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 堅瓠集
- (清)褚人獲
- 11881字
- 2015-12-12 15:59:40
堅瓠余集序
稼軒褚先生。抱巢許之高風。居唐虞之盛世。耕云釣月。睥睨天地之間。漱石枕流。放浪形骸之外。網羅軼事。既耳換而目移。欣賞奇文。亦日新而月盛。向傳堅瓠大選。又成余集新編。癸甲辛壬而后。另有壚椎。續補廣秘之余。別成世界。巾箱可置。無煩插架堆倉。行笈堪攜。那慮汗牛充棟。坐花醉月。下酒物不數漢書。益智娛心。換骨丹無煩仙藥。斯誠瑯環之異寶。實乃委宛之奇文矣。潮也性嗜簡編。身希脈望。顧唾余懶拾。矧為塵飯涂羹。牙后堪羞。況屬牛溲馬勃。襲秘籍于睂公。即語語都佳。亦覺千篇之一例。盜譚概于龍子。縦言言盡善。終嫌數見而不鮮。先生則盡掃舊聞。專收新著。輯近代之公卿將相。允為斯世楷模。載熙朝之政治文章。堪作國人矜式。稽其姓氏。半屬吾儕羣紀之交。考厥里居。無非此日舟車可至。雖在鄙人之小草。亦荷高士之不遺。蠅附驥以能馳。藥處囊而易售。此生多幸。其樂只且。嗟乎。屋梁徒仰。窮愁尚有其人。空谷自香。紉佩遑需異日。采遺珠扵滄海。知余外尚有其余。琢剰玉扵昆山。冀序后或仍作序。
康熙癸未上已日新安張潮題
過自標榜
管寧與華歆共讀。歆見乘軒冕者過而廢書。寧遂割席而坐。南史。劉琎見孔逷目送女子。遂舉席自隔。宋張敷見要人狄當周﨣。呼左右曰。移吾坐遠客。齊江斆見幸臣紀僧真。命左右曰。移我床遠客。魏董昭枕蘓則膝臥。則推下之。曰。蘇則膝非佞人枕。梁宦者張僧胤候羊侃。侃竟不前。曰。吾床非閹人可坐。諸君子不以察察受汶汶。是矣。無乃過自標榜乎。
身后名
李謐擁書萬卷。無假南面百城。劉晝每言使我數十卷書行世。不易齊景之千駟。是皆好身后名。然與其有身后名。何如當下恣流覧之為適也。昔人以讀書不求甚解為善讀書。此有得于語言文字之外者。
趙岐解圓字
說儲。漢儒趙岐孟子注云。凡物圓則行。方則止。此解最明徹。嘗試廣其義。惟圓則無障礙。故曰圓通。惟圓則無囗〈石為〉缺。故曰圓滿。惟圓其機嘗活。變化出焉。故曰圓轉。又曰圓融。蓋至竺干之教。極于圓覺。大易之用。妙于圓神。天下之能事畢矣。
班鄭著書
班固作西漢書。凡百篇。未成。有上書言私改史記者。收京兆獄。后復除蘭臺令。使成前書。鄭虔采集異聞。著書八十余卷。有上書告虔私修國史。由是貶謫。十余年后授廣文館學士。更纂錄成四十余卷。名曰。會稡。則著述不可不愼也。
瓦卜
萬歷間。浙人楊生。善占瓦卦。鄰嫗失雞。楊占云。往西方短墻上求之。有傍觀者笑云。據此卦。雞當在土墩矮樹上。非短墻也。俄而鄰嫗獲雞。果在土墩矮樹。楊甚嘆異。其人袖出一書。授楊云。此瓦卦秘訣。須細玩。三年后。吾來索酬。叩其姓名居處。不答而去。楊自此瓦卜愈神。越三年。其人果至。楊敬禮之。居數日。謂楊曰。吾明日將歸。子宜有所贈。然無費家財。只清晨一卜之所獲。便足酬我。楊不解所謂。乃自卜一卦預知其故。書片紙置瓦下。黎明。有負囊叩門來占者。楊問其姓。曰與君同姓。楊即取瓦下紙示之。上云。今日今時。有假楊姓者來。當縛送官。其人失色。楊云。無恐。但須傾囊見付當指汝生路。蓋此人乃刼盜。事露將逃匿。故隱姓來卜。欲問所往。其囊中皆金珠也。既被識破。即盡出以與楊。楊乃示一處云。于此削發為僧。可免患。盜叩首謝去。楊以所獲酬授書者。其人笑而受之。別去。楊未幾亦他徙。不知所之。
鬼附女卜
馬囗〈山上〈弓攵〉下〉庵聞見略。萬歷辛卯春。東城朱奉濓家。一養女有姿色。善女紅。年可十六七。一日倦繡。停針兀坐。忽聞窗外嘖嘖有人聲。啟視之。見一偉丈夫從檐下作人言曰。某山東人也。夙世負汝白鏹六十余金。今當奉償。女即昬瞶。鬼遂隱入女腹。乃令其女垂簾賣卜。剖斷如神。每朝所獲。止許給一日薪水之費。余俱歸女槖其家計不能祛。女亦無恙。幾及二年。約足六十金之數。其鬼乃去。扣之亦不靈矣。
