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縣熟番:臺灣番民,有生、熟二種,聚居各社,如內地之村落,不設土司,眾推一人約束。其臺灣縣大杰嶺等社熟番,編竹木為墻屋,蓋以茅茨。男前發,束以紅帛。衣用布二幅,聯如半臂,垂尺許于肩肘,腰圍花布。寒衣曰「縵披」,其長覆足,婦衣亦然。俱以銅鐵環束兩腕,或迭至數十。嚼米為酒,攜黃梨以佐食。男女相悅即野合。府志稱各社終身依婦以處,贅婿即為子孫。其新港、卓猴二社,舊屬諸羅,今改隸臺灣縣治。
鳳山縣熟番:鳳山縣放〈纟索〉等社熟番,相傳為紅毛種類,康熙三十五年歸化。其人善耕種,地產香米。男以鹿皮蔽體,或披氈敞衣;女著衣裙,喜懸貝于項間,腕束銅環而跣足。捕鹿必聽鳥音,以占得失。婚娶名曰「牽手」。女及笄,構屋獨居,番童以口琴挑之,喜則相就。遇吉慶,輒艷服簪野花,連臂踏歌,名曰「番戲」。疾病不事醫藥,用冷水浴之。茄藤、力力等社皆然。
嘉義縣熟番:嘉義縣西諸羅山社熟番,相傳亦紅毛種類。男番首插雉尾,喜穿耳,實以圓木,或嵌螺錢。以樹皮績為長衫。夏常裸體。女盤發綴小珠,覆以布帕,項圍白螺珊瑚為飾。其打貓社、他里霧社、柴里社俱在縣北。又縣南曰蕭壟社、曰加溜灣社、曰麻豆社、曰哆咯嘓社。男以竹片束腰曰「篐肚」,欲其漸細。截竹為簫,長二、三尺,以鼻吹之。歲時,婦女多以糍餌相饋餉。府志:哆啰嘓社,男女成婚后,俱折去上齒各二,彼此謹藏,蓋亦終身不改之意云。
彰化縣熟番:彰化縣屬土番,濱海依山,種類蕃雜,共五十社。其大肚等社番皆以漁獵為業,善鏢箭,竹弓竹矢,傅以鐵鏃。亦勤耕作,暇日或至縣貿易。又西螺等社番,其人趫捷,束腹奔走,接遞文移,官給以餼。番婦常挈子女赴縣,用谷帛相貿易。
淡水廳熟番:淡水廳屬德化、蓬山、吞霄、中港四社,在竹塹城之北。其地濱洋下濕。結茅成屋,或以板為之。飯以黍米,鹵浸魚蝦供饌。男婦皆短衣,腰圍幅布,并力耕作,亦事漁獵。又竹塹社在城北五里,南坎社、淡水內外社俱在城南甚遠。男剪發齊額,或戴竹節帽,素衣繡緣如半臂,下體圍花布。婦盤髻約以朱繩,衣亦如男。常攜葫蘆,伋水蒸黍。
鳳山縣歸化生番:生番在山谷中,深林密箐,不知種類。鳳山縣山豬毛等七十四社,于康熙五十五年、雍正二年先后歸化,自立土目約束。其居險隘處,迭石片為屋。男女披發裸身,或以鹿皮蔽體。能績樹為布。亦知耕種黍稷。見親朋以鼻相就為敬。婚姻則歌唱相合而成。時挾弓矢鏢槍捕獐鹿,以其肉向民人易鹽布釜甑。
嘉義縣歸化生番:嘉義縣內山阿里等社,康熙二十二年歸化。其人依山穴土以居,不諳耕作,惟植薯蕷于石罅,挾弓矢獵獐鹿以佐食。足趾若雞爪,履險如平也。
彰化縣歸化生番:彰化縣水沙連及巴老遠、沙里興等三十六社,于康熙、雍正年間先后歸化,其地有大湖,湖中一山聳峙,番人居其上,石屋相連。勤稼穡。身披鹿皮,績樹皮橫聯之,間有著布衫者。番婦掛圓石珠于項,善織罽,染五色狗毛雜樹皮,陸離如錦。婚娶以刀斧釜鐺之屬為聘,雖通舟楫,不至城市,或赴竹腳寮社貿易。
彰化縣生番:彰化縣內山生番,居深山窮谷,人跡罕到。巢居穴處,茹毛飲血,裸體不知寒暑,登峰越箐,捷若猿猱。秋深水涸之候,常至近界鏢射,遇內地人輒加戕害。番婦針刺兩頤如網巾紋,能績樹皮為罽。
淡水廳生番;淡水廳屬內山佑武乃等社生番,依山而居。男女俱裸,或聯鹿皮緝木葉為衣。食生物,性剛狠,以殺為事。隆冬草枯水涸,追射獐鹿,攀援樹木,趫捷如飛。其竹塹東南內山生番,俗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