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3章

骨空論篇第六十

黃帝問曰。余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針治之。奈何。(按此篇論骨空。而帝所問在風者。謂治大風寒熱諸證。皆取刺于骨空也。夫人有三百六十五節。節之交。神氣之所游行出入。骨空者。節之交會處也。靈樞骨度篇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而脈度定矣。是經脈之度數。隨骨之長短。骨節之空處。即脈之穴會。故曰。所言節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也。)岐伯對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

(風從外入者。同氣客于皮膚之間也。風為陽邪。傷人陽氣。故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也。調其陰陽。和其血氣也。正氣不足則補之。邪氣有余則瀉之。此言風在皮膚之氣分。而治在風府者。風府乃督脈陽維之會也。)大風頸項痛。

刺風府。風府在上椎。(此言風邪入于經者。亦當治其風府也。夫風傷衛。衛氣一日一夜大會于風府。是以大風之邪。隨衛氣而直入于風府者。致使其頭項痛也。風府、督脈之穴名。上椎大椎也。曰風府在上椎者。謂經脈之穴。在于骨空之間也。)大風汗出灸 。 在背下。俠脊旁三寸所厭之。令病者呼 。 應手。(汗為陰液。大風汗出者。陽氣傷而邪陷于經脈之下。故當灸之。 、足太陽經脈之穴。在背骨六椎間。旁開三寸所。以手厭之。令病者呼 。其脈應手。蓋意為脾志。喜為心志。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在。神亦隨之。夫血氣者。神氣也。節之交。神氣之所游行出入。言脈氣之出于骨空者。神氣之所注也。)從風憎風。刺眉頭。(從風、迎風也。迎風憎風。是邪在頭額間。故當取眉間之骨穴。)失枕在肩上橫骨間。(失枕則為頸項強痛之患。故當刺肩上橫骨間之穴。夫髓乃骨之精。腦為髓之海。髓之上會于腦者。由枕骨間之腦空而入。故此節論失枕。下節曰頭橫骨曰枕。)折使榆臂齊肘正。灸脊中。(折者。謂脊背磬折而不能伸舒也。榆讀作搖。謂搖其手臂下垂齊肘尖。而正對于脊中。以灸脊中之節穴。) 絡季脅。引少腹而痛脹。

刺 。( 絡季脅。肋骨之盡處。少陽厥陰之部署也。痛引少腹者。連及于膀胱也。夫太陽為諸陽主氣。故陽氣陷下者。

灸太陽之 。脅腹引痛者。亦刺 以疏泄。蓋志意和。則筋骨強健。而邪病自解矣。張兆璜曰。心有所憶謂之意。

意之所在謂之志。少陽主骨。厥陰太陽主筋。少厥屬木。木生于水。故痛引少腹。)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與痛上。八 在腰尻分間。(腰痛不可以轉搖者。腎將憊也。急引陰卵。連及于厥陰也。亦當取足太陽之上 、次 、中、下 之八穴。及與少陰厥陰本部之痛處。蓋八 在腰尻之骨間。筋骨為病。當從骨空之穴以刺之。)鼠 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榮。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鼠 寒熱。病也。其本在臟。其末上出于頸腋之間。

夫天開于子。足少陰者。天乙所生之水臟也。其本在臟者。在少陰之腎臟也。寒府者。膀胱為腎臟寒水之府也。病在臟而還取之府者。謂陰藏之邪。當從陽氣以疏泄也。營、營穴也。謂所取寒府之穴。在附于膝之外。筋營間之委中穴也。

拜、揖也。取膝上外解之委中者。使之拜。則膝挺而后直。其穴易取也。如當再取腎臟之本經者。使之跪。跪則足折。

而涌泉之穴宛在于足心之橫紋間矣。以上論大風寒熱諸證。當取頭項脊背足膝之骨空者。皆太陽之穴也。)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此言任脈之有骨空也。任脈乃循于腹之肉穴。然起于中極之下。上毛際而交于橫骨。循膺胸之鳩尾、膻中、天突。而至于咽喉。上頤循承漿而入絡于齒齦。復循面入目下。

