機大臣。丙子,諭各省州縣實力保護教堂。丁丑,命三品以上京堂及各省督撫、學政舉堪與經濟特科者。頒士民著書,制器暨創興新政獎勵章程。命中外舉制造、駕駛、聲光化電人材。戊寅,詔各省保護商務。免海康、遂豨上年被災額賦。賑長安等州縣水災雹災。

六月癸未朔,詔改定科舉新章。丙戌,賑徐、海災。己丑,詔頒張之洞著勸學篇,令直省刊布。命康有為督辦官報。壬辰,命榮祿會同張之洞督辦蘆漢鐵路。郁林、梧州土匪、會匪相結為亂,陷容、興業、陸川三縣,官軍剿平之。丙申,饒應祺進回部貢金。丁酉,命翰詹、科道輪班召對。部院司員條列時事,堂官代陳。士民得上書言事。設礦務鐵路總局于京師,王文韶、張蔭桓專理之。庚子,湖南設制造槍炮兩廠。辛丑,賑寧羌火災,洵陽等縣水災雹災。癸卯,命伍廷芳賑古巴華民。乙巳,諭曰:“時局艱難,亟須圖自強之策。中外臣工墨守舊章,前經諭令講求時務,勿蹈宋、明積習,訓誡諄諄。惟是更新要務,造端宏大,條目繁多,不得不廣集眾長,折衷一是。諸臣于交議之事,當周諮博訪,詳細討論。毋緣飾經術,附會古義,毋膠執成見,隱便身圖。倘面從心違,致失朝廷實事求是本旨,非朕所望也。朕深惟窮變通久之義,創建一切,實具萬不得已之苦衷。用申諭爾諸臣,其各精白乃心,力除壅蔽,上下一誠相感,庶國是以定,而治道蒸蒸矣。”諭南北洋大臣籌辦水師及路礦學堂。諭各省廣開通商口岸。命黃遵憲以三品京堂充駐朝鮮大臣。

是夏,廣東九龍半島、山東威海衛俱租借于英吉利。

秋七月甲寅,詔停新進士朝考,并罷試詩賦。賑奉天被賊各廳縣災。丙辰,詔于京師設農工商總局,以端方、徐建寅、吳懋鼎督理,并加三品卿銜。命出使大臣設僑民學堂于英、美、日本各國。丁巳,河決山東上中游,濟陽等六縣同時并溢。己未,詔定于九月十五日奉皇太后幸天津閱兵。移沙市關監督、荊宜施道、江陵縣并駐沙市鎮。壬戌,賑南陽水災。乙丑,詔裁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光祿、太仆、鴻臚諸寺,歸并其事于內閣、禮、兵、刑部兼理之。裁湖北、廣東、云南巡撫,以總督兼管之。河東河道總督并于河南巡撫。兼裁各省糧道、鹽道。庚午,以抑格言路,首違詔旨,奪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髖,侍郎堃岫、徐會灃、溥飂、曾廣漢等職。賞上書主事王照四品京堂。辛未,頒曾國藩州縣清訟事宜及功過章程于各省,并增道府功過。諭疏導京師河道溝渠,平治道涂。諭各省實行團練。賞內閣侍讀楊銳、中書林旭、刑部主事劉光第、江蘇知府譚嗣同并加四品卿銜,參預新政。賑建水水災。癸酉,罷李鴻章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以裕祿為禮部尚書,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乙亥,置三、四、五品卿,三、四、五、六品學士。丙子,賑泰和水災。丁丑,召袁世凱來京。諭曰:“國家振興庶政,兼采西法,誠以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法可補我所未及。今士大夫昧于域外之觀,輒謂彼中全無條教。不知西政萬端,大率主于為民開智慧,裕身家。其精者乃能淑性延壽。生人利益,推擴無遺。朕夙夜孜孜,改圖百度,豈為崇尚新奇。乃眷懷赤子,皆上天所畀,祖宗所遺,非悉使之康樂和親,未為盡職。加以各國環相陵逼,非取人之所長,不能全我之所有。朕用心至苦,而黎庶猶有未知。職由不肖官吏與守舊士夫不能廣宣朕意。乃至胥動浮言,小民搖惑驚恐,山谷扶杖之民,有不獲聞新政者,朕實為嘆恨。今將變法之意,布告天下,使百姓咸喻朕心,共知其君之可恃。上下同心,以成新政,以強中國,朕不勝厚望焉。”諭各省撤驛站,設郵政。嚴米糧出口禁。