異俠借銀
徽有布商。密以千金分貯布捆中。載歸。路遇一人。求附舟。其人狀貌雄偉。既登舟。與語甚欵洽。越二宿。將別去。岸上有擔囊者招呼之。云其友也。其人邀商與友共飲村店中。飲畢。其友擔囊先行。其人引啇至野外。密語云。吾有急需。君布捆中物。暫借一用。某月某日。當造宅奉還。必不相負。幸勿聲揚。否將不利于君。言訖。長揖而去。其行如飛。頃刻不見。商大駭。急還舟。布皆捆束如故。初無移動。心甚疑之。途次不便啟視及抵家視之。空空如矣。乃大嘆異。至某日。門庭寂然。意其所約乃誑語耳。三日后。其人與友擔囊而至。曰。償債者來矣。出囊中金。除前數外。按月加息五分。又另出銀一封云。因吾友遲來。爽約三日。更當加一月之利。商逡巡問曰。君固俠士。前日有何急用而假吾金。其人曰。吾有至親犯事在官。急欲行賄買命。而倉卒無辦。故暫假于君耳。商問布捆不動。銀何從取去。其人笑云。吾自有取法。何必見問。乃索酒共飲。且云。吾輩何處不可取物。但恐貽累于人。故不為也。飲至暮夜。友云。可去矣。二人步出中庭。一躍登屋。屋瓦無聲。人已不知去向。
騾得人身
艮齋雜說。金文通公為通薊道時。有一旗牌官。自言三世為豬。最苦宰殺之后。每經臠割。輙加楚痛如生時。后乞冥官。變身為騾。嘗囗〈馬犬〉一客。負囊內數百金。遇響馬盜追之。自念客若被刧。吾罪更重。因奮力渡河。客得脫。而騾竟溺死。既見冥官。云由汝善念。不但得人身。且有小前程也。
蜀先主墓
文苑。瀟湘嘉靖中。盜發蜀先主墓。數盜穴墓而入。見兩人張燈對棊。侍衛十余。盜驚歡拜謝。一人顧謂曰。爾欲飲乎。乃各飲以一杯。兼乞與玉帶數條。命速出。盜出外。口已漆矣。帶乃巨蛇也。視其穴已如舊矣。
金容坊
成都金容坊。有石二株。高丈余。挺然聳峭。舊傳其名有六。曰石筍。曰蜀妃開。曰沉犀石。曰魚鳬仙壇。曰西海之眼。曰五丁。石圖經云。乃前秦寺之遺址。武侯接鐵其中。一南一北無偏邪。又鐫濁歜燭觸蠲五字。時人莫曉。后蜀相范賢曰。亥子歲濁字主水災。寅卯歲歜字主饑饉。己午歲燭字主火災。辰戌歲觸字主刀兵。丑未申酉歲蠲字主稼穡富贍。悉以年事推。應驗符合。
岳武穆豬精
岳武穆微時。居相臺為市游徼。有舒翁者。善相術。見岳必烹茶設饌。密謂之曰。君乃豬精也。精靈在人間必有異事。他日當為朝廷握十萬之師。建功立業。但豬之為物。未有善終。君如得志。宜早退步。岳笑不以為然。后秦檜下岳于大理獄。周三畏鞫之。遇夜。周徃徃閑行至鞫所。一夕月明。見古木下一物。似豕而角。周疑卻步。此物徐行入獄旁小祠而隱。數夕復往。所見皆然。
潮通泖出閣老
松江雖潮汐往來之地。自古未有通泖者。嘉靖庚戌。泖始潮。故民謠曰。潮通泖。出閣老。越壬子。徐文貞【階】果入相。而拜命之日。潮頭突至城內。元輔舊第前。涌起丈余。人皆驚異。果為太平宰相一十七年。
九蟒御史
酆都有閻羅廟。山側又有九蟒御史祠。傳有御史登此山。遭蟒紏纏而死。上人神而祀之。甚著靈異。嘉靖間。祠旁有楊生者。每過祠。必下馬致揖。忽一日倉卒。竟騎而過。御史見夢曰。爾前過我必步。今乃騎。豈簡我耶。爾若要中。除非日月倒懸。楊謂神尤已。甚不樂。已而秋試。詩經一題。乃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二句。遂得雋。
題魁星圖
陸文量【容。】戲題魁星詩云。天門之下。有魁踼斗。癸未之魁。必入吾手。粘于壁。無何失去。一日。文量過陸鼎儀【鈛】。鼎儀出以為玩。文量詰其所自。云昨倚門。一兒持此示我。我以菓易之。文量惘然曰。我二人得失之兆矣。是年鼎儀登進士。文量丙戌始第。
戊午解元
