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寒暑六入。故令虛而生化也。(此言六氣之游行于天地上下之間也。風寒暑濕燥火。在天無形之氣也。干蒸動潤堅溫。在地有形之征也。天包乎地。是以在天之上。在泉之下。在地之中。八極之外。六合之內(nèi)。無所不至。蓋言太虛之氣。不唯包乎地之外。而通貫乎地之中也。寒水在下。而風從地水中生。故風寒在下。燥乃干金之氣。熱乃太陽之火。故燥熱在上。土位中央。故濕氣在中。火乃太極中之元陽。即天之陽氣。故游行于上下之間。易曰。日月營運。一寒一暑。寒暑往來。而六者之氣。皆入于地中。故令有形之地。受無形之虛氣。而生化萬物也。朱永年曰。肝腎在下。心肺居上。

土位中央。三焦之火游行于上下之間。人與天地參也。)故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此復(fù)結(jié)上文六入之義。)帝曰。天地之氣。何以候之。岐伯曰。天地之氣。勝復(fù)之作。不形于診也。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此之謂也。(天地之氣者。五運六氣也。勝復(fù)之作者。淫勝郁復(fù)也。言氣運之變而為民病者。非診候之可知也。蓋每歲有司天之六氣。有主歲之五運。有間氣之加臨。有四時之主氣。人在天地氣交之中。

一氣不和。即為民病。是天地四時之氣而為民病者。不能以脈診。而別某氣之不和也。再按平脈篇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nèi)。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蓋天地之氣淫勝。則所不勝之氣郁伏矣。民感之而為病者。亦郁伏于內(nèi)。而不形于診也。故欲知伏氣之病。當以意候之。候今月之內(nèi)。有何氣之不和。則知民有伏氣之病矣。郁伏之氣復(fù)發(fā)。而民病始作。然后發(fā)見于脈。故曰。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此與暴感風寒暑濕之邪。而卒病傷寒中風。即見于脈診者之不同。故曰。天地之氣。無以脈診。此之謂也。)帝曰。間氣如何。(間氣者。加臨之六氣也。以上之左右。下之左右。兼于其間。共為六氣。故曰間氣。每一氣加臨于四時之中。各主六十日。故曰間氣者紀步。步者。以六十日零八十七刻半為一步也。)岐伯曰。隨氣所在。期于左右。(六微旨論大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又曰。加者。地氣也。中者。天氣也。蓋以在下之氣左轉(zhuǎn)。在上之氣右旋。各主六十日以終一歲。故曰。隨氣所在。期于左右。謂隨在上在下之氣之所在。而期于左右之旋轉(zhuǎn)也。如子年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矣。少陰在上。則厥陰在左。太陰在右。陽明在下。則太陽在左。少陽在右。蓋以地之左轉(zhuǎn)而主初氣。故以太陽主正月朔日之寅初一刻為始。

次厥陰。次少陰。以司天之氣終三氣。而主歲半以上。次太陰。次少陽。次陽明。以在泉之氣終六氣。而主歲半以下。

各加臨六十日。以終一歲也。六氣環(huán)轉(zhuǎn)相同。徐振公曰。司天之氣。始于地而終于天。在泉之氣。始于天而終于地。

此地天升降之妙用也。)帝曰。期之奈何。岐伯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間氣者。加臨之客氣也。而一歲之中。

又有主時之六氣。如主從其客則和。主違其客則病矣。如子午歲初之氣。系太陽寒水加臨。主氣系厥陰風木。如寒勝其風為從。風勝其寒則逆。故下經(jīng)曰。主勝逆。客勝從。六氣皆然。)不當其位者病。(不當其位者。即上文之所謂以下臨上也。)迭移其位者病。(如初之氣。太陽寒水加臨而反熱。三之氣。少陰君火加臨而反寒。本位之氣。互相更迭。氣之反也。故為民病。六氣皆然。)失守其位者危。(失守其位。謂失守其所主之本位也。如丑未歲太陰司天。則初之客氣主氣。并主厥陰風木。而清肅之氣。乘所不勝而侮之。是金氣失守其位矣。至五之氣。陽明秋金主氣。而本位反虛。風木之子氣復(fù)讎。火熱爍金。則為病甚危。所言侮反受邪。此之謂也。玉師曰。金不失守其位。則金氣不虛矣。金氣不虛。