而絡于承泣。是始終之有骨穴也。)沖脈者。起于氣街。并少陰之經。俠齊上行。至胸中而散。(氣街即氣沖。系足陽明經穴。在少腹毛中兩旁各二寸。橫骨之兩端。沖脈并足陽明少陰二經之間。循腹上行。俠臍左右各五分。上至胸中而散。

再按沖任二脈。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起于竅沖。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淡滲于肌腠。

充膚熱肉。生毫毛。此沖脈之血氣。行于脈外也。今只言腹而不言背者。謂沖脈之血氣。散于脈外。而充于骨空也。故所謂骨空者。謂經脈之氣。注于節之交而為穴也。至于骨空之血氣。乃脈外之血氣也。)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沖脈為病。逆氣里急。督脈為病。脊強反折。(此言沖任之脈循于腹。故其病在腹。督脈循于背。故為病在背也。七疝者。其病各異。其名不同。瘕者。假血液而時下汁沫。聚者。氣逆滯而為聚積也。沖脈之血氣。散于脈外之氣分。故病則逆氣里急。督脈之脈循于背。故病則脊強反折也。蓋背為陽。督脈循于背而總督一身之陽。經云。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督脈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此論督脈之循于骨空也。

下骨中央。毛際下橫骨內之中央也。廷孔、陰戶也。溺孔之端。陰內之產門也。此言督脈起于少腹之內。故舉女子之產戶以明之。當知男子之督脈。亦起于少腹內宗筋之本處也。故下文曰。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蓋此節舉女子。

則男子可知。下節論男子。則與女子等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別繞腎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篡初患切臀音屯。篡間、前后陰相交之處。臀、尻也。言督脈之別絡。前循陰器。合篡間。繞前后二陰之后。又別絡者。分而行之繞臀。與足太陽之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按足太陽之中絡者。循髀樞。絡股陽而下貫臀。合足少陰。自股內后廉。貫脊屬腎。而督脈之別繞臀者。至少陰。與太陽中絡所合之處相合而同上股。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 。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 內。挾脊抵腰中。下循膂絡腎。(此言督脈之循于背者。乃從上而下也。夫背為陽。腹為陰。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故其脈之循于背者。復從上而下。若天氣之下降也。蓋陽生于陰。故其原出于前陰。循腹而上至于目。太陽主諸陽之氣。其脈起于兩目之睛明穴。而督脈亦與太陽之脈。同上額交巔。絡腦出項。循脊而下。此陽氣之環轉于上下前后。猶天道之繞地而一周也。)其男子循莖下至篡。

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此言督脈之原。起于少腹內。分而兩歧。一循陰莖下至篡。而與女子等。一從少腹直上。貫臍入喉。上頤環唇。入 交上齒縫中。上系于兩目之下中央。

會太陽于睛明穴。)此生病。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后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督脈生病。治督脈。

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此言循于腹之督脈為病。而取刺當在骨間。蓋病雖在腹之陰。而所治當從陽也。其脈從少腹直上貫心。故此生病從少腹上沖心而痛。繞于前后二陰之篡間。故病則不得前后。而或為沖痛之疝。督脈同沖任并起于胞間。故在女子則為不孕。如病在前后兩陰之間。而男女皆為癃痔。如在于廷孔陰莖之內。則皆為遺溺。如上入于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阳县| 灵武市| 镇宁| 汤原县| 广东省| 达日县| 东乌珠穆沁旗| 额济纳旗| 三台县| 海南省| 天长市| 呼图壁县| 彰化市| 洞口县| 黔西县| 苗栗县| 河南省| 承德县| 鄱阳县| 山东省| 宜川县| 星子县| 南充市| 离岛区| 华安县| 马鞍山市| 库车县| 孟津县| 新津县| 会同县| 高清| 手游| 桃园市| 财经| 灵宝市| 额尔古纳市| 中阳县| 甘南县| 淳化县| 肥乡县|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