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5章

林承霖字兩可,諸生;以古人自期。祟禎甲申京師陷,入麥斜巖隱居。藜藿不飽,潛心理學;與仙游謝天駒友善。天駒字山子,攜家入山,致書數(shù)千卷,以吟詠編摩自樂,終身不出(道光舊志)。

薛銓

薛銓字穆生,幼從父居會城,為侯官諸生。恬靜寡言,精字學。明亡,隱于市,益專心古篆。其篆刻海內鮮匹,求請者無虛日,以此終余年。銓奉親甚謹;妾陳,嘗割股療姑疾(道光舊志)。

黃鍾選

黃鍾選字公干,諸生。國變后,賣卜京中;得錢,即召鄰里痛飲悲歌。所作詩,秘不示人(道光舊志)。

任元忠

任元忠字上界,諸生。尚氣節(jié),淹通經(jīng)史,尤精周易、洪范。明亡,潛隱于家,不通賓客。最后,知府張琦聘修郡志,卒不赴(道光舊志)。

邱夢彩(從兄士璘)

邱夢彩字熊生,上杭諸生。聞國變,時時失聲哭。一日,攜書數(shù)卷,飄然出門,不知所終。從兄士璘,國變后屏居深山,親知罕覯其面;郁郁發(fā)病死(道光舊志)。

陳重器(弟彝器、同邑李庭熙)

陳重器字鎮(zhèn)況,海澄諸生;善畫工詩。弟彝器,字范況;與兄偕隱,終身不入市廛。同邑李庭熙,字熙庵,亦遁居海島(道光舊志)。

車丁當

車丁當,將樂人,失其名。居城北隅,孑然一身,斗室自爨。每出,則扃篋笥、戶牖殆遍,佩十余鑰,行動有聲,人遂目為車丁當。業(yè)醫(yī),人亦鮮試其術。明亡,閉戶號泣,衰绖者百余日。自后,每三月十八日執(zhí)香跪門外,北望慟哭,積楮鏹于路焚之;終身不改(道光舊志)。

--以上錄自「福建高士傳」卷四。

余思復(施中、施開冶)

余思復字不遠,晚號中村,將樂人,故明諸生。初名有成,明亡,棄諸生,改今名。少篤學,尤好韓吏部書;日取考亭舊本反復吟諷,至忘寢食。出交桐城錢澄之、寧都魏禧、寧化李世熊輩,咸推重之。思復絕意進取,放浪山水間;所言天下事,多世人所訕笑,而不以人言屑意。康熙己酉出游,御史笪重光奇其文,因見之;施閏章、王時敏皆恨相見晚。寧都魏禮嘗稱其詩甚古,奇崛不馴之氣皆出之本然,自是古人佳處。時敏子為刻其吳游草。蓋流落吳越,久之乃歸。卒,年八十矣。生平不事蓄積,囊中少有即留賓;濟人急,至金盡乃已。嘗有所往,有攘其行李以去者,若無事然;終身不言其姓名。與人飲,盡其歡,竟夕不亂。或問之詩文,隨其意答之,未嘗不簡而可思也。書法似董文敏;嘗至太倉寓隆福寺,流傳楮墨甚多。卒之前數(shù)日,為癸酉元旦;命仆具衣冠,肅拜其先祖。蓋其平居所習為常者,不以垂死廢也。

施中字田閑,南平人,與思復齊名。其子開冶字晚林,亦知名士。皆享高年。同時交游皆隱逸,無顯宦(蕭深谷文集、壬癸志稿、魏季子文集、屺云樓詩注)。

黃晉良

黃晉良字處安,侯官人,崇禎時邑諸生;又字處庵,自稱井上老人。所居在郡城石井巷;屋在井邊,有樹石之勝,故自額其齋為井上草堂。入清,毀車束馬,匿跡弢光,獨肆力于詩文。同時名流,如曹秋岳、紀伯紫,皆為知己(退庵金石書畫跋)。

