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補遺

  • 日本國考略
  • 薛俊
  • 2766字
  • 2015-12-17 12:07:19

國朝貢變略

洪武二年。遣使趙秩諭日本來貢。是年差臣趙秩使日本,泛海至析木崖, (「泛海至析木崖」,「析」原作「折」,據明史卷三二二外國三日本傳改。) 關者拒秩,以書達王良懷,始延入。諭以詔旨威德,責其不臣,王曰:「吾國雖夷,遐在扶桑,未嘗不慕中國之化。昔蒙古戎狄蒞華,而以小國視我,乃使趙良弼訹我以好語,初不知其覘國也。既而發(fā)水犀數十艘至,一時雷霆風波,漂覆幾無遺類,自是不與通者數十年。今使得非蒙古良弼之云仍乎?亦將訹我以好語而襲我也?」將刃之。秩徐曰:「圣天子生華帝華,非蒙古比,我非良弼之胤。爾悖而殺我,禍不旋踵矣。」王氣沮,下堂延秩, (「下堂延秩」,原缺「堂」字,據明史卷三二二外國三日本傳補。) 禮遇有加。貢物,遣僧九人隨秩奉表稱臣入貢。

五月,夷寇掠溫州中界,永嘉青岐、東鹿等山,遼、閩、浙等處咸設備倭重臣。

五年,遣僧祖闡、無逸往宣教,諭其來貢。太祖皇帝謂劉基曰:「東夷固非北胡心腹之患,猶蚊蚤驚寤。自覺不寧。議其俗尚佛教,宜選高僧說其歸順?!顾烀髦萏鞂幩律骊U、 (仲猷) 南京瓦棺寺僧無逸 (克勤) 往彼,化其來貢。將行,天界住持四明宗泐 (季譚) 賦詩餞別。 (「天界住持四明宗泐賦詩餞別」,原無「明」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詩云:「帝德廣如天,圣化無遠邇。重譯海外國,貢獻日貲委。維彼日本王,獨遣沙門至。寶刀與名馬,用致臣服意。天子全其衷,復命重乃事。由彼尚佛乘,亦以僧為使。仲猷知心宗,無逸寫經義。二師當此任,才力有余地。朝辭閶闔門,外宿蛟川埃。巨艦揚獨帆,長風天萬里。如鯨下敢驕,馮夷數驅使。滄茫熊野山,一發(fā)青云際。王臣聞詔倈,郊迎舉欣喜。時則揚帝命,次乃談佛理。中國師法尊,遠人所崇禮。況茲將命行,孰有重于此。海天渺無涯,相念情何已。法天善自持,愿言慎終始?!梗?持獻于上,圣覽俯賜和之, (詩云:「嘗聞古帝王,同仁無遐邇。蠻貊盡來賓,我今使臣委。仲猷通洪玄,倭夷當往至。于善化兇人,不負西來意。爾僧使遠方,毋得多生事。入為佛弟子,出為我朝使。珍重甫泉輕,勿失君臣義。此行非翰海,一去萬里地。既辭釋迦門,白日宿海涘。艨艟掛飛帆,天風駕萬里。平心勿憂驚,自然天之使。休問海茫茫,直是尋根際。諸彼佛放光,倭民大欣喜。行止必端方,毋失經之禮。入國有時齋,齋畢還施禮。是法皆平等,語言休彼此。盡善兇頑心,了畢方纔已。歸來屬拂塵,見終又見始。」) 臣學士宋濂恭跋, (略云:「天寧禪師祖闡,以高行僧召赴京,與無逸詔使日本,不得鯨波之際,毅然而行。上壯之,賜以法器、裈衣之屬,令太官進享于武樓下,且諭『其國敬浮屠,喻以善道設化。』宗泐贈詩, (「宗泐贈詩」,「贈」原作「賜」,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圣覽賜和,首言王化無遐,一視同仁,次宣善道,庶契西來祖意,再言經涉海險,勿忘君臣大義,次言平等法行,無異彼此,使畢言旋,方盡始終之義,其丁寧反復,不亦至哉!闡等自翁州啟擢,五日至其國境,又踰月入王都,館于洛陽西山精舍,一遵圣教,敦演正法,無非約之于善,聽者聳愕,以為中華禪伯,函白于王,請至天龍禪寺, (「請至天龍禪寺」,「至」原作「王」,「龍」原作「請」,皆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乃夢肉國師道場名利也,闡以無上命,力辭之, (「力辭之」,「辭」原作「辟」,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且申威德罔間內外,所以遣使來之意。王悅,命總州太守聞溪同僧等奉方物具表稱臣來貢。上喜,賜闡白金、文綺,寵遇甚隆。」) 為之刻石。

