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 公孫龍子注
  • 陳澧
  • 2092字
  • 2015-12-12 11:53:13

【校記】

(一)弟,四庫本、中華本均作『第』,下同,不另注。

(二)四庫本無『形』字。

(三)四庫本句首有『其』字。

(四)四庫本『人』作『王』。

(五)四庫本『修』作『修』。

(六)『詎』,四庫本同,中華本則作『巨』。

(七)『非』,四庫本同,中華本則作『罪』。

(八)『繆』,四庫本同,中華本則作『謬』。

(九)此段文字見《孔叢子》卷下,用文淵閣四庫全書作校點底本。

(十)『元』,當作『玄』。

(十一)『大』,四庫本作『太』。

(十二)『?!?,四庫本作『交』。

(十三)『十』,四庫本作『古』。

(十四)四庫本無『所』字。

(十五)四庫本無前一『龍』字。

(十六)“無”,四庫本作“吾”。

(十七)『明』,四庫本作『分』。

(十八)『翻』,四庫本作『飜』。

(十九)『鹢』,四庫本作『鶂』。下同,不另注。

(二十)『睹』,四庫本作『覩』。

(二十一)『元』當作『玄』。

(二十二)四庫本『志』作『智』。

(二十三)四庫本『說』作『悅』。

(二十四)第二個『是』,四庫本作『異』。

(二十五)『辯』,四庫本作『辨』。

(二十六)四庫本此句作『因顧謂眾賓曰』。

(二十七)『辯』,四庫本作『辨』。

(二十八)『辯』,四庫本作『辨』。

(二十九)原稿無此句,據(jù)四庫本補。

(三十)中華本此句作『有白馬,為有白馬之非馬』。

(三十一)四庫本無『則』字。中華本此句則作『如有馬而已耳』。

(三十二)中華本此句作『以有白馬為有馬』。

(三十三)四庫本、中華本句末均有『也』字。

(三十四)四庫本、中華本此句之上尚有『異黃馬于馬』一句。

(三十五)『不』,中華本作『是』。

(三十六)前一『有』字,中華本作『以』。

(三十七)兩『莫』字前,四庫本、中華本均有『物』字。

(三十八)中華本無『指』字。

(三十九)四庫本、中華本首『變』字前均有『謂』字。

(四十)此句四庫本作『茍二無左』,中華本則作『二茍無左』。

(四十一)此句四庫本作『羊有齒,牛無齒,而羊牛之非羊也、之非牛也』,中華本作『羊有齒,牛無齒,而牛之非羊也,羊之非牛也』。

(四十二)此句四庫本、中華本均作『舉是謂亂名』。

(四十三)四庫本、中華本均無『謂』字。

(四十四)色,四庫本作『德』。

(四十五)中華本『一』作『二』。

(四十六)此句四庫本、中華本均作『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得其堅也,無白也』。

(四十七)四庫本、中華本均無『而』字。

(四十八)中華本無前一『以』字。

(四十九)『焉』,中華本作『者』。

(五十)四庫本、中華本均無『而』字。

(五十一)中華本無此一句。

(五十二)這兩句四庫本作『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實也。正其所實者,正其名也』。

(五十三)『而』后之『此』,四庫本、中華本均作『行』。

(五十四)四庫本、中華本均無后一『當』字。

(五十五)中華本『非』字后無『此』字。

(五十六)『則』,中華本作『明』。

(五十七)此句中華本作『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

(五十八)原脫『書』字。

(五十九)以下一節(jié),以雪克、陳野校點《札迻》(齊魯書社,一九八九年七月第1版)為校訂底本,校注簡稱『今本』。

(六十)今本只有『跡府弟一』四字。

(六十一)此句今本作『案:「巨」’與「詎」通』。

(六十二)今本『篇』下有『云』字。引文『侮』字后有『之』字,『辱』字后有『也』字。

(六十三)今本『注』下有『云』字。

(六十四)此句之前,今本尚有『此與《荀子》同』一句。『錢熙祚本』,今本作『錢本』?!壕?,今本作『并』。

(六十五)『通變論』,今本作『通變論弟四曰』。『通』下今本尚有『此書常見』一句。

(六十六)今本無首『牛』字。

(六十七)今本『驪』字后有『并』字。

(六十八)今本此句作『謝以為色之雜者非是』。

(六十九)此段引文不全。『堅白論』,今本作『堅白論弟五』。

(七十)今本篇目前有『案』字,『篇』字下有『云』字。

(七十一)『脫』,今本作『捝』。今本無『也』字。

(七十二)以下文字據(jù)文淵閣四庫全書(簡稱『四庫本』)所載校點。

(七十三)以上一段,四庫本《漢書藝文志》中為夾注。原書如此,一仍其舊。

(七十四)以上一段,四庫本《漢書藝文志》中為夾注。原書如此,一仍其舊。

(七十五)四庫本以上兩句在此段文字之末。

(七十六)此段文字見《漢藝文志考證》卷七,并未全錄,文字亦稍有參差。

(七十七)司馬彪這段話,原系《漢藝文志考證》夾注。

(七十八)四庫本句末有『也』字。

(七十九)『異同』,四庫本作『同異』。

(八十)見該書四十七。

(八十一)『龍撰』二字四庫本原系夾注。

(八十二)見該書五十九。

(八十三)見該書二百五。

(八十四)見該書二百十二。

(八十五)《漢志》指《漢書藝文志》。下同,不另注。

(八十六)原書脫『孫齋』二字。

(八十七)見該書五,作『一章』?!翰⒆魅隆?,殆原書刊誤。

(八十八)見該書一百十七。

(八十九)『案』,四庫本作『按』。

(九十)『辯』,四庫本作『辨』。

(九十一)『篇』,四庫本作『書』。

(九十二)『旨』,四庫本作『指』。

(九十三)『足』字后四庫本有『以』字。

(九十四)『辯』,四庫本作『辨』。

(九十五)『辯』,四庫本作『辨』。

(九十六)這段文字,非《大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有,殆汪氏所自撰。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山| 永寿县| 兴城市| 裕民县| 正定县| 吉木萨尔县| 永昌县| 桑植县| 西贡区| 济宁市| 额济纳旗| 临漳县| 册亨县| 盐源县| 新乡县| 黄骅市| 资兴市| 探索| 林州市| 荔波县| 浮山县| 临桂县| 荆州市| 紫云| 灵丘县| 海口市| 托克逊县| 宿迁市| 获嘉县| 辰溪县| 乡城县| 彭水| 元朗区| 贺兰县| 河东区| 通辽市| 乌兰浩特市| 武乡县| 阿克苏市| 织金县|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