八月壬午朔,命戶部編定歲出入表頒行之。諭出使大臣徵送僑民歸國備任使。命袁世凱以侍郎候補,專任練兵事宜。丙戌,見日本侯爵伊藤博文、署使林權助于勤政殿。賑射洪等縣水災,略陽等縣水災雹災。丁亥,皇太后復垂簾于便殿訓政。詔以康有為結黨營私,莠言亂政,褫其職,與其弟廣仁皆逮下獄。有為走免。戊子,詔捕康有為與梁啟超。庚寅,戶部侍郎張蔭桓、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御史楊深秀暨楊銳、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并坐康有為黨逮下獄。辛卯,上稱疾,徵醫天下。召榮祿來京。命逮文廷式,捕孫文。壬辰,詔復設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光祿、太仆、鴻臚諸寺。禁官民擅遞封章。罷時務官報。各省祠廟毋改學堂。命吏部侍郎徐用儀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癸巳,撥江漕八萬石改折,備徐、海賑。賑高州水災。甲午,楊深秀、楊銳、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康廣仁俱處斬。謫張蔭桓新疆。徐致靖禁錮。命榮祿為軍機大臣。以裕祿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乙未,以康有為大逆不道,構煽陰謀,頒朱諭宣示臣下。罷巡幸天津閱操。命榮祿管兵部事,兼節制北洋諸軍及宋慶軍。丁酉,籍康有為、梁啟超家。命趙舒翹會同王文韶督辦礦路總局。諭蘇、浙新漕運京,罷改折議。留山東新漕米石備賑。戊戌,賞袁昶三品京堂,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庚子,李端棻以濫保褫職,戍新疆。褫王照職,籍其家,逮捕。辛丑,賞前御史文悌知府。壬寅,黃遵憲以疾免,賞李盛鐸四品京堂充出使日本大臣。陳寶箴以濫保奪湖南巡撫任。癸卯,詔疆臣飭吏治,培人才,開財源,修武備,舉劾牧令,整齊營規。詔言責諸臣指陳國計得失,其淆亂是非事攻訐者罪之。乙巳,懿旨復鄉、會試及歲、科考舊制,罷經濟特科,罷農工商局。丙午,端方進所編勸善歌,詔頒行。懿旨命疆臣保衛民生,慎選循良,整飭保甲團練。凡水利蠶桑,及制造販運,資民間利賴者,以時教導之。申聯名結會之禁。授榮祿為欽差大臣。己酉,命裕祿會辦蘆漢等處鐵路。設上海、漢口水利局。

九月辛亥朔,懿旨,一切政治關國計民生者,無論新舊,仍次第推行。建言諸臣章奏務裨時局,毋妄意揣摩。癸丑,發內帑二十萬賑山東水災。甘肅、新疆地震。丁巳,廣西匪平。己未,命軍機大臣會大學士及部院議治河之策。辛酉,初,強劫盜案,不分首從。至是,命樞臣暨法司詳議區別。代州地震。壬戌,免陜西咸寧等處逋課。戊辰,復武鄉、會試及童試舊制,惟營用武進士及投標武舉令習槍炮。復置湖北、廣東、云南巡撫,河東河道總督。免裁糧道等缺。己巳,命許景澄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甲戌,復刑名解勘舊制,除軍務省分及情事重大者,仍就地正法,馀不準行。丙子,命胡燏棻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己卯,權停福州船廠制造。庚辰,命李鴻章往勘山東黃河。是月,賑直、陜、川、鄂、蘇、滇、晉、新等各省災。

