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后漢書》(1)
- 二十五史故事精選大全
- 雅瑟 劉揮編著
- 5712字
- 2015-12-12 16:52:32
<;讀史導(dǎo)讀>;
《后漢書》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xué)家范曄編撰,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二十四史”之一。《后漢書》是繼《史記》、《漢書》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寫的重要史籍。《后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范曄,生于南朝宋國一個有名望的世族家庭里。祖父范寧是東晉著名經(jīng)學(xué)大師,著有《春秋谷梁傳集解》,官至豫章太守。父親范泰入宋后,官拜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是劉宋的開國功臣之一,也是劉裕的左右手。盡管范曄家學(xué)淵源,但由于范曄的母親,不是正室,加上容不下他的嫡兄,時常在父親面前搬弄是非。所以范曄的父親,早早便將他過繼給從伯父范弘之養(yǎng)育,父子兩人之間關(guān)系淡漠。
或者是這段際遇的關(guān)系,年少的范曄,非常好學(xué)。范曄不僅寫得一手好文章,還擅長隸書,通曉音律。十七歲之后,陸續(xù)擔(dān)任過一些小官。宋文帝元嘉年初,官任尚書吏部郎,才開始見識到真正的官場是什么樣子。不過范曄高傲的情性,并未隨著官場文化流轉(zhuǎn)變通,在元嘉九年(432)這年,范曄得罪了司徒劉義康,被貶為宣城太守。這對當(dāng)時未滿三十的范曄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整日郁郁不樂的他,自此寄情修史,從中尋找寄托。后來,范曄因與魯國孔熙先謀傾宋室,事泄被殺,就這樣結(jié)束了一生。范曄遇害之時,不過四十八歲!《后漢書》連帶未能撰成。北宋時,有人把晉朝司馬彪《續(xù)漢書》志三十卷與之合刊,成今天《后漢書》。
《后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xiàn)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jù)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變動。首先,他在帝紀之后添置了皇后紀。東漢從和帝開始,連續(xù)有六個太后臨朝。把她們的活動寫成紀的形式,既名正言順,又能準確地反映這一時期的政治特點;其次,《后漢書》新增加了《黨錮傳》、《宦者傳》、《文苑傳》、《獨行傳》、《方術(shù)傳》、《逸民傳》、《列女傳》七個類傳。范曄是第一位在紀傳體史書中專為婦女作傳的史學(xué)家。尤為可貴的是,《列女傳》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貞女節(jié)婦,還包括并不符合禮教道德標準的才女蔡琰。
《后漢書》的進步性還體現(xiàn)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頌正義的行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長統(tǒng)傳》中,范曄詳細地收錄了八篇抨擊時政的論文。《后漢書》一方面揭露魚肉人民的權(quán)貴,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剛強正直、不畏強暴的中下層人士。
<;故事精選>;