十二年,遣使貢物,無表文,發(fā)三邊安插。緣無表,以其私貢,不納,發(fā)云南、川、陜安插。

十三年,遣僧入貢,亦無表文,仍發(fā)三邊安插。

十四年,遣僧入貢,表有前來姓氏,悉放還國,通前二次取赴京,宴賞賜歸。

十五年,遣使歸廷用等入貢,時明州備倭指揮林賢交通樞密使胡惟庸,陰遣宣使陳得中設計擒廷用歸貢船,為寇分其賞賜。移文中書奏其失,以林賢責貶日本。

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船一十八只寇金鄉(xiāng)小濩寨,時溫州平陽所守備把哨官軍敵退,剿寇首五顆。

十九年,胡惟庸偽使取回林賢。林賢謫流日本三年,胡惟庸暗差廬州人李柱偽充中書,使彼取回,林賢就借其精練甲兵百余名,使僧如遙詐稱朝貢獻巨燭,內藏火藥兵器,意懷不測。比至,胡惟庸預以不軌事露被誅。倭兵至,發(fā)云南守御。是年十月二十囗日林賢典刑。祖訓曰:「日本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故不興兵致伐,著為訓章,絕其往來?!?

二十六年八月四日,船七只寇小尖亭。

二十七年二月六日,船九只復寇小尖亭,時金鄉(xiāng)衛(wèi)官軍敵獲一艇,俘解官。

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船六只寇蒲岐所茅硯山及水東、黃華山等處。

永樂二年四月十八日,船一十八只寇攻穿山所。復應招來貢。是來,太宗文皇帝命太監(jiān)鄭和等兵船十萬往四夷諸番招撫入朝,日本先百番來貢,并擒獻犯邊賊人二十余名,就命來使治以其國之法,于鄞手界鄉(xiāng)蕭皋碶筑灶,令一人執(zhí)炊,一人上甑,盡行蒸殺。使歸,敕獎甚隆,給與勘合百道,以次為序,定為十年一貢,正副使等人毋過二百。如或定限過期,人船踰數,夾帶刀鎗,違例越貢,并以寇論。嘗命僉都御史俞士吉 (字用真,象山人。) 使日本,賜金印錦誥,間封國王及詔其國之鎮(zhèn)山曰「壽安鎮(zhèn)國山」,御制勒石。

九年,三寶太監(jiān)王進使日本收買奇貨。王進領命至寧渡造舟,選壯士顧通等號大漢將軍詣彼,延禮甚雅狡,欲阻回,因得支港而返。

十年正月一日,倭船十只寇攻楚門,時盤石出海官軍獲一船并首級解官。

十五年正月一日,船三只寇沙圓所。十五日,又船八十四只寇松門衛(wèi),時調盤石官軍迎敵。十九日,寇金鄉(xiāng)壯士所及平陽岐山。

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寇遼東。

二十年十月,寇象山。象邑丞宋真持竿飛步殺賊,儒學教諭蔡海罵賊。

宣德元年,日本遣使來貢,人船逾數,刀劍過多。上諭使臣今后貢船毋過三只,使人毋過三百,刀劍毋過三千把,多皆違禁。

七年,如數來貢。

八年,日本王源道義卒。上命太監(jiān)雷春、少卿潘賜等出使垂吊。

十年,日本王遣使具貢物謝恩。

正統四年五月八日,寇大嵩所,揚帆不舉,縱賊逃生。

七年,船九只來貢,朝廷雖責其越例,亦容之,以致柔遠之意。

十一年六月十八日,寇海寧乍浦所。十月,寇壯士所。

景泰六年六月一日,船十一只寇健跳所,城堅固守,不能入而去。

成化二十年六月,遣使周瑋等來貢。

弘治八年五月,差使臣壽蓂等如數入貢。

正德六年,遣宋素卿、源永春請祀孔子禮。宋素卿為正使,名綱司,同副使源永春求請祀孔子儀注。廷議謂中國圣人不當為夷狄褻瀆,不允。鄞民宋澄首稱素卿乃其族侄,因與夷使交通。買賣折本,將伊填去。鎮(zhèn)巡奏聞,憫其專使,容放回,令傳與國王效順中華,共享太平無疆之福。

八年,遣使僧桂梧等如數入貢。

嘉靖元年三月,僧使宗設、使人謙導等三百余人,船四只,稱貢至鄞。四月,使僧瑞佐、宋素卿等一百余人,船一只,亦貢。及稱辯勘合,謙導等遂掛甲征殺瑞佐等。得奔逃活者,上令造舟賜放還國。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庆云县| 福泉市| 红原县| 湾仔区| 丹东市| 府谷县| 沙湾县| 二连浩特市| 都兰县| 英德市| 潼关县| 玉林市| 汝州市| 股票| 甘孜县| 栖霞市| 墨脱县| 延川县| 厦门市| 大连市| 宣汉县| 新民市| 宜都市| 桐庐县| 涟水县| 望江县| 松原市| 上杭县| 来凤县| 昌邑市| 阿尔山市| 济阳县| 贵溪市| 商洛市| 延川县| 沧州市| 平乐县| 贵阳市| 肃南|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