冬十月辛巳朔,享太廟,禮親王世鐸攝行,是后郊廟祀典皆遣代,至辛丑冬自西安還京,始親詣。丙戌,命道員張翼督辦直隸暨熱河礦務,立公司。賑順天各屬災。丙申,賑韓城等縣災。己亥,命戶部撥帑八萬備安徽賑。辛丑,追奪翁同龢職。前湖南巡撫吳大澂坐事褫職。濟陽決口合龍。壬寅,懸賞購捕康有為、梁啟超、王照。甲辰,允榮祿請,以宋慶、聶士成、袁世凱、董福祥所部分立四軍,別募萬人為中軍。乙巳,見俄使格爾思于勤政殿。命胡燏棻督辦津鎮鐵路,以張翼副之。丁未,賑羅平水災雹災。

十一月癸丑,諭張汝梅辦山東災賑。賞桂春三品京堂,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甲寅,命啟秀為軍機大臣,趙舒翹、聯元并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丁巳,留河南漕折于滑縣備賑。撥庫帑二十萬于江蘇備賑。己巳,命溥良察山東賑。庚午,命裕庚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辛未,命疆臣均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銜。壬申,賑吐魯番等處水災蝗災。丁丑,以稱疾停年節升殿筵宴。戊寅,罷直隸練軍。

十二月丙戌,湖北巡撫曾鉬坐事免。癸巳,命馬玉昆往河南辦理防剿。罷胡燏棻津蘆路督辦,以許景澄代之。丁酉,免漢陽等州縣被災額賦。壬寅,改湖北漢口同知為夏口撫民同知。戊申,發內帑五萬于清、淮備賑。

二十五年己亥春正月庚戌,撫恤豫、皖被賊州縣災民。丙辰,詔清庶獄。庚申,免渦陽等州縣被賊稅糧。辛酉,止各國駐京公使覲賀。壬戌,再撥部帑五萬于安徽備賑。丙寅,召李秉衡來京。

二月甲申,申諭各省辦積穣、清訟、團練、保甲。丁亥,命武勝新隊名曰虎神營。舉行京師保甲。戊戌,膠州灣德兵藉詞護教,入沂州境。命呂海寰告德國外部,止其進兵。以新建陸軍訓練有效,予袁世凱優敘。庚子,命副都統壽山募練十六營,為鎮邊新軍。甲辰,德兵至蘭山。丁未,陷日照城。

三月乙卯,諭有漕各廳州縣,自今冬始,改徵本色運京師。丁丑,召蘇元春來京。

夏四月癸未,諭曰:“近因時事艱難,朝廷孜孜求治,疊諭疆臣整頓一切。旋據覆陳練兵、籌餉、保甲、團練、積穣各事,雖匪空言,尚虛確效。用再諭令所籌諸務,速即興辦。仍將有無成效,據實以聞。”申諭疆臣切實校閱營伍。又諭察勘荒田,勸導民墾,勿任吏胥訛擾,亦毋遽擬升科。義人以兵艦來,圖登三門灣,諭嚴戒備。己丑,命剛毅往江南諸省覈庫藏出納實數。癸巳,命聶士成軍馬步四營駐熱河,實邊防。丙申,諭劉坤一等集重兵為備,義兵登陸,即迎擊之。丁酉,命按察使李光久督辦浙江防剿,長順往吉林稽察練兵。乙巳,詔:“關稅、釐、鹽諸課,歲有常經,疆吏瞻徇,不能力除積弊。大學士、軍機大臣其詳覈會議以聞。”

五月壬子,命吳廷棻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甲寅,神機營兵廠藥庫火。乙卯,命太仆少卿裕庚充出使法國大臣。乙丑,命正定鎮總兵楊玉書統練軍駐熱河。除安化、武岡、新寧被水田賦。己巳,岳州開商埠,移岳常澧道駐之,兼岳州關監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洞口县| 永昌县| 高州市| 佳木斯市| 共和县| 右玉县| 闸北区| 上虞市| 芮城县| 昌黎县| 清丰县| 兰州市| 青浦区| 樟树市| 茂名市| 衡阳市| 揭西县| 西畴县| 错那县| 丽水市| 古交市| 天门市| 延吉市| 民乐县| 南京市| 惠来县| 霍州市| 福鼎市| 那曲县| 泰宁县| 会宁县| 乌拉特中旗| 长白| 伊春市| 体育| 安岳县| 武宁县| 新竹市| 驻马店市|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