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爾時太子。自手執刀。割于頭髻。剃除須發。身著袈裟。即時無量百千諸天。生大歡喜。遍滿其體。不能自勝。以喜歡心。齊出聲叫。大歌大嘯。弄諸衣裳。囗大唱言。悉達太子。今已出家。悉達太子。今已出家。其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已一切生法眾生。當得解脫于彼生法。乃至應受苦惱別離諸眾生等。悉得解脫于此系縛。

爾時菩薩。割髻之處。其后起塔名割髻塔。菩薩身著袈裟之處。后起塔稱受袈裟塔。車匿干陟。辭別回還向宮之處。后起塔名車匿干陟回還之塔。菩薩行路。諦視徐行。有人借問。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語言。此仙人者。必釋種子。因此得名釋迦牟尼。

爾時菩薩。自心發起如是思惟。我今既已。舍于王位。捐自眷屬境界國城。不可生悔。此事成已。是滅相法。如是念已。心轉勇猛。

爾時菩薩。從彼阿尼彌迦聚落。漸漸欲向于毗耶離中。路有一仙人居處。彼舊仙入名跋伽婆(隋言瓦師)。菩薩入彼仙人處。時光明顯赫。照彼山林。菩薩既除諸瓔珞具。并舍一切迦尸迦衣。直是身威。猶尚出光。耀彼山林諸仙人眼。而有偈說。

菩薩象王師子行  除舍妙衣及瓔珞

直著袈裟粗法服  身猶威耀彼諸仙

時其林內。所有持行婆羅門仙。行住坐臥?;蚴謭坛?。隨威儀住。彼等一切。向菩薩面。起恭敬心。愛樂尊重?;驈蜕烧把銎兴_。然彼林內。有諸耆舊婆羅門仙?;蛉∪A果藥木草根。其余他行。未集聚者。彼等未見不生疑心。但遠遙聞菩薩之聲。既聞聲已。心驚速疾來還林中本所住處。應所作者更不復作。應所取者更亦不取。其余華果及藥草根。設已取者亦悉舍之。但心速欲來菩薩前。

時彼林內。所有諸鳥。所謂鴻鶴鵝鴨鸚鵡鴝鵒鴛鴦命命孔雀及迦陵伽俱翅羅等一切諸鳥。彼諸鳥等。見于菩薩入林中已。各各自出和雅之音。作微妙聲。又彼林中。所有蟲獸。其等一切。悉舍水草。不食不飲。歡喜來向于菩薩前。

是時彼林諸婆羅門。為祭祀故。[(殼一)/牛]諸牸牛。取于乳汁。彼等牸牛。雖復捋訖。而其乳汁。猶更如初。自然流下。

時彼一切諸婆羅門。各相謂言。曾聞有八婆娑娑天。此人莫非是于其一?;驈陀醒浴VT婁宿天。此是其一。何以故。自從其來。入此林中。此林放光。皆悉明耀。如日初出照于世間。而說偈言。

或八婆娑此是一  或二婁宿中一天

若不此林何故光  譬如世間日初照

爾時彼等諸婆羅門。修習仙法。居彼林者。隨林所出供養之具。將如是等諸供養具。請于菩薩。各各一心。齊頂禮足。同共白言。善來圣者。我等諸仙。欲請圣者住于此處。此處所有華果樹林藥草根葉流泉冷水。隨時堪可納受充用。此是古仙之所居處。欲求解脫。易得安心。此處空閑。經行寂靜。

爾時菩薩。以微妙語。辭釆音句。美麗可觀。聲隱隱深。猶如雷鼓。隨所堪受。問訊相詶。是時諸仙眾中。有一婆羅門仙。善巧居林苦行之法。彼見菩薩好容儀已。別更告一娑羅門言。仁者知不。此天童子。洞識人心。善解方便。何以故。凡世間人。各相謂言。我生諸子。應當養育。諸子長成。則能為我。興立家計。販賣求財。造作生活。我于當時。求智求道。若負他債。悉償令了。如是思惟。諸恩愛故。養育諸子。此則不然。為他求道。不計自死。不求自利。

時彼眾中。復更別有一婆羅門。告彼已前婆羅門言。仁者仁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世間之人不自覺知。不自辨了。常不知足。但言我今須如是辨。明日復須作如是辨。我行法時。猶尚未至。如是一切諸世間人。以迷惑故。既不辨于此世自利。然未來世亦復不得成就諸利。