嘉禾張巽。素無文名。嘉靖戊午春。夢神語曰。成不成。平不平。綠水灣頭問老僧。及邑試。竟置劣等。自郡城徒步歸。過蕭寺少憇焉。有老僧捧茶進曰。解元請茶。巽忽憶前夢。問曰。此地何名。僧曰。是綠水灣。巽喜且疑。已果發解。所云成不成平。不平蓋是戊午二字云。一作萬歷戊午陳山毓事。
弄璋弄瓦
隆慶庚午。紹興太守岑某。姬方娠。太守出。一人沖道。縛至府。叱曰。汝業何事。曰賣卜。太守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試為卜之。其人愚蠢不曉所謂。漫應曰。璋也弄。瓦也弄。太守怒而責逐之。未幾分婏。雙生一子一女。太守奇其術。深悔前事。禮而厚赍之。卜人之名遂著。
木工厭勝
木工造厭勝者。例以初安時一言為凖。禍福皆由之。婁門李鵬。造樓。工初萌惡念。為小木人荷枷理戶限下。李適見。叱問之。工惶恐漫應曰。翁不解此耶。走進婁門第一家也。李遂任之。自是家遂驟發。貲甲其里。
木龍
吳有富商。倩工造舟。供具稍薄。疑工必有他意。視工將訖。夜濳伏舟尾聽之。工以斧敲椓曰。木龍木龍。聽我祝詞。第一年船行得利倍之。二年得利十之三。三年人財俱失。翁聞而識其言。初以舟行商。獲利果倍。次年亦如言。遂不復出。一日。破其舟。得木龍。長尺許。沸油煎之。工在鄰家。登時疾作。知事敗。來乞命。復煎之。工仆地。掖歸而絕。凡取厭勝者。必以油煎。見便民圖纂。
木工建坊
嘉靖末。世宗修囗〈幺上十下〉。屢興改宮殿。楊州木工徐杲。主大營繕。極被榮寵。官至兵部尙書。又官其子。尋奏言。愿以所積賞銀。自建尙書坊。許之。隆慶初。為言官所論劾。遂籍其家。奪官。坊亦廢。
吳淞江
挑燈集異。天順元年。吉水龍晉。以監察御史左遷嘉定知縣。邑中吳淞江百年以來之淤滯。晉浚治之。方鑿地時。獲一石。上刻云。得一龍。江水通。晉果奏績。又見聞錄。吳淞江久湮。童謠云。要開吳淞江。須湮海龍王。人謂其工難成耳。隆慶中。巡撫海公【瑞】倡議開浚。而董其事者。則松江府同知黃成樂。蘇州府推官龍宗武也。時兩月不雨。即日奏功。其謠始驗。
杜女幽婚
聞見略。萬歷中。長庠杜子紆【大綬】有文名。善書法。家居集福里。水亭一座。花石交錯。幽雅多致。次女年甫十四。日與其母刺繡其中。辛卯四月。子紆就試荊溪。忽夢一少年郎君。頂金冠。衣緋袍。仆從甚都。升堂請婦敘禮。婦惶悸不敢出。少年自通曰。【某】震潭龍王幼子也。因與夫人次女有夙緣。特來就婚。婦曰。我女許字金閶吳氏。已越四載。無更嫁之理。且夫君不在。媒妁未通。郎君請回。少年大怒曰。若賴我婚耶。爾女終不能為吳氏媳也。言訖而去。婦驚寤。越宿。子紆歸。婦述其夢。子紆謂夢何足憑。置之度外。五月朔。女曉妝初罷。偕侍兒詣亭前。摘海榴飾鬢。瞥見少年從池中躍出。挾之沒水。侍兒急呼主母并仆人撈救。已沉水底。不復生矣。夫婦悲號吁天。具棺殯斂。夜夢少年來謝曰。爾女已得佳婿。奚哭之慟為。神人道遠。千萬鄭重。再拜辭別。馬囗〈山上〈弓攵〉下〉庵往吊。面詢之。子紆掩泣以道其詳如此。
淮海龍神
吳中雜識。長洲貢士張鯉亭【燭。】萬歷丙戌。例選順天經歷。子某往探父。待舟瓜步。見一虬髯老翁。以斗盛蝦米至步頭負販。某欲市以貢父。取二尾嘗干濕。甫入口。頓覺瞶眩。口發譫語。從者驚悸。回視老翁已不見。即雇船回家醫療。惟僵臥。日飲斗水。自言吾淮海龍神。因水澇。挈族往東海賃居。汝胡為食吾子。其母求醫遣將。多方不治。一日晨起。小童驚報堂中磚上。有河沙印成升降二龍。鱗甲爪牙畢具。母趨視之。入覷其子。則血污被席。拔舌而死矣。
蟄燕
世說。海外有燕子國。故秋社燕去。春社復來。月令所謂春分囗〈幺上十下〉鳥至是也。偶見雜志載晉郗鑒為兗州刺史時。歲饑。百姓掘蟄燕食之。又宋時。東京開河。岸崩。見蟄燕無數。然則燕亦蟄。遇驚蟄節氣而出耳。渡海之說。烏衣之事。俱屬附會。或云蟄者非燕。乃類平燕者也。