自有所生之水氣制火。失守。則母子皆虛。故曰危。)尺寸反者死。(南政北政之歲。有寸不應(yīng)。尺不應(yīng)之分。如應(yīng)不應(yīng)者而響應(yīng)之。是為尺寸相反。)陰陽交者死。(南政北政之歲。有左右尺寸之不應(yīng)。蓋左為陽。右為陰。寸為陽。尺為陰。

如陰陽交相應(yīng)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yīng)見。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此總結(jié)六氣之加臨。先立其主氣之年。以知其司天在泉之氣。則間氣之應(yīng)見于左右。或從或違。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順逆。)帝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萬物。何以化生。(此節(jié)論天地之氣。而合于民眾萬物。)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肝生筋。筋生心。(五方生天之五氣。五氣生地之五行。五行生五味而生五臟。五臟生外合之五體。蓋人秉天地五方之氣味而生成者也。)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氣。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臟為肝。(此言陰陽不測之變化。營運于天地人之間。為元。為道。為化。為有形之五行五體五臟。

皆神用無方之妙用也。柔者。風木之氣柔 也。)其性為暄。其德為和。其用為動。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蟲毛。其政為散。其令宣發(fā)。其變摧拉。其眚為隕。其味為酸。其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性者。五行之性也。德化者。氣之祥也。政令者。氣之章也。變眚者。氣之易也。用者。體之動也。毛蟲。木森森之氣也。夫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思恐。是人秉五氣五味所生。而復(fù)傷于五氣五志。猶水之所以載舟。而亦所以覆舟也。是以上古之人。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順天地之變易。以和調(diào)其陰陽。故能苛疾不起。而常保其天命。今時之人。能知歲運之變遷。避勝復(fù)之災(zāi)眚。不唯可以治人。而亦可以養(yǎng)生。推而廣之。可以救斯民于萬世。功莫大焉。)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在臟為心。其性為暑。其德為顯。其用為躁。其色為赤。其化為茂。其蟲羽。其政為明。其令郁蒸。其變炎爍。其眚燔 。其味為苦。其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息者。火氣之蕃盛也。

顯、明也。燥、火之動象也。其蟲羽者。火化之游行于虛空上下也。郁、盛。蒸、熱也。炎燥燔 。熱之極也。極則變。

變則為災(zāi)眚矣。)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氣為充。

在臟為脾。其性靜兼。其德為濡。其用為化。其色為黃。其化為盈。其蟲 。其政為謐。其令云雨。其變動注。其眚淫潰。其味為甘。其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脾。酸勝甘。(充者。土氣充貫于四旁也。靜者。土之性。兼者。土王四季。兼有寒熱溫涼之四氣也。濡、潤也。化生萬物。土之用也。盈、充滿也。 蟲、肉體之蟲。土所生也。謐、靜也。云雨者。在地為土。在天為濕。濕氣上升而為云為雨也。動、不靜也。動注淫潰。濕之極也。)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氣為成。在臟為肺。