爾時菩薩。從兜率天下來之時。入釋種胎。欲受生日。彼時先于其跋伽婆仙人林中所居之處。自然涌出二金色樹。時彼二樹。高峻長大。而彼二樹。當于菩薩出家之夜。忽然沒地。一時不現。其跋伽婆仙人。見彼二樹同夜沒不現已。心大憂惱。悵怏低頭。思惟念言。必我衰時。相貌所至。或復更有惡相來耶。菩薩見彼跋伽仙人如是憂愁低頭悵怏。心不歡樂。漸至彼邊。而白仙言。尊者。何故顏色憂愁。低頭而坐。

時彼仙人。報菩薩言。天善童子。此我居處。往昔以來。有二金樹。從地涌出。彼樹高峻。嚴麗可觀。我見彼樹。今忽不現。以其沒故。我今憂愁。心意不樂。如是低頭。思惟坐耳。菩薩即問彼仙人言。尊者。彼等二樹出來幾時。仙人答言。到今已來。二十九年。菩薩又問。彼樹滅沒爾來幾時。仙人報言。昨夜半時。始沒不現。菩薩即語彼仙人言。彼二樹者。是我福力果報故生。若我當作轉輪圣王。我于此處。作一善地園林之所。我今既其舍離出家。以是義故。彼樹昨夜。沒而不現。以是因緣。尊者。勿復自生憂愁。

爾時菩薩。為于彼等一切諸仙。左右圍繞。于前行至彼所居處。隨意游行。觀看種種坐起安禪苦行精進求道之處。時彼林內。有一仙人。恒修苦行。在菩薩后。隨逐而行。

爾時菩薩。入彼林中。至于仙人居坐處已。東西南北。觀看彼中。行住坐臥??嘈芯铀?。欲求彼等最勝處故。問于彼等諸仙人言。我今始入。求道未久。是故我欲借問。諸仙。唯愿如法為我。解說汝此法行。我曾未知。汝等示現。為我宣說。我得聞已。如法奉行。此處求利真實行者。如于汝等所有苦行。我亦依行。彼等諸仙答菩薩言。仁。問我等一切苦行及求道法我等為仁。次第解釋。凡行苦行。此之眾內?;蛴惺巢??;蛴惺耻??;蚴衬峋型訕渲φ摺;蚴愁^拘羅樹枝者?;蚴冲饶徨攘_枝者?;驈椭故骋粯渲Α;蚴撑<S?;蚴陈樽译s果藕根。或食雜種諸樹軟枝。或復飲水而用活命。或如蜣螂。而自活命?;驈陀腥玮故巢荻曰蠲;蛴辛⒌囟梅Q心?;蛴凶囟Q消適。或食四囗食而活命?;驈陀谐致樽饕抡摺;蚝谘蛎饕抡??;虿葑饕隆;蛞砸靶Q綿作于衣。或龍須草以用作衣?;蛞陨莩肿饔谝??;蚵蛊ぷ?。或以故破皮作衣者?;騺y發作?;蛎玔毯炎旁]作。或以死人幡作于衣。或糞掃衣?;驈吐阈闻P蕀刺上?;蚺P板上。或臥株上?;蚺P杵上。或復住于尸陀林中。或住蟻垤。猶如蛇居?;蜃÷兜??;驈腿胨??;驈褪禄??;蛑鹑辙D?;蚺e兩手。安然立住。或地蹲坐?;虿幌词?。身坌塵土?;驈蚚肆聿累]髻?;虬晤^發?;虬西邝住H晃业容?。以如是行。自住持己。次或觀時。思惟而行?;驈驮赣笊焐??;驈陀杏笊碎g。以苦行故。然后其身。始得安樂。所以者何。求法甚難。要修苦行。以為根本。而說偈言。

如是修習苦行時  自有三十三天報

苦行精進后得樂  是故苦為諸樂因

爾時菩薩。雖聞諸仙如是苦行。而眼未見其法極處。心不喜歡。而知此言未是真善。還緩聲報彼仙人言。我今觀看汝法。雖有然苦須滅。而后果報。更無所去。唯當生天。又其一切諸天宮殿。所有果報。是無常法。以行如上少果報故。如是苦行。既須捐舍所愛親族。復去世間一切諸樂行。于苦行遠離諸樂。以求樂故。乃更入于大牢獄中。而說偈言。