1.劉秀中興漢室——《后漢書·光武紀》節(jié)選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是高祖劉邦第九代孫。劉秀身高七尺三寸, 美須眉,鼻子高高的,額角飽滿,愛農(nóng)業(yè)勞動。王莽天鳳年間,劉秀到長安,讀《尚書》, 大略通曉當(dāng)中道理。
新莽年間,王莽倉促改制,最后以失敗而告終,再加上水、旱等天災(zāi)不斷,中原大地到處是一片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的景象。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shù)十股大小農(nóng)民軍紛紛揭竿而起,頓時,海內(nèi)分崩,天下大亂。作為西漢皇族后裔,劉秀也與兄在家鄉(xiāng)舂陵乘勢起兵,與眾英雄并爭天下。
昆陽大戰(zhàn)后,劉秀的勢力越發(fā)壯大。公元23年,西漢宗室劉玄建立了更始政權(quán),新朝很快覆滅。更始帝對劉秀深懷疑慮,不僅殺了劉秀長兄,還要求劉秀交出兵馬。至此,劉秀與更始政權(quán)公開決裂。
劉秀發(fā)幽州十郡突騎與占據(jù)河北州郡的銅馬、尤來等農(nóng)民軍激戰(zhàn),經(jīng)過激戰(zhàn),迫降了數(shù)十萬銅馬農(nóng)民軍,并將其中的精壯之人編入軍中,實力大增,當(dāng)時關(guān)中的人都稱河北的劉秀為“銅馬帝”。
這時眾將領(lǐng)議論擁戴劉秀為帝。馬武首先進言說:“天下無主,如果有圣人趁衰敗的局面興起,即使孔子為相,孫武為將,還要擔(dān)心不能有所補益。潑出了的水是收不回的, 機會失去,后悔無及。”劉秀驚異地說:“將軍怎么說這樣的話? 該殺頭的呀!”于是沒有聽從建議,反而率領(lǐng)部隊回薊城。
夏四月,公孫述自稱天子。劉秀從薊城返回,到達中山,諸將又奏請光武說:“大王初戰(zhàn)昆陽,王莽潰敗;后克邯鄲,北方州郡得以平定;三分天下有其二,跨州據(jù)土,甲兵百萬,論武力沒有誰敢抗拒您,講文德則更沒有話說。臣等聽說帝位不可以久久空著,天命不能謙讓拒絕。”光武又沒有聽從。
進軍到南平棘, 諸將領(lǐng)又堅決請光武稱帝,光武說:“寇賊沒有剿滅,四面受敵, 何必匆匆稱帝呢? 將軍們請出去吧!”耿純卻進一步說“:現(xiàn)在功業(yè)即將告成,天象人事相應(yīng), 而大王拖延時間,違背眾人心意,不登帝位,我擔(dān)心士大夫們絕望,大眾一散,很難再聚。時機不可延誤,群眾的意愿不可違背啊!”耿純的話十分懇切,光武深為感動,便說:“我將考慮考慮。”
行軍到高阝縣,光武以前在長安學(xué)習(xí)時同住一室的強華從關(guān)中拿來《赤伏符》, 其中說:“ 劉秀發(fā)兵收拾無道的人,四方各族云集,像群龍搏斗于野,高祖以來二百二十八年之際,火德為主。”群臣乘機又進言說:“接受天命符瑞,以應(yīng)順人事為大,現(xiàn)在萬里以外的符命, 與事物正相切合,不約而同,即便是周武王的白魚之應(yīng),又怎能和這相比呢?”光武于是命令官吏在高阝城南面千秋亭設(shè)立祭天的壇場。
六月二十二, 光武登皇帝位。燒柴祭天,祭祀水火雷風(fēng)山澤六宗, 以及山林川谷諸神。祝文說:“讖記說‘劉秀發(fā)兵捉拿無道的人,卯金修德劉氏為天子。’我還是堅決推辭, 一辭再辭, 以至三次推辭。部屬都說‘ 皇天的大命,不可稽延。’劉秀怎么敢不敬奉天命。”于是立年號為建武,大赦天下 改高阝縣為高邑。
史家評論:有望云氣預(yù)言吉兇的蘇伯阿,任王莽的使者到達南陽,遠遠地望見舂陵城郭, 驚嘆說:“云氣多好啊,郁郁蔥蔥!”到光武剛起兵回舂陵,遠望住宅南面,火光融融沖天, 很有一會兒才不見了。從前,道士西門君惠、李守等也說過劉秀一定會當(dāng)天子。大概是王者承受天命,真的有祥瑞的兆頭吧? 不然的話,何以能順時乘龍主宰天下呢!