蔡在新

蔡在新字又新,別字未極,侯官人。好讀書,尤喜擊劍、騎射。為諸生,自嘆帖括無用,有橫襟獵纓之志,郁郁庠序間。甲申后,建議固城垣、策戰(zhàn)守,當事頗采其言;征辟下而國變矣。有異僧石田者慕其高義,時往來握手,談甚歡。所著有薪膽紀略等書,多自焚毀;僅存逸稿數(shù)篇,愁思要眇,讀者等之天問、卜居焉(道光舊志)。

藍繼善(子斌)

藍繼善字逸淑,漳浦人;本名初蕙。博通經(jīng)史及天文地理諸書;童年應試,屢不得志于有司。將北游,取道南粵;見時政日非,急走還,慨然有高隱之志。時族父紫濤巡按三楚,楚寇張獻忠漸橫,撫按治理諸院,方羈縻招撫為息事寧人計。繼善聞之,頓足曰:『撫獻忠如養(yǎng)虎子,終非可馴;及其長大,將搏主人食之矣。此曹亟誅之尚恐不死,何撫之能為!吾叔父其不返也』!

家居官塘鄉(xiāng)湖墘里,遷萇溪山中。命童傭辟地開山,種竹木花果數(shù)千樹。每當桃紅李白,涉趣行吟。妻釀秫為酒,舉杯對案,相敬如賓。教子讀書,聲瑯瑯出金石,不復知有人間利祿事矣。

康熙甲寅,三藩繼叛,臺灣鄭氏亦大舉攻漳、泉。署吳球為漳浦令,駐札萇溪;聞繼善名,求一見不可得;直造其廬,繼善遁入老虎洞。球踞駐繼善巖野齋數(shù)月,終不得一面,嘆息而去。

繼善以虛名太著,非自全之道,乃改今名、更號逸叟,深自晦匿??v讀堪輿書,尋求地脈,窮數(shù)月不返。蓮花山形勢特奇,為施姓者購去;使人請之,價十倍弗予。居數(shù)年,行油柑嶺,見山麓僵尸;就視之,氣奄奄未絕。命仆負以歸,延醫(yī)調之,得不死;養(yǎng)之月余。比復初,問姓名,感泣而去,即奪購蓮花山者也。歸獻蓮花山為謝,繼善厚其直予之。

斌字郁人,號文庵,繼善仲子。九歲通六經(jīng)、史記、左氏傳,以能文見稱。比長,益刻勵理學經(jīng)濟,諸子百家以及天文地理、禮樂律歷、韜鈐行陣、奇門星卜諸書靡不講究,欲以措諸世用。如邑諸生,數(shù)下第。父笑謂曰:『人生何必科名,學圣賢焉足矣!汝讀書太博,宜專講求理學經(jīng)濟,教授生徒』。初,臺灣未靖,閩督姚啟圣駐漳籌海,設修來館以招攜鄭氏將土。凡歸誠者,無真贗皆納之;視其才可用,實授以官。有薦斌于姚者,大悅,將附入歸誠例授官;斌辭。同邑黃太常某,時參姚軍事,以此重斌;延禮于家,俾族子受業(yè)焉。

繼善嘗言:『王仲淹,為晉、宋、隋、唐數(shù)百年間第一學者;無師無友,崛起塵濁之際,可不謂豪杰之士乎?中說大有意思。天生此才,不予之壽,亦獨何哉』?隱以自況也。后果不永年。子鼎元(鹿洲初集)。

洪承畯

洪承畯,南安人,號紫農山人;承疇弟。為諸生,有逸才;博涉書史,尤喜臨池,行草蜿蜓遒縱。當承疇勛名鼎盛時,承畯獨閉門深山中,親友罕見其面。一日,為承疇所逼見,承畯立山門外拱手曰:『兩朝元老』!承疇鞠躬赧然曰:『一代罪人』!卒不能盡懇款而去,外間傳為口實。順治朝將授以官,辭不赴??滴醭酰钟僦剔o如初。以書翰篇什自娛,有兩朝隱士印(退庵金石書畫錄)。