活龜整痛
挑燈集異。冀州徐璠墮馬。傷折手足。痛甚。命醫治之。其方用一活龜。既得之矣。夜夢龜曰。吾惟整痛。不能整骨。勿害我命。有奇方奉告。璠叩之。龜曰。取生地黃一觔。生姜四兩搗研之。用臘糟一斤。八地黃生姜炒勻之。乘熱褁罨傷處。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可整骨。璠用其法治之。果効。
代吳大帝任
高叔祖鶴臺公諱九皋。萬歷庚辰進士。任武昌司李署江夏縣印。出夏口迎某僉憲。泊舫登岸。暫憇古廟中。見神像乃三國吳大帝。因前叩拜。執禮甚恭。夜宿官舫。夢一赭袍玉帶王者。投刺相謁。公分賓主禮。坐定。王者曰。某孫權也。血食此地有年。惟公正直。應代斯任。幸無他辭。公唯諾。寤而體中不豫。明日抵縣。入衙。述其夢。即覺瞶眩。沐浴更衣。謂妻子曰。今輿從來迎。吾當赴任矣。毋煩號泣。言畢。瞑然而逝。異香滿室。顏色如生。堂上直宿門卒。聞車馬喝道聲。排闥而出。盡皆驚起。杳無所睹。訃聞。郡守曁撫按司道嘉其政績。悉致厚賻。扶柩還吳。后家中若聞異香。則有人馬之聲。行于屋上。靈帷必顯報應。久之乃絕。
耳中得物
陳眉公見聞錄。無錫談愉號十洲。一日偶挖耳。耳中得銀一小塊。重一分四厘。人傳以為奇。后觀祝枝山志怪錄。則耳中得物。更有奇于此者。葑門一媼。年逾五旬。令人剔耳。耳中得少絹帛屑。以為偶遺落其中。已而每治耳。必得少物。絲花谷粟稻梁之屬。為品甚多。始大駭異。年七十有八而卒。每收貯所得物。三十年中。物逾一斛。又永樂中。吳郡一老偶治耳。于耳中得五榖金銀衣服器皿等物。凡一箕。后更治之無所得。視其正中有一小木校椅。制作精妙。椅上坐一人。長數分。亦甚有精氣。
道士妖術
聞見卮言。崇邑金某兄弟。科貢出仕云南。留家住此。一日有眾道士舁宋殿祖師到門抄化。金不為禮。道士遺一紙條。夜遂無故火起梁柱間者數次。急救乃息。其家向延蔡某為西賓。蔡攜其子同學。一日忽見兩子在旁聽講。面貌不異。言語相同。呼之共答。不分真假。蔡計無所出。乃將爾子并抱。緊束不放。一子忽墮地。急以足踏住。乃是一紙人。尚嘖嘖有聲。釋其子。急取持手中。知吐火者定是此物。不付諸火。急投諸水。其恠遂滅。又安丘勞氏。亦為此輩遺一紙條。遂化為蛇。夜出淫其仆婦。主人懼而厚賂道士。求其收去。恠遂滅跡。
雷神畵壁
廣聞錄。萬歷中。吳郡西洞庭翠峰寺。比丘維心。新構一室。初涂白堊。夜聞霹靂繞室。晨起視之。四壁皆寫山川樹木人物屋宇。極其工致。燦然光明。似梅道人筆法。
蟾宮織登科記
建炎二年春。揚州一士。因天氣融和。縱步出城。有虹暈如赤環。自地吐出。遙望其中。有茅舍。機杼之音。試徐行八觀。見有機數張。皆經以素絲。白晢女子四五輩。楦腕組織。略轉眸一顧士。即端容抽不息。士見錦紋花葉之內。有字數行。第一首曰李易。稍空又有一人姓名。復稍空又一人焉。士問織此何為。一女對曰。登科記也。士遍觀室內。窗壁玲瓏。自念得覩美姝。復情致澹泊。遂揖而辭退。諸女皆目送之。迨出虰暈。回頭注目。蕩然無所覩。乃躡故道歸。是歲春。高宗車駕南巡。駐驆揚都。四方貢士云集。至八月始唱名發榜。第一人曰李易。其下次第與夢中所見無異。始悟春日所屆。蓋蟾宮也。
洞口先生
淳熙間。信州漁人楊六。孤孑一身。所得魚錢。悉為酒資。一日。有道人棹小艇從之賖魚。楊隨所需付之。初不索直。自是數數來。楊與魚無倦色。一夕。風月清潔。波平如席。楊覩一舟從天際冉冉造前。視之。蓋向者道人也。微笑相呼。盡取所負魚直。約兩三千償之。楊固卻不受。曰我飄然蓑笠底。安用幾許錢。先生留助云水費。時得周旋否。道人曰。我相試已久。恰來還錢。亦是試汝。汝志堅固。真可教也。挽之共載。一小童操槳。其行如飛。迤邐窮河源。登岸到山。見奇花珍果。異香錯落。全不似塵世。楊頓覺心意灑豁。便欲依止。道人曰。此非汝可久居之地。宜暫還。后五年復相會。出一卷書授之。臨別扣其姓字。曰我洞口先生也。
