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7月,語罕從陸軍測繪學堂畢業,到安徽督練公所測繪科工作。督練公所命高語罕繪制一張二十萬分之一的安徽城廂全圖。語罕經過好些天的伏案,把它繪成功,交給參謀處備用。事后,他累得咯血癥發作,又得了感冒,在床上躺了一周。
原來,清政府準備在安徽太湖舉行江鄂皖三省會操,即“太湖秋操”。“秋操”就是秋季軍事操練,是檢閱新軍編練結果的軍事演習。此前,清政府曾于1905年、1906年先后在河間、彰德舉行秋操。原計劃1908年11月19日舉行太湖秋操,屆時光緒帝親赴太湖閱兵。因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于11月14日、15日相繼去世,而改由檢閱大臣陸軍部尚書蔭昌、兩江總督端方進行檢閱。
11月19日午后,炮營隊官(清代軍制,一隊之長官)熊成基召集范傳甲、薛哲等人舉行緊急會議,決定趁秋操之虛,“國喪”之亂,當晚率炮、馬二營發動安徽起義。晚上十點,駐在王虹門的馬營和東門外迎江寺東棋盤山的炮兵營舉火為號,同時起義,很快奪取菱湖嘴彈藥庫,會同北門外測繪學堂的步兵營圍攻安慶城。
語罕此時正在床上養病,考功科提調吳先生把他從夢中叫醒:“炮兵營的熊成基革起命來了,騎兵營也附亂;炮兵管帶、騎兵管帶都被殺,事情很嚴重,我們應該注意外面的消息。你起來,到外邊看看!”【注釋1】
語罕正在病重時期,身體虛弱,經不起冷,但也不得不穿上舊羊皮袍子到外面去。他同房的兩個同事徐勤侯、廖少齋都是革命黨人,事前卻未向他透露一點消息。
這時已是晚上十一點鐘,只聽得四處“噼啪”之聲,熊成基他們開炮轟城。督練公所的一個衛隊長拿著一把鮮明雪亮的大刀,在院子里大罵革命黨人。這時,有個人出來說:“這不是你的刀所能殺得盡的,伙計!你還是當心一點好!大帥剛才吩咐說,不必牽連無辜,我們也就不要小題大做!”【注釋2】
衛隊長連忙把刀放下,悄悄地退下了。語罕趁著朦朧月色,看清原來是督練公所文案韓衍,兩人相視而笑。語罕說想出去看看,韓衍安排他隨著參謀處陳總辦隨巡撫朱家寶去巡城。
此時,駐在北城腳百花亭內預定為內應的步營隊官薛哲猶豫不決,未能及時打開城門接應。巡撫朱家寶加強了城防,與起義軍苦戰一晝夜。天亮后,熊成基率軍退至合肥,后只身逃往日本,殘余部隊散去,馬炮營起義宣告失敗。
熊成基革命失敗,無形中給了語罕一個很大的教訓:革命不是口說的,而是要用武力的,并且需要很有組織的革命武力。語罕遂加入了岳王會的外圍組織維新會。
岳王會由陳獨秀同體育教員柏文蔚等在安徽公學成立,“岳王”是指岳飛,因為他所抗擊的金正是清人的祖先。鑒于此前的青年勵志社、安徽愛國會因成立時大造聲勢,遭官府通緝,岳王會成立時采取趕廟會的形式作掩護,成員一律用假名字,嚴守秘密。
馬炮營起義啟武漢之先聲,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曲。起義失敗后,熊成基出逃,范傳甲遇害,韓衍成為岳王會的實際領導人。
【注釋1】高語罕:《韓蓍伯先生遺著序》,載韓衍:《蓍伯遺著》,第2頁。
【注釋2】高語罕:《韓蓍伯先生遺著序》,載韓衍:《蓍伯遺著》,第3頁。