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經一章
長行器四;局、杯、棋、【木煢】。杯以投輔,輔以行棋,棋以布局,局以表道。
以二骰投,視投之多寡而行。或以戲璣四除,多算二少者,仍用二骰也。杯,采盤也。
局方以象地,棋圓以象天,黑白分兩儀,門梁限內外。方者,偶局之路,各十有二;圓者,奇棋之數,各十有五。設兩關以象月,而表道以象星。道二十有四,以法節氣,每行止于五,以法五行,始立馬,參伍錯綜,效陰陽之雜毗。
四隅各易位設棋,姑行之一路疊二馬,二隅各疊五馬,近內關各疊五馬成梁,以拒對局,二馬近關,外隔一道,各疊三馬。
行馬轇轕抵拒、進退乘除,視日星之運。
局定,出玖進以據道。據于人者,可越而不可停,單馬則可褫而據之,被褫者退,視蔽之齒,自末而立馬。如馬不得立,則余不得行。不得立,謂道皆為人據也。
對局東向西向,則北為歸;南向北向,則西為歸。
歸,委也,以卑下為委。東南為陽,陽尚左,故右旋而委右;西北為陰,陰尚右,故左旋而委左。
二關則易位,互為遠近焉。
各以所出之關為遠關,入之關為近關。俗又名近關內之一路為胲屋。馬俱入關,則視所投而取其棋。
較疾舒剩除以獲判。一判者,一帖也。
以十數為一帖,盈數也。所罰遂所約:已人關取馬,則罰一帖;入關未取馬,二帖,關以外,三帖,未折而向關,四帖,此即曲道也:未出關,五帖,棋盡取,剩一馬,仍被褫不得入關者,五帖外加二帖;褫二馬,遞加焉。
或附益以撩零。撩零,關外視道,入關視棋。
撩零,謂行不成偶,則零可撩而去之。近或以輸一二帖者視馬、余一棋,則增一為零焉。他視路,加一路則增一為零焉。加止一者,零為奇也,故曰附益以撩零。至于局之或板或球,或空中置銅簧以取聲;路之或織成,或刻痕,或加飾;骰之多寡,或六面,或四面(四面者,形長去幺六),與下馬行馬出馬之不同。更雜以相間七梁,揭頭矜以讓行。讓著,稱謂之中,方言市語紛然,詳于洪遵《譜雙》。雖名目囂然,總循此途軌,非別出蹊徑也,故不復取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