薩眞人返魂(茲據柏香書屋校印本補)
聞見畧瀆川徐上舍充甫家素封畜梨園每燕集則搬演侑觴坐客歡洽萬歷辛巳五月四日午后天忽陰云彌布妝旦徐慶徐順小翁等在花廳演唱倐電光一閃有金箍黃甲碧眼紺髪天神從空飛下摔徐順小翁首震死于廳前隨后有羽士手持一扇一瓶大言曰誤矣誤矣即瓶中取紅藥二粒納二童口中舉扇一揮二童頓蘇家人趨視二童體無傷損惟陰毛焦爍殆盡痛不能忍延醫療治乃瘳后見法書云雷部諸神惟王天君性最勇猛且躁急薩眞人與之歃血訂盟如誤震人則立救之二童所見得無是乎
太液煉行女(茲據柏香書屋校印本補)
聞見畧在浙江嘉興府某縣有沈尚書墳其墓道為人所共由之路萬歷辛卯過而履其地者忽有空谷聲居民疑盜有所蓄相議發掘之爭執畚鋤而往離穴丈余磚湫甚固掘開見石案上列九糖一筳祭品中皆金造備極精巧前有石槨高九丈五寸闊七尺二寸以斧擊之中應聲曰此中更無所藏案上之物任爾取去眾益驚疑其中必有厚蓄并力掘之見有木龕龕中人嘆息曰我太液煉行女也勤修二百余載尚有十八年功行未滿爾等幸勿傷我使我又墮輪回眾不信啟鍵扃見一少年女子閉目盤膝而坐肌膚如玉顏色如生髪長丈余手足指甲纏體衣服不毀眾以為妖亂鋤擊之行道之人觀者如堵更以分金不平聞于郡縣以盜發墳墓見尸擬罪有差仍以棺木改葬舊地
孝道明王
子庵雜錄。西晉時。丹陽有老嫗。姓諶氏。不知其年幾何。顏色常如嬰兒。人稱為嬰母。嘗于吳市收養一孩。長而英異。性至孝。時談神明之事。且云吾受天符。為孝道明王。因授母以修真之訣。而自隱去。后吳猛許遜。俱傅嬰母之道而成仙。
沉香雕首
從信録。南昌鄧子龍。驍勇善戰。領兵征倭。渡鴨綠江。有物觸舟。取視之。乃沉香一段。把玩良久。宛似人頭。愛護之。每入夢。則香與首或對或協而為一。萬歷戌戌冬。子龍沖鋒陣亡。載尸歸。失其元。取香木雕為首。酷肖。豈天感其忠勇。憐而賜之沉香。作其面目乎。
雷譴逆婦
從信錄。嘉靖辛卯。福建延平杜氏兄弟三人。輪膳一母。三人出耕。三婦輙詬悖。囂然相勝。致姑飯粥不給。每欲自盡。一日。白晝中。忽轟雷一聲。覺電光紅紫眩目。三婦人皆人首而身則一牛一犬一豕。踞地鳴吠。觀者如堵。
神助
鄭有胡生。為洗鏡鉸釘之業。輙祭列御寇祠。以求聰慧。忽夢一人以刀劃其腹開。納書一卷。及覺。遂能吟詠。又說儲載。一書生禮奎宿甚虔。同儕戲之。以經書文七首置神座前。書生得之。喜為神賜。稽首受而讀之。及入試。命題一如所讀。竟登第。又一人見荊溪周處祠。神像蒙垢。盥手拂拭之。其人素羸。忽覺神旺。后以勇聞。此無他。精誠所致。遂得神助也。
金沙灘童子
志異編。隆慶中。鄂城金沙洲一童子。每死去三四日復活。父母問其所以。亦絕不言。后鄰翁坐廟廡下捫虱。有人從后掌其腦。回顧不見。翁大驚。童子一日復活。見鄰翁問曰。公知廟廡下掌腦者乎。此我也。因言在陰司為無常。奉符勾攝人。今某縣某人。某里某人。皆我所勾。系在后園樹上。母聞徃視。乃是線系促織小蟲。皆解而放之。童子見而號泣倒地。曰此輩生。我死矣。遂死不復活。某訪之。有竟死者。有死去復生者。
陶琰再生
廣莫野語。絳州陶琰。未第時。讀書僧寺。偶游息。見僧抱婦于懷。亟回走。僧追之。謂事至此。勢不俱生矣。追至佛殿。忽起烈風。杳灰迷僧目。僧大叫其黨。不得放走陶秀才。陶度不得脫。奔入鐘樓。樓下一鐘覆地有年。忽自起。陶入鐘隨覆。僧遍索不得。不虞其在鐘下也。俄陶仆來。僧紿已歸。家人尋覓無蹤。夜夢神指示所在。促使急救。未之信。夕復夢示。集眾舉鐘。陶出無恙。已三日。鳴之官。僧伏法。舉成化辛丑進士。歷浙藩轉南大司馬。致仕卒贈少傅。謚恭介。
李福達石函