2.娶妻當(dāng)娶陰麗華——《后漢書·皇后紀》節(jié)選
光烈陰皇后名麗華,南陽新野人,素以美貌著稱。劉秀還是一個沒落皇族之時曾到過新野,聽說陰麗華長得很漂亮,心里就十分仰慕她。后光武帝到達長安,見到執(zhí)金吾車馬排場很壯麗,就贊嘆地說:“當(dāng)官就要當(dāng)執(zhí)金吾,娶妻子就要娶陰麗華。”
更始元年六月,劉秀就娶陰麗華于宛城當(dāng)成里,陰麗華時年十九歲。光武即皇帝位后, 便派侍中傅俊迎接陰麗華和湖陽、寧平公主諸宮人都到達洛陽, 立陰麗華為貴人。光武想立她為后,但是因為郭圣通有子,陰麗華就堅決推辭,所以最后立了郭皇后。
建武四年,陰貴人跟隨光武征討彭寵,生顯宗明帝于元氏。建武九年,陰貴人母親和弟弟被匪盜截殺,光武很是傷痛,于是將其父親和弟弟追封為侯,榮寵無比。但是這樣一來,郭皇后卻非常怨怒,帝后關(guān)系頗為緊張。
光武建武十七年,光武帝決定廢掉郭皇后而立陰貴人為皇后。詔令三公說:“郭皇后心懷怨懟,多次違反教令,不能安撫他子,教誨開導(dǎo)崇尚別室。宮闈之內(nèi),好像發(fā)現(xiàn)兇殘的猛禽一樣。既無《關(guān)雎》賢淑之德, 卻有呂后、霍后之風(fēng),難道可以托付幼少之君、六尺之孤, 肅敬地繼承神明之祀?” 劉秀對陰麗華長久的歉疚,終于得到了補償?shù)臋C會。
陰麗華當(dāng)上皇后后,仍然肅敬儉樸,很少嗜好玩樂,也不喜歡戲言謔笑,性情仁厚孝順, 多矜憐慈憫。陰皇后七歲時父親亡故,雖然已經(jīng)數(shù)十年, 然而每次提及沒有不流淚抽泣的。光武見了, 也常陪著嘆息。陰麗華一生謙德可風(fēng),相夫教子,主理后宮,不曾干預(yù)朝政,更能約束家人,使劉秀無后顧之憂,專心國事,才出現(xiàn)了與”文景之治”并稱的”光武中興”時代。
劉秀死后,陰麗華的兒子即位,就是漢明帝,尊陰麗華為皇太后,又過了七年,陰麗華死,享年六十歲,合葬在劉秀的原陵。
史家評論:坤為地,它的可貴之處就是載得厚重;陰是指女性,她的責(zé)任就是正位于內(nèi),《詩經(jīng)》言后妃有關(guān)雎之德,才是君子的配偶。《易經(jīng)》講歸妹之象,少陰而承長陽,悅以動之。
3.岑彭登城勸降——— 《后漢書 ·岑彭傳》節(jié)選
光武帝即位后,岑彭被委任為廷尉,爵號還是歸德侯,履行大將軍之職責(zé)。當(dāng)時,他與大司馬吳漢、大司空王梁、建義大將軍朱祜、右將軍萬修、執(zhí)金吾賈復(fù)、驍騎將軍劉植、揚化將軍堅鐔、積射將軍侯進、偏將軍馮異、祭遵、王霸等,率軍圍攻洛陽已有幾個月了。防守洛陽的長官朱鮪原是更始帝的大司馬,由于他的堅守,光武帝的軍隊遲遲難以攻克這個大城。
光武帝認為岑彭曾經(jīng)做過朱鮪的校尉,有舊交情,便命他前去說降。說降時,朱鮪站在城頭上,岑彭站在城墻下,兩人敘舊,歡聲笑語,仿佛當(dāng)年共事一般。岑彭趁機勸降道:“我過去有幸執(zhí)鞭隨從您做事,承蒙您提拔為淮陽都尉。憶起這段往事,常常想報答您的推薦。如今赤眉軍已攻下長安,更始帝由于三王反叛,其政權(quán)搖搖欲墜。早先光武帝受命北征河北, 他目前已平定燕、趙之地,并占有幽州、冀州,百姓歸順,賢才云集,今天他親率大軍來攻取洛陽,天下政局就快要定下來了。而您現(xiàn)在還在死死困守著一座孤城,難道還在等待什么時機嗎? ”