其性為涼。其德為清。其用為固。其色為白。其化為斂。其蟲介。其政為勁。其令霧露。其變肅殺。其眚蒼落。其味為辛。其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成者。萬物感秋氣而成也。固者。堅金之用也。斂、收斂也。介、甲也。外被介甲。金之象也。勁、堅銳也。肅殺者。物過盛而當殺。于時為金。又兵象也。蒼、老也。落者。肅殺盛而隕落也。按在春曰風傷肝。在夏曰熱傷氣。在長夏曰濕傷肉。在冬曰寒傷血。謂四時之本氣自傷也。在秋曰熱傷皮毛。為所勝之氣傷也。蓋言五臟之有受傷于四時之本氣者。抑亦有受傷于所勝之氣者。舉一臟之不同。而可以類推于五臟也。玉師曰。秋承夏熱。變炎爍為清涼。如炎熱未靜。則為熱氣所傷。)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氣為堅。在臟為腎。其性為凜。其德為寒。其用為囗其色為黑。其化為肅。其蟲麟。其政為靜。其令囗。其變凝冽。其眚冰雹。其味為咸。其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堅者。寒氣之化也。凜、寒凜也。肅、靜也。靜者。水之政令也。鱗蟲、水所生也。凝冽、寒之極也。冰雹、水之變也。按在春曰風傷肝。在長夏曰濕傷肉。是自傷其本體也。在夏曰熱傷氣。在冬曰寒傷血。謂傷其所勝也。亦舉二臟之不同。而可類推于五臟耶。玉師曰。火熱為陽。氣為陽。寒水為陰。血為陰。

亦陰陽之自傷也。)五氣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五氣、五方之氣也。更立、四時之更換也。各有所先者。如春之風。夏之熱。秋之涼。冬之寒。各先應(yīng)期而至也。各當其所主之位。四時之正氣也。如冬時應(yīng)寒而反熱。

夏時應(yīng)熱而反寒。非其所主之位則邪。邪者。為萬物之賊害也。上節(jié)之不當其位。謂客氣加臨之位。此節(jié)之位。謂四時主氣之位。)帝曰。病生之變何如。岐伯曰。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此論四時之氣。而變生民病也。如五氣各得其位。其病則微。不相得而非其本位。則其病甚矣。)帝曰。主歲如何。岐伯曰。氣有余。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

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此復(fù)論五運主歲之有太過不及也。如歲木太過。則制己所勝之土氣。而侮所不勝之金氣。如不及。則己所不勝之金氣。侮我而乘之。己所勝之土氣。來輕我而侮之。五運皆同。周而復(fù)始。)侮反受邪。

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帝曰。善。(此言乘侮而反受其復(fù)也。如歲木不及。則所不勝之金氣侮而乘之。而金反自虛其位矣。

至秋令之時。金氣虛而反受水之子氣來復(fù)。則火熱爍金。所謂侮反受邪也。侮而受邪。因木氣不及。而金氣又能制木。

寡于畏之故也。此篇論五運之氣。主歲主時。而兼論六氣之上下左右。蓋五六相合而后成歲也。故篇名五營運。而末結(jié)五運之太過不及。)五運主歲之圖151.五陽年主太過 五陰年主不及六氣主歲及間氣加臨之圖152.少陰司天則陽明在泉少陰在上則左太陰右厥陰陽明在下則左太陽右少陽上下主歲左右主時六期環(huán)轉(zhuǎn)周而復(fù)始。六氣主歲太過不及之圖153.子午寅申辰戌為陽主太過 丑未卯酉巳亥為陰主不及六氣主時之圖154.主時之氣謂之主氣加臨之氣謂之客氣主氣不移靜而守位加臨之氣隨司天在泉六氣環(huán)轉(zhuǎ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南丰县| 济南市| 莱芜市| 石家庄市| 北川| 遂溪县| 永吉县| 林州市| 房产| 成武县| 临沧市| 鄂伦春自治旗| 望江县| 昌平区| 渑池县| 双牌县| 腾冲县| 吴忠市| 衡南县| 英德市| 新晃| 司法| 万荣县| 容城县| 临城县| 白山市| 余姚市| 荆州市| 蒙山县| 开平市| 简阳市| 彭州市| 梁平县| 宽甸| 堆龙德庆县| 基隆市| 嘉禾县| 鱼台县| 二手房|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