廣聞錄。嘉靖中。僧李福達至蘇州。欲稅空宅。徧閱數處。輙嫌湫隘。最后賃一大宅入居。人異而窺之。福達從容袖中出小石函。縱橫不數寸。凡衣服飲食床褥臥具屏障幾席釜甑一切資生之物。盡從中出。又于函中挈出婦人男子凡數輩。皆其妾媵。又有十余小兒。皆衣五彩戲。將行。還挈諸人并器玩。一一納之石函中。仍袖而去。
飄揚金箔
劉五城雜錄。有一豪富子弟張某。其父歿。昆仲析居之。次有余資千金。各不欲存為公家事以滋擾。愿一創舉散之頃刻。遂貨金箔。約值此數。至絕高山頂。乘風揚舉。或飄舞長空。或粘綴林木。或散處水草。總成黃金世界。數里之內。人皆驚詫若狂。疑為天雨黃金。婦女兒童。競為爭逐。終無所得。一時傳為異事。而張氏親黨。莫不稱為豪舉。較之隋煬帝于景華宮征求螢火數斛。夜出游山。放之。熒光徧于山谷。反覺鄙陋。但煬帝富有四海。奢侈過度。尚且不能令終。此一富有之民。乃暴殄財貨。取快一時。不知其人作何究竟也。
雞舌湯
宋呂文穆公。微時極貧。故有渴睡漢之誚。比貴盛。喜食雞舌湯。每朝必用。一夕游花園。遙見墻角一高阜。以為山也。問左右誰為之。對曰。此相公所殺雞毛耳。呂訝曰。吾食雞幾何。乃有此。對曰。雞一舌耳。相公一湯用幾許舌。食湯凡幾時。呂默然省悔。遂不復用。 吾蘓一宦。喜食鯽魚舌湯。每朝必用鯽魚若干頭。取舌烹湯以進。
安南試錄
安南國。去中國數千里。雖名秉聲教。實自帝其國。建元剏制無忌也。其國凡幾道。如中國藩省然。有安邦道者。其中之一道也。人有見安邦道鄉試錄。題曰洪德二年辛卯科。初場四書義四篇。五經義五篇。二場制誥表各一道。三場詩賦各一篇。四場長策一篇。其取士之法。比中國反加詳焉。表賦中聯句佳者甚多。
鬼虎
稽神錄。載清源陳襄。隱居別業。臨窗夜坐。窗外即曠野。忽聞有人馬聲。視之。見一婦人騎虎。自窗前行過屋西壁下。時壁下有一婢臥。婦人從壁隙中窺之。婢即驚呼腹痛。啟戶如廁。遂為虎所搏。襄駭愕大聲號救。婦與虎忽不見。婢幸無恙。鄉人云。村中恒有此怪。所謂鬼虎者也。子一日偶談及此事。一友笑曰。人畏虎亦畏鬼。況二者兼之耶。又況加以婦人耶。婦人之兇狠陰毒者。甚于虎與鬼也。予曰。此婦必是妬婦之鬼。故有此殺婢手段。
瘟部神放燈
吳中雜志。萬暦戊子四月。王墓村民剏臺演戲賽神。城中某某宴集李氏樓中。正歡洽間。忽聞烈風迅雷。撼木飄瓦。啟牖視之。見朝天湖內。有火大如罌。瑩光燁燁。閃爍水面。須臾星散。遍湖。南北村落。隱現百千燈火。魚貫而行。逾時乃滅。眾賓囑目。次日。詢諸父老云。是瘟部神放水燈。嘉靖某年問亦然。主旱疫。是歳夏六月。亢早天行大作。吳民死者相枕籍。視嘉靖問尤甚。識者以為輪回中一刧數云。
珊瑚夫人
異聞錄。有人于昭應寺讀書。見一紅裳女子。吟詩云。金殿不勝秋。月斜石樓冷。誰是相憐人。褰幃吊孤影。叩其姓氏。云姓朱名昭遠。字無忌。上祖在漢時。因宣揚釋教。封長明公。唐天寶中。帝為貴妃建設經幢。封妾為珊瑚夫人。賜珊瑚帳居之。自此巽郎蛾子。不復為暴矣。言訖。恍惚入經幢而隱。乃詳味其詩。與所言。蓋經幢中燈也。
義猴
聞見略。萬歷中。毘陵有乞兒。日系一猴。至街坊施技索錢。積數歳。約有五六金。偶與同伴一丐飲。醉中夸詡。丐忽起謀心。置毒于酒。強灌之而死。取其所藏。瘞尸于野外。無人知覺。獨猴不順從。丐日加捶楚。猴勉隨之。一日忽失所在。時縣尹張廷杰初下車。升堂瞥見一猴突入。趺坐丹墀。向令叫號。張異之。命一隸隨其去向。猴竟至養濟院。覓丐不獲。復扯隸行。沿途乞糕餅與隸點心。行至大市橋。遇丐。雙手拽住。跳上丐肩。批頰抓面。丐不能脫。隸擁至縣。張鞫問再三。丐始伏辜。令隸押丐取銀。包褁宛然。仍于野外扒開浮土。將尸八棺火厝。煙熖方熾。猴向隸叩頭。跳入火中焚死。隸復命。張驚異。因作義猴記。刻石以垂不朽。
五足牛