朱鮪說:“大司徒( 指劉伯升,光武之兄) 遇害時,我曾經(jīng)參與此事,又曾經(jīng)勸說更始帝不要派蕭王(指光武)北伐,我知道自己在光武帝面前罪孽深重,恐怕不能得到他的原諒。”于是,岑彭返歸軍營,將勸降經(jīng)過報告光武帝。光武帝說:“建立大事業(yè)的人是不會牢記微小的怨仇的。朱鮪如果肯降,他的官爵都可以保留。我也絕不會對他加以懲罰。河水在此, 我絕不食言! ”岑彭又返回洛陽城墻下,告訴朱鮪,朱鮪便從城頭放下吊索說:“要讓我相信,除非您拉著這個繩索爬上城來。”岑彭便很快地抓住吊索要爬上去。朱鮪看見岑彭是真誠的,便答應(yīng)投降。
史家評論:中興將帥立功名的很多啊。只有岑彭、馮異建功立業(yè),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兩將的功勞最大。如馮異、賈復(fù)的不自居功,岑公的義信,真足以感三軍而驚敵人,所以他們能夠成大業(yè),終能保全榮慶。
4.宋弘不易賤妻——— 《后漢書·宋弘傳》節(jié)選
東漢初年大司空宋弘,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對皇上直言敢諫。曾先后為漢室推薦和選拔賢能之士三十多人,有的官至相位。光武帝劉秀對他甚為信任和器重,封他為宣平侯。
一次宋弘?yún)⒓友鐣馕涞塾車鷶[著新的屏風(fēng),上面有漂亮女子的圖像, 光武帝忍不住多次轉(zhuǎn)頭去看。宋弘正色說:“沒見到好德如好色一樣的人。”光武帝立即下令撤去圖像。笑著對宋弘說:“聽到正確的就服從,可以了嗎?”宋弘答道:“陛下能聽進諫勸, 臣不勝欣喜。”
當(dāng)時帝的姊湖陽公主剛剛死去丈夫,想要再嫁,光武帝便同她議論朝廷大臣,想從她的言談中來探知她中意的對象。湖陽公主說:“ 宋弘這個人無論威信、容貌、道德和才能,皆在百官之上。”
不久,光武帝召見宋弘,讓湖陽公主悄悄躲在屏風(fēng)后偷聽。光武帝對宋弘說:“民間的諺語說道,一個人地位高貴了,就會更換他隊前低賤時的朋友;一個人生活富裕了,就會更換他從前貧困時的妻子。這難道是人之常情嗎? ”
宋弘嚴肅地回答道:“我只聽說,貧賤時的知己朋友是不能忘記的,貧賤時共患難的妻子是不能休棄的。”宋弘告辭出去后,光武帝對湖陽公主嘆了口氣道:“你想再嫁宋弘,看來是沒希望了。”
史官評論說:中興以后居宰相臺輔握國家大權(quán)的人很多啊。那些因任職就得功名的,難道不是先講德禮,后重名法嗎?君子行道義而得,謂之得;行道義而失,也可說是得。宋弘禁止繁聲,戒淫色,有《關(guān)睢》進賢之意哩。
5.跋扈將軍梁冀——《后漢書·梁冀傳》節(jié)選
梁冀字伯卓,他的長相十分怪異,兩肩聳起來像老鷹的翅膀,眼睛跟豺狼一樣倒豎著,直勾勾地看人,毫無神采;說話含糊不清,學(xué)問則只能抄抄寫寫記個帳。但是他是皇親國戚, 從小游手好閑,好酒貪杯,擅長射箭、彈棋、格五、六博、蹴球、意錢這類玩藝,還愛好架鷹驅(qū)犬,跑馬斗雞。起初,他擔(dān)任黃門侍郎,轉(zhuǎn)升侍中、虎賁中郎將、越騎、步兵校尉、執(zhí)金吾等官職。