汝舍愛親及世樂  行于苦行欲生天

雖復謂言此出升  不覺未來還入獄

爾時菩薩。說此偈已。復作是言。若當有人為苦逼身。悕求勝處。欲生天上。以天中受五欲樂故。不知厭離。于未來世。不免煩惱之所患害。彼等仙人。以苦行故。還求大苦。是諸眾生。命終之時。見大怖故。求后好生。以求生故。還復不離于彼無常。所以者何。何處世間。有諸恐怖。還復染著彼之處。所以于此世。苦切逼故。求欲生天。受于樂故。悕望渴仰。愿求生彼。所作未辦。還復墮于無利益處。而亦不求厭離苦行。亦不求離苦身之法。欲覓勝處過天上樂。若有智人。離此五欲。漸漸須覓勝上之處。如足步前。以證勝處。更須求過彼最勝處。若其苦身。以得法者。此苦身法。是名非法。若苦身故。天上得樂。是因行法。得于非法。但此身動。由心故行。是故應當先調于心。莫苦其身。而說偈言。

此身動時由心轉  應先調心莫苦身

身如木石無所知  何故隨心而困體

爾時菩薩。復作是言。若前所說。因于斷食。當得福者。其野獸等。應得大福。又復貧人。以其先業果報微淺。不深植故。資財乏少。猶如世間無功德人。常求地上一切神祇功德之水。以澡浴身。望應得于如心所愿。其事不然。

爾時彼諸苦行師等。白菩薩言。明智仁者。仁于此處。見何等患。菩薩答彼苦行師言。汝今行此苦行之事。后日還來入此有處。其苦行師。復更詳共問菩薩言。我此處有如是法行。菩薩報言。云何得知如此苦行。還入有處。汝等此行。非究竟入非無畏處。

時苦行師。復更重白于菩薩言。大德仁者。唯愿仁者。莫作如是說。我今此居。所行道路。是無畏處。有大功德。若人依此道路行者。舍此惡形。得勝妙身。

菩薩報言。雖舍惡形后得妙身。而實未是離有之法。因今苦身。得于后身。然彼后身。亦未離苦。所以者何。雖復行于多種苦行。望欲求樂。而不離苦。其苦行師。復更執理。白菩薩言。仁者不然。不以苦行后還得苦。但以我等苦此身故。后世決定。得于快樂。菩薩復答如此之言。亦是無智。何以故。譬如有人。欲求于利。不知其內而有大失。以知失故。欲求利者。此非智人。

爾時彼有一婆羅門。在于眾中。高聲唱言。希有希有。此之王子。是真實智。譬如有人。得美飲食。而和雜毒。誰樂欲啖。如是此事。后雖得樂。而未離于有為生老病死之法。此豈非是還求后生。

爾時菩薩。復作是言。苦苦世間。憎死命鬼。復求后生此大癡騃??嘈袔熝?。善哉王子。仁慎莫深諦觀此行。此行過去無量大德。共行此行。此之居處。往昔無量諸王仙等。百千萬億。行此苦行。而共求于后世之樂。菩薩又言。如汝今言千萬歲者。希有大癡。嗚呼妄語。此處大德。以苦行故。分別境界。求后世樂。于未來世。受生死有。不曾知足。于煩惱中。不作所作。展轉其中。以其世間求于樂故。反多得苦。

時苦行師。復作是言。仁者王子。此境界主。[穴/(爿未)](亡私反)洟(陀利反)羅城。其王欲作無遮之會。祭祀諸天。殺害眾生。其數不少。求后受樂。菩薩復言。凡以殺害。而得法者??擅泻?。其苦行師。又復白言。我相承來。祭祀諸天法用如是。菩薩報言。何有苦他名為法也。有塵坌身。還將塵拭。能得凈乎。有血涂身。還以血洗。豈能得凈。有行非法。當得于法。無有是處。苦行師言實有是處。菩薩又言。有何因緣??嘈袔熝浴R理f陀論。往仙所說。菩薩又言。此是何義??嘈袔熝浴H粲兄T人。祭祀諸天。是名為法

菩薩又言。我且問汝世間近法。若人殺羊。祭祀天已。得如法者。何故不殺所愛親族而祭祀天。是故我知殺羊祭祀。無有功德。汝行雜法。意欲如是。

爾時菩薩遙見。去此坐處不遠。有一叢樹。如尸陀林。菩薩見已。告彼苦行諸師等言。尊者但看彼地處所。名何苦行。而彼林下?;蛴兴朗VT鳥所食?;蛴兴朗?。白骨而聚。今者現見?;蛴兴朗R曰鸱贌?。成一聚骨。或有死尸。懸著樹上。或有死尸。被其眷屬之所殺害。莊嚴其座。依法而葬。后生慚愧?;蛴兴朗>鞂賴@。相送來向尸陀林中。安置于地訖還歸舍。其苦行師。又復更言。仁者王子。然其彼處尸陀林者。四輩共同。無有簡選。平等施身。福德之地。名為曠野。此處地方。布施身者。不用苦力。速生天上。求世勝處。速得受樂。或有仁者。投身絕崖。或燒或施。而生天上。