庚巳編。正德丙子。有僧自京師攜一牛至蘇。有五足。一在后跨下。短不能及地。蹄類人手。五指間有皮連絡。僧牽于市乞錢。所目睹者。正統中。劉原博先生上京師。其子宗序。見道旁一牛五足。其一足生于領。蹄反向上。以告先生。先生曰。牛土屬而蹄著土。今反居上。得無有小人在上而生變者乎。后二歲。為己巳果有土木之變。 廣聞錄。嘉靖庚申。鍾祥民家。牛生六足。又隆慶年間。三山民家。牛生黃犢。七足。腹下四足如常。脊上三足皆軟。前后竅各二。
蟻累梅杏
嘉靖甲寅。嘉興郡學。有蟻無數。集堂壁上。累梅一章。枝干花葉皆具。又吳匏庵先生及第日。群蟻累成杏花一枝。極其精巧。
蟋蟀
吳俗喜鬬蟋蟀。多以財物決賭。庚巳編載。相城劉浩。好鬪促織。偶臨水濵。見一蜂以身就泥。轉輾數四。起集敗荷上。久之。身化為促織。頭足猶蜂也。持歸養之。經日則全變矣。徤而善鬬。敵無不勝。所獲甚多。又張廷芳亦好之。至蕩其產。芳素敬玄壇神。乃以誠禱訴其困乏。夢神告曰。吾遣黑虎助爾。已化身在天妃宮東南角樹下矣。明日。芳往覓之。獲一促織。色黑而大。用以鬬。無弗勝者。旬日間。獲利如所喪者加倍。至冬而死。芳為慟哭。以銀作棺葬之。
蝗怒失信
涌幢小品。萬歷丙辰。丹陽有蝗從西北來。蔽天翳日。民爭刲羊豕禱神。有蒲大王者。尤號靈異。凡禱之家。止囓竹樹茭蘆。不及五谷。有朱姓者。牲醴悉具。見蝗已過。遂寢。須臾。蝗復返。集朱田。凡七畝頃刻盡囓而去。鄰苖不損一穎。相傳有怪書投其神曰。借道不借糧。亦可異也。
肥囗〈蟲遺〉
從信錄。萬歷丙戌。建昌鄉民樵于山。逄巨蛇。頭有一角。六足。如雞距。見人不噬。亦不驚。民因羣呼往視。亦不敢傷。徐徐入深林中去。華山記云。蛇六足者。名曰肥囗〈蟲遺〉。見則近郊大旱。戊子己丑之災。兆已先見矣。
飛魚
庚巳編。沙湖丘氏有魚池。近外港。夏大兩水溢。魚長數尺者。率諸魚飛出港去。至暮水漸退。魚復還。巨魚在前。諸魚從之。飛行空中。如群蝶交舞。嘗觀范蠡養魚經。有魚能飛去之說。但去而復飛還。則尤異也。
蝎魔
西安有蝎魔寺。中奉大士。塑大蝎于棟間相傳明初有女子。素不慧。病死復生。遂明敏。以文史知名。時有布政某喪偶娶之。后布政方視事。有所需。使仆入內取之。婢呼夫人不應。但見大蝎如車輪。臥于榻。婢驚而出。白于主。不信。婢曰。他日相公下堂。愿無聲欬。伺之可見。如言。果見老蝎伏榻上。頃之又成好女子。意頗羞澀矣。忽失所在。是夕人定。女子乃出拜燈下曰。身本蝎魔。所以夤緣見公者。非敢為幻惑。欲有求耳。公能不終拒。乃敢輸情。布政許之。因曰。昔為魔。得罪冥道。賴觀音大士救拔免死。因假女尸為人。獲侍左右。覬公建一蘭若。以報大士之德耳。今丑跡已彰。幸公哀憐。布政頷之。女子遂隱。他日乃命所司建寺。
六眼龜
郭景純江賦。龜有六眸。宋太始二年八月。六眼龜見于東陽。太守劉勰得之。以獻唐睿宗。先天三年。江州獻靈龜。六眼。腹下有玄文。又嶺南欽州出六眼龜。實止兩眼。余四日乃斑紋。與真目排比。端正不偏。唐莊宗時。有進六目龜者。敬新磨獻口號曰。不要鬧。不要鬧。聽取龜兒口號。六只眼兒睡一覺。抵別人三覺。又說儲。載常熟水墩大士庵前。曾出六目龜。九十三翁繆道山得而畜之。又廣聞錄。載嘉靖二十年。興寧西河水漲。有大龜長丈余。六目金光射人。泝河而上。所過田陂皆壞。 吾郡十郎巷丁玉陽先生。園池中有白龜大如車輪。順治辛丑。長洲縣令德州孫達卿繼解任后。寓斯園亭。所目擊者。
臂龍
庚巳編。金山寺有行者。素佻囗〈亻達〉。嘗晝寢。同輩戲畵一龍于臂。頭尾鱗鬣逼真。行覺而見之。曰吾寢而臂出龍豈非天授乎。當黥之以成其異乃以針刺而加墨焉。數月色漸紫。又數月其紋隱起。約高一黍米。每風雨之夕。龍蜿蜒如動。一日浴于江。江水為之豁開數丈。此臂騰掉上下。如非己有。行以為神。時時泅木。黿鼉魚鱉歷歷在目。忽念金山盤踞江心。其下宜有根著乃下探之。至江底。見山根大僅數抱若一柱擎其山焉。因運臂撼之。山搖屋動。僧怖為地震。焚香祝三寶。行登山。知而窺笑之。向同輩吐實。具言臂龍之神。皆驚。以白長老。長老以為妖。詣官告治。官為誣罔不理。長老懼為己累。醉行而縊之。龍亦頓逝。