劉坊

劉坊原名瑯,字季英,號鰲石,上杭人;明云南永昌通判、謚「節(jié)愍」廷標孫、戶部主事之謙子也。永歷狩緬,之謙復殉國,全家八十余口同時灰燼。母撫育坊,轉徙永昌、騰陽間。

坊兒時即能詩,十五、六歲學益進。在滇所作,如哀龍江、李將軍等篇,皆興亡之感、故國之思;云南曲一篇,序中論平西事尤有先見。

年十九,以永昌僻處天末,慨然出游。遂由弱水下嘉陵,登峨眉;已乃下三峽、上衡山,隨軍入粵,將假道歸閩,至韶不果。明年,復游衡岳,住上峰寺者一年又半。年二十二,乃由楚返杭,館于某宅;有古榕一株,百年物也,因顏其閣日「天潮」,而自為之記。坊出游之日,終年恒十八、九。嘗度仙霞,經(jīng)兩浙、吳閶,絕大江、泝三淮、亂河濟,而北住燕京者年余;復出游廣南,孑身入羅浮,大風雨中行數(shù)百里。又過惠州觀豐湖,尋子贍遺跡;登海陵山,為文吊越國公。平生足跡所至,訪求遺跡。最推重者,蜀都劉茞、衡陽王夫之、江右丘維屏、彭任、寧化李世熊、南海陶葉,皆明季遺老遯跡荒山者。而明州萬斯同以布衣館于昆山徐相國第,隱忍史局,思成有明一代信史;一見稱莫逆。斯同卒,坊為述行狀。

少客衡岳,與釋長庵天曙善;得其宗旨,上刪七佛、下刪五宗,始瞿曇、終近代,集釋記四十余卷。居京師,因班氏人物志,分二十一史之人以九等概之,成三才指掌一書;大綱十一、細目四十有九,凡二十四卷。在江南與友論詩,不論體格,專以神氣為主;成古詩盼二十八卷。天潮閣詩文鈔,坊沒后,周維慶搜輯,刻之周手民;與坊善者也(丘復撰傳)。

王傳

王傳,不知何許人;康熙間,僦居晉江。年老無妻子,賣草為食,人呼賣草翁。日從市歸,輒閉戶焚香吟哦,窺者莫測也。時阮旻錫結泉山詩社,傳得其社題作之;錫見大驚,詢其履歷,終不肯言。復題詩南安不老亭,知縣某誦人,使人物色;傳知而避,遂不知所終(道光舊志)。

——以上錄自「福建高士傳」卷五。

石田和尚

石田和尚,會稽人,精通內藏。莊烈帝常召入禁中,問成佛宗旨;對曰:『陛下治世,自有帝王道法;佛教特臣自善其身耳』。帝悚然重其言,留半年辭歸。甲申國變,號哭;糾合義旅,屢著戰(zhàn)功。及唐王入閩,杖策從之;封護國禪師,賜紫衣金印。后依魯王,據(jù)連江。清兵至,石田隱瑯琦白云山;巳又結庵周溪白鼻巖。常以詩寓其感慨;詠歸燕云:『陽春轉時和風起,燕子歸來梁上語;天涯多少未歸人,見汝歸來淚如雨』(道光舊志)。

行盛(通津)

行盛字本充,仙游人,明季諸生。為僧后,掩關禁足。每入定,幢幢時現(xiàn)光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东海县| 潜江市| 祁连县| 衡山县| 衡阳市| 太仆寺旗| 湘乡市| 甘德县| 永平县| 济宁市| 永善县| 常宁市| 宝坻区| 卫辉市| 洞头县| 五寨县| 上栗县| 通化市| 昭通市| 五家渠市| 徐汇区| 千阳县| 遂昌县| 通海县| 中阳县| 曲水县| 黄山市| 镇宁| 荆门市| 枝江市| 建水县| 杨浦区| 江华| 毕节市| 榆中县| 新昌县| 元谋县| 策勒县| 迁西县|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