菩薩復言。若當如是。修行行者。后求富貴。嗚呼大癡。嗚呼無常。而求后世。多有怨仇。求后富貴。嗚呼大苦。還求大苦。彼等癡愚。無智之人。入大火聚。入大蛇囗。菩薩如是辯才之舌。向諸仙人。說解脫言。作微妙語。如是說時。日將向沒。

是時菩薩。還彼仙人所居之處。一夜停宿。后日天曉。更余處行。彼等諸仙。隨菩薩后。次第而行。

爾時菩薩。少時行已。見彼諸仙隨后而行。菩薩見已。即便依一樹下而坐。彼等諸仙。圍繞菩薩?;蜃蛄?。

是時彼諸眾仙之中。最老仙人。向于菩薩。生希有心。而白之言。仁者王子。自汝來至我所住處。時彼地方。而自莊嚴。仁者出已。彼處如今即成曠野。以是義故。唯愿仁者。莫舍于我所坐之處。何以故。凡人欲得疾生天上。在此福地。而修行者。不久即生。向于天上。是故仁者。不應舍此如是微妙先圣所行清凈之所而行余處。而說偈言。

仁來我林威德嚴  今去忽然成曠野

是故不應相棄背  如人愛命莫舍身

爾時諸仙。說是偈已。即更白言。仁者王子。今在此處。得不見于無有恩義鄙惡人乎?;蛞妷櫽陔s行之人。或復見于不凈行人。若不如是。仁者何故不樂于我所居停處。我等諸仙。欲隨仁者作于善友。隨順不逆。奉教隨行。欲共仁者求勝妙處。假使歲星共仁者居。猶得勝處。何況我等??嘈兄T仙。

爾時菩薩。得彼諸仙上首。請欲同求解脫。見其意已。即說自心本所誓愿。兼復贊嘆彼等苦行一切諸仙。而語之言。仁者諸仙。今者已得無礙之辯。而身久來習行如法。內心凈故。能于未曾所識人邊。

生大殷重敬念之心。今若欲舍猶如親愛。乃生大愁。其事雖然。但仁者輩。所求之法。為生天果。我不然也。我今乃欲志求解脫。不欲取有我之意。愿決定如是。我心既觀如是相已。見于汝等所居之處。心不愿樂。一欲求還。一欲求去。此二甚遠。然我亦非不樂此處。又亦不復憎疾他人。亦非見于他人過咎。而不住此舍背行也。然汝等輩。皆住于法。隨昔仙圣有所言說。汝等一切。皆悉已得大仙之法。是時彼等諸仙人。見菩薩所求解脫勝上。于菩薩所。更生殷重愛敬心想。

爾時彼眾。其中有一梵志仙人。恒臥灰中。或編椽上。身著死尸。糞掃衣服。耳目青黃。鼻長身白。手執軍持。聞菩薩說如是語已。向菩薩面。歡喜以報嘆菩薩言。仁者所語。極大微妙。最上誓愿。汝今乃能年少之時。未受五欲。見諸過患。若不渴仰。欲生天者。豈能得知天上后患。如是觀已。而求解脫。彼人不久。便得解脫。若當仁者。有如是意。決定欲求彼解脫者。汝今宜應速疾而行。去此不遠。有一仙人住止之所。名日穿藏。彼有一仙。名阿羅邏。彼仙已得決定正智清凈之眼。仁者可至彼邊咨問。應聞至真方便行路。仁者若聞此之方便。必至彼真。如我意觀仁者所見。必過于彼。如今仁者。心想及身。一切相貌。決定當度諸智彼岸。勝于往昔諸仙人等未曾證者。今悉得之。

爾時菩薩。報彼梵志仙人等言。愿如仁者所述可也。

是時菩薩。舍彼仙人殷勤勸請。背之而行。意欲向于阿羅邏所。而有偈說。

摩訶釋種圣王子  善巧美語慰諸仙

決欲前向羅邏邊  所有諸仙還自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康乐县| 封丘县| 盘锦市| 孙吴县| 菏泽市| 洛川县| 西贡区| 恩平市| 纳雍县| 防城港市| 黄龙县| 永顺县| 长乐市| 东平县| 临洮县| 平南县| 会泽县| 永福县| 睢宁县| 浦县| 竹北市| 炉霍县| 互助| 晋江市| 曲水县| 北京市| 含山县| 乐山市| 鄂尔多斯市| 英吉沙县| 金沙县| 曲沃县| 沾益县| 岳西县| 长宁区| 白山市| 乌兰浩特市| 东海县| 丰原市|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