懶婦化物
水族有懶婦魚。相傳楊家婦為姑所溺。死化為魚。脂可燃燈。照鳴琴博奕則有光。照紡績則暗。草類有懶婦箴。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一名醉草。獸亦有名懶婦者。如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纴之器置田所。則不復近。安平七源等州有之。物猶如此。宜乎懶婦之多也。
黃犬
偃曝談余。愽羅何宇。母死廬墓。家無仆從。畜一黃犬。間日輙候墓所。有所需。即書片紙系其頸。家人見之。具備系使負還。史稱陸機黃大寄書。良不誣也。又趙澤民為山西簾使時。畜一犬。名桃花。善獵。有客至。即呼名嗾之。語家人先具酒果。良久。桃花必致一物。如麞鹿雉兔之類。往無虛反。
九尾龜
庚巳編。海寧王屠。遇漁父持巨龜。長徑尺。買系柱下。將烹以為羹。鄰居有江右商人見之。告其邸翁。請以千錢贖焉。翁怪其厚。商曰。此九尾龜。神物也。欲買放之。君從臾成此功德。一半是君領取。因偕往。商踏龜背。其尾之兩旁。有小尾各四。持錢乞王。王不肯。烹作羹。父子共啖。是夕。大水自海中來。平地高三尺許。床榻盡浮。逾時水退。明日及午。翁怪王屠不起。壞戶入視。但見衣衾在床。父子都不知去向。人云害神龜。為水府攝去治罪也。
神騾
馬氏曰抄。京師梓潼廟。在宣武門東。人常以白騾施廟中。道士控群騾日行巷陌。以芻豆為由。募化銀錢。一大騾特異。不受羈紲。紲則臥弗起。遂縱之往來城市。數日一還廟。道士恐為人所傷。于項下懸一木牌。標曰神騾。日少食芻粟。喜啖茶葉。沿門駐立。乞茶麾之弗去。以茶餉之即行。日以為常。一刼盜禱借于神。欲乘往德州。以茶餌之。至河西務。加以銜勒。堅臥不肯行。遂舍之而還。
枸杞龍形
聞見卮言。載嘉興郡治西子墻上。有枸杞一本。歳月既深。枝干亦大。樹身絕似龍形。鱗爪逼肖。垂四枝椏。宛如四足。夜間數里外遠望。爍爍有光。近睇之。卻無所見。常于風雨之夕。空中聞怒吼之聲。鄰近居人。恐其日久為患。將斧伐去一椏。滋瀝星星。越宿皆赤成血。此后不復聞吼。然龍形異質。至今尙存。
趙乳醫
夷堅志。資州去城五十里。曰三山村。草木暢茂。豺虎縱橫。人莫敢近。乳醫趙十五嫂所居。相距三十里。一夕。聞人扣門請收生。趙遽隨行。步稍遲。其人負之而去。云只閉眼。任我所之勿問。登高涉險。奔馳如風。不勝驚顫。至石崖下。謂趙曰。吾乃虎也。遇神仙授以妙法。在山修持已三百年。誓不傷人。能變化不測。汝不須怖。今緣吾妻臨蓐危困。知媼善此伎。所以相邀。倘能保全母子。當以黃金五兩奉酬。便引入洞中。具酒食。見牝虎委頓且跪懇。趙慰勉之。于洞外摘嫩藥數葉。揉碎窒虎鼻。即噴嚏數聲。旋產三子。牡虎即負趙歸。明夜戶外有人云。謝你相救。出此一里。他虎傷一僧。衣內有金丑兩。可往取之。黎明而往。如言得金。
瓦隴
夷堅志。溫州洪慶善妻丁氏。雖居海濵。而性不嗜殺。或惠瓦隴即蚶。百余枚。不忍食。寘之盆中。將以明日放之江。夜夢丐者甚眾踝體臞瘠。前后各以一瓦自蔽。皆有喜色。別有十余人。愀然曰。爾輩甚樂。我等抑何苦也。丁氏寤而思之。以瓦蔽形。必瓦隴也。夢中能密記其數。取視之。已為一妾竊食十余枚。乃愀然者也。
海馬
紹興八年。廣州西海壖地名上弓灣。月夜有海獸狀如馬。蹄鬣皆丹。突入近村。居民聚眾殺之。天將曉。如萬隊兵馬行空中。其聲洶洶。皆稱覓馬。所殺之獸。倐忽不見。客有識者。慮其異。急徙去。次日海水溢。環村百余家皆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