公元125年,東漢第七個皇帝漢順帝即位,外戚梁家掌了權(quán)。梁皇后的父親梁商、兄弟梁冀先后做了大將軍。
漢順帝死去的時候,接替他的沖帝是個兩歲的娃娃,過了半年也死了。梁冀就在皇族中找了一個八歲的孩子接替,就是漢質(zhì)帝。質(zhì)帝年少,卻很聰明。他知道梁冀驕橫,曾在朝見群臣時,注視梁冀說:“這是個跋扈將軍。”梁冀聽了,非常憤恨,就命令親信把毒藥放到湯餅里面送給質(zhì)帝吃,質(zhì)帝當(dāng)天就死了。
梁冀害死了質(zhì)帝,又從皇族里挑了一個十五歲的劉志接替皇帝,就是漢桓帝。漢桓帝即位后,梁皇后成了梁太后,朝政全落在梁冀手里,梁冀更加飛揚跋扈。他為了自己享受,蓋了不少高樓大廈,把洛陽近郊的民田都霸占下來,作為梁家的私人花園。里面亭臺樓閣,應(yīng)有盡有。他愛養(yǎng)兔子,在河南城西造了一個兔苑,命令各地交納兔子。他還在兔子身上烙上記號,誰要是傷害梁家兔苑里兔子的,就犯死罪。有個西域到洛陽來的商人不知道這個禁令,打死了一只兔子。為了這件案子,竟株連了十多個人。
梁冀把幾千個良家子女抓來作為奴婢,把這種奴婢稱做“自賣人”。意思就是說,他們都是“自愿”賣給梁家的。他還派人去調(diào)查有錢的人家,把富人抓來,隨便給他一個罪名,叫他拿出錢來贖罪,出錢少的就辦死罪。梁冀又派人出塞,和外國聯(lián)系,廣泛搜求奇珍異寶。趁行路之機向各處索取歌伎僮仆,而派遣的人又倚仗權(quán)勢,橫行霸道,劫奪、污辱民家婦女, 毆打官吏和役卒,所到之處人人痛恨。
梁冀這樣無法無天地掌了將近二十年大權(quán),最后跟漢桓帝也鬧起矛盾來。梁冀派人暗殺桓帝寵愛的梁貴人的母親。漢桓帝忍受不了,就秘密聯(lián)絡(luò)了單超等五個跟梁冀有怨仇的宦官,趁梁冀不防備,發(fā)動羽林軍一千多人,突然包圍了梁冀的住宅。梁冀慌里慌張直發(fā)抖,等他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時候,知道活不了,只好服毒自殺。
史家評論:順帝之世,梁商被稱為賢良輔佐,難道憑著極高的地位,能靠著質(zhì)樸恭謹善終一生嗎?梁商擁有回天的權(quán)勢,正值國家衰弱時期,匡正朝政撫恤有難之人,但是沒聽說他有什么高明辦法,受苦受難的呻吟之聲,仍然到處可以聽到。更何況隨順奸邪嬖幸之臣,寵幸傳位給兇殘的后繼者梁冀,以至于家破國傷,這豈止是徒勞無功啊!
6.杜林以理論刑——— 《后漢書·杜林傳》節(jié)選
杜林字伯山,是扶風(fēng)郡茂陵人。杜林從小就好學(xué)深思,家里多有藏書, 又跟隨舅舅讀書求學(xué), 以致博學(xué)多聞, 時人稱其為“ 通儒”。
光武帝十四年,群臣上奏說:“古代肉刑嚴酷,所以人們畏俱法令,不敢為非作歹而今法律寬厚,因此行為不軌、作奸犯科之事舉不勝舉。應(yīng)該增設(shè)嚴厲的法律條款,以杜絕犯罪的根源。” 光武帝便下詔令